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豆芽育兒記
很多寶媽都說自己家的寶寶難哄,小小年紀脾氣卻不小,只要不合心意就開始發飆,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寶寶的脾氣真的這麼差嗎?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
小樂的寶寶現在已經兩歲了,對於寶寶,小樂是又愛又恨,寶寶不發脾氣的時候就是個可愛小天使,一發脾氣就變成了小惡魔,而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的脾氣越來越大。
比如吃飯的時候,如果小樂不按照寶寶的意願,先給寶寶吃某個菜,那麼寶寶就會立刻開始大哭大鬧、摔打碗筷、甚至出手打人。
面對這些情況,小樂只是單純認為寶寶脾氣不好,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有一段時期會比較叛逆,我們稱呼為「叛逆期」,可很多寶媽卻不了解,孩子的叛逆期可不僅僅只有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會經歷三段「叛逆期」。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段「叛逆期」
「寶寶叛逆期」,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一般是在孩子2~3歲時出現;
「兒童叛逆期」,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一般是在孩子7~9歲時出現;
「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第三個叛逆期,也是我們常說的那個叛逆期,一般是在孩子12~18歲時出現。
2~3歲時候的叛逆期,特別容易讓寶媽忽略,大部分寶媽都認為這是寶寶耍小性子,脾氣差,可其實並非如此。
寶寶的很多「脾氣差」的表現都是因為想要表達自我,那麼寶寶進入叛逆期,都會有哪些表現呢?
寶寶進入叛逆期的表現以及真實含義
1. 一直在說「不」,和寶媽對著幹
和我們想像中叛逆期一樣,寶寶進入叛逆期之後,你越是不想讓他做什麼,他就越要做什。比如你讓他吃飯,他就是不吃,就是要玩玩具,反正總喜歡和媽媽對著幹。
其實寶寶之所以能出現這樣的表現,其實就是想要表達自己,他們不知道媽媽讓做這些事情的意義,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就會盲目抗議。
2. 做一些能引起別人注意的行為
這個時期的寶寶非常希望別人都關注他,為了讓寶媽能關注他,寶寶可能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比如大聲尖叫、打人、說謊等等。
其實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寶媽需要給寶寶更多的關心和關愛。
3. 胡亂發脾氣,撒潑打滾發飆
有時候寶寶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但說話總是說不明白,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之後,他們就會感到煩躁,就容易用發脾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及宣洩自己的情緒。
很多寶媽遇到這樣的情況,只是認為寶寶就是脾氣差,還不懂事,等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
雖然事實卻是如此,但是如果寶媽不妥善處理寶寶這些問題,將來寶寶很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比如,脾氣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驕縱,遇到問題只會遷怒別人,不會冷靜解決問題等等。
那麼面對寶寶叛逆期的各種不良行為,寶媽需要做些什麼?
如何正確應對「寶寶叛逆期」
首先,適當的冷處理是很有必要的,當寶寶覺得自己撒潑發飆,也沒有人搭理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放棄這樣的行為,自然而然就會覺得沒有意思,也就會平靜下來。
其次,需要平等交流,這個時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非常強烈,他們有那麼多不好的行為,主要還是想要表達自己,如果這時候寶媽還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寶寶交流,那麼寶寶會更加叛逆!
因此我們需要和寶寶平等交流,儘可能用探討、詢問的語氣和寶寶交流,給寶寶表達自己的機會。
最後,非原則性問題不要和孩子較真,2歲多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麼,如果寶媽一定小事就和寶寶較真,那麼寶寶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強烈。
小豆芽有話說
如果寶寶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叛逆期」,寶媽不用過於擔心,這個時期的叛逆,代表著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有了主觀性、創造性以及探索精神等等,這是一件好事。
只要寶媽做到不溺愛、原則性問題不輕易妥協,那麼寶寶就更健康地成長。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寶寶是否進入了「叛逆期」?
關注小豆芽,小豆芽幫你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