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臺》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並演唱,收錄於專輯《依然範特西》中。這首歌曲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片尾曲。2006年12月該歌曲入圍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56曲大名單,2007年4月獲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本段文字摘錄於360百科)。
對於歌詞中周杰倫所要闡發的意旨,只有作者最清晰。其他人的注釋,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撇開個人主觀臆斷,我們可以從文獻作品裡,去了解「菊花」的意旨,與「菊花」相關的民俗,再聯繫電影,來理解歌曲,也是種趣事。
有關菊花的稱謂
1、將菊花稱為「黃花」,是因菊花多是黃色,王燦《客中九日》有「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的詩句。
2、君子花,見於高啟《菊鄰》「菊本君子花,幽姿可相親」,以菊為鄰,互敬互賞,亦是逸事。
3、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中雲「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之句,詩人借菊詠志,也暗指朝政傾頹。
4、金剛不壞王,陶谷《清異錄.花》中記載「懿宗賞花短歌雲『生長白,久視黃,共拜金剛不壞王』」是稱謂菊花也。
5、壽客,姚寬《西溪叢話》中說「菊為壽客」,言簡意明。
6、女華,張賁《和陸龜蒙白菊》中有「雪彩冰姿號女華,寄身多是帝王家」。
其他還有日精、女室、月朵等稱謂。
有關菊花的民俗
1、菊花節。民間又稱重陽節為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吃菊花糕,飲菊花酒。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文獻《風俗通》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2、簪菊花。在民間裡素有簪菊花的風俗。如《家居(宋·陸遊)》中就有「紗帽方簪菊,筇枝又探梅。」的詩句。《憶秦娥(宋·沈端節)》中亦有「手香記得人簪菊。人簪菊。無窮幽韻,細看不足。」的描述。
3、皇室官宦和文人對菊花的推崇。
任何當權者都想長命百歲,而菊花在各種文獻裡都有飲食菊花,得以延年益壽的功效,自然,天下佳菊名菊被搜羅宮中。皇室官宦之流對菊花的推崇與文人對菊花的熱愛,是有些本質上的區別。一個是從功效、藥理方面不遺餘力,一個是因菊花品行的素潔高雅、色彩的絢麗繽紛、風骨的堅貞頑強和意趣的豐富多彩而倍受親睞。種菊、養菊、採菊、品菊便貫穿到日常之中。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最為耳熟能詳。
本文似乎對《菊花臺》歌詞詞意並未展開闡述,對於一個虛擬的故事,我們只能從電影情節裡去體味隱射,牽強附就也罷,自我娛情也罷,關鍵的是通過本文,我們能對菊花的文化內涵有了進一步的知曉和了解,這就是我寫作本文的初衷和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