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晚上11點,姐姐方晴(化名)收到妹妹發來的視頻,雖然只有短短5秒,但火光沖天,煙霧瀰漫了整間屋子。
妹妹方雨(化名)在其中哭得撕心裂肺,方晴頓時被嚇得睡意全無。
2020年5月,38歲的方雨因涉嫌放火罪被公安機關移送蕭山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這是一樁家庭糾紛引發的悲劇,犯錯的僅僅是點火的女人嗎?
婚姻中所有的一觸即發,都是曠日持久的委屈和失望。
最後壓垮媽媽的是兒子的一句話
詢問室裡,方雨的丈夫沈利(化名)驚魂未定,面對公安機關的提問,他心裡也有相同的疑惑。
沈利和妻子方雨於2008年結婚,沒多久兩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方雨在家帶孩子,沒有外出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落在了丈夫沈利身上。沈利常年在外出差,對家庭的關愛較少。
漸漸地,方雨一邊因為老是要向丈夫索要生活費,發生爭吵,一邊又因為婚後長期住在沈利父母家,和公婆發生了摩擦,一家人的關係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後來,方雨外出工作,早出晚歸的勤奮得到領導賞識,但家中氛圍卻沒有因此改變。
疫情期間丈夫在家的時間變多,兩人的摩擦更多了,一度還相互動了手。
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小事,但是一次次疊加。
一次激烈的爭吵過後,方雨對沈利說以後要分開做飯分開吃,本以為是一句氣話,沒想到此後在沈利叫她吃飯時,她拒絕了幾次後,沈利和父母從此不再叫她一起吃飯,甚至連年夜飯也是如此。
方雨默默地將一切都記在了心裡。
案發前幾天,方雨和沈利再次發生了爭吵,方雨一氣之下提出離婚,並讓沈利將兒子的戶口從她娘家遷走。沒想到沈利真的去向丈母娘索要戶口本。方雨接到母親的電話得知丈夫鐵了心要離婚時,第一時間趕回了家中。
最後壓垮方雨的是兒子的一句話——
「如果我和你爸爸離婚的話,你要跟誰?」
「爸爸。」
火熄滅後,她為何又一次點燃房間?
方雨沒有馬上發作,而是穩定了情緒,又回到單位上班。
晚上10點,方雨下班後回到家,發現公婆已經睡了,兒子和丈夫在房間裡看電視,她回到了自己一個人住的房間,兒子過來讓她幫忙找東西。
她想起了兒子下午說的話,賭氣般地跟兒子說:「你要跟爸爸,你問爸爸去!」兒子聽到這話沒說什麼就離開了。
方雨一個人在房間裡越想越氣,滿腔的委屈無法發洩,她開始砸房間裡的東西,紅酒瓶、瓷碗……雖然她鬧出的動靜越來越大,但無論是丈夫還是公婆,沒有一個人過來安慰。
(現場找到的打火機)
越是沒有人在意,方雨越是憤怒,她從床頭櫃抽屜裡找到了一個打火機,將枕套帶到走廊過道裡點燃,看火燒的不大,她又想去扯房間裡的窗簾,但還沒等她扯下,過道裡的火已經將樓梯邊和進門處的木架子點燃。看到門縫裡的煙霧和火光,沈利這才察覺不好,趕忙叫來父親一起滅火,方雨退回了房間內。
火撲滅後,公公拿著還盛著水的臉盆質問:「為什麼要這樣?早說好離婚了!」
(現場被燒毀的空調)
甩下這句話,公公和丈夫、兒子又回到各自房間,此時的方雨已失去憤怒的力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絕望。
她再次拿出打火機,點燃了電視櫃旁的一條毯子,不小心又引燃了一旁的珊瑚絨睡衣,火苗一下子竄了上來,她哭著想不如這樣燒死自己算了,於是躺在床上向姐姐發去了自己身在火海的視頻。
著急的姐姐方晴立馬給她打了電話,方雨只是哭卻說不出話。
方雨突然想到自己要是燒死了,就再也見不到兒子了,她一下清醒過來,急忙起身跑出房間,後民警趕到將火撲滅。
「都怪我們不好,我們平時應該多關心她的情緒」
2020年5月,方雨因涉嫌放火罪被公安機關移送蕭山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提審時,檢察官指出了方雨行為的危險性,對她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告訴方雨如果當天火勢沒有及時撲滅,將對她的家人乃至隔壁鄰居都帶來嚴重的危害,方雨痛哭流涕,表示已認罪悔罪,今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考慮案情實際,為了避免矛盾激化,真正解決本案根源——家庭糾紛,承辦檢察官召集了本案辯護人、被害人代表沈利及其父母、嫌疑人家屬方雨的母親和姐姐,針對本案處理召開訴前會議。
「都怪我們不好,我們平時應該多關心她的情緒,不然也不會走到這步……」
會上,承辦檢察官介紹了案件情況和方雨目前的狀態,當說到方雨談及自己行為時的悔意時,與會人員都十分動容。
檢察官說,方雨的行為看似一時衝動,實際和缺少家庭關愛有很大的關係,做好心理疏導對她來說十分重要。會上,方雨的母親和姐姐代替方雨,向被害人一家道歉,並表態不會因為此事責怪方雨,要在今後的生活中加強和方雨的情感溝通,做好勸導工作,妥善處理家庭矛盾,避免類似情況發生。沈利和父母最終也對方雨的行為表示了諒解,與會人員達成一致意見,希望對方雨從輕處理。
2020年6月3日,蕭山區檢察院依法對方雨以放火罪提起公訴,考慮到方雨有自首、獲得被害人諒解等法定從輕情節,依法建議法院對方雨從輕處理。
目前,案件正在法院審理中。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蕭檢
責編: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