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90後理科男自學音樂成才 創作200多首歌曲躥紅網絡

2021-02-07 安徽門戶網站

從未進行過專業音樂學習的90後小夥朱一帆,從創作第一首單曲《擦肩在雨天》,到今年年底發行自己的第三張專輯,都可以感受到這位熱愛音樂、不斷創作發表新作的獨立唱作人的音樂訴求。在此之前,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這位安慶小夥始終堅持音樂夢想,讓每首作品都能與聽者產生,其影響力也一直持續飆升。隨著越來越多的原創歌曲躥紅網絡,很多人對他給予了極大關注,「朱一帆是誰」的提問頻頻發出。

理科男默默堅持音樂夢想

1993年出生的朱一帆是一名地道的安慶土著,現就讀於安慶師範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從高二開始,這名理科男開始自學音樂創作,至今,包括在網絡上陸續發表和未曾面世的原創歌曲,他已累計創作了200多首。但是,朱一帆的躥紅並不只有運氣。

6月底,記者在校園裡見到這位「新星」時,小夥少年白的頭髮格外打眼。「這是經常熬夜的後果。」朱一帆一笑,少年老成的臉上出現淺淺的酒窩。據了解,朱一帆出生在安慶市一個普通職工家庭,父親朱延順,談吉他寫詩也是箇中好手。耳濡目染,朱一帆幼小的心靈裡,悄然種下了音樂創作的種子。小時候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至今家中還留有一盤三歲即興原創歌曲卡帶。還時不時模仿電視裡的表演,自己跟著音樂,哼唱一遍。朱一帆的父母均生於上世紀60年代,唱歌在他們眼裡是「旁門左道」,只能是愛好,他們只希望獨生子和其它孩子一樣讀書考大學。為此,朱一帆一邊按照父母的要求學習,一邊默默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至今雙親還被蒙在鼓裡,以為朱一帆從事兼職賺取生活費。

小學三年級音樂天賦展露

直到小學三年級的一次偶然機會,讓朱一帆的音樂天賦得以展露,並奠定了成為一名獨立唱作人的基石。那是一次音樂課上,公園小學的許芳老師正在教授《藍色的雅特朗》,朱一帆看著譜子說:「老師,我覺得這曲子寫的不怎麼樣,要我寫肯定比他寫得好。」老師看著這個「口氣不小」的孩子說:「那你來寫,明天拿給我看。」第二天朱一帆便把自己譜的曲子拿給老師,老師看過後大吃一驚,在他的作品上評論,「你很有音樂天賦,希望你繼續堅持。」朱一帆坦言,遇到許芳老師是他的幸運,老師從基本功開始教起,教他學習樂理知識。所以對音樂頗具悟性的他,現在只要聽一遍曲子,就能做到即興還原。

由於家庭條件一直很普通,爸媽每個月的工資基本都花在他的學習和生活上面。為圓自己的音樂夢,音樂課後,朱一帆軟磨硬泡地讓父親給自己買了臺電子琴,十歲的朱一帆自己摸索,一個小時後就能斷斷續續彈出 《敢問路在何方》。高中時,為繼續練琴,朱一帆便把每個星期的早餐錢和零花錢省下來,每天中午花一個小時去二中旁邊的琴行練習鋼琴。經過艱辛而漫長的自學,此前看不懂五線譜、沒摸過樂器的朱一帆,漸漸學會了樂理知識、音頻設備、錄音軟體、編曲等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

音樂達人學起數學與應用數學

和大多數唱作人的逐夢路線不同,愛好音樂的朱一帆,並沒有進入藝考大軍,而是決定用愛好的方式做自己更喜歡的音樂,他選擇了繼續按部就班的讀書,同樣通過網際網路為自己爭取「後援」。高考填報志願時,他選擇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他看來,「走不同的道路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朱一帆表示,進入大學之後,音樂才華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認可,校園和班級晚會,他的音樂都是保留節目,他還寫得一手好硬筆軟筆書法。「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和音樂之間的緣分日益明顯起來,從初二第一次創作《三國夢》,到第三張專輯即將面世,得感謝一路走來遇到的同學和朋友,他們曾為我提供過源源不斷的靈感和支持。」朱一帆說。

但在高中同學董先武看來,朱一帆條件一直很艱苦,困難從未壓倒過他,他也從未專門請過老師輔導,經常用錄音筆,在外面網吧、問別人借電腦創作歌曲。用零碎的時間拼湊一首又一首表達真實情感的歌曲。

音樂路子越走越廣

在大學裡,藝術樓練琴房也成了朱一帆練功的場所,每天課餘,他總會穿著休閒服,微微顫動著身子,在黑白琴鍵上訴說心底的呼喚;就連回到寢室,朱一帆也經常通宵達旦作曲…… 他表示,「製作每一首歌,我都很用心,每一首歌的靈感都是來源於我的生活和經歷,對於詞曲創作我都是再三推敲,希望做到極致。」沒有任何徵兆,機遇來了。去年,朱一帆把自己的作曲和編曲放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網站上,結識了不少網絡原創音樂圈的伯樂,被推薦給經紀公司。其中,第二張專輯《單魚座》歌曲《不必了》,吸引了北京一位音樂界人士的注意,便主動邀請他為選秀節目作曲。目前,朱一帆在音樂道路上漸漸走向正規,通過歌曲創作已經實現了「自己養活自己」。據了解,他的第三張專輯也將於今年年底於QQ音樂和酷狗音樂首發。對此,朱一帆說,不管以後走到哪一步,希望能做純粹的音樂。就像我下一張專輯主打歌《梵谷》,當初寫這首歌的念頭,就是儘管梵谷他很窮,儘管他身處城市,但是他一直堅守高貴的靈魂。希望這首歌能夠帶給在夢想路上追逐的人們一種鼓勵和感動,像梵谷的向日葵追求心中的光明。

相關焦點

  • 安慶師範大學援藏畢業生創作歌曲歌唱藏區小康生活
    「紅頂白牆戀新房,酥油香四方;書聲琅琅曲飄蕩,五星紅旗迎風揚……」11月初,安徽省第七批援藏音樂教師、安慶師範大學2008屆畢業生韓龍新創的歌曲《幸福吉祥》唱響在了西藏這片雪域高原上。去年8月份,自願報名申請援藏的韓龍成為了安徽省「萬人計劃」援藏教育人才中的一員,目前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完全中學擔任音樂教研組長。「2004年考入安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後我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期間我參過軍、援過疆,這十六年來創作了五十多首歌曲,不過這首《幸福吉祥》讓我感觸最深。」韓龍表示。
  • 安慶師範大學校友深情創作《安慶》歌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由林特特作詞,虎衛東作曲,虞雨舟、丁一凡演唱的《安慶》,一經網上公開,被安慶人驚呼:好聽。殊不知,林特特(筆名)是安慶師範學院(現更名為安慶師範大學)2001年畢業生楊穎。1月4日,林特特接受記者採訪時,講述了歌曲《安慶》創作的前前後後。
  • 歌曲《安慶》火了!作詞的小姐姐竟與安慶師大有這層緣分!
    歌曲穿插了黃梅調後更加完美了! 1月1日,歌曲《安慶》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後引起網友熱議,紛紛調侃「作詞人是安慶真愛粉無疑了」。 1 楊穎所說的古巷是安慶的倒扒獅巷,1999年一個雨夜,她和朋友在雨中迷路,走到這條巷子,將錯就錯逛完後,她想起那首《雨巷》。
  • 蕭敬騰自學成才,17歲當老師,曾經的嗓音比現在很有味道
    在如今的歌壇,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星,不過我覺得這裡面應該有很多高學歷的音樂生,但是你知道蕭敬騰他對於音樂和唱功可以說自學成才。在《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蕭敬騰已經傳唱了很多歌曲,每一首都引嗨全場,不過排名讓人有些疑惑不解了。
  • Beyond那麼多經典歌曲,推薦幾首,黃家駒創作的歌曲
    甚至在90年代,這個組合依然散發著強大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那個搖滾不被主流音樂接受的時代,beyond幾乎可以說是憑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香港,甚至在當時算整個華語樂壇的搖滾音樂,並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並加入到其中來。
  • 「農民音樂家」奏響希望樂章 8年創作歌曲300首
    牛世強,現年59歲,出生在懷來縣新保安鎮東園村一戶地地道道的農民家中,兄妹7個只有他愛好音樂並走上音樂創作之路。  牛世強回憶,他從小就喜歡音樂,每當放羊時就在山頭唱上幾句,後來他自學譜子拉二胡,音樂成了他一生無限的追求。18歲那年,他初中畢業,並正式走上了音樂道路。  「當時村裡組織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每天都要進行文藝演出。」
  • 3首被永久禁播的歌曲,現在連翻唱都找不到,90後幾乎都聽過
    20世紀90年代是網絡歌手的鼎盛時期,不少網絡歌曲紅遍大街小巷,口口相傳。像許嵩、汪蘇瀧、徐良、小賤、本兮等人,其中前三人更被稱為是QQ音樂三巨頭。雖然不少人稱之為網絡歌曲為口水歌,含金量不高,其實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已。
  • 吉林市音樂文學學會抗疫系列歌曲創作八(成品歌曲八首)​
    吉林市音樂文學學會抗疫系列歌曲創作八(成品歌曲八首)2020歲首,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
  • 躥紅快手歌曲《下山》 少年時未完成的武俠夢
    躥紅快手歌曲《下山》 少年時未完成的武俠夢時間:2019-12-17 15:2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躥紅快手歌曲《下山》---少年時未完成的武俠夢 我左手一式太極拳右手一劍刺身前掃腿這招叫清雪最近走到哪兒都能聽到看到大家在快手視頻上刷這首歌,要不要買菜的《下山》真的是火到一塌糊塗,
  • 他是90年代當紅男歌手,卻遭封殺3年,後迎娶守候20年的女友
    年少時的李春波非常喜歡音樂,家中兩個姐姐、兩個哥哥,溫暖的家庭是他長大奔波在外最長久的思念。因此,他所創作的歌曲大都飽含深情。他所創作的歌曲多是懷舊風格,這依託於小時候家人和朋友所講述的趣事,長大後,身在異鄉,對小時候聽過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於是,在他的筆下誕生了許多經典歌曲。長期的創作堅持,使得他對音樂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 90後的回憶:三首旋律好聽但遭到「禁播」的歌曲,你聽過哪首?
    部分人有一個聽歌的習慣,比如在一個人坐公交車時,會打開音樂播放器靜靜的聽著那熟悉的旋律,歌曲種類分很多,有的歌曲動感一些,有的比較傷感,不同心情的時候聽不同的歌會有不一樣的感觸,現在的音樂也是互通的,我們國家有很多流行歌曲被傳到了外國,深受外國友人的喜愛,但也有不少的歌曲因為在創作時出現了漏洞
  • 屬於80後、90後年代,紅極一時的「網紅」歌曲
    從2000年後,歌壇可謂是神仙打架,陸陸續續出了很多我們熟知的歌星,以及耳熟能詳的歌曲。屬於80後、90後記憶,紅極一時的歌曲你都記得哪些?用現在的即是「網紅」。1、許嵩《你若成風》許嵩,以Vae的藝名,2006年開始在網絡發表作品。2009年發行首張詞曲全創作專輯《自定義》,獨立包辦詞、曲、編曲、唱、錄音、製作等一切音樂工作,從而正式出道 。
  • 網絡歌曲20年:音樂產業走到巨變前夜?
    2003年6月,鄭立用自己為人製作寵物網站賺來得2000元錢創辦了163888,當即就吃到了網絡人口快速增長的紅利,第一個月的訪問量就超過了3萬人次,伺服器都受不了了。次年,163888號稱註冊會員、翻唱和原創歌曲上傳量、佔有中國網絡音樂總量的70%,拿到200萬美元的投資,《老鼠愛大米》在163888上獨家首發。
  • 90後護士閨蜜共同創作抗「疫」歌曲感動朋友圈
    「我們是被上天折斷雙翼的天使,掉落凡塵披上白衣化身戰士,披荊斬棘一路逆行衝向風的最高點,血肉之軀築起一座生的城池……」近日,一首由武漢市中心醫院兩位與新冠肺炎疫情戰鬥的護士創作並演唱的原創歌曲《折翼天使》刷爆朋友圈,許多聽了這首歌的醫護人員紛紛表示,歌詞讓大家感受到了溫暖,振奮了抗擊疫情的精神
  • 隨州90後小夥為幫他人圓夢 回鄉自辦網絡音樂學堂
    隨州90後音樂人瀟宇,看到老人的視頻及手稿後十分感動,決心為古樂《長恨歌》編曲。如今,這位在全國小有名氣的隨州小夥,已將網絡音樂學堂開到家鄉,希望為更多人圓音樂夢。  9月16日,隨州音樂人瀟宇看到微博後感觸很深,當晚就拿起吉他,邊通過視頻聽老人的吟誦,邊琢磨配和弦。凌晨,他打開軟體決定編曲,歷時四個小時終於完成。  第二天,瀟宇找來好朋友——網絡歌手HITA,幫忙完成歌曲的錄製及混音。由於來不及做歌曲推廣,二人只是把歌傳到了自己的音樂人主頁上並分享到微博,截至目前,這首歌已被點播5.6萬次,並登上了微博音樂人播放榜前列。
  • 最牛理科男教師:不好好教書,學生卻紛紛上名校
    他自己是香港人,選取改編的歌曲都是經典粵語金曲,理科學習本來枯燥無味,昏昏欲睡的學生聽了他的歌立刻提神醒腦,「唱兩分多鐘的歌,知識點全部進入腦子裡,考試成績也能提高。」寫這種科學教育歌曲是從五年前開始。慢慢累積到現在,有90多首作品。絕大部分都是改編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香港粵語金曲,把物理的知識點融入到歌詞當中。目的當然就是吸引學生學習物理,激發他們的興趣。聽兩分多鐘的歌就可以複習了,知識點全部進入到腦子裡面。初中學習物理科,光的性質第一課。光以直線來傳播,不懂轉右或轉左。
  • 著名音樂人羅唯峰(普洱鎮沅人)為家鄉創作歌曲《彩雲鳳凰》
    微信號:nnn0879近日華語著名多元素原創音樂人羅唯峰(普洱鎮沅人)為雲南省作詞、作曲歌曲《彩雲鳳凰》由著名音樂製作人馬健濤攜手雲南女歌手劉雲麗演唱,通過此歌曲讓全世界各地的人了解雲南,羅唯峰在《彩雲鳳凰》歌詞中描寫了玉龍雪山、瀾滄江,太陽轉身的地方墨江北回歸線,千年茶樹王、潑水節、火把節,鮮花美食、雲南人的熱情淳樸這些方面
  • 歌曲《生僻字》爆紅網絡!90後創作者說出了走紅原因
    最近,江蘇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創作了一首名為《生僻字》的歌曲,在網上走紅,整首歌曲的歌詞幾乎使用的全是各種生僻字,網友直呼,「聽完歌語文水平大漲」。隨著這首《生僻字》的爆紅,中醫版、日語版、方言版等等「加強版」都相繼出現。這首《生僻字》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 「陪你等天晴」——90後臺灣姑娘創作歌曲為武漢加油
    90後臺灣姑娘創作歌曲為武漢加油。(視頻由常州宋彤音樂工作室提供)新華社南京2月11日電(記者陸華東)「再等一下,彩虹出現就天晴。」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江蘇常州創業的90後臺灣姑娘宋彤大年初三開始創作一首名為《陪你等天晴》的歌曲。連日來,她反覆練習,不斷打磨,情到深處,不禁落淚。「你好嗎?天空灰得看不清你的模樣,我在遙遠的城市牽掛。點一盞燈,照往你的方向。」歌詞寫道:「多希望,像記憶中你笑得那麼開朗。你倦容的眼神下,是不是渴望一雙溫暖的手將你擁在懷裡。不讓你再,再受傷。」
  • 90後歌手現狀:汪蘇瀧堅持創作,徐良隱匿,而她讓人心痛不已
    今天妹妹突然放了汪蘇瀧的《有點甜》,記憶一下就被拉回到了初中時代,所以今天喵小姐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那些關於90後的青春記憶吧。說起90後的青春記憶,不得不提的是90後歌手,汪蘇瀧、徐良、許嵩、阿悄、本兮等歌手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歌手,那時候他們都在網絡上爆火,關於他們的歌都被貼上了一個很出名的標籤——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