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白凱南走出中央戲劇學院的大門,一時間竟不知道何去何從。
那時候的他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拜師馮鞏門下,走上相聲之路。
那時候的他不知道,與他一同出道的賈玲,也出自這所大學。
那時候的他更不知道,自己能夠登上春晚,風光一時後又變得黯然無光。
春晚作為我國最熱鬧,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每年的除夕夜都會給我們帶來視覺盛宴,在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春晚有著一家獨大的地位。
在春晚的舞臺上,有觀眾熟悉的「春晚釘子戶」,也有曇花一現的當紅新人。走下春晚舞臺,是借著這股東風越走越遠,還是才華用盡淪為路人,全看個人能力。
2010年,一對相聲新人亮相,賈玲作為女相聲演員,出場令人眼前一亮,與白凱南一捧一逗帶來了創新性的相聲《大話捧逗》。
一朝成名後,一年後,兩人再度合作,帶來了《芝麻開門》,那時候的白凱南,挑一挑眉毛,就能令觀眾捧腹。
白凱南和賈玲,在臺上一捧一逗,身為捧哏的白凱南,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逗哏賈玲,用他們的話來說,捧哏和逗哏,誰也離不開誰。
然而5年後,賈玲再次登上春晚,已經不是當年的少女形象,身邊的搭檔也變成了沙溢、李菁、瞿穎等人,舞臺上已經見不到白凱南的身影。
白凱南的童年,經歷過別的小孩沒有過的辛酸,出生於文藝世家的他,在藝術氛圍下長大。在父母的影響下,白凱南對表演情有獨鍾。
14歲那年,白凱南被送到一所舞蹈學校,在那裡他日夜苦練,只求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只可惜白凱南的舞蹈之路並不順利,經過他為此付出了無數汗水,卻始終得不到進步。
不過他也學到了一點,他學會了忍耐。
走出舞蹈學校的大門,白凱南來到一家酒吧裡表演,那時候的他,對表演一竅不通,講起笑話來,總是引來一陣嘲笑。
他忍受了無數的譏諷與挖苦,仿佛他上臺不是講笑話的,而他本身就是笑話,仿佛他踏入酒吧不是為了學藝,而是為了磨練意志。
一次,他在臺上賣力地講著段子,臺下的觀眾不停起鬨,更有甚者拿起一塊西瓜皮就朝他臉上扔去。
就這樣,白凱南的尊嚴被一塊西瓜皮砸了個稀爛。
白凱南還沒有回過神來,緊接著又是一塊西瓜皮……
不過白凱南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抖了一個機靈,衝著下面說了句:
「大哥, 您這是送果皮呢?」
白凱南的靈機一動,化解了尷尬,引來了觀眾的陣陣喝彩,甚至讓酒吧老闆讚不絕口。
作為相聲界的扛把子,馮鞏的相聲才華不必多說,當年馮鞏看上了白凱南身上不服輸的勁,將他收入自己門下。
自此白凱南開始了漫漫相聲路,師父馮鞏對他十分器重,嚴師出高徒,白凱南日後的成功,離不開馮鞏的辛苦栽培。
好在白凱南也算爭氣,用一部部優秀的作品證明了自己,春晚一炮而紅後,白凱南成了相聲界的「香餑餑」。
之後,搭檔賈玲轉行,而白凱南還在原地觀望,離開賈玲之後,白凱南仿佛丟了魂魄,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而賈玲告別白凱南後,接廣告,上綜藝,拍電影,忙得不亦樂乎,後來乾脆自己成立了傳媒公司,開闢了一條喜劇道路。
看著當年和自己一起出道的賈玲混得風生水起,白凱南心生羨慕,於是他和賈玲一樣,放棄了相聲這條老路,一口氣拍了3部電影,接連上了11檔綜藝節目。
只可惜,年紀相仿,經歷相似的兩人,結果卻截然不同,白凱南拍的喜劇只有量沒有質,表演浮誇沒有靈魂,一點也不討觀眾喜歡。
在《歡樂喜劇人》中,白凱南想要依靠當眾洗頭來製造笑料,結果只迎來了噓聲一片,在小品《力工很忙》,白凱南被指抄襲別人的作品,受網友調侃:
「八十分的卷子被你抄成四十分。」
這些年來,白凱南在臺上賣弄情懷,靠譁眾取寵博取笑料,賣力地表演卻「尬出天際」,絲毫沒有笑點。
到了最後,竟引起了恩師的嫌棄,馮鞏在節目中,當眾調侃白凱南,只見白凱南坐在馮鞏身後,表情略顯尷尬,雖然可能是玩笑話,但也側面表現出當時的白凱南名氣已經大不如以前了。
對於觀眾的質疑,白凱南也曾不止一次地反思自己,在一次節目中,他向觀眾坦白:
「上完春晚以後,然後賈玲參加綜藝節目,拍電影,而我還在團裡,然後後來參加了一些綜藝節目,發現自己鬧不起來了,然後我覺得我身體裡的東西已經空了……」
與賈玲分道揚鑣後,白凱南再也沒有創作靈感,剛好那個時候,他沒有把握住轉型的機會,等過了這個風頭,白凱南已經鬧不起來了,「泯然眾人矣」。
如今的白凱南,把臉花得花白,從相聲演員淪為了一個小丑,他奮力地在臺上抖著笑料,希望觀眾能夠敞開一笑,只可惜一切都是徒勞。
不得不說,白凱南是一個努力的好演員,這些年來他受盡了冷嘲熱諷,看透了世間冷暖,嘗遍了酸甜苦辣。
多年後,白凱南回憶起當年在酒吧被扔西瓜皮的場景,一臉苦笑,自己還是當初那個被人當眾羞辱的小丑。
十年來,白凱南只顧著卯足了勁往喜劇道路上衝,可是無論他在舞臺上多麼賣力,無論他為了轉型付出了多少努力,得來的從來只有一片罵聲。
努力的白凱南,也是時候沉澱下來了,但願白凱南能夠走出低谷,不忘初心。
沒人願意看到你落魄的模樣,希望白凱南能夠鼓起勇氣,為觀眾帶來真正有誠意的作品。
註: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