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電影本身而言,影片有點拖沓,剪輯上可以再加強。就一個中國人來看這一部電影,整體就是要訴說「活下去」,有對戰爭的反思,除了最後一個鏡頭非常令人厭惡之外。這部電影基本沒有做戰爭評價,並不太涉及太多政治色彩。電影裡的主人公不過一個愛妻女的凡人,不願戰爭,渴盼和平。希望日本可以對多戰爭做反思,像德國學習!
《永遠的零》是最近才看的一部片子,且看了四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轉過2000年以來,有關反映太平洋戰爭的片子屈指可數,作為戰爭片才看的。該片作為安倍讚譽的片子,在國內獲得了毀譽參半的評價,讚頌者認為反映了小人物的掙扎與求生意志,批評者認為影片主角最後還是選擇了撞擊神風,反映了日本右派逐漸復闢的思想。兩派各執己見,相爭不下,個人認為,是該片含蓄與特有的曖昧所造成的。
《永遠的零》是一部讓我感動的好電影。誠然,它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磨滅的缺點,然而,它背負的非議實際上已經遠超出應有的領域了——尤其是這些非議大多來自於藝術領域以外的惡意,對此我深表遺憾。《永遠的零》毫無疑問是一部反戰片,而且是優秀的反戰片。不同於某些人口中所謂的「反戰」——把人當成牛鬼蛇神來描繪,《永遠的零》刻畫的是戰爭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