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綜藝節目不斷湧現,類型也越來越豐富。
但除了《跑男》、《極限挑戰》等戶外競技綜藝外,大部分綜藝節目都是在棚內錄製。
棚內錄節目,就需要舞臺下面坐滿觀眾,特別是歌舞競技類的綜藝節目,需要拍攝臺下觀眾的反映。
有網友看節目時過於仔細,突然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綜藝節目現場觀眾大部分是女生,很少看到男生?」
例如《脫口秀大會》
再例如《快樂大本營》
其實棚內綜藝錄製,坐在下面的觀眾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明星粉絲。每當有當紅明星參與綜藝錄製,特別是競技類綜藝時,各大明星粉絲後援會就會把粉絲組織起來給自己的偶像應援。據說王一博憑藉《陳情令》火了以後,粉絲們紛紛求購《天天向上》節目門票,讓黃牛大賺了一把。
第二種節目專門招募,例如《乘風破浪的姐姐》和《歌手》,為了讓打分更專業,採取了讓觀眾網上報名後再遴選的方法。
第三種是最常見的,就是花錢僱的兼職人員,據說一天是四十到六十。
綜藝錄製並非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一期1個半小時的節目,往往要錄製好幾個小時。
節目大廳佔地面積大,會建在偏遠的地方。要給嘉賓們留下足夠的交通時間,一般中午才開始工作。
嘉賓們來了先要彩排走一遍流程,確認下妝發。到了晚上吃過飯,才開始正式錄製。
但不可能到錄製再讓觀眾們進場,萬一出問題如人數不夠都無法補救。
所以觀眾們中午兩點就要開始集合了,五點放飯吃點麵包什麼的,六點進棚培訓下該怎麼拍手,七八點開錄,然後錄到晚上十二點。如果節目過程比較複雜,錄到凌晨兩三點也正常。
觀眾候場中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收官戰,樸樹錄到節目中途,突然站起來說「到點了,我得回家睡覺了」,就是因為錄製的太晚熬不住了。
所以做綜藝節目觀眾不是個輕鬆的活,一天幾十塊錢也不是一個很高的報酬。
除非是對節目或嘉賓感興趣,想體驗一下,一般不會願意專門做這個工作。
節目組也不願意去做招募觀眾這麼細緻的工作,會直接外包給群頭,由群頭再去社會上招募觀眾,或者直接去大學裡拉人。
花了錢,節目組就會要求觀眾要好看上鏡。
歌唱節目,攝像機要拍攝觀眾陶醉或感動流淚的畫面。
搞笑節目,要拍攝觀眾笑的花枝亂顫的畫面。
如果觀眾笑起來哭起來不好看,就會拉低節目的檔次。
就像《我是歌手》裡面給那個長的不帥表情做作的男觀眾做了特寫,就遭到了群嘲。
招募觀眾的群頭認真研究了下,得出了一個結論:
女孩子難看也難看不到哪去,男的如果不好看,就很不好看
經常刷抖音的朋友也會發現,抖音上漂亮妹妹太多了,但素人帥哥真的很少見。
於是群頭招募觀眾就儘量招女生,招不到了再找男的。
而且還要把漂亮點的女孩們,給安排在最前面的位置,安排專門的機位。這種錢也給的高一些。
女孩子容易激動,表情豐富,觀看節目時更容易出戲。
男觀眾也有,用來湊人頭,攝像機掃大場面的時候能看到,但特寫就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