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農產品股期齊「燃」
□本報記者 張利靜
10月21日股期兩市農產品資產攜手走強。商品市場上,農產品板塊大面積收紅,雞蛋期貨六合約漲停;A股方面,雞產業、豬產業概念領漲市場,多隻個股漲停。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通脹壓力漸顯,經濟進入到了「類滯脹」時期。在這一階段,農產品資產將明顯受益,短期板塊仍存配置機會,但需要警惕後期通脹壓力緩釋階段的大幅下行風險。
農產品資產走強
期市方面,文華財經統計顯示,截至10月21日白天收盤,除玉米、菜籽、棉系、粳米期貨小幅收跌外,其餘農產品期貨品種全部收漲,其中,雞蛋期貨六合約漲停尤為矚目。可圈可點的還有,蘋果期貨主力2001合約大漲3.63%、雙粕期貨主力合約漲幅超2%,白糖、紅棗、棕櫚、豆二期貨主力合約漲幅均超1%。
A股方面,農產品概念亦大放異彩。Wind數據顯示,截至21日收盤,豬產業、雞產業概念漲幅均超5%,領漲市場。個股方面,新五豐、振靜股份等多隻個股漲停。
對於漲勢最為突出的雞蛋期貨,銀河期貨分析師胡香君研究表示,就雞蛋自身供需面來看,當前正處節後消費淡季,而在產存欄上升且秋季產蛋率恢復,供應壓力增大,並不利於蛋價持續上漲。但蛋價並未依此來表現,反而大漲。究其原因,其主要驅動仍在於替代性消費上。在豬肉緊缺、豬價高企的形勢下,禽類包括雞蛋對豬肉的替代預期仍在。
「在替代邏輯下,後期蛋價或將保持易漲難跌的走勢。不過,上漲空間或仍受自身供需限制,在存欄恢復壓力下,後期重點關注秋冬疫情與補欄情況,一旦供給恢復不及預期,將給盤面注入新的利多。」胡香君表示。
短期仍具配置機會
上周(10月12日至10月18日),農業部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繼續上漲,較前一周上漲0.94%。從分項來看,上周水果、水產品價格下跌,肉類、蛋類、禽類、蔬菜價格上漲,肉價漲幅仍較大。
國信證券研究指出,從高頻指標的全月累計均值環比來看,根據可獲取的食品高頻數據,商務部農副產品價格指數10月環比增幅為1.42%,高於歷史均值0.35%;農業部農副產品批發價格指數、菜籃子價格指數10月環比分別增長0.78%、0.81%,高於歷史均值-0.90%、-1.07%。
方正證券研究指出,9月CPI同比增長3%,是近年來首次觸及到3%的政府預期目標線,而通脹壓力漸顯背景下,經濟進入到了「類滯脹」時期。在這一階段,推動通脹上行的微觀因素和受益整體通脹上行的相關行業都將明顯受益,例如,過去兩次「類滯脹」重要的推動因素是豬油共振,而與之相關的農林牧漁、採掘、機械設備等行業均取得明顯的超額收益。但在後期通脹壓力緩釋階段,前期上漲板塊往往蘊含著巨大風險。
該機構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通脹壓力漸顯、經濟持續低迷格局不變,「類滯脹」現象將會持續。在肉價見頂前,仍可配置受益肉價上漲的農林牧漁行業和受益整體通脹上行的醫藥生物等消費品行業。一旦肉價見頂後下滑,通脹回落,需謹防大幅調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