【行走自貿區】三年三步走 探尋天府新區自貿區的創新之路

2021-01-18 魯網

  越來越多的基金落戶自貿區基金小鎮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茲 )8月29日報導 自貿試驗區,被認為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到今年4月,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已滿三年,作為自貿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在建設中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創新經驗。8月28日,「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四川站的探訪,就走進了成都天府新區片區。

  突出中歐項目合作、推動海關制度創新

  多平臺助力自貿區對外開放

  將自貿試驗區建立成為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定位。

   

  媒體團探訪的第一站,是位於高新區的中國—歐洲中心(「一帶一路」交往中心)。這座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高192米的「人」字型建築,屹立在城市中軸線上。

  中國—歐洲中心作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新旗幟,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新平臺,以「對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服務中心」為核心功能定位打造國家級對歐開放合作平臺,突出中歐區域性項目合作,開闢中歐合作關係的「第四支柱」,全力推動中歐雙方在資本、技術、人才、物流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積極融入「四項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

  目前,中心已聚集機構和企業174家,已入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促進辦事處西部區域協同中心、德國巴伐利亞州成都代表處、挪威Opera中國區總部、法國Sigfox物聯網公司、亞馬遜國際創新中心、英國緯圖全球亞太總部、德國籤證中心等36家國際知名機構和企業。

  此外,四川自貿試驗區內還有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簡稱雙流綜保區)這一開放平臺。2012年7月,雙流綜保區正式運行,這也是四川自貿試驗區內唯一投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目前,雙流綜保區已聚集各類企業近70家。

   

  「為將更多實惠帶給企業,雙流綜保區進行了系列創新舉措。」成都海關所屬錦城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劉國瑛介紹說,雙流綜保區推行「7×24小時」全時預約通關,保障綜保區內企業全天候通關需求;積極探索建立「三系統一機制」,通過「報關信息推送系統、光學號牌自動識別系統、電子運抵自動觸發系統、『提前申報+布控查驗』機制」,大大節約車輛進出區時間,取消IC卡制卡、紙質運抵報告等費用,企業單次費用降幅近70%,減少企業物流成本。「進行通關便利改革,最大程度助力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

  據悉,2019年,雙流綜保區實現進出口總額567億元,同比增長25%。2020年1-6月,雙流綜保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84.4億元,同比增長20.20%。

  營商環境佳、效率提升高 企業辦「一件事」全流程「僅跑一次」

  在天府新區政務服務大廳,記者看到了寫著「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字樣的政務服務專區。據介紹,「營商環境佳」、「效率提升高」是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另外兩大亮點。今年上半年,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證照通「1+X」審批模式改革案例,成功入選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可複製可推廣制度創新成果。 

  審批服務便民化,企業辦事「僅跑一次」。 

  據介紹,2018年6月啟動證照通「1+X」審批模式後,成都天府新區片區將涉及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納入聯審聯辦、證照聯辦,創新形成證照通「1+X」審批模式,確保辦「一件事」全流程「僅跑一次」。平均壓縮企業開辦時間2天,實現跨部門事項「無縫對接、集成辦理」。截至今年6月上旬,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共受理「證照通」事項186個,辦結事項176個。

  天府新區還按照功能集成、服務多元的原則,還推出「e窗通」「選擇辦」「銀證通」等多項政務改革。「服務自貿區企業外,同時積極推動成渝兩地政務協作。」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行政審批局審批服務處副處長王雅林介紹,天府新區政務服務大廳還設立了兩江天府政務服務合作示範窗口,並於今年7月7日完成了首張證照互發。

  制度創新多、成長發展快 三年來利用外資增長15倍

  作為國家「試驗田」、制度創新「高地」,規劃面積26.45平方公裡的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多」、「成長發展快」等關鍵詞,始終貫穿自貿區建設。

  三年來,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探索創新的「國地稅『聯合辦稅』改革」、「智慧財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兩項成果,已列入國務院向全國複製推廣的清單。此外,有八項制度創新成果列入全省複製推廣清單。截至目前,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78項改革創新案例,產業不斷完善,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了2.2倍,實際利用外資增長了15倍。

  數據顯示,掛牌以來,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成績喜人。三年間,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企業達到8611家,新增註冊資本406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86.1億元,實際到位外資3.02億美元,新籤約引進重大項目72個,總投資約2011.17億元,招引500強企業達到56家。

  「我們還將繼續先行先試、深化改革、擴大改革,推動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加速器』。」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法制化建設提供司法支撐 在全國率先上線「智能預判」功能

  2018年7月12日,經最高法批覆同意,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掛牌成立,成為全國首家以省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全域冠名的法院,集中管轄四川自貿區除川南臨港片區以外區域(100平方公裡)的所有民商事案件,涵蓋高新南區、雙流區、青白江鐵路港、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4個自貿片區。 

  四川自貿區法院助力法制化建設 

  履職以來,四川自貿區法院陸續獲最高法、省高院批覆,獲準行使涉外、涉港澳臺案件、智慧財產權案件管轄權,是四川地區範圍內一家「全牌照」基層法院。據統計,去年四川自貿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6208件,結案13888件,結案率85.69%。「2019年,全院法官人均新收案件708件,人均結案608件,在四川省均處於第一位。」四川自貿區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徐春龍介紹。

  在創新涉自貿審判運行機制上,四川自貿區法院實現了執行案件「能執盡執快執」。 與此同時,依託智能電子訴訟平臺——「天府智法院」, 四川自貿區法院在全國率先上線「智能預判」功能,在全省率先實現線上「30秒立案、1秒繳費」,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打「官司」,極大節省了企業的人力物力資源及時間成本。

  如今,面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發展等區域建設新機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天府新區自貿試驗區將進入2.0時代,承擔更大的改革開放任務。

相關焦點

  • 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16條措施服務保障天府新區公園城市...
    四川在線消息(陳文露 記者 劉春華)2月11日,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出臺《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16個方面提出舉措,服務保障好公園城市建設。《意見》明確了服務保障公園城市建設的工作理念。
  • 全國自貿區制度創新近半來自上海首創!上海自貿區播撒眾多創新...
    從「破冰之旅」出發,上海自貿區砥礪前行,走過7年歲月。7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廣播制度創新「良種」,形成了300多項向全國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國務院先後推出的6批向全國複製推廣的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經驗中,約一半為上海首創。
  • 【行走自貿區】東疆製造——大國重器從這裡出發
    國內首個「外輪國用」創新路徑;北方首個打通保稅進出口雙向業務的區域;設立全市首個醫生集團……  作為天津自貿區創新發展新高地,東疆綜合保稅區始終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加快產業升級,依託融資租賃、國際貿易和高端航運服務等產業優勢,謀求多樣化的、更具口岸特色的產業形態,不斷增強區域發展內生動力。
  • 「行走自貿區」航拍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試驗區
    天津自貿試驗區承載著戰略任務和歷史使命,(天津)市委市政府對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高度重視,提出要求,大膽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大開放,為推動向自由貿易港轉型奠定基礎,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對外開放新平臺。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區域面積119.9平方公裡,全部位於濱海新區轄區範圍之內,分為天津港東疆片區、天津機場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片區,肩負使命,承載擔當。天津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對照國際一流標準,實現跨境金融便利化,著力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 天津自貿區走出特色金融改革之路
    ■ 外資股權基金及管理公司註冊經營模式成功落實,完成全國首單智慧財產權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物流金融創新形成突破,全國電子倉單系統試運行,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倉單質押融資以及「全國電子倉單系統」試運行的區域,這些改革創新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近日,亞投行全球首個總部外功能中心在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啟動建設。
  • 【行走自貿區】中國(遼寧)自貿區瀋陽片區:堅持制度創新助力老東北...
    面向未來,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努力建成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8月28日,在「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 「雲座談」上,對於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的建設發展情況,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喻伯陽為大家答疑解惑。
  • 刑案檢察機關100%提前介入 成都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11月25日,成都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揭牌儀式在天府新區(四川自貿區)檢察院舉行。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選址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天府新區(四川自貿區)檢察院主辦,天府新區黨群工作部、政法委、法院、社事局、公安分局聯合主辦。「將『一站式』保護中心建在醫院,不僅能夠合理利用醫院的診療資源,實現傷情應急處置和物證快速提取,還能有效消除司法機關詢問場所給被害人造成的心理焦慮。」
  • ...自貿區】浙江自貿區六大領域齊發力 為油品全產業鏈建設"添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9日訊(記者 楊淼)浙江自貿試驗區自掛牌以來,在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貿易等領域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日前,國務院批覆了《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又為浙江自貿區建設送出了新一輪的改革紅利。
  • 平安養老險四川分公司:用好自貿區支持政策,做好長期照護險服務
    為更好地在天府新區提供長期照護保險服務,平安養老險四川分公司(以下簡稱分公司)在四川銀保監局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根據《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保險機構和高級管理人員備案管理辦法》,在自貿區內籌備成立了四川第一家適用「備案制」的壽險機構——天府新區營銷服務部(以下簡稱營銷服務部),進一步豐富了自貿區保險市場主體,優化了保險服務供給。
  • 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亮相
    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亮相解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取證難本報訊(記者 劉冰玉)昨(25)日,天府新區(四川自貿區)檢察院舉行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揭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天府新區(四川自貿區)檢察院未檢部負責人王亮介紹,該保護中心選址於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保護中心建在醫院,不僅能夠合理利用醫院的診療資源,實現傷情應急處置和物證快速提取,還能有效消除司法機關詢問場所給被害人造成的心理焦慮。」王亮說,該保護中心是成都市已經建成的類似場所中為數不多的建在醫院的「一站式」基地。
  • 「一帶一路」保險創新研究與發展中心落戶天府新區
    天府新區「一帶一路」保險創新研究與發展中心是由天府新區、安達保險有限公司、百慕達富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跨國大型保險機構共同設立的、具有獨立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的協同創新載體,是保險技術研究、保險品種創新、保險場景拓展等於一體的產業研究創新組織,旨在聚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專注於「一帶一路」地區保險創新重點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活動,構建企業風險保障數據平臺,推動跨國大型保險機構在天府新區設立分支機構,助力天府新區金融產業發展集聚
  • 康明斯在華運營機構成上海自貿區「GOP」首批企業
    康明斯在華運營機構成上海自貿區「GOP」首批企業 2020年12月22日 08:35    來源: 中國國商用汽車網 >      日前,上海自貿區「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在浦東外高橋正式啟動。
  • 天津自貿區設立5周年系列報導之二——創新「內核」看得見
    人民日報客戶端天津頻道靳博2020-04-23 18:26瀏覽量48125年來,作為國家第二批自貿區和北方首個自貿區,天津自貿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肩負起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重任。
  • 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揭牌
    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揭牌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5日訊(記者 喬永禎 攝影報導)11月25日,「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當天,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揭牌。值得一提的是,天府新區的『一站式』保護中心選址在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成都市已經建成的類似場所中為數不多的建在醫院的 「一站式」基地。
  • 避免被性侵未成年人遭受「二次傷害」,天府新區設立未成年人「一站...
    今年「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揭牌。天府新區的「一站式」保護中心選址在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成都市已經建成的類似場所中為數不多的建在醫院的 「一站式」基地。「將『一站式』保護中心建在醫院,不僅能夠合理利用醫院的診療資源,實現傷情應急處置和物證快速提取,還能有效消除司法機關詢問場所給被害人造成的心理焦慮」,天府新區(四川自貿區)檢察院檢察官王亮表示。
  • 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亮出2018年成績單
    在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劉光明看來,這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制度創新、開放合作和招商引資等。以制度創新為例,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在全國首創「企業開辦小時清單制」,企業從註冊到具備一般生產經營許可條件最多需要18小時,該經驗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創新「網際網路+稅務」「人工智慧+稅務」等改革措施,「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將在全國推廣等。
  • 強化特色創新抓手做實做強湖南自貿區
    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自貿區聯動創新區」。推進湖南自貿區建設,既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要求,也是強化湖南對外開放體系的重要抓手,更是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關鍵舉措。
  • 聚焦|上海自貿區七周年:潮起長江口,再逐新高地
    據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成果顯示,上海自貿區位居全國自貿區制度創新總體排名第一、省級綜合排名第一。自貿區「雁陣」中,上海「頭雁」效應明顯:在國家層面向全國或特定區域複製推廣的260項制度創新成果中,有124項為上海自貿試驗區首創或與其他地方共同總結形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證照分離」改革、自由貿易帳戶等,已經成為上海自貿區深化改革開放的亮麗名片。
  • 自貿區政策背景下 後發地區生物醫藥產業作何發展?
    後發地區可積極學習借鑑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先進經驗,充分利用自貿區優勢,因地制宜,探索創新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生物醫藥發展路徑。上海自貿區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一是在投資管理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制度和事中事後監管制度等方面實現了創新突破。二是探索建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新型開放格局。
  • 中新知識城或入局自貿區!從黃埔南沙競合看廣州突圍
    起因源於廣州黃埔區官網發布的一則招標公告,提出爭取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申報納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提質擴容範疇。在我國自貿區七年六擴容、廣州屢次提出打造自由貿易港、廣州布局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帶動」等諸多背景下看這一消息,不難理解,南沙自貿片區擴容勢在必行,中新知識城如成功入局,黃埔南沙的競合關係將加速廣州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