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林衝做的三件事,註定了他一輩子都被高俅吃得死死的

2021-01-18 貢子曰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這是林衝在梁山下寫的一首詩。詩中他在感慨自己的不幸遭遇,東京城的一場禍事,導致他鋃鐺入獄,成了囚徒,原本美好的前程也化作了雲煙。

在高俅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迫害下,林衝只能被逼上梁山,在這塊法外之地尋求庇護。

林衝的經歷看著讓人覺得可憐,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林衝在東京做的三件事,就註定了他一輩子都會被高俅踩在腳下。

第1, 每日吃酒

吃酒,其實不是壞習慣,梁山上的哪個好漢不吃酒呢?

但是,吃酒背後所折射出的問題卻是很嚴重的。林衝在梁山泊酒店裡,對自己的前半生進行回顧時,他想到的不是自己那可憐的妻子,而是喝酒。

以先在京師做教頭,禁軍中每日六街三市遊玩吃酒,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裡,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寂寞。

每日六街三市遊玩吃酒,這是林衝做禁軍教頭時的生活。我們不難從中看出那股子輕鬆、愜意來。相信,即便是今天,我們也很難有林衝的這種瀟灑來。

在都城東京,有這樣一個輕鬆、沒有壓力的工作,而且是鐵飯碗,對於享受大城市生活的林衝來說實在是難以割捨。

所以,他沒有王進那種說走就走的魄力。

第2, 放了高衙內

林衝陪著娘子去嶽廟進香,結果半路上被耍禪杖的魯智深所吸引,就站在那裡欣賞起了武藝。

看到武藝高超的人演武,就情不自禁地駐足觀看,恐怕這是武術愛好者的通病吧。

林衝娘子只好帶著使女去燒香。恐怕他們誰也沒想到,清平世界,會有好色之徒當街調戲民女。

這頭林衝與魯智深相談甚歡,不遠處,高衙內也正搔首弄姿地調戲著林衝的娘子。

在接到使女錦兒的報信後,林衝急忙前去解圍。他扳住高衙內的肩膀,提起沙包大的拳頭,嘴裡大喝:"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

多么正氣凜然的大喝,如果他接下來能痛揍高衙內一頓,那這個表現我們絕對可以給打滿分。

但是當他看清這是高衙內,自己上司的兒子時,他的拳頭就軟了。儘管他胸中的怒火還沒有平息,他只能咬碎牙往肚子裡咽。

林衝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衝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

有這樣的心理,林衝對待高衙內只能一忍再忍,換句話說就是投鼠忌器,畏首畏尾。把他逼急了,他也就只能拿高俅等人的狗腿子出氣,砸人家的家具,掫人家的桌子,實在不解氣就帶著刀守在人家的家門口候著。

而對於始作俑者,他只能一再忍讓。

第3, 林衝買刀

一次酒後,林衝與魯智深邊走邊聊,在一個巷子裡碰到了一個賣刀的漢子,那漢子的叫賣什麼別致,句句直插林衝的心窩子,林衝沒忍住,叫過寶刀來看,果然是口寶刀,最終林衝以一千貫的價錢將刀買了下來。

林衝購得寶刀後,拿在手裡反覆把玩,心裡暗想:

"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

林衝買這把刀確實有習武之人對兵器的喜愛,從他不斷把玩,天還沒亮就拿起寶刀賞玩就能看出來。

但是,他買這口刀的另一層目的卻是與高太尉"比試",高俅也是一個寶刀愛好者,林衝想投其所好,利用比刀的契機接近高俅,適當的時候可以獻刀,以此來賄賂高俅。

對於高俅這位上司,林衝還是有些懼怕的,畢竟對方手裡攥著自己的前程,若是自己想在仕途上有所進步,那麼肯定少不了高俅的提攜。

非但如此,林衝即便不想進步,他想維持自己每日六街三巷吃酒遊玩的生活,高俅也是他所不能得罪的。

因為害怕失去,林衝不能得罪高俅。

因為害怕責難,林衝不敢得罪高俅。

因為想要進步,林衝只能賄賂高俅。

就因為如此,林衝註定要被高俅踩在腳下!

相關焦點

  • 好兄弟陸謙為什麼非殺林衝不可?
    林衝面孔扭曲,手中明晃晃的槍尖死死抵在昔日好友陸謙的胸膛上。「陸謙,你我朋友多年,為何要恩將仇報,加害於我?「這是林衝的不解之處,也可以說是一次人性拷問。按道理說,即使全世界的人想謀害林衝,他陸謙也不應該恩將仇報。陸謙是林衝的老鄉,單槍匹馬來一線城市東京討生活,但混得並不如意,以至於流落街頭。直到遇到林衝,他的人生才有了轉機。
  • 王進的放得下,正是林衝的放不下
    有人說,永遠沒有身同感受這種事情,按照此邏輯,我們也無法去判斷誰好誰孬,誰做得錯或對,但是即便在每個人不同的價值體系裡,卻早已高下判。2、王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工作很好,待遇不錯,家有老母,小日子過得很好。但是人生就是這麼奇怪,你越是順風順水的時候,就會給你來這麼一下。王進沒想到的是,他的頂頭上司突然就換人了。
  •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衝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不過,按說以高俅這種太尉級別的高官,出手針對一個小小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既然自己都已經拉下臉來玩陰的了,那麼按照要麼不做,要做必然做絕的原則,高俅接下來不弄死林衝,也是講不過去的。 然而,偏偏結果卻是,林衝在開封府尹的判決當中,大事化小,最終死罪給改成了流放,發配滄州的徙刑。
  • 高俅父子被殺前,林衝為何將二人披紅插花、木塞銜口?
    在陳忱的《水滸後傳》中,梁山好漢都是正面形象,而在俞萬春的《蕩寇志》中,梁山好漢又都是反面形象。不過,這些續書中有一點倒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為禍國殃民的奸臣的痛恨。例如在《水滸後傳》中,高俅、蔡京等人在登雲山被撲天雕李應和病尉遲孫立等梁山好漢所殺。而在《蕩寇志》中,高俅也難逃一死,最被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所殺,首級被帶到梁山交給了林衝。
  • 閒話高俅
    高毬乃浮浪破落戶子弟,排行老二,並不按東京開封的民間習俗叫高二,而是叫高毬,皆因他踢得一腳好球,估計因藝得勢,在當地叫高二,甚少知,呼高毬,眾皆應知,可見高毬的球藝球技好生了得,遠近聞名,想必球藝高超,功夫也未少下,因此改名去毛加立人,喚作高俅。俗語;一招鮮吃遍天,高俅要紅要發必在球上。
  • 金聖歎評價林衝: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是什麼意思?
    文 / 莊生曉夢作為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第一位出場的重量級人物,林衝可謂是備受矚目的梁山好漢之一。不過,林衝的一生卻總是讓人們覺得有幾分壓抑,有些惆悵,總感覺他這一生太過於憋屈。而著名才子金聖歎在評註水滸時,則是對林衝給出了「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的一番評價。
  • 真正把林衝逼上梁山的不是高俅,而是陸謙
    宋江作為梁山大頭領,地位就相當於《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教主陽頂天,可他不英俊不瀟灑也毫無英雄風度,長得又黑又矮,還不會武功。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人,才能壓住梁山上那一百多位刺頭。也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宋江,就沒有三勝童貫兩敗高俅的梁山。沒有宋江,就沒有梁山?也許很多讀者對這句話都不信服,晁蓋不行嗎?晁天王確實不行。
  • 高衙內如果真糟蹋了林娘子,林衝會怎麼辦?
    當然,林衝休妻並不是因為不愛妻子,而是林衝更愛自己的事業,所以,即使面對高衙內屢次調戲妻子,林衝都是忍讓,甚至連屁都不敢放,只是關心妻子被玷汙沒有,在得到妻子肯定回答之後,他像沒有事一樣,依然和魯智深去喝他的酒,忘記了妻子被高衙內調戲這麼一回事,這樣才導致高衙內的膽子越來越大,因為高衙內了解了林衝雖然武藝高強,但害怕得罪他的頂頭上司也是自己的乾爸爸高俅,害怕影響自己的前程。
  • 其實,我們都錯怪了高俅
    縱觀高俅一生,除了前期在街頭被王進胖揍一頓,後期在梁山差點被林衝一刀剁了以外,他幾乎沒遇到任何挫折,安然做了幾十年太尉,享受了該享受的富貴,害死了所有想害死的人。只是在正史中,高俅可沒那麼多戲份,更沒小說描寫得那麼十惡不赦。其實,我們都錯怪了高俅。他是佞臣,卻不是壞蛋。高俅,河南開封人,生年不詳,沒什麼顯赫的家世。
  • 開封府尹敢輕判林衝,只判個發配之罪,為何他不怕得罪太尉高俅?
    《水滸傳》第七回,高俅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了林衝嬌妻,調戲人家,被林衝暴揍。高衙內喜歡而不得,患上相思病,高俅的馬仔陸虞侯得知後設下圈套陷害林衝。叫人扮成賣寶刀者引誘林衝買下寶刀,再讓人叫林衝到高俅那裡品鑑他的寶刀。林衝不知是計,帶著寶刀到白虎節堂去見高衙內,結果被拿下,送到了開封府。
  • 林衝為何會被關勝壓住一頭?晁蓋中箭後,林衝這件事做得太丟人了
    就算林衝能坐上老大寶座,可下面全是晁蓋的人,林衝能坐安穩?所以他只能讓,且必須還要讓得徹底,這才能取得晁蓋、吳用等人的信任,而融入晁蓋團隊中,真正安穩下來。但林衝卻吃了個啞巴虧,因為林衝和秦明曾雙雄鬥關勝,卻被宋江背後放水,未能擊敗關勝。論資歷,顯然林衝比關勝強得太多。但關勝卻有兩條比林衝要強!其一、關勝的祖上是關羽,這叫「背景好」。因為宋江主導下的梁山,大打忠義文章。自然忠義千秋的關羽後代關勝,順理成章的就能承載起了這種作用林衝,沒法承載!其二、統兵能力。關勝嚴格意義上講是位帥才。陸戰、水戰都精通!
  • 從林衝性格處境和文學藝術角度,看「林衝為何不打高衙內」
    提轄、教頭在宋代都是很低級的官職,可能只有六七品甚至沒有品級。林衝家在東京,東京是北宋都城,天子腳下,可想而知,在那種環境下,林衝其實也很不容易,且不說宋代重文輕武,即便是那些一品二品大員,三品四品高官等,人數也是非常多。在那種環境中,職位卑微的中年男人林衝算什麼呢?什麼都不是。
  • 閆紅說 | 林衝失敗的黑域計劃
    當然,你可以說施害者主要是高衙內和高俅,可是,林衝又為她做過什麼?後來高俅攻打梁山,反被梁山人擒獲,高俅自己也許都以為死到臨頭,宋江卻殺牛宰馬,親自持盞擎杯,希望高俅能成為一個好中介,在皇帝面前穿針引線,做成招安這件大事。這場面挺滑稽的,說好的「替天行道」呢?國字號第一奸佞就在眼前,這些平日裡自稱天王老子都不怕的好漢們,倒紛紛低下身段。
  • 水滸傳中林衝給人的印象是懦弱,但為啥金聖歎評價他為「毒人」?
    大才子金聖歎,點評《水滸傳》時曾經提出了一個觀點,說:「林衝自然是上上人物,寫的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另外,他還曾說:「林衝,毒人也,太狠。」金聖歎評價梁山好漢,會把他們進行分級。
  • 水滸傳中,林衝給人感覺非常懦弱,為何金聖歎評價他為「毒人」?
    ,小日子過得挺不錯。可是由於高俅的兒子高衙內看上了林衝的娘子,由此爆發了衝突。高衙內多次調戲林衝娘子,在遭到林衝的制止警告後,高衙內淫心不死,決定先設計除掉林衝。高衙內說動高俅,以賣寶刀為名,將林衝騙入了白虎堂,這個白虎堂是一個軍事重地,私自進入乃是大罪,林衝也因此被捕,差點身亡,最終在一番周旋後被判刺配滄州。而在林衝被發配之前,他做了一個休妻的決定。
  • 其實,高俅是靠文採起家的丨《水滸傳》裡的小秘密
    林衝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的教頭,雖然官職不大,但也算小康之家。在林衝「誤入白虎堂」之前,高俅曾授意商販賣給林衝一把刀,價值1000貫銅錢,換成現在的貨幣,也就是25萬—30萬元人民幣。林衝毫不皺眉就能拿出這樣一筆錢,足見其家底的殷實。不過,在《水滸傳》的世界中,有錢的永遠鬥不過有權的,貴為柴家後裔的柴進尚且被冤下獄,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
  • 說林衝「當眾休妻」事件的真相
    因為整個事件,就是由於高衙內看中並調戲林衝妻子而起,所以林衝想把妻子獻給高衙內,藉此希望高俅放過自己。林衝寫休書,究竟是愛妻還是獻妻?該如何理解?接下來,我從三個方面,來就說說「林衝當眾休妻」之事。第一方面:看林衝的為人。
  • 林衝永遠不知道,有多少個陸謙在垂涎他的歲月靜好
    大家都罵高衙內的好色,罵林衝的軟弱,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息息相關的參與者——陸謙。陸謙是林衝多年的好友,富安給高衙內獻計的時候,就說「門下知心腹的陸虞候陸謙,他和林衝最好」。林衝在山神廟殺陸謙的時候,也頗有些傷感地說「你與我自幼相交」。兩人的關係好得遠近皆知,為什麼陸謙要對林衝如此無情無義?除了想要討好高太尉、高衙內之外,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書裡的一個細節。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高俅無所事事地踱上船頭來看,旁邊一名縴夫突然摘下範陽笠(一種帽子),說道:「太尉!別來無恙?」此人正是林衝。林衝這會兒笑嘻嘻,將船調轉回梁山泊,沿途逼著高俅父子一口氣喝下五六大碗酒、七八片肉,直到他們實在吃不下為止。
  • 水滸傳:林衝為什麼敢殺王倫,卻不敢弄死高衙內
    高太尉是執掌中央軍事的高官,權傾朝野,一手遮天;何況你林衝吃著人家的,喝著人家的,還拿著朝廷的奉祿:這一點,林衝心裡是很清楚的。高衙內是街頭混混,不假,而且是東京城裡有名的"花花太歲",可太尉愛他,京師人都懼怕他,林衝選擇隱忍也是因為惹不起高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