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17日,19歲的李小龍一人從香港來到美國,經歷了18天的漫長旅行。來到美國的第一座城市是舊金山,這也是李小龍出生的地方。
1959年,李小龍在舊金山留影
初到美國的李小龍身上只有100美元,雖然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在美國也支撐不了多久。他在舊金山的一家名叫GumHon的飯店做過服務員,被伺候慣了的李小龍無法適應被別人呼來喚去的工作,只做了一周就辭職了。
一個月後李小龍的父親到美國紐約表演,李小龍拿著關景雄給他買的機票到了紐約。關景雄是李海泉的粵劇同行。當時李小龍來到舊金山是住在唐人街,因為舊金山的唐人街規模很小,又很嘈雜,想到外面去看看。李海泉也希望他到外面多吃吃苦頭,於是打電話給遠在西雅圖的粵劇同行周少平。
李小龍和自己的父母
周少平的老婆是周露比,兩人在西雅圖合開了一家叫「周露比餐館」(現在已經改為停車場)。兩人憑藉獨特的社交手腕、管理理念餐館在當地小有名氣,位置雖然比較偏僻,但生意非常好。
頭髮梳理的一絲不亂,戴著一副墨鏡,西裝革履的李小龍受到了周露比一家的熱烈歡迎。見到周少平,李小龍恭恭敬敬地交了一聲叔叔,但是稱呼周露比,只是「露比、露比」的叫,當時周露比感到很驚訝,因為不管是輩分還是禮貌,李小龍都應該叫她一聲阿姨,誰料李小龍不屑的說:」妳本來就不是我阿姨,我為什麼要叫妳阿姨?」這讓周露比在大家面前很是尷尬,好在丈夫周少平在一旁圓場,氣氛才緩過來。這是李小龍第一次在餐館的情形。
李小龍初到美國
周露比安排李小龍在閣樓一間4平米左右的小房間裡,她先安排李小龍做打雜,後來做傳菜和服務員,每天的工作是4個小時。那個時候來餐館以白人和他們自己家人為主。李小龍經常用幽默的語言,談吐舉止都很吸引顧客,顧客也很喜歡和他交談。這是李小龍在餐館打工的情形。
入住餐館不久李小龍就將木人樁搬到了餐館,每天練習詠春拳,因巨大的噪音,所以在特定的時間練習,每天大概練習二到四個小時。也經常教餐館的夥計練習。在餐館的楊九福是當地男青年會的主教練,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武技,李小龍也學到了太極和螳螂拳等傳統拳術。李小龍和周氏夫婦的子女自來熟,李小龍和他們一家人親密的像一家人。
周露比是一位女強人,在管理上比較嚴格,就是管不住李小龍,李小龍幹活不認真,一副少爺派頭,這也讓周露比不爽。周少平平時對李小龍很好,這也讓李小龍頗有好感。
暴脾氣的李小龍有一次和餐館的大廚發生過一次激烈的爭吵,大廚一氣之下拿出刀來威嚇李小龍,李小龍毫不相讓,立刻聲稱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這名大廚退縮了,以後在不敢放肆。
1959年9月,李小龍正式入讀愛迪生技校。據周露比的女兒謝麗爾.周回憶李小龍在西雅圖的中央社區開設了恰恰舞課程,李小龍還在謝麗爾.周就讀的富蘭克林學校,的演講課上向班上的同學介紹功夫並做示範表演。
心目中永遠的李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