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美妝成「國潮」

2020-11-18 中國網

國潮新風尚帶動國貨美妝強勢崛起。在剛剛過去的「雙11」,拼多多、唯品會等多家電商平臺的數據榜中,國貨美妝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排名靠前,成為今年「爆款」。

從「低端廉價」到「時尚風向標」;從「做貼牌」到「賣品牌」;從大訂單、悶頭生產到個性定製;從線上到進駐一線城市核心商圈……國貨美妝品牌成了品質和潮流的引領者,其崛起折射出「中國製造」正不斷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

消費者在門店選購國貨美妝

新國貨美妝乘風破浪「走出去」

「國際品牌口紅單價200元~300元。國產品牌口紅單價大多不足100元,『雙11』大促期間,甚至推出第二件領券後享半價優惠,還是故宮聯名設計款,潮流又古典。」白領小徐近日「一口氣」屯了5支國產口紅。

「平臺國產化妝品品牌市場份額已增至56%。今年以來,拼多多上國產美妝產品的訂單量快速上漲。截至10月底,國產美妝產品的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09%。」拼多多負責人告訴記者,平臺上國產美妝產品銷量佔美妝產品總銷量的比例進一步提升,入駐平臺的國產美妝品牌和商品數量均創下新高。

今年疫情過後,消費者對海外品牌的期待暫時回落,使得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剛剛落幕的「雙11」,截至11月11日00:31,廣州本土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累計銷售破5億元,獲天貓彩妝類目第一名。其母公司逸仙電商銷售額超30億元,兩年內翻了5倍。

與此同時,不少本土美妝企業正借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去」。天貓海外數據顯示,今年「雙11」國貨美妝最受歡迎,成交增長超10倍,成交增速排名第一。其中新銳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苗族印象」系列彩妝,因融入苗族特色包裝,讓外國消費者直呼「驚豔」,吸引他們在社交網絡狂曬中國民族風。

國貨美妝品牌「大舉」入駐核心商圈

從工廠到貨架,國貨品牌更具備了身居「C位」的文化自信。在廣州各大核心商圈,擁有個性裝潢、高性價比、多品類產品的快時尚美妝店鋪,往往不乏前來試妝、購買的年輕消費者。「今年『雙11』,廣州地區銷售額增長了20%,東莞地區增長了50%。」國產美妝品牌佰草集廣州區域經理易雪平說。

越秀區北京路的粵海仰忠匯,今年新引入了2~3家國潮美妝線下體驗店,商場負責招商的相關負責人感嘆:「兩年前,商場基本沒有國產美妝品牌,我們去招商也主要以服飾類品牌為主。今年大力吸引國產美妝品牌入駐,個個都是北京路商圈的首店。」

「我們今年引進的這幾家快時尚美妝門店,也對產品線進行了調整,降低了雜貨、食品類比重,提升了國產美妝產品比例。」該負責人表示,下半年顧客出門消費意願增加,今年該商場門店的完美日記新店單店月銷售額在該品牌全市門店中排名前三。

網際網路+工廠讓更多國貨被「種草」

「許多低調的國內貼牌工廠,現在已經開始自創品牌了。」記者發現,憑藉過硬的質量,許多國貨品牌從昔日的「代工謀生」到如今自創品牌,加速「中國製造」從貼牌向自有品牌的跨越。

白雲區廣園西路至機場路一帶,由七大化妝品商貿城集群形成的三元裡商圈,是廣州乃至全國最大的美妝用品集散地。凌晨兩點,這裡的商戶仍在繁忙地開單。

雖然白雲區有如此規模的產業基礎,過去十年卻困於國際品牌代工、國產品牌低劣的固有印象中。

自然使者的品牌方廣東臻顏化妝品有限公司是白雲區化妝品龍頭企業,擁有4萬平方米廠區,高標準的十萬級無塵車間和34條現代化生產流水線。「雖然製造實力強,此前卻因為沒有知名的自主品牌,始終不能進入發展快車道。」

臻顏董事長張慶林說:「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後,我們依靠工廠優勢,採取平價策略,讓利消費者。電商渠道復購率超過35%,70%的消費者是90後。」

以工廠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製造電商模式,目前正在許多本土企業中快速複製。今年疫情期間,本土美妝企業充分發揮自主力量,不斷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或研發適合國內消費習慣的新產品,或重新調整產品定價,或加快線下推廣和布局,同時拓展直播電商等線上推廣和銷售渠道,探索與新渠道、新平臺深度合作。

觀察:

國產化妝品牌仍需底層技術創新和口碑沉澱

化妝品行業流傳一句話:「全國化妝品發展看廣東。」國產美妝品牌有75%都來自廣州。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監事長、廣東省美容美髮化妝品行業協會會長馬婭認為,近年來,國產化妝品的製造商學習能力不斷增強,產品質量正朝著正規化、科學化、功效化發展。

「特別是此次疫情,全球產業鏈停滯,此前很多國產化妝品依賴的國外原材料進不來,迫使廠商更改配方、自己研發製造,我們的製造水平也在不斷趕超世界水平。」馬婭表示,國產化妝品牌正在被理解、讀懂與接受,未來會被國人廣泛接受。

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國貨乘風破浪的背後,和孕育他們的城市文化、商業活力和產業基礎密不可分。以白雲區為例,這顆廣州美麗產業的心臟,為新國貨品牌成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分,而新國貨品牌的湧現又擦亮了廣州「美麗之城」的招牌。

調查中,不少企業坦言,在一些領域尤其是高端產品的品牌競爭中,國貨品牌與國外競爭對手仍有較大差距。逸仙電商聯合創始人陳宇文認為:「與外資品牌相比,技術是國貨美妝品牌發展最大的瓶頸,另外,國內品牌故事和產品概念不夠強,而外國品牌在營銷上積累更深厚,品牌溢價高。」

「在科研實力和沉澱上,我們跟國際品牌還有很大的差距。」廣東化妝品學會會長杜志雲表示:「瞄準市場需求,通過資源整合,降低研發成本,推動中國化妝品企業技術創新,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製造國產商品,深入挖掘文化價值,國產品牌將贏得更大市場,實現國產品牌彎道超車。」

「當國貨品牌在產品質量、創意玩法和服務上都有超越國外大牌的表現時,消費者自然就會選擇我們。」陳宇文說。(記者倪明、趙方圓)

(責任編輯:沈曄)

相關焦點

  • 「京東美妝國潮周」來襲!國潮當道,妝出腔調!
    近幾年來,國潮這股風的颳起,讓許多國貨品牌步入消費者視野。國潮元素、文化、風格等也越來越受年輕人的追捧,消費者通過買國潮、穿國潮、說國潮、唱國潮來表達不同的國潮態度。    在國潮風起雲湧的當下,國貨美妝品牌也順應變化,不斷發展,打破傳統定義,紛紛追潮。
  • 國貨美妝成「國潮」今年「雙11」在多家電商平臺成銷量爆款
    在剛剛過去的「雙11」,拼多多、唯品會等多家電商平臺的數據榜中,國貨美妝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排名靠前,成為今年「爆款」。從「低端廉價」到「時尚風向標」;從「做貼牌」到「賣品牌」;從大訂單、悶頭生產到個性定製;從線上到進駐一線城市核心商圈……國貨美妝品牌成了品質和潮流的引領者,其崛起折射出「中國製造」正不斷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
  • 「國潮青年」熱衷新國貨 國慶黃金周現消費新亮點
    中新社上海10月8日電 題:「國潮青年」熱衷新國貨 國慶黃金周現消費新亮點中新社記者 李姝徵長假末尾,8日的上海豫園依舊人流如織。「老網紅」擁抱「新國潮」,此舉受到遊客熱捧。據統計,2日,豫園最高瞬時客流量達到1.9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國潮研究報告》指出,國潮泛指廣義上的某種消費概念,即國貨群體和帶有中國特色產品的走紅。「國潮聚集」的豫園不僅是「國潮青年」的「打卡地」,他們對國貨的熱愛更體現在諸多方面。
  • 國潮美妝 明星大咖帶你挑好貨
    國潮興起,國貨品牌正迎來高光時刻。從中國李寧走上時裝周,到老乾媽出時尚衛衣,再到故宮聯名款彩妝引爆市場……無論是國貨老牌,還是新銳品牌,都展現了源源不斷的生長力,紛紛藉助國潮進行自我煥新,並與中國文創、經典IP、明星KOL等跨界聯名,通過新包裝、新理念等營銷創新玩法搶佔新一代年輕消費者。
  • 國貨美妝半分天下,緣何完美日記獨佔鰲頭
    因為疫情的影響,美妝消費市場一度低迷,天貓美妝數據顯示美妝消費市場從19年11月的高達300億元銷售額,到2020年1月已經降至50億元,直到3月才逐漸復甦到200億元左右,到五月份美妝消費市場已經開始平穩發展,總體來說,美妝消費市場復甦是比較樂觀的。
  • 「國潮絲芙蘭」WOW COLOUR破局美妝新賽道
    聯商網消息:美妝江湖正在生變。隨著「國潮」概念的崛起,美妝零售界新物種來勢洶洶,特別是新消費人群的崛起, 「快時尚式」美妝產品更符合年輕人對潮流單品的追逐,特別是復工復產後,高顏價比的產品無疑會更受歡迎。
  • 國潮美妝如何抓住新紅利?
    雖然國潮品牌最近一年呼聲越來越高,但在雙11唱主角的依然是國際大牌,比如在天貓雙11第一波(11月1日到11月3日)的美容護膚TOP10榜單中,只有薇諾娜一個國貨品牌;在彩妝香水/美妝工具TOP10榜單中,只有完美日記和花西子兩個國貨品牌
  • 國貨美妝線下棋局:完美日記向左,橘朵們向右
    但既不同於絲芙蘭全部國際大牌的選品策略,也與HARMAY主打倉儲式高端護膚品和彩妝連鎖店形式有異,在THE COLORIST和WOW COLOUR的門店裡,大牌美妝都成了陪襯。真正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排幾個小時隊、擠破頭也要進去逛逛的,是一些此前從未在線下店出現過的新國潮美妝品牌。而新開的本土美妝集合店,也正成為這些新國貨美妝品牌的上新優選渠道。
  • 定位專家顧均輝:抓住國潮新機遇,差異化定位讓國貨跑到浪尖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520營銷大戰,眾多品牌方不約而同選擇了以「國貨」「國潮」作為營銷主題,如京東聯合七匹狼、海瀾之家等上百家國貨及國潮品牌打造「新國貨來襲」男裝專場;龍湖商業華中區聯合安徽老字號詹記開展「國潮回味」線上快閃等活動。
  • 國貨美妝需要「詩和遠方」
    對於眼下的國貨美妝來說,也同樣如此。「苟且「的是在國內市場已內卷,而國貨美妝的」詩和遠方「當然是海外市場。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還有年輕消費者對國貨美妝的認可,以完美日記、花西子為代表的新銳國貨美妝品牌,還有以佰草集、百雀羚為代表的傳統美妝品牌,在市場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尤其是完美日記,一個月前成功登錄紐交所上市,打開了國貨美妝通往世界的大門,讓人們對國貨美妝有了新的認知。
  • 伽藍集團持續助力科技美妝,綻放國貨之美!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不斷深入,電商平臺不斷崛起,美妝行業也開始向著科技美妝的道路發展。作為中國知名的高科技美妝企業,伽藍集團持續創新其產品,聚焦於產品科技和數字科技這兩大戰略,將其運用於旗下自然堂、美素、植物智慧、春夏、珀芙研、COMO這六大品牌中,利用科技力量充分賦予美妝行業更多可能。
  • 東方國色正當潮,天貓國潮助力國貨東阿阿膠迎來品牌煥新高光時刻
    當天貓國潮讓國色遇上國潮時,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跟風種草。此次在天貓國潮的助推下,滋補老字號東阿阿膠及美妝品牌毛戈平跨界聯動,共同推出「國色當潮」限定禮盒,東阿阿膠旗下滋補新趨勢膠桃花姬與毛戈平第三季故宮聯名口紅完美詮釋活動主題「東方國色正當潮」。
  • 登頂雙11美妝國貨之首,國貨獨苗薇諾娜很不簡單!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歐美經濟十分蕭條,於是復甦較好的中國市場,成為了國際美妝品牌眼中的必爭之地。今年雙11,美妝類目的競爭異常激烈,國際大牌紛紛降價促銷,折扣力度空前罕見,把「雙十一戰場」當成挽救今年業績的強心針。
  • 小眾品牌、國貨之光……美妝集合店來了!
    從直播帶貨到明星分享種菜,再加上各種網際網路平臺的加持助力,全新形態的美妝集合店、美妝自營店開始走進購物中心。   其實,「美妝集合店」並不算新鮮事物,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絲芙蘭、屈臣氏、萬寧等。THE COLORIST調色師主打集合多個全球不同地區知名彩妝品牌,合作的品牌包括中國、法國、日本、美國、韓國、英國、泰國、土耳其等,國外內品牌佔比約為6.5:3.5;而WOW COLOUR則是國貨之光的超強集合,聯姻了130+的品牌,「100%賣彩妝,70%是國貨」。
  • 國產美妝市佔率過半,國潮之下,完美日記們的爆款公式
    這些近兩年大批出現的新國妝和年輕化的老國貨,被打包統稱為」國潮「。平價定位和過硬的質量,讓它們正快速取代韓妝,成為學生黨和新晉白領的首選。B站和直播間,國潮陣地國貨美妝突出重圍,離不開「國潮」的加持。「國潮」二字最初出現在時尚界時,是帶著中文slogan的T恤和嘻哈潮服,也常被視作改良版中國風。在美妝領域,國潮則納入了更多元素。國潮不是一種風格。
  • 年輕人為何偏愛國貨彩妝?國產美妝真的崛起了嗎?
    年輕人為何偏愛國貨彩妝?國產美妝真的崛起了嗎?中國人需要什麼樣的彩妝產品?和國外大牌相比,國貨品牌在洞悉消費者需求並快速體現在產品上具有絕對的優勢。更懂中國文化,更快速的響應國人關注的熱點,讓國貨更受青睞。但這只是國貨走紅的一個側面,在另一個側面,國貨品質提升的因素不容忽視。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用國貨並不是標榜愛國的手段,而是性價比的最優解。
  • 火到海外、排隊上市……天貓海外加速完美日記等國貨美妝"走出去"
    國貨彩妝完美日記、「彩妝潮牌」小奧汀的母公司將於11月19日晚10點15分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今年10月,來自雲南的本土敏感肌護膚品牌薇諾娜母公司也宣布即將創業板上市,福建的老字號品牌「片仔癀」將化妝品業務擬單獨上市。  這些排隊上市的國貨美妝,不僅在國內成為美妝界的新寵,在海外市場也同樣受追捧。
  • 「國潮記x美妝」百雀羚,國潮領軍者
    「國潮 X 美妝」 隨著中國的大國崛起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通過傳統與潮流相結合的國潮形式,贏得了年輕人的關注及熱愛。 極致的東方美學,深厚的文化底蘊,趣味的包裝設計,國潮使得國貨品牌古為今用,新老結合。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究內外兼修,先內後外,由內而外。中國年輕人鍾意國貨品牌,始於顏值,敬於情懷,合於價值,久於底蘊。
  • 2020年美妝市場,國貨當自強?
    因此,美妝國貨崛起的根本原因,還需要向品牌營銷端探尋。投資銀行易凱資本發布了一份關於中國消費產業的調研報告。報告中提出,中國消費市場中這種前所未有的品牌創生速度,從根本上說來源於兩個底層變化。第一個底層變化,來自於「人」。新品牌背後站著的,是新一代消費者。他們是這樣一群人,更注重顏值,願意為情感消費,報告中甚至專門提到,新一代消費者更願意支持國貨,更傾向於為品牌的「性格」花錢。
  • 國貨新時代系列報導之二丨國潮乘風破浪,新國貨已成時尚標杆
    如元気森林0糖氣泡水;三頓半咖啡推出的比傳統速溶咖啡更先進、將咖啡風味保留得更好的「精品速溶咖啡」;完美日記、瑪麗黛佳、百雀羚等有替代外資產品之品質的美妝用品等,無一不是針對細分的使用場景而設計出的商品。  此外,新國貨的新奇設計,也讓其成為「網紅打卡商品」,其中的代表產品有樂樂茶的髒髒包、漢口二廠的勵志汽水、紅星二鍋頭的「回憶殺」包裝、長城哈弗的大狗系列和初戀系列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