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音訊預告|你不可錯過的音樂會、大師班、學術講座

2022-01-09 浙江音樂學院管弦系

德國特羅辛根音樂學院專家學術講座  

時間:2017年3月23日 14:00 

地點:管弦系6C-DC115 

        安東·施特克曾在卡爾斯魯厄跟隨約魯古·沃爾夫岡·楊(Jörg-Wolfgang Jahn)學習小提琴,隨後在阿姆斯特丹的「斯韋林克音樂學院」與萊因哈·德格貝爾研究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十多年來,安東·施特克一直在羅浮宮音樂家樂團、科隆古樂團等極負盛名的樂團中擔任首席小提琴手。

        安東·施特克於1996 年創辦了「舒龐吉四重奏」樂團,其激情的音樂和演奏形式在當時名聲大噪,斬獲多個黑膠唱片獎。安東·施特克整理收錄的約翰·喬治·皮森泰爾(Johann GeorgPisendel)和弗蘭茨·邦達(Franz Benda)的鳴奏曲以及CD「海頓弦樂第一四重奏」榮獲法國金音叉獎(Diapason d』or)。2000 年,施特克在位於特羅辛根的國家音樂學院任巴洛克小提琴教授和樂團團長。

        迪特·韋茨曾在卡爾斯魯厄和特羅辛根音樂學院學習管風琴和羽管鍵琴,並在阿姆斯特丹師從唐·庫普曼(Ton Koopman)進行深造學習。

        迪特·韋茨目前在特羅辛根音樂學院古音樂研究中心任教,其教授課程包括音樂藝術指導、大鍵琴和室內樂,同時也在溫特圖爾和伯爾尼大學授課。

        迪特·韋茨曾參與因斯布魯克夏季大師班、索洛圖恩夏令營以及格施塔德梅紐因音樂節。除了在廣播、電視和唱片製作方面的活躍表現,迪特·韋茨作為一名德國藝術家,同樣也活躍在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國家,參與室內樂以及獨奏演出。他曾與佩拉室內樂組合(Pera-Ensemble)、拉緹拉塔室內樂組合(La Tirata)在「石-荷州音樂節」、哈勒「亨德爾音樂節」、哥廷根、「海德堡之春」國際音樂節中演出。

        琳德·布魯麥爾-圖茨曾在因斯布魯克學習豎笛和醫學,同時在巴賽爾音樂學院跟隨漢斯·馬丁·林德(Hans-Martin-Linde)教授以及在海牙皇家音樂學院跟隨巴託爾迪·庫伊肯教授(Barthold Kuijken)學習巴洛克長笛。

        琳德·布魯麥爾-圖茨是一名富有激情的演奏家,曾與多個頂尖的巴洛克樂團合作演出。例如:日本巴赫協會、弗萊堡巴洛克弦樂團、巴爾塔薩-紐曼樂團、維也納美術學院。1991年起,琳德·布魯麥爾-圖茨在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擔任長笛教授並參與創建古音樂研究中心。1996年至2004年期間,擔任因斯布魯克「古音樂國際夏令營」的藝術總監。在蒂羅爾,琳德·布魯麥爾-圖茨獲得了雅各布·斯坦納(Jakob Stainer)古典音樂特別成就獎。她與拉爾斯·烏爾裡克·莫滕森(LarsUlrik Mortensen)共同演奏的巴赫奏鳴曲獲得了法國金音叉獎(Diapason d』or)。

        「以音為論」是琳德·布魯麥爾-圖茨的座右銘。即使身處眼花繚亂的環境和強調韻律和感染力的音樂表達的背景下,她仍堅持忠於音樂的本色。琳德·布魯麥爾-圖茨的演奏將聽眾帶入到五光十色的天際,漫步在音樂之中,或晴或雨,絕不空洞乏味。

        琳德·布魯麥爾-圖茨使用的長笛是由她的丈夫魯道夫·圖茨為她特別製作的。他們一起對傳統長笛進行了改良。琳德·布魯麥爾-圖茨選擇演奏夥伴時要求對方要善於對話並且具有很高的創造力。

        歐洲古樂是眾多獨特藝術形式的搖籃。洛倫茨•杜福特施密特(Lorenz Duftschmid)的音樂創作靈感,源自其早年對歐洲古樂的深入研究。

        對洛倫茨而言,每次指揮歌劇演出、主題歌劇(將故事情節、音樂、舞臺場景糅合在一起的歌劇形式)、即興喜劇、管弦樂與室內樂演奏、古樂演奏以及精美的古大提琴獨奏,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在指揮過程中,對音樂的熱愛給予了他追求完美的原動力,他將其所思所想化為了一個個手勢,將不同的音調演繹成了優美的樂曲,其內心的深情激起了觀眾的共鳴。

        洛倫茨通過設立「絲綢之路」和「土耳其」等一系列項目,推動跨洲文化活動的發展。這些文化活動促進了來自中國、中亞、近東和歐洲的傳統音樂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且將歷史重現演奏(用當時的樂器和演奏技法進行場景還原的演奏方式)、即興演奏和電子樂相結合。各國音樂家攜手,繼續探索音樂在時間、空間與演奏技法方面的表現形式。

        全球重大節日活動都邀請洛倫茨前去演奏。他曾在世界各地和眾多藝術節上登臺獻藝: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奧斯陸室內音樂節、裡斯本古爾班基安博物館、法蘭德斯音樂節、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聖文薩雷斯音樂節、烏特勒支早期音樂節、巴黎羅浮宮、伯克利早期音樂節、裡瓦幾亞宮、凡爾賽宮、香港大會堂、布宜諾斯艾利斯科隆大劇院、法國南特音樂節、維也納金色大廳、萊比錫巴赫音樂節、北京巴洛克音樂學院、東京、臺北和墨西哥貝雅斯阿特斯劇院等。

        洛倫茨與眾多名家與樂團亦進行過合作演出,如:湯•庫普曼(Ton Koopman)、約第•沙瓦爾(Jordi Savall)、蒙賽拉•菲格拉絲(Montserrat Figueras,卒)、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卒)、米夏埃爾•吉倫(Michael Gielen)、羅夫•裡斯勒凡德(Rolf Lislevand)、安德魯•勞倫斯•金(Andrew Lawrence- King)、歐洲嘉蘭古樂團(L´Europa Galante)的法比奧•比昂迪(Fabio Biondi)、裡納爾多•亞歷山德裡尼(Rinaldo Alessandrini)、澤菲羅(Zefiro)的阿爾弗雷多•貝爾納蒂尼(Alfredo Bernardini)、麥可•錢斯(Michael Chance)、鮑勃•範•阿斯普倫(Bob van Asperen)、克裡斯多夫•柯恩(Christophe Coin)、德裡克•李•拉金(Derek Lee Ragin)、卡洛斯•梅納(Carlos Mena)、李•桑塔納(Lee Santana)、安德烈亞斯•施戴爾(Andreas Staier)、安德烈•馬爾肯(Andrea Marcon)、特雷沃•平諾克(Trevor Pinnock)、弗萊堡巴洛克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以及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爵士(Sir John Eliot Gardiner)等。

        洛倫茨傑出的音樂指揮才能在諸多音樂節上大放異彩。其中包括:克裡格拉赫國際古樂節、拉姆貝格國際室內樂節、蒙特普齊亞諾-特羅辛根-阿夫倫茨古樂工坊、維也納古樂節和米爾茨巴洛克音樂節。

洛倫茨灌錄了約100張音樂專輯,其中多張專輯榮獲國際大獎。這些專輯銘刻了這位藝術家艱苦卓絕的努力與成就。

        此外,洛倫茨還榮獲奧地利施蒂利亞州的大約瑟夫•克萊恩納文化獎(the Great Josef Krainer cultural awards),並擔任德國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古大提琴教授。2017年,他將前往美國、中國、巴黎、倫敦、維也納和格拉茨舉辦巡迴音樂會。

洛倫茨•杜福特施密特演奏、並擁有以下古董名琴:

高音中提琴:Antony Posch, Kay. 1718年Hoff Lautenmacher造於維也納;

高音中提琴:無名,約1705年造於德國南部;

老中提琴:約1700年造於義大利;

古大提琴:雅可布•斯坦納(Jacob Stainer),1679年造於因斯布魯克旁的阿伯薩姆;

古大提琴:格斯帕羅•達•薩羅,約1600年造於義大利布雷西亞;

低音提琴:尼古拉斯•伯特蘭,1699年造於巴黎;

GG調小提琴:無名,約1610;

GG調小提琴:ZantinoMarteloziofece,1722年造於克雷馬;

DD調小提琴:安東尼•豪瑟,1725年造於羅伊特; 

媒體評論:

「極具表現力的音樂,閃現了人性的光輝。」——《諧謔曲》,馬德裡

「他或許是本世紀最傑出的古大提琴家了……」——《電視全覽》,巴黎

「古大提琴大師洛倫茨•杜福特施密特……」——《標準報》,維也納

「洛倫茨•杜福特施密特——見證音樂超時空力量的人。」——《Der Bund》,瑞士

「其生機勃勃、極富表現力的音樂使觀眾深深陶醉,隨即贏得了暴風雨般的掌聲。」——《新皇冠報》,維也納

「精湛的演奏技藝並不是根本目的……除了無可指摘的技藝之外,還應具有魅力和想像力。穆法特的音樂被其富有張力的演奏表現得淋漓盡致。」——《今日經典》,德國

「太幸福了——真是值得欣慰!煙火表演以一場熱烈奔放的協奏曲開場……極少能欣賞到的古大提琴奏鳴曲是奇蹟中的奇蹟。」——《repertoire》,巴黎

「古樂中的維也納愛樂樂團!」——《Norbert Ehly》科隆德國電臺

「純巴洛克享受!」——《Diapason》,巴黎

「演奏極其大膽熱烈,同時兼具令人驚豔的高超演奏技藝。其生機勃勃的演奏富有感染力。」——《薩爾茨堡新聞》

「(欣賞到了)今人熱烈活潑、新鮮出爐的古樂。」——《法蘭克福匯報》

「再也找不到比這位傑出音樂家更優秀的明星了」。——《戈德堡》巴黎-倫敦-馬德裡

「今天,除了尼古勞斯•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的維也納古樂合奏團之外,古樂的老一輩演奏家和樂團,如約第•沙瓦爾、馬賽克四重奏樂團、奧地利的ArmonicoTributo以及和諧花園樂團都是施蒂利亞節的常客。」——《Styriarte》

「無論是從演奏風格,還是演奏技法上看,他都將這段樂曲表現得完美無瑕。他將內心蘊含的優雅,熱烈奔放地揮灑出來,以其大師級的經驗與智慧將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莊重而深沉的演奏、鏗鏘有力的指揮以及含蓄高貴的情感,使得此次演出令人印象深刻,震撼人心,可以與一場虔誠的禱告相媲美。」——《Reutlinger General-Anzeiger》

「狂野、抒情而又和諧……新音樂領域不容置疑的進步。」——《北奧地利新聞》

「洛倫茨•杜福特施密特極有可能成為奧地利的馬蘭•馬雷。」——《法蘭克福新聞》

比利時著名長笛演奏家、比利時蒙斯皇家音樂學院教授M. MarcGrauwels

大師班、學術講座——《長笛演奏藝術》 

主辦:浙江音樂學院管弦系

時間:  2017年3月28日 9:00

地點:管弦系6C—DC115

地點:管弦系6C-DC115 

         馬克·格諾威爾是當下比利時最受矚目的長笛演奏家之一,他天資聰穎,能力非凡,個性積極,品質高尚,樂於交流,對此稱號他當之無愧。

        作為國際獨奏者,他的折中主義吸引了全世界眾多作曲家與他合作創作新作品。

        1985年,他和吉他手蓋.洛可斯基以二重奏形式參與了阿斯特.皮亞佐拉著作《探戈故事》的首次演奏以及這個作品的首次錄製。他同時也參與了埃尼歐.莫裡科內《歐洲康塔塔》的創作。希臘作曲家亞尼斯.馬克布羅斯為他寫了一首新的長笛協奏曲,這首曲子被作為2004年雅典奧運開幕式音樂之一。19歲的馬克.格諾威爾在結束比利時音樂學院學習之前,就已經成為弗蘭德劇院管弦樂隊的首席。1976年,馬克.格諾威爾以短笛獨奏加入比利時國家歌劇院,於1978年離開後加入了比利時電視廣播交響樂團,他在此樂團任職十年。自此他的獨奏事業飛速發展,於1987年離開弦樂團。他在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任教15年,現在是比利時蒙斯皇家皇家音樂學院的首席長笛教授。

        2001年2月,馬克.格諾威爾在亞洲巡演之際,香港拿索斯公司的國際負責人委託他在拿索斯曲目裡專門收集長笛作品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得益於長笛演奏家馬克.格諾威爾努力,這個作品集中將收錄多達30個CD。(其中15個拿索斯CD已可在全球購買)幾年來,馬克·格諾威爾也一直是日本著名長笛製造者MIYAZAWA的忠實客戶。天生樂觀熱情的性格讓馬克格諾威爾不斷地增加他多樣化的音樂體驗。他喜歡反覆演奏皮埃佐拉和莫扎特,巴赫和拉維香卡的曲目,這並不會不利於他在作品創作中彰顯想像力。他上一次錄製的全球唱片中收錄了一些長笛和打擊樂器新作,大部分作品出自於他的新創作。

        馬克.格諾威爾與託馬斯.布洛、布魯塞爾樂器演奏名家們合奏了米洛斯.福曼的電影《莫扎特傳》的配樂。在絕妙的慢板中以玻璃琴,雙簧管,中提琴,大提琴演繹了莫扎特留下來的KV 617。也正是他,用一套由170張CD組成的唱片中完整地展現了莫扎特的作品,演奏了青春奏鳴曲、長笛豎笛四重奏和協奏曲。這套為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的金唱片在璀璨古典公司取得了空前的商業成功(銷量已突破10萬張!)。

        馬克.格諾威爾一年有至少100場的全球音樂會,網站上關於他有超過15000頁的介紹,還有包含超過60個CD的唱片。作為獨奏者,馬克.格諾威爾始終堅持自我,保持個人品質。他向世人證明了創新音樂的重要性,為他在世界的音樂領域裡帶來巨大的成功。

 

旅英打擊樂演奏家餘樂大師班、

學術講座——《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演奏方法》

時間:2017年3月28日 14:00

地點:浙江音樂學院管弦系6C-DC115

        餘樂旅英打擊樂演奏家;英國政府人才引進專家;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榮譽打擊樂導師,院長國際顧問(中國);2016世界打擊樂團獨奏家;四川打擊樂團藝術顧問。他14歲開始學習打擊樂並同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中跟隨劉亞光教授學習古典打擊樂專業。2007年前往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繼續深造,2012年他獲得了最高榮譽碩士學位(Master of Music with Distinction) 以及一等榮譽學士學位(First Class Bachelor of Music with Honors),並獲得全額獎學金。2013年7月餘樂成為英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藝術家文憑(International Artist Diploma)的華人打擊樂演奏家。他跟隨格蘭尼(Evelyn Glennie)勳爵,安倍圭子,Eric Sammut, Simone Rebello,Ian Wright,Paul Patrick學習獨奏與交響樂打擊樂。

        餘樂成為了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唯一一位三次獲得了學院協奏曲比賽第一名,兩次學院打擊樂獨奏比賽第一名的演奏家。2007年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重奏金獎,2009年贏得了第七屆義大利國際打擊樂比賽第一名,這也是當今華人在國際比賽中取得的最好的成績之一併且在2012年世界銅管樂團大獎賽中獲得了最佳打擊樂大獎,以及2013年2月山葉歐洲音樂獎學金大獎賽第一名。他所創立的「北極光打擊樂二重奏」在短短的三年中演出了超過200場的專場打擊樂音樂會,足跡已經遍布了英國各大音樂廳和藝術節;在2012年他們贏得了英國最大的古典音樂賽事-英國皇家聯盟音樂大獎賽的冠軍,以及英國皇家音樂廳2013新年青年音樂家計劃的冠軍。2012年5月他們在倫敦伊莉莎白女皇音樂廳為英國皇室表演,還受到了英國皇室成員亞歷山大公主(HRH Princess Alexandra KG GCVO)的會見,同時她還表示將會邀請北極光打擊樂二重奏在倫敦白金漢宮表演。同時他們還收到了倫敦奧組委的邀請為2012倫敦奧運會表演。除了演出以外他們還非常專注於打擊樂普及教育,他們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的英國演出公司"Live Music Now"選中。

        餘樂不但在比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的演出足跡也遍布於世界上很多重要的音樂廳,音樂節和電視臺並兩次為英國皇室演出。2014年他擔任「瑞士琉森國際室內樂節」的開幕式音樂會演奏家。在2013年8月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擔任表演藝術家,並且被英國BBC電臺評為「2013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最佳演出藝術家」。作為獨奏家他還與瑞士琉森交響樂團、墨西哥國家交響樂團,世界打擊樂團,英國曼徹斯特室內樂團(Manchester Camerata)、BBC合唱團(BBC Singers),西安交響樂團,瀋陽交響樂團,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同時餘樂的演出錄音和採訪在英國BBC第三頻道, BBC第二頻道, BBC曼徹斯特, BBC中文網,墨西哥國家電視臺,歐洲電視臺第四頻道和CCTV音樂頻道播出。

        餘樂還是英國倫敦國際打擊樂比賽和中國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的評委及表演藝術家。

        從2010年開始餘樂開始擔任美國encore mallets.inc 的代言人,2015年推出了餘樂籤名系列馬林巴琴槌,同時他還是山葉(yamaha)國際代言藝術家,沙濱Sabian國際代言藝術家。

 ‪www.leyu.co.uk (餘樂的官方網站)

大阪愛樂樂團單簧管首席信雄音樂會、大師班、學術講座

主辦:浙江音樂學院管弦系

《單簧管技法研究》

大師班、學術講座時間:2017年3月30日 9:00

                                      2017年3月31日 9:00

大師班、學術講座地點:管弦系6C-DC115

音樂會時間:2017年3月30日 19:00

音樂會地點:浙江音樂學院現代音樂廳

特邀鋼琴:齊笑怡

特邀單簧管:單小明

        信雄,1977年生於美國愛達荷州波卡特洛。早年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接受鋼琴訓練。3到14歲學習演奏小提琴,12歲時開始學習單簧管。

        1993年,信雄參加了因特勞肯藝術中心夏季音樂節,隨後在因特勞肯藝術學院繼續學習音樂。16歲時他登臺完成了協奏曲首演,與世界青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了蕭邦第一協奏曲。

        信雄作為鋼琴和單簧管雙專業學生,從因特勞肯順利畢業。他在密西根大學獲得雙學士文憑,並在德保羅大學獲得鋼琴和單簧管雙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在日本東邦交響樂學院任職兩年。

        從2004開始,信雄擔任大阪愛樂樂團單簧管首席。除了交響樂的工作以外,信雄還是一位活躍的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他以獨奏家身份與布拉格室內交響樂團、大阪愛樂樂團、皮歐利亞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同時還包括眾多學生樂團,如東邦交響樂學院交響樂團。

        作為一名教育者,信雄在美國、歐洲和亞洲開展大師班活動。信雄目前任職於日本Soai音樂學院、日本國立教育大學、東邦交響樂學院、瀧井國際高中和大分高中。

        信雄在單簧管專業曾師從於Richard Hawkins、Fred Ormand和Larry Combs。鋼琴師從於Benjamin Yu、Anton Nel、和Mary Sauer。


相關焦點

  • 管弦音訊預告|義大利單簧管作品音樂會、大師班、學術講座
    曼加尼音樂會演出形式多樣,包括不同形式的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和五重奏。1985年,曼加尼作為執行指揮,開始在佩薩羅和烏比諾一些城市進行演出。其中他仍然在指揮佩薩羅的Corpo Bandistico di Candelara樂團。
  • 音訊 管弦系舉辦室內樂音樂會、大師班、學術講座系列活動
    1977年至1988年,他贏得了在多特蒙德愛樂樂團首席長笛演奏員的工作位置,參與眾多歌劇、輕歌劇、 音樂會,以及 WDR 電臺節目和 ZDF 電視臺的音樂會錄音。1993 年至 1997 年,在德國交響樂團柏林 (DSO) 工作期間,他多次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音樂會遍布德國、美國及歐洲各個國家,並被無線電、廣播、電視等媒體廣泛播放、錄製成大量的唱片及CD 。
  • 第六屆蔣志偉教授聲樂技巧大師班(廣州番禺站)
    國際大學生歌劇聲樂比賽」評委2017年12月14日受邀參加由深圳大學舉辦的科學發聲音樂坊系列講座2018年5月23日應四川師範大學邀請,參加由四川師範大學舉辦的蔣志偉聲樂技巧研習大師班2019年3月16日受東莞玉蘭大劇院邀請在玉蘭大劇院音樂廳進行聲樂學術講座2019年4月受邀在廣東文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聲樂學術講座2019年6月13
  • 今日開講丨長江鋼琴藝術家「白巖峰」講座&大師班,相約大連!
    白巖峰講座&大師班 講座 冠軍開講:《鋼琴上的頭腦風暴》 他是琴壇實力派,他是冠軍「收割機」
  • 講座與音樂會結合,中國鋼琴作品賞析在深大上演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2020第八屆深圳鋼琴音樂季特別策劃的一場音樂專題講座、鋼琴賞析音樂會《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鋼琴作品》近日在深圳大學音樂廳上演。
  • 【HKIVS直播預告】2019年珠海弦樂大師班開幕音樂會
    2019年1月19日,由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主辦、劇院藝教中心承辦的2019珠海弦樂大師班為廣大青少年音樂人才提供國際化一流學術氛圍以及頂尖的對話平臺
  • [HKIVS在線音樂會預告]2019珠海弦樂大師班 | 寧峰獨奏音樂會——「完全巴赫「
    2019珠海弦樂大師班,首場專家獨奏音樂會將上演小提琴曲目巔峰之作——「巴赫全套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及組曲」
  • 中國音樂劇教父的講座和草地音樂會,我一個都不想錯過!
    11月19日下午,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老師將蒞臨莞工開展講座。11月20日晚上,松山湖校區假草田徑場將舉辦草地音樂會。一場視覺盛宴 牽動你我他被業內人士看作是「音樂劇瘋子」,創作的第一部音樂劇《白蛇傳》,被稱為是「中國第一部成功改編民間故事成音樂劇的典範」,他的目標是打造中國自己的世界級音樂劇。
  • 德國漢堡國際音樂學院招生與鋼琴專題講座及大師班
    鋼琴大師班教授以及演奏家介紹 Dr. H. Eberhard Schmitz院長、博士、教授1950年生於烏珀塔。他在東京國立藝術音樂大學進行學術研究時,曾獲得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和日本教育部頒發的獎學金。之後又獲得日本傳統音樂博士學位。   Dr. H. Eberhard Schmitz作為漢堡VARIUS現代音樂合奏團的鋼琴家,曾在全歐洲演出了100多場音樂會,並且在德國大部分的廣播電臺和在奧地利錄製了50次音樂演奏廣播節目。他還經常以鋼琴獨奏或鋼琴伴奏的身份參加各種音樂會。
  • 【講座&大師班】王倩盈、Paul C. Ocampo
    講座   /   大師班
  • 2019珠海弦樂大師班音樂會 | 勃拉姆斯的「奏鳴曲之夜」
    黃萌萌先生與國內重要的小提琴演奏家、歌唱家、民樂演奏家以及一些國外的演奏家有著長期的密切合作關係,並出版錄製了多張優秀的音響、音像製品及現場音樂會等出版物。近年來,黃萌萌先生受國家大劇院、上海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鄂爾多斯大劇院等國內知名藝術劇院及院校邀請舉辦講座及大師課等學術活動,反響熱烈。
  • 重磅消息||蔡崇力教授鋼琴學術講座及大師班預告
    音樂節總共舉行了十五場音樂會,其中三場是傳統音樂會首次在香港紅磡萬人體育館舉行,策劃舉行了七場中央合唱團與香港交響樂團聯合音樂會。閉幕式音樂會上,蔡崇力邀請了香港及澳門33個合唱團和中央合唱團及香港交響樂團演出了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及貝多芬《歡樂頌》千人大合唱,盛況空前。冼星海夫人錢韻玲及女兒冼丹娜、中國著名音樂家賀綠汀等出席了盛會。
  • 學術 2015-2016音樂工程系系列學術講座
    2015-2016音樂工程系系列學術講座>時間:2015年11月23日-2016年1月10日(
  • 建築學術講座_2020年建築學術講座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建築學術講座專題為您提供建築學術講座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建築學術講座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摘要:2015年11月18日,紀念馮紀忠先生百年誕辰暨「馮紀忠學術講座」首講——《韻:宋代的一個藝術觀念
  • 《一周年群慶徵文》:兒子的第一次鋼琴大師班
    1周年的喜慶紀念日,一年來群發展到目前有7個總群5個城市分群,共12個群計3600人,遍及16個國家;公眾號刊登文章210篇,組織舉辦各種線下海內外公益音樂講座大師班、觀摩、賞析、推薦學生、親子演奏嘉年華活動30次,2次境外音樂會大師班藝術遊,1次攝影比賽,2次有獎徵文,世界最美音樂筆記本義賣,成立了中琴附院「新空間」國際室內樂團…… 現舉辦群慶徵文活動。
  • 【日本學術季】百鬼夜行下的日本鬼怪文化|講座
    近期不可錯過的消息:
  • 大師班 | 畢寶儀聲樂大師班
    畢寶儀,南方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教授;「東師學者」講座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歌劇中心特聘教授;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六屆中央專委會委員;Wodunike 演出經紀公司籤約歌劇演員;德國圖林根州中德協會會長;全國藝術醫學協會嗓音專業委員會常委;深圳大劇院駐院歌劇導演;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北京衛視全球春晚藝術顧問。
  • 音樂會預告|旅意男高音歌唱家張喜秋獨唱音樂會
    中國青年歌唱家獻禮教師節音樂會中演唱《女人善變》  張喜秋的聲音音色圓潤鬆通,輝煌亮麗,其高音刃感十足,震撼人心;同時,作為東北黑土地裡走出來的青年音樂家,他的歌聲帶有一種濃厚深沉的情感和沁人心脾的獨特韻味。
  • 「組合拳」學術周探路鋼琴教育
    「儘管疫情形式嚴峻,但我們不願意放棄,也不願因為疫情而『偷懶』,因此決定這屆學術周採用線上和線下組合的形式,即線上大師班實時直播、線下大師班錄播。」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任、鋼琴家唐哲介紹,實時在線的直播課程會存在一些諸如卡頓和網絡連接不暢等技術問題,線下錄播就成了彌補線上直播的技術缺陷的有效補充,「這次學術周還有外籍專家講座,我們還需要做一些視頻的翻譯字幕,其實製作過程跟做一個專題片難度差不多。」今年的線上實時直播課程,稱得上是學術周的一大亮點。
  • 活動預告:山葉特邀藝術家蔡盈溱大師課
    > -正文部分--2020年10月24日  下午2點,山葉特邀藝術家蔡盈溱博士,將在黃岡旌彩琴行山葉智慧音樂廳,進行鋼琴大師班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