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賽中取得好成績,李斯丹妮拼了。
下面這張排練合影中,李斯丹妮露出了齜牙咧嘴的表情。
李斯丹妮齜牙咧嘴
齜牙咧嘴的原因是,黃齡爬上鋼管時,腳踩在了李斯丹妮的膝蓋上。黃齡的整個體重,幾乎全都壓在了李斯丹妮的膝蓋上。
這不是失誤,應該是事先商量好的。
膝蓋是個既脆弱又關鍵的部位。即使黃齡體重再輕,用膝蓋撐起她的全部體重,風險也是挺大的。
好在,這個動作並沒有出現在最後的公演中,否則李斯丹妮就得一次次玩命。
首次出任隊長的李斯丹妮,在排練時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讓黃齡踩著膝蓋登高只是其一。
此外,面對不敢做後仰動作的金晨,李斯丹妮也是一遍遍地陪她克服心理障礙。
李斯丹妮陪金晨做後仰
並不是每個業務精英都適合做管理。有人可以順利切換身份,也有人會感到極不適應。
尤其是像李斯丹妮這種資歷相對較淺的精英,要給伊能靜、萬茜和張雨綺這些老隊長們當隊長,壓力可能就會更大一些。
作為隊長,李斯丹妮顯然是缺少經驗的,她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李斯丹妮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組隊。當時,她因為沒有把握住王霏霏稍縱即逝的觀望心態,沒能留住這位「兵家必爭之姐」,讓我們看到了她在經驗方面的不足。
但是通過排練時的這兩個細節,我們也能看到這位「菜鳥隊長」的勤能補拙。
其實,李斯丹妮勝任隊長的潛質,在她還不是隊長的時候就已經顯現了。
李斯丹妮鼓勵張雨綺
第二輪分組時,李斯丹妮進入了張雨綺團,與張雨綺和王麗坤成為了隊友。
當時,這兩位隊友身上都有不少負能量。初舞臺排名倒數,首輪公演雙雙落敗,各自所在的團隊都出現了問題,而且兩個人在唱歌方面都比較外行。
李斯丹妮用頻繁且大聲的鼓勵,用低起點並不斷小幅提升難度的辦法,讓這兩個人首次找到了說rap的信心。最終,三個人全員晉級。
後來,在復活賽分組時,張雨綺為了回報李斯丹妮當初的鼓勵,毅然放棄了原本打算追隨的寧靜。她和萬茜一起,組成了李斯丹妮背後最強有力的支撐。
李斯丹妮鼓勵袁詠琳
第三次公演結束後,李斯丹妮與袁詠琳分列人氣榜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一。
這段深夜交談,也因此被戲稱為「倒第二給倒第一講題」。
不過玩笑歸玩笑,這段對話也讓我們看到了兩個同樣遭遇逆境的人,在心態方面的截然不同。
面對意料之外的超低排名,袁詠琳感到自信心受損。這種失落情緒讓她在備戰第四次公演時總覺得無法進入狀態。
而排名只比袁詠琳高一位的李斯丹妮,卻能在失敗中找到希望。
她告訴袁詠琳,觀眾之所以不給我們投票,是因為我們是安全團。觀眾要去保那些危險團裡的姐姐,所以我們的票數才會低。
李斯丹妮分析敗因
甭管這是藉口還是真相,李斯丹妮自我調整心態的能力都是很可貴的。
人這一生,不可能不遇到逆境。有些人能夠自己走出來,而另一些人則需要別人拉一把才能走出來。
一個善於自我調整心態的人,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共同走出逆境。
另一方面,同樣是鼓勵別人,也分技巧。
李斯丹妮給出的敗因分析,至少聽上去比較可信,袁詠琳也能夠接受。
而另一些人,即使也是出於好心,但因為不懂得分析,所以只能徒勞地重複「你很棒,加油」之類的話,於事無補。
面對張雨綺、王麗坤和袁詠琳,李斯丹妮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給出了完全不同的鼓勵方式。她不僅心態好,而且很會鼓勵人。
伊能靜再次教學
備戰復活賽時,李斯丹妮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伊能靜,又「活」了。
伊能靜是全「劇」反一號,是刺兒頭中的刺兒頭。她能讓話多的黃聖依沉默無語,能讓強大的寧靜望而卻步。
更不巧的是,李斯丹妮的兩大後盾:萬茜和張雨綺此時全都不在場。只留下四個小可愛,坐在那裡聆聽「能媽」教學。
這一波風浪,李斯丹妮也平安度汛了。
主觀原因是,李斯丹妮自己也是專業歌手,而且四個小可愛裡面有三個都是專業歌手,這是伊能靜在前兩次分組時從未面對過的情況。她以前的隊友全是演員,所以沒人敢挑戰她的業務權威。
客觀原因是,伊能靜在經歷了「定義事件」之後,自己也收斂了許多。
主客觀因素加在一起,才使得李斯丹妮有驚無險地繼續掌舵下去。
李斯丹妮拉票
李斯丹妮兌現了自己的拉票宣言,帶著團隊直通總決賽。
成功是成功之父。這場勝利,也讓這位「菜鳥隊長」收穫了信心,實現了蛻變。
李斯丹妮有令人信服的唱跳能力,這是她作為隊長的牢固基礎。
同時,她還能幫助隊友提升信心,這讓她能夠以較低的資歷獲得眾人的擁護。
她可能依然欠缺經驗,但她能夠把自己豁出去,能夠主動陪伴每一位經歷逆境的隊友一起闖關。這份有難同當的精神,可能比任何馭人之術都管用。
希望李斯丹妮最後能夠成團,甚至希望她能夠在成團之後依然擔任隊長。《乘風破浪的姐姐》因為淘汰沈夢辰而導致的「組織者缺失」,只有李斯丹妮可以彌補。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