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了,各種緊急提醒
又開始在朋友圈兒、微博裡瘋傳了起來。
啥這些東西千萬不能吃!有毒!
啥趕緊遠離這X類東西!有害!
……
恩,挺有驚悚效果的。當然有些瘋傳的消息是真的,而有些就只是為了驚嚇而驚嚇了。說白了就是——謠言!
而這兩天,有個緊急提醒又悄悄的在小編的朋友圈兒裡傳了開來,別說這次還有很多醫生都轉了呢。
是啥提醒呢?在這兒!↓↓↓
咦?有猝死風險?
是不是嚇人的喲?
噹噹噹噹~~是時候說明真相了!
記者就此採訪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藺佩鴻主任醫師,據藺主任介紹,微信朋友圈發布的這條「醫院急診120提醒」說的是有道理的,在服用抗生素期間,比如頭孢類、甲硝唑類藥物,的確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嚴重地會導致猝死。
藺主任說,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是由於應用藥物,如頭孢類藥物後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或接觸酒精)導致的體內「乙醛蓄積」的中毒反應。醫院急診中也不時會接診到這一類的病人。
同時,藺主任提醒,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不僅只有頭孢類和甲硝唑類藥物,臨床上還有不少的藥物會引起類似的反應,包括一些降糖藥、心血管系統的藥物如格列苯脲、硝苯地平等也會在酒精的作用下誘發不良反應,嚴重地間接誘發心肌梗死,引起猝死。
一般來說,用藥後飲酒會出現臉紅、視覺模糊、噁心、嘔吐、四肢無力、嗜睡、頭痛、心慌胸悶等症狀,甚至血壓下降、呼吸抑制、休克等反應。輕者可自行緩解,重者應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救治。症狀的嚴重程度與用藥量及飲酒量呈正比。
因此,藺主任建議,患者服用藥物時要注意看清楚藥品說明書,了解用藥前後的禁忌。同時,為了安全起見,服藥期間最好忌酒。
所以說,這次在朋友圈瘋傳的緊急提醒還是基本真實的!雖然,可能不會導致立即猝死,但是,確實有生命危險哦!
警告!警告!
服用抗生素期間,
絕對不能喝酒!不能喝酒!不能喝酒!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恩,小編也來緊急提醒一次!
親愛的們一定要注意喲~~
看著看著就要過年了,陸陸續續的也要開始團年了。在團年宴上,除了喝酒呀,還會吃很多油膩、辛辣的東西。東西也吃的比較多、比較雜。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在藥品和飲食之間,還需要有其他的什麼禁忌呢?
來看,這7種藥品與食物有衝突喲!↓↓↓
1、阿司匹林與酒衝突。酒在體內先被氧化成乙醛,然後成為乙酸,而阿司匹林會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體內乙醛蓄積,加重發熱和全身疼痛等症狀,還容易引起肝損傷。
2、黃連素與茶衝突。茶水含有約10%的鞣質,在體內易被分解成鞣酸,而鞣酸會沉澱黃連素中的生物鹼,降低其藥效。因此,服用黃連素前後2小時內不能飲茶。
3、布洛芬與咖啡、可樂衝突。布洛芬(芬必得)對胃黏膜有刺激,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可樂中的古柯鹼則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布洛芬對胃黏膜的副作用,甚至誘發胃出血、胃穿孔。
4、抗過敏藥與奶酪、肉製品衝突。服用抗過敏藥期間忌食奶酪、肉製品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因為組氨酸在體內會轉化為組織胺,而抗過敏藥抑制組織胺分解,造成組織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不適症狀。
5、止瀉藥與牛奶衝突。服止瀉藥不能飲用牛奶,因為牛奶不僅降低止瀉藥的藥效,其含有的乳糖還容易加重腹瀉。
6、維生素C與蝦衝突。服用維生素C前後2小時內不能吃蝦,因為蝦中的銅會氧化維生素C,使其失去藥效。蝦中的五價砷易與維生素C發生反應,生成具有毒性的「三價砷」。
7、降壓藥與西柚汁衝突。服降壓藥時不能飲用西柚汁,因為西柚汁的柚皮素會影響肝臟某種酶的功能,而這種酶和降壓藥的代謝有關,容易造成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
來源:東南快報
責編:不會喝酒的小江
有話跟小編嘮嘮?爆料請戳:↓↓↓
「謠言惑眾」?我來求證!河南科技報微信開通謠言線索搜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