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繡像紅樓夢》第五回文本解讀(三十二)飛鳥各投林

2021-02-08 紅樓夢文本解讀

三十五、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這首曲子,描述的是乾隆皇帝效仿秦始皇「焚書坑儒」,借編纂《四庫全書》之機的毀史滅籍、大興文字獄,對廣大文人志士的殘酷迫害,和對大清國造成的沉重打擊。

唐文基、羅慶泗所著《乾隆傳》中,有《製造文字獄》一節,現摘錄部分如下:

中國封建社會中文字獄古已有之。清朝文字獄不僅數量較往增多,也格外殘酷。乾隆時期,大案迭起,又是有清一代文字嫁禍的最恐怖年代。據不完全統計,乾隆在位60年,製造的文字獄多達百餘起。……乾隆朝羅織文字獄罪名甚多,……,後期大多以收藏違礙書籍獲罪。」(第334頁)

「愛新覺羅氏取代明朝,以少數民族君臨天下,對漢族知識分子懷著敏感的猜疑心,見到『明』、『清』字樣,就神經緊張,總要竭力揣測其中是否寄寓著反清情緒。」(第340頁)

「在封建思想文化恐怖統治的乾隆朝,由於毛舉細故,陷人於罪,文字獄兇殘到頂點,不僅那些切切於仕進或沽名釣譽的文人反遭殺身之禍,就是一些粗識文墨的瘋子、騙子,乾隆也不肯放過。」(第341頁)

「編纂《四庫全書》,是乾隆對中國歷史文化重大的貢獻。但在編纂過程中,寓禁於徵,不僅大規模銷毀『違礙書籍』,而且對於著述收藏者大肆虐屠戮,把文化建設扭向文化恐怖統治,成為乾隆後期文字獄的基本內容。」(第343頁)

「三十九年十一月,乾隆就屈大均詩文案,發布《呈獻違礙書籍諭》:『前此諭令各督撫遍行曉諭,如有收藏違礙之書,即早交出,免其治罪。並以筆墨詆毀之事,大率江浙兩省居多,其江西閩粵湖廣亦或不免,因指名交各督撫留心查辦。……若再隱匿不繳,後經發覺,即治以有藏之罪,必不姑寬。』諭旨發布後,不僅收繳違礙書籍增多,而且收藏違礙書籍的文字獄也急劇增加。乾隆的思想文化恐怖統治,進入了更加嚴酷時期。」(第345頁)

「……在封建思想文化恐怖政策之下,著書會惹禍,刻書會惹禍,藏書會惹禍,售書會惹禍,讀書也會惹禍。……」。(第353頁)

……

按:

在如此嚴酷的文字獄歷史背景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樣的手抄本,能被傳抄嗎?

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紅學家們認定的「甲戌年」等,至少要延後一個甲子60年,即1814年。這一年,是嘉慶([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十九年(農曆甲戌年【狗年】)。其時,整個大清國已是江河日下,一片蕭索:閒雜書籍,已被搜羅的乾乾淨淨;文人仕子,渾渾噩噩,不問政治;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使清廷焦頭爛額應接不暇。清庭對文字上的審查,有所放鬆,在世的作者,才敢弄個手抄本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傳世,以告慰先輩們。這才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1、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這段文字,說明了滿清文字獄,對廣大文人仕子的殘酷迫害,和由此造成整個社會文化的扭曲。

中國5000年歷史,滿清文字獄最多。康熙年間有11起,包括明史案、南山集案等。雍正年間有20多起;主要有清風不識字案、呂留良案、年羹堯案、查嗣庭案等。乾隆年間的文字獄最多,有130多起;包括孫嘉淦偽奏稿案、胡中藻案等;還包括21起瘋子文字獄案。這些文字獄案件都被定性為「謀反罪」。按《大清律例》:

①主犯和從犯全部凌遲處死;

②家族中滿16歲的全部死刑;

③家族中15歲以下者男性先閹割,然後與所有女性全部沒收為奴隸。

④涉及的親戚、朋友等,也要「斬草除根」……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知識分子徹底被打斷了脊梁骨。魯迅先生為此感嘆:為了文字獄,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那麼,記述「清人曾錄」的《石頭記》,自然不會忽略掉這麼重要的歷史事實,因為此書就是因此而起的。只有了解了乾隆的文字獄,才能正確解讀書中的有關詩句,感受其中的悲慘與憤慨。如: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三美聯句詩」

……

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

空帳懸文鳳,閒屏掩彩鴛。

露濃苔更滑,霜重竹難捫。

猶步縈紆沼,還登寂歷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贔屓朝光透,罘罳曉露屯。

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

歧熟焉忘徑,泉知不問源?

……

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閒徵姽嫿詞痴公子杜撰芙蓉誄)中的《挽林四娘》《芙蓉女兒誄》


2、「食盡鳥投林,表面意思是食物沒有了,鳥就各自飛到樹林裡去了。喻意乾隆朝文字獄陰影下的文人,對於國家朝政,再也無人過問,都作「鳥獸散」了。

3、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乾隆此舉又得到了什麼呢?「乾隆製造文字獄,對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文人筆墨不敢觸及現實,不敢議論時政,甚至不敢治史,寧可治經,埋頭於故紙堆,作煩瑣考證。清代人說:『今人之文,一涉筆惟恐觸礙於天下國家,……人情望風覘景,畏避太甚。見鱔而以為蛇,遇鼠而以為虎。消剛正之氣,長柔媚之風。此於世道之心,實有關係』」。(唐文基 羅慶泗著《乾隆傳》第353頁)

一個國家,無人關心政治,必然朝政頹廢,江河日下,其時放眼整個大清朝,似乎再也找不出出類拔萃為國效力的人了。第二回中的「外面的架子未倒,內囊卻上來了」,正是乾隆五十六年《繡像紅樓夢》出版之時,大清國的真實寫照。近50年後的道光十九年(1839年農曆己亥年),龔自珍寫下了著名的《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它所描述的,正是乾隆朝「焚書坑儒」所帶來的惡果。1840年及以後的歷史,就不用多說了,……,終至大清國灰飛煙滅,乾隆及先輩的「大棺園」也被盜掘,……。這些恐怕是乾隆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的。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詩詞鑑賞-飛鳥各投林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詩詞鑑賞】  這是《紅樓夢曲》總收尾的曲子。  《飛鳥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騰」的另一種說法,與「樹倒猢猻散」同義。
  • 《紅樓夢》之《飛鳥各投林》鑑賞
    談起《紅樓夢
  • 5-《繡像紅樓夢》第五回文本解讀(三十三)意淫與古今第一淫人
    正是「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裡」,真是「惡皇(第一回中的『媧皇』)」也!因為,《繡像紅樓夢》的出版發行,是經過了乾隆皇帝、參編《四庫全書》的皇子及官員們(第一百二十回中的「稍示神靈高魁貴子」)允許的。如果乾隆不顧自打嘴巴怪罪下來,一是要治皇子們的罪,二是等於對號入座簡接承認了「史偷記」中那些諸如「養小叔子、爬灰」等清廷野史。所以,只能啞巴吃黃連,聽之任之了。
  • 飛鳥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就是紅樓夢的結局
    巧姐在賈家敗落之後被奸兄賣到妓院,最終被當年賈家接濟過的劉姥姥救回,嫁給了板兒。這個奸兄在高鶚的續書中是賈芸,而很多人猜測曹雪芹的本意是賈薔。巧姐的結局也是作者在和我們說善因善果。第十二首是「晚韶華」,這是指李紈,李紈最終母憑子貴,賈蘭得到了功名,讓她享受了榮華富貴,可是好景不長,李紈很快就死去了。
  • 且看這一曲《紅樓夢》的飛鳥各投林,真經典
    《收尾·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合聚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警世之音】歌曲欣賞《飛鳥各投林》參破無常眾生相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紅樓夢曲》有十二支分別詠嘆正十二釵悲劇,收尾《飛鳥各投林》前半節正好十二分句,據此推測十二分句與正十二釵一一對應 :為官的,家業凋零——元春(第2回已入宮為女史,第16回「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 陳 洪|從「林下」進入文本深處——《紅樓夢》的「互文」解讀
    那個時代談論《紅樓夢》,沒有什麼「先覺」「叛逆」之類的視角或話題,所以「林薛優劣」幾乎是人人要表態的問題。到了俞平伯的筆下,惟務折中,提出「雙峰對峙,二水分流」,主張春蘭秋菊各極一時之秀。作品中是怎麼描寫的呢?我們不妨先臚列一下文本中的有關描寫,然後,再來思考如何解讀。以作者口吻比較林薛二人,首推第五回的一段文字。
  • 紅樓夢:為什麼有人說看懂了《紅樓夢》第五回,就能看懂《紅樓夢》全書?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對於《紅樓夢》這一篇長篇巨作,單純看懂第五回,是無法看懂《紅樓夢》全書的。看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這一部文學巨作是曹公花費十年的心血寫成的,可謂是: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看來皆是血。那麼,在《紅樓夢》第五回裡,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呢?小白認為,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這兩個問題,其一:這一回到底講了什麼?
  • 為什麼有人說讀懂《紅樓夢》第五回?就能讀懂《紅樓夢》這本書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先,可以肯定一點,對於《紅樓夢》這一篇長篇巨著,單純看懂第五回,是無法看懂《紅樓夢》全書的。看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這一部文學巨著是曹公花費十年的心血寫成的,可謂是: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看來皆是血。那麼,在《紅樓夢》第五回裡,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呢?
  • 【紅樓夢分回導讀】第 五 回 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
    【紅樓夢分回導讀】重溫經典·常讀常新  導讀:劉莉莉     前八十回:《紅樓夢脂評匯校本》,曹雪芹著,脂硯齋評,吳銘恩匯校,萬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    後四十回:《紅樓夢》,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 高鶚整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版    本回為全書總綱,囊括了諸多主要人物的結局
  • 《紅樓夢》第五回判詞
    《紅樓夢》第五回是整本書的總綱第五回裡,「十二金釵」有「正冊」「副冊」「又副冊」,作者顯然不是只要寫十二名女性,而是寫二十四、三十六,或者比三十六還要多的形形色色的女性。「正冊」記錄的是十二名金陵「冠首」女子,也就是小說裡身份為小姐的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秦可卿、李紈、妙玉、史湘雲,和王熙鳳的女兒巧姐。
  • 聽書《紅樓夢》009 第五回 2
    《 紅 樓 夢 》第五回 -2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寶玉看畢,因又請問眾仙姑姓名:一名痴夢仙姑,一名鍾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號不一。少刻,有小鬟來調桌安椅,擺設酒饌。正是:瓊漿滿泛玻璃盞,玉液濃斟琥珀杯。寶玉因此酒香冽異常,又不禁相問,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蕤,萬木之汁,加以麟髓鳳乳釀成,因名為『萬豔同杯』。」寶玉稱賞不迭。
  • 《紅樓夢》十二支仙曲解讀:二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解讀:[韶華亡]只念故鄉晉陽的恩情,不要想夢裡的功名!晉陽古城一夜之間迅速滅亡,潘金蓮、林黛玉的歸去又算得了什麼。就算是帶珠冠,披鳳襖,都逃不過死去的命運。人常說,人生不要老來貧,也要積德留給兒孫後代。
  • 紅樓夢抄本在線讀:甲戌本-第五回 (下)
    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夾批】讀此幾句,翻厭近之傳奇中必用開場副末等套,累贅太甚。 【眉批】「懷金悼玉」,大有深意。  第二支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 一部不同尋常的程乙本《紅樓夢》
    這首詩始見於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一七九一)本《紅樓夢》——程偉元、高鶚整理刊行並且分別作序的木活字擺印本,次年刊行的壬子(一七九二)本,序像相同。書名題為「繡像紅樓夢」,有二十四幅繡像,前像後贊。而這首吟詠瀟湘館的詩,是為第十五幅「林黛玉」的繡像題寫的詩讚,取材於第三十五回鸚鵡吟詩的情節。
  • 包利民 | 解讀《紅樓夢》第三回
    >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包利民第三回的回目標題,各版是有著出入的。林如海對他也很好,很熱心地幫忙,從而賈雨村開始搭上了賈家這輛大車。通過林如海的介紹,把賈赦賈政進一步描寫了一下。所以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都不是一筆就描寫成的,而是一步一步地去完善。林黛玉離家去賈府,賈雨村一路同行。到了之後,賈雨村心想事成,他的臉皮是很厚的,直接說是賈政「宗侄」,這是確定要抱住賈府的大腿了,把同族的關係咬牙厚臉堅持到底。
  • 許映明:《天津紅樓夢與古典文學論叢》選讀心得
    《紅樓夢》沒有過深入研究,只是在學習紅學專家諸多研究該書的論著後,確實覺得對《紅樓夢》的解讀,「回歸文本」並非是一個過時或不必再絮叨的策略,質而言之,我認為它起碼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策略。魯德才上述所論,為文本揭開矛盾的層層面紗,使讀者對「夢裡」一些無法理解的「真事隱」有一個基本認識,並將曹雪芹善用的「畫家煙雲模糊」的寫作方法作了條理分明、清晰的介紹,引導讀者正確讀文本相關情節。如他對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畫冊與判詞的闡釋,就非常到位。
  • 正本清源:紅樓夢第五回全解析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著重描寫了太虛幻境和它的主宰者警幻仙姑引導賈寶玉神遊其境的過程,賈寶玉看了金陵十二釵冊子
  • [語文課]《紅樓夢》第五回在寫誰?
    在《紅樓夢》的前五回中,最通俗易懂,讓人能讀下去的,是第三回和第四回。
  • 《紅樓夢》名言10句,感嘆世事無常!
    ——《紅樓夢.第二回》點評:世事難料,有的人努力一輩子,也未必能成為人上人。嬌杏就因為好奇心,回頭看了一眼賈雨村,由此便從一個被人役使的小丫環,變成一個役使她人的官太太。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