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枸骨,現在許多農村地區低矮的灌木叢以及荒野山地還很常見,它是我國農村地區特有的野生植物,農家人多叫它貓兒刺、鳥不宿或六角刺,而大家對它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紅豔豔的果實以及葉片上尖利的刺。童年時期,頑皮的孩子沒少被它「震懾」,而不知什麼時候起,它也悄然成為了觀賞植物,落戶於愛花草人士的庭院或陽臺上,雅俗共賞!
關於枸骨:
枸骨屬於冬青科、冬青屬長綠灌木,也有枸骨冬青的叫法。葉片厚革質,表面光滑、四季常青,葉背則淡綠無光澤,葉片正面帶有明顯的中折線,背面凸起,葉片對角生出尖利的刺,葉緣有時也有尖利的小刺,它的自然花期在4-5月,秋季結果,果實最初色澤青綠,小而圓潤,並可隨季節變化而慢慢轉紅,秋冬季節果實因為長日照以及較大的早晚溫差而愈發紅豔,觀賞性達到最佳!
除了野生枸骨,枸骨還有園藝進化品種無刺枸骨、黃金枸骨以及米葉枸骨等,主要區別在於葉片有刺無刺、果實顏色以及葉片大小。此外,枸骨還有近似品種紅涼傘以及火棘,外形頗有幾分相似,容易混淆。
枸骨在園林綠化方面的作用:
枸骨屬於亞熱帶樹種,喜陽光充足、氣候溫暖的環境,野生環境下多生長於富含腐殖質的山坡、山谷、闊葉林等灌木叢中。近年來隨著各種野生植物被開發成商品盆景,它也成為炙手可熱的觀賞植物,廣泛運用於城市綠化以及園林觀賞。枸骨適應能力強,管理粗放,既可庭院栽培作為地景樹,還能用作綠籬或刺籬,近年來更是被盆景愛好者們利用起來用於製作各種盆景造型,是既可以四季賞葉又能秋冬觀果的觀賞植物。
枸骨的生長習性:
枸骨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地區,喜陽光,可耐乾旱,但不耐嚴寒以及鹽鹼,在溫暖的南方地區冬季氣溫不會長時間低於零下5℃的環境溫度下可露地越冬,北方地區則冬季需要入室才能過冬。
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可在春末夏初溫暖溼潤、空氣溼度較大的環境下剪取1-2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進行扦插。它也可以播種繁殖,但由於其果實外殼堅硬,不易發芽,而且育苗期較長而較少採用。
枸骨的日常打理:
⑴枸骨的管理較為粗放,移栽一般在春季嫩葉開始萌發時進行。由於其鬚根系較少移栽時應儘量保留根部的土球,採用疏鬆肥沃、透氣性較好的土壤栽培,上盆或地栽時可添加一些有機肥或緩釋肥作底肥,有利於後期良好生長。
⑵日常打理除夏季適當給予遮陽以外,其餘季節都可以給予充足的光照,澆水根據盆土乾濕度實行見幹見溼,天氣乾燥、葉面積灰時,可用噴霧的方式進行增溼,有利於葉色碧綠,減少幹尖黃葉。
⑶枸骨生長比較緩慢,春季可每月施1-2次稀釋的氮肥促進枝葉生長,花期以及掛果期則改施稀釋的磷鉀肥,每月1-2次即可。
⑷無論是盆栽、地栽還是盆景造型,枸骨都需要適當修剪,主要以徒長、雜亂枝為主。需要注意的是枸骨枝條比較乾燥,日常打理應避免生拉硬拽,以免枝條或主枝折斷。
⑸鑑於其不耐嚴寒的特性,冬季露養的枸骨應節制澆水,保持土壤乾燥。盆栽或盆景枸骨,則在氣溫下降至5℃左右時,及時移進室內或其它溫暖通風處過冬。
枸骨雖然紮根於農村,但在我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其鋒芒畢露、默默生長的習性,也是一種氣節!農村地區的花友們如果家鄉有這種植物,可以嘗試養一株。
生活除了三餐四季,也需要一些花草的點綴,歡迎關注、一起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