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一塵不染不是沒有塵埃,而是塵埃任他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林清玄
生活中我們總感慨有些人過於造作,為人處世都逃不開一個「假」字。這樣的人活得太過刻意,總是太過在乎身邊的情況,也容易被身邊的事物影響。用一個專業一點的詞語概括,就是「刻奇」。
標榜刻奇主義的人,在自我感動中自我感傷,然後體驗崇高。刻奇主義者的情緒往往不是環境帶動自發產生的,而是自己強加甚至憑空創造的。
這樣刻意的虛假,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愚弄,在欺騙中體驗滿足感,很輕易就陷進自我陶醉的誤區。
在去年的熱播劇《陳情令》中的兩大女性角色——師姐江厭離和溫氏溫情。這兩個女性角色是特殊的,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反刻奇主義者」。
她們始終心懷滾燙赤誠的認真,保持泰然自若的姿態,即便在亂世中也能活得優雅自在。最重要的在於,認可真實,堅定真實,追求真實。
01
任何看過一遍《陳情令》的觀眾,在評價江厭離時,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詞語,那就是溫婉。
可如果你再看幾遍,你就會發現,只是溫婉這樣一個籠統的詞語顯然不能形容盡師姐的樣子。她是淡定的,不媚不嬌,寵辱不驚,她是佛掌心的一株蓮。
溫柔,是她身上最突出的氣質,但不是她唯一的特質。在魏無羨第一次被江宗主帶回家,卻被江澄的狗嚇得躲在樹上不敢下來的時候,是江厭離溫柔細語地安慰魏無羨,甚至將這個不過一面之緣的弟弟背回去。
後來因為魏無羨蓮花塢慘遭洗蕩,江厭離失去了家庭和父母,但是溫柔情懷下的她卻不曾怨恨過魏無羨。這不是傻,而是因為她明白在這些是是非非裡,錯不在他,只是命運戲人。
溫柔其實是最包容的,看似只是溫婉柔軟,實際上溫柔裹挾的都是最強大的特質。那是知曉一切後依舊如初的寬容,是坐看雲起時的淡定灑脫,是用最好的狀態迎接未知的從容不迫。
這種被溫柔環繞的人無疑是優雅的。想成為一個優雅的人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一直保持這份優雅。不得不說,江厭離做到了。
江厭離大婚之日,魏無羨因為身份原因不能參加婚禮,她知道自己的弟弟一定會覺得難過自責。於是她披上鮮豔的大紅嫁衣,只是為了給魏無羨看一眼,讓他不會有遺憾。魏無羨是個一心想要儘自己所能護住所愛之人,鋤強扶弱兼濟天下的人,他身上有俠氣,有義氣。
這樣的人放蕩不羈,可往往又最容易受傷,尤其是當他護不住自己想護的人。江厭離太清楚魏無羨的性格了,所以在不夜天為魏無羨擋下致命一擊後,依舊強忍痛苦,就像以前每一次呼喚魏無羨一樣,笑著喊「羨羨」。她想說的是,我從來沒有怨恨過你,所以你也不用覺得愧疚和難過哦。
02
江厭離的從容不迫來自於寵辱不驚的優雅,溫情身上的從容不迫則來自於頭腦清晰的鎮定。
全劇最虐的地方莫過於血洗蓮花塢,可恨的溫氏將雲夢江氏滅門,只剩下魏無羨、江澄和江厭離三人。江澄心裡一定是仇恨的,所以在清醒後看到溫情,便大喊著讓她滾,因為他不想見到任何一個溫家的人。
溫情聽了只是將手中的盤碟放下,默默地出去了。溫情此時心裡不難過麼?一定是的,但是她沒有表現在臉上,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對於江澄來說很尷尬,所以一言不發給彼此尊重。
她也對溫寧說,溫氏做過的事情,不代表我們做的事情。溫情的鎮定是因為她堅守自我的本真,她承認溫氏一族作惡多端,罪該當誅。但是她溫氏旁支世代行醫,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因為夠真實,所以不逃避。
溫情是優雅的,即便登上金陵臺前去赴死,也是從容不迫昂著頭。她又換上了鮮紅的家袍,一步一步走到臺上。面對挫骨揚灰的結局,心中不是沒有害怕,可她還是笑著握住溫寧的手 ,她在給予溫寧勇氣。不是不怕,但還是無懼,因為嚮往真實,所以總能保持鎮定。
03
在職場乃至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效仿江厭離和溫情的品格特點,在喧鬧中安靜地開花,等待蝴蝶自來,做一個真正的反刻奇主義者。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
首先,承認大家都是獨立且不同的個體,不隨波逐流。
張國榮有一句歌詞特別火,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自然也不會存在兩個完全一致的人。
本質的差別造就人類群體內個體間的差異,這是一件正常無比的事情,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改變自己的一點點不同之處,來迎合大環境下的普通。正所謂,白鶴高飛不逐群。只要你遵從本心了,無論是嚮往藍天還是大海,在不違反道德法律的情況下,別人都沒有權利影響你的選擇,也別讓你自己的猶豫不決幹擾了心之所向。
其次,用知識和閱歷武裝自己。
加繆說:「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你期盼你的未來是怎麼樣的,那你現在就應該做出相對應的努力。實現夢想都是需要代價的,你付出多少,自然能回報多少,這是社會學的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抓住機會,把握時間,從現在開始學一門新的技藝,比如遊泳,比如做飯。當你一直在用新的知識填充自己,用生活裡的經驗閱歷豐富自己,你就不是單薄的,而是厚重有力的。人的審美是愈來愈精的,你也會在知識和閱歷的武裝下形成更正確的三觀。
最後,選好你的圈子。
我們是社會動物,是需要進行人際交往的。也許不能選擇遇見的人,但是你能決定你相處生活的圈子。聊不來的就別主動拋話題,看不慣的就別主動招惹。保持距離,用清晰的界限感劃掉讓自己不喜歡不舒服的,確保你當下所處的圈子是能夠讓你獲益或是得到成長的,而不是無意義的浪費時間,挑戰自己情緒的下限。
當你的身邊都是你認同的,你欣賞的,你自然而然也會想要變得更好。良好的環境會刺激你進步,這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篩選的過程,剔除不足,優化優點,甚至灌注進新的、更好的東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腳步緩慢下來,別讓你的心無處安放,躁動不安。透過師姐和溫情我們也能習得生活裡的竅門,從她們身上總結生活的經驗,再一以貫之。我堅信到那時,我們仰頭,就能看到星空;我們低頭,就是彼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