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垃圾處理場,這樣的垃圾場看起來就是科技實驗大樓

2021-01-18 百家號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看起來越來是越嚴重了,起床上班的早了,你就會發現每天四五點環衛工人都在大街上打掃,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可是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會發現,路上又會多了許多的垃圾,菸頭,吃的飯盒,手紙,水瓶等等各種各樣的垃圾,接著就是重複的環衛工人打掃,然後又是一地垃圾......一天重複一天的。對於這樣的情況,領導們也是很頭疼啊,而且靠著人工打掃不僅效率低而且還是很容易的造成環境汙染。而且,環衛工人呢?現在的環衛工人大致現狀多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小編想想總是很心疼啊,心疼環衛工人,心疼他們的辛苦勞作的成果,還有在擔心,擔心以後如果有一天,我們這個地方的垃圾多到處理不完,我們該怎麼做?公司旁邊在十幾年前蓋的一個垃圾場,現在已經多到處理不完了,每每路過那個地方,在夏天,味道真的很酸爽啊。如果有一天我們所生產的垃圾多到處理不完了,我們應該怎麼做?或許以後的地球在太空拍照看來就是白色垃圾所包圍的世界。當然我們可以說,時代在發展,時代在召喚,我們經濟的快速發展垃圾汙染也會越來越多。

你知道麼?一個7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天產生的垃圾就會達到6000噸的生活垃圾,通常吃力垃圾的方式也是掩埋,這樣就會汙染土壤水源,還有就是土地會出現極限,當土地到達處理垃圾的極限,就不可以再在這個地方掩埋了。焚燒,這樣的方式會更加汙染環境。

當然,現在的垃圾汙染這麼的嚴重,我們的國家也在研究可以快速處理垃圾的方法,這不,小編前幾天看到了一篇新聞,而且就是關於處理垃圾問題的。下面,就隨著小編來看一下這個產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吧。

面對現在的這種大環境,國家還是研製成了一個專業處理垃圾的垃圾場,我們就一塊來看看這個建築「饕餮」吧。這個「饕餮」其實就是在一個專門建築構造的專業處理垃圾的垃圾場,雖然說它是個垃圾場,但是從外面看,絕對的看不出來這是個垃圾處理廠。甚至有可能會覺得這是個科技實驗大樓的,當然,在外形上面,這個垃圾處理廠也確實裝備了很多的科學技術,光是在建築上面就全部都是太陽能板,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大樓上面的太陽能板怎麼可能會是個垃圾處理廠?是的,這就是個垃圾處理廠,當然這個地方還是很少會有人居住的,建廠一般都是在山區,因為這個廠子會建設的很大,而且會有噪音,如果建設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擾民了。所以建設在山區,就不會影響在城市裡面居住的人。在外形上,整體建設的是個圓形,這樣就會節約空間,減少佔地面積,以減少建設的成本和施工時間。

垃圾場外面看到不像是垃圾場,在裡面當然也是不像是垃圾場的,在裡面很多的地方都種植了草地和大樹,當地的人沒事的話都是可以到這來看一下的。而且在工廠內還安裝了一個大屏幕,可以全程看到垃圾的處理過程,還可以人人們看到處理垃圾是多麼的不容易。還有助於對民眾的科普和增強環保意識。

這個工程內部是被佳作綠色工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基本是不會對外造成什麼汙染的,而且前文提到,在建築的上面全鋪著太陽能板,這樣就可以有效的解決的工場內部的發電問題,節省下很大的一部分資源,而且太陽能板還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整個建築的面積達到了6.6萬平方米,這麼大的一個垃圾處理廠,每天都可以處理大約4000噸的垃圾,前文已經說過了,700萬城市的人口生產大概6000噸的垃圾,那麼,這麼一個垃圾場,就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的垃圾問題。而且效率也是會比普通的垃圾場要快得太多。讓人更方便,同時,由於這個垃圾處理廠是採用的基本無汙染處理,所以環境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並且在廢氣排放上面也有著嚴格的規定,絕對的是不會出現對環境不好的現象,如果真的出現了,將會受到最嚴格的處置方式。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建設這麼樣的高端垃圾處理廠,但是我們仍要去學會節約資源,不亂丟垃圾,和不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會帶來很大的資源浪費,還有也會帶來白色垃圾,環境的汙染,現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多地垃圾,最後有一天,我們或許會被垃圾所包圍的。現在小編給你說一個數據吧,大概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陷入垃圾圍城的困境,中國僅僅城市垃圾就每年達到1.5億噸,我們建設高級的垃圾處理廠,根本就不可能在全國都建築成這樣的垃圾場,因為建設一個的資金太高,會加大中國的支出,所以啊,到最後還是要我們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生產,尤其是白色的垃圾,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編在這也是呼籲,我們要好好的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產生,緩解汙染的環境,所以。我們能不用一次性的東西就不要用,垃圾不要亂丟,這樣,也會減少環衛工人的打掃壓力。

好的,文章到這就結束了。喜歡小編的請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評論哦!最後,謝謝大家,大家的觀看就是小編堅持更新的動力呢!這幾天一直在下雨,難得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可以美美的出去玩耍了,只不過要注意天冷加一件衣服,別感冒了。心情的愉快會使得你滿滿的都是幸福的,給不認識的大家祝福個快樂呢!

相關焦點

  • 湖北隨州垃圾圍城:處理場庫容告急 緊急開闢臨時堆放點
    中國網武漢5月13日訊今年5月以來,湖北隨州多名市民反映,該市多地出現垃圾轉運延遲問題,部分小區和商業街出現垃圾積壓。對此,隨州市城管執法委等部門回應稱,最近確實出現此類情況,主要原因是該市城南垃圾處理場基本填滿已關閉,近期臨時開闢出一處垃圾堆放點,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中。
  • 中央領導關注垃圾圍城照片 批示北京垃圾場整治
    這些垃圾場往往有上萬平米規模,分布在北京的五環和六環附近,當王久良在google earth上用黃色圖示把垃圾場所在的位置和坐標標示出來時,畫面驚人地呈現出北京城被密密麻麻的垃圾場包圍的圖景。於是王久良給這個尚未完成的項目命名為「垃圾圍城」。
  • 中國多舉措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中國多舉措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在垃圾處理場裡插入管道  麥園垃圾場建於1997年,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家垃圾處理場。每天從各縣區匯集到這裡的垃圾超過2000噸,遇上節假日高峰更是高達2700噸,大量垃圾長年累月堆積所產生臭氣曾讓附近居民叫苦連天。2007年,南昌新冠億碳能源開發公司進駐這裡,將沼氣收集起來燃燒發電,每年消耗的沼氣達到900萬立方,發電量近2000萬千瓦時,每年電價收益1000多萬元。
  • 垃圾圍城成北京「七環」(圖)
    據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盧國強、塗銘、李舒)近日,一個名為「垃圾圍城,北京一個攝影師眼中的映像」的網帖引發大量網民「圍觀」。在一張衛星地圖上,長年拍攝「垃圾圍城」的攝影師王久良用黃色標籤將自己拍攝過的非法垃圾填埋場標註出來:在北京中心城區外,密密麻麻的標籤已形成了一個黃色的「七環」。「我自己在地圖上標註出來的就有四五百處。」王久良對「中國網事」記者說,這些非法垃圾填埋場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心城區外一些區縣的農村地區。
  • 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 2020年實現「零填埋」
    為改善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環境,南昌水業集團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向南昌市發改委提交了《關於請予審批南昌市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終期封場工程立項的請示》。日前,南昌市發改委表示,同意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終期封場工程項目立項。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昌西大道西側麥園垃圾填埋場內,封場面積約為25.7萬平方米。
  • 垃圾圍城,分類真的有用嗎?
    北京的垃圾場分布,看似比上海更均勻,實則也處處充滿「小心機」。在各區自行建垃圾場、解決生活垃圾的大前提下,每個區都儘可能地把垃圾場建在區邊界。而地處皇城中心的東西城,實在是沒有地修建垃圾場,只能選擇直接「用錢解決問題」,通過市級調控將垃圾運往昌平區進行處理,支付異地補償處理費,西城區城管委的預算報告中,就包括2019年生活垃圾處理費及異地經濟補償費2.7億餘元。顯然,從群眾到各行政區,大家都不太願意接下垃圾處理的活兒。
  • 垃圾圍城,分類真的有用嗎?-虎嗅網
    當焚燒溫度高於850℃時,二噁英就不會產生——前面我們已提到,現有技術已能達到這一點,但實際運行中部分焚燒廠不能夠做到達標排放,群眾對於垃圾焚燒廠普遍存在牴觸情緒,要增加城市垃圾焚燒能力也挺難。這從兩座城市現有垃圾處理場的分布就可見一斑。
  • 省環保督察「回頭看」丨湘潭雙馬垃圾場多措並舉規範垃圾治理
    湘潭在線11月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雙馬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湘潭市城區居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場所,近年來,為減少垃圾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市城管執法局多措並舉規範垃圾治理。11月5日,副市長向敏組織相關部門,針對省環保督察組關注的問題實地調研。
  • 垃圾圍城,沒有無辜者,懶惰正在毀掉我們!
    為了處理這些垃圾,垃圾填埋場的工作人員,每天凌晨2點起床,3點上班,365天不放假。不管颳風下雨,都是露天工作。時刻面臨著各種未知垃圾傷害的風險。如果說,被垃圾傷害的工作人員是個體的短期「陣痛」,那麼面臨沒有土地做大型垃圾填埋場的嚴峻事實,就是所有中國人即將面臨的長期「陣痛」。這不是個例,更不是危言聳聽。
  • 垃圾場廢棄地景觀改造的重要性及設計方法
    所以說將垃圾場廢棄地景觀改造設計,從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廢物再利用的經濟價值,各地區應該充分的認識這一價值體觀,由專人負責和進行督導該項措施的執行,其重要性最值得的推崇的。2 垃圾場廢棄地景觀改造中的問題2.1 垃圾場廢棄地處理不到位既然垃圾場廢棄地進行景觀改造,目的就是成為景區或者旅遊景區等,其目的就是通過改造讓人們有一個健康的休閒娛樂的環境場地。
  • 愛、死亡與機器人的《垃圾場》讓我想到了沈巍沈大師 |【山山來辭】029
    所以只好請小夥伴們拉到最下面,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進入B站連結收看或者自行登錄B站,搜索「山山來辭 垃圾場」就可以收看也可以登錄YouTube搜索「山山來辭 垃圾場」就可以收看《垃圾場》男主德沃夏克的故事讓我們想到近期刷屏的沈巍沈大師,德沃夏克和沈大師都喜歡與垃圾為伍,自己也有可能會被市政管理者認為是
  • 王久良:「垃圾圍城」的發現者
    為此,有媒體報導稱,「作為影像參與社會變革的實驗範本,《垃圾圍城》顯示了藝術之外的現實意義。」  「萬裡長徵」追垃圾  王久良,男,山東安丘人。1976年出生的他,在上大學之前,就是一個執著的攝影愛好者。1994年,還在讀高中時,王久良就開始研習攝影。
  • 臺北人是這樣倒垃圾的
    _________處理家庭垃圾(在臺灣叫:le se)的首要任務是做分類,而家庭垃圾基本分為廚餘、一般垃圾和環保垃圾。所謂廚餘,就是廚房裡產生的垃圾,其中,熟的部分,例如剩飯剩菜這種是要給豬當飼料吃的,在整理垃圾的時候,注意不要把牙籤等堅硬的東西混雜進去,否則會卡到豬的喉嚨。
  • 王久良用影像記錄垃圾:北京有黃色垃圾「七環」
    他懷疑自己的過敏性鼻炎就是這麼落下的,但他並未將鏡頭焦點僅僅對準垃圾場的破敗不堪,他在乎的是垃圾場和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  於是,人們記住了一幅幅有些超現實意味的膠片:垃圾堆裡,羊吃垃圾,羊倌給羊注射抗生素,而人最後再吃羊肉;被垃圾汙染的水畔,有人拍婚紗照,有人生火燒烤。  在他看來,拿出的作品要像刀刃一樣,能改變局勢。
  • 從《垃圾圍城》感受影像的力量
    從2008年至2010年,王久良以自由攝影師的身份走訪了北京周邊四五百座垃圾場,拍攝了一組名為《垃圾圍城》的作品。他因此得獎、出名。這組作品也促使北京市投資100億元對周邊近千座垃圾場進行治理。  2014年12月,王久良攜新作《塑料王國》回歸公眾視野。
  • 王久良:垃圾堆裡的藝術家 用藝術探索垃圾圍城
    這些拖鞋來自垃圾場,他僱人一毛錢一雙撿出來,目標是撿夠10萬雙,為日後的作品做準備。  王久良是藝術家,專職攝影。3年來,他開始騎著摩託車,後來開著他的「瘋狂小面」,跑了3萬多公裡,去過北京400多個垃圾場,他對著垃圾拍照、攝像,第一批的兩個「作品」已經完成:一個攝影集,一個紀錄片,名字都叫《垃圾圍城》,反響強烈。
  • 蘆山:餐廚垃圾集中收運 衛生健康人人點讚
    四川新聞網雅安5月7日訊(駱梁鎣 陳財 王夢倩 文/圖)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規範處置餐廚垃圾方式,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從3月1日起,蘆山縣利用新採購的餐廚垃圾收運車,對縣城範圍內的餐廚垃圾實行上門收運無害化處置。如今集中收運工作已經開展兩個月,收運情況怎麼樣?群眾的意見如何?
  • 推薦垃圾處理產品最新報價
    垃圾處理作為一種廚房用具,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建設一個完美的廚房。垃圾處理器產品推薦垃圾處理器產品推薦一:廚房寶垃圾處理器,採用錘、切、撕、磨四個動作將食物垃圾研磨成細小顆粒,防止下水道堵塞。操作簡單,只要輕輕一按,食物垃圾便會得到迅速且衛生的處理,自行粉碎,從下水道流出。
  • 貧民窟、垃圾山走出的少年樂團,感動全世界!每一件樂器竟是這樣來的!
    這裡生活的居民無一例外地以撿垃圾為生。在常人看來,這個巨大的垃圾場出生的兒童簡直就是命運女神的棄兒。但就是從這樣一個被上帝遺忘的貧民窟裡,竟然孕育出一個將廢棄物改造成樂器的世界級管弦樂團。但是,一個名叫Favio Chávez的垃圾場工人讓這一令人震撼的奇蹟呈現在世人面前。
  • 人呼氣可捕捉、排垃圾像放水、大建築更節能——走近建築「黑科技」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徐海波 郭宇靖)精準監測人體呼出氣體的運動軌跡,進行統一捕捉收集處理;像排水一樣用管道輸送生活垃圾至收集站,集中處理成發電燃料和生物肥料;如整備F1賽車般精準測量建築運維中的百餘項數據,實現建築物更智能更綠色……12月17日,中國建築業協會、清華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共同在中建三局一公司北京技術研發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