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棉姐姐
來源:木棉姐姐(mumianshuo)
最近,好久不見的周潤發突然上了熱搜。
一位香港的資深記者,在網上曝光了周潤發夫婦的婚姻相處之道。
其中,有好幾處細節令人動容。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周潤發並不是一直都這麼「鐵漢柔情」。
在認識發嫂陳薈蓮之前,他還有過兩段戀情。
他的第一任女友,名字與陳薈蓮僅差一字,叫陳玉蓮。
當時的陳玉蓮,是TVB數一數二的當紅女星,而發哥還沒出名。
為了撲向愛情,陳玉蓮甚至直言:就算被公司雪藏,也要和周潤發在一起。
然而,她的直率和勇敢,卻沒換來周潤發母親的喜歡。
周母曾表示,陳玉蓮的名字中有「蓮」字,註定命苦,沒有福氣。
對於周母的挖苦,陳玉蓮根本沒放在心裡,還對外宣稱:戀愛5年,從沒接觸過對方家人。
一邊是母親的不喜歡,一邊是女友的剛烈,周潤發處在兩難之間。
陳玉蓮看到周潤發對戀情搖擺不定,乾脆提出了分手。
誰知道,悲痛欲絕的周潤發,竟然喝下洗潔精自殺。
陳玉蓮連忙報警送醫,等到周潤發痊癒才放心離開。
轟轟烈烈相愛5年,周潤發實在不甘心。
沒多久,他突然宣布,和香港女演員餘安安結婚。
而陳玉蓮也迅速嫁給了一名商人。
草率之下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餘安安爆料,周潤發在婚姻裡極其沒安全感:不準她化妝、穿新衣打扮,甚至兩次將其掃地出門。
9個月後,兩人的婚姻走到盡頭,選擇了分手……
而另一邊的陳玉蓮,也在結婚8年後,結束了那段不怎麼幸福的婚姻。
後來在回顧自己與周潤發的愛情時,她曾表示過自己的懊悔:
如果那時說話拐個彎,做事軟一些,那麼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而周潤發在提及陳玉蓮時,也曾坦言:刻骨銘心的愛是會死人的。
的確,好的婚姻裡,夫妻都要學會服軟。
正如周潤發與發嫂的相處之道。
兩人冷戰,最多維持一日就會雨過天晴。
無論誰對誰錯,周潤發都會紳士地讓步。
因為他不想因為一些小事,影響到夫妻的感情。
而發嫂在生活習慣上,也會遷就周潤發。
她曾對記者表示,發哥經常投訴她話多,
為了不讓丈夫嫌棄自己,她就主動找狗狗玩,給丈夫留一份清淨。
如果兩人一見面就鋒芒畢露,唇槍舌劍,誰也不願意讓步和遷就,
那麼這段婚姻一定走不長久。
服軟,不代表你好欺負,而是願意為彼此讓步,共同成長。
1987年,周潤發與陳薈蓮在新加坡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兩人正式從愛情走到婚姻裡。
然而,他們剛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是不看好的。
在眾人眼裡,她相貌平平,根本配不上周潤發。
媒體也質疑,陳薈蓮憑什麼能抓住發哥的心?
對此,周潤發回應道:
外貌漂亮的女性我見得多了,看得多了,也就覺得平常了。
而我選擇女友的條件是內心的美,因為我感到內心的美更難得,更重要,也更吸引我。
的確,人不可貌相,沒有世俗審美的顏值,不代表她就配不上周潤發。
當時的周潤發已經聲名大噪,而陳薈蓮連他是誰都不知道。
更沒有因為他的錢財和地位,而心生嚮往。
很多人不知道,無論是經濟條件和文化,陳薈蓮其實都不輸周潤發。
結婚後,她在做好家庭主婦的同時,也在支持周潤發的事業。
也是這樣,周潤發只要專心於演戲,而其他的事情都交由妻子處理。
周潤發參演《賭神2》時,表演超時了。
按照合約,電影公司需要賠800萬。
在那個年代裡,沒有多少演員敢和電影公司索賠。
然而, 陳薈蓮偏不,她態度強硬地警告對方:
如果不賠償,就去告電影公司,你們自己看著辦!
結果,投資者向華強被她的勇敢所欽佩,如數做了賠償。
此後,周潤發的事業在妻子的打理下,逐漸走上正軌。
不僅擺脫了「票房毒藥」,還憑藉《英雄本色》拿到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另外,妻子還憑藉出眾的財商,把丈夫的片酬拿去投資,基本保持不虧還賺了不少。
在這樣的互相合作之下,周潤發能夠全身心投入演戲。
而陳薈蓮,也能夠在支持丈夫的同時,施展自己的才華。
正如一句話所說的:
愛是勢均力敵,是旗鼓相當,是兩顆相等的靈魂之間,交織與碰撞。
可以說,在這種平等的關係之下,兩人的婚姻實現了共贏。
一個男人的事業再好,卻不願意把精力花費在家庭裡,
不願意花時間陪伴親人,那麼他在婚姻中的責任也是缺失的。
周潤發和陳薈蓮結婚34年,感情卻恩愛有加。
對於妻子在事業上的幫助,周潤發曾感慨:
我太喜歡演戲了,因為我的喜歡,太太犧牲了很多,我覺得她很偉大。
因此,只要有時間,他都會陪伴妻子,給她製造驚喜:
妻子喜歡花,於是每年都會收到漂亮的鮮花;
妻子喜歡吃蟹,一到蟹的季節,他便會親自買蟹煮蟹;
妻子喜歡逛九龍城的菜市場,他也經常陪妻子一起逛。
就這些細節,便可以看出,夫妻之間真的在接地氣地過日子。
結婚5年,發嫂如願懷上孩子。
可惜天公不作美,在預產期前一周,孩子因為繞頸不幸在腹中夭折。
醫生建議她開刀,可她卻表示:
自己懷胎十月,無論如何都要經歷一次分娩過程。
可是自那以後,她卻深陷在失去愛女的痛苦之中。
「為什麼是我」,是她在那段時間最常說的話。
周潤發看到妻子經常悶悶不樂,於是下決心:
我們不生孩子了,我不想再讓你經歷這樣的痛苦。
面對媒體質疑,他也曾表示:
沒有孩子不遺憾,我們兩個人已經很幸福。
7年後,發嫂終於從痛失愛女的悲傷中走出來,並做了一個驚人決定:
既然上天不讓我們把愛分散給孩子,那我們就把這些愛分散給更多的人吧。
周潤發也支持妻子的選擇。
為了紀念愛女,兩人將共同財產56億悉數捐獻給慈善事業。
既然萬般帶不走,不如把錢給到那些有需要的人。
這般格局和境界,震驚了所有人。
往後,他們的日子雖然勤儉,卻過得有滋有味。
周潤發有活動,會帶著妻子一起參加;
閒暇沒事,兩人一起爬山、逛菜市場;
發哥生日,兩人買個蛋糕到小飯館慶祝……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日子雖然簡單,卻是別人眼裡的神仙生活。
從周潤發和陳薈蓮身上,我看到了婚姻最美的模樣:
愛不是針尖對麥芒,是互相理解和體諒;
愛是適逢棋手,旗鼓相當,是兩顆相等靈魂的交織與碰撞;
愛是不離不棄,互相欣賞,是落實到柴米油鹽仍不忘彼此最好的模樣。
點個「在看」,願每對夫妻都能朝夕相處,互不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