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日劇,當女主談起出嫁的理由時會浪漫的說:
「因為他的體溫有37.2,你們知道嗎,體溫高的人這裡都很好聞。」
另一位女主聽到別人說陰天不好的時候,她會這樣反駁:
「為什麼陰天就是不好天氣呢?」
「比起藍天,我更喜歡陰天。」而且,在和朋友一起吃炸雞的時候,他們會忽然開始討論起尊重個性的嚴肅話題。
也會在談到夫妻關係時,忽然說出「夫妻,我認為就是可以分開的家人」這樣深沉的話。
劇裡的每一句臺詞都顯得作作的,卻又有種迷之誘惑。
這部日劇就是上周二剛剛在日本開始播的神劇《四重奏》。
播出第二天,豆瓣就給它評了9.2分,過了兩天,評分默默的變成了9.3。在豆瓣這周推薦的劇集裡,《四重奏》成了評分最高的劇集。
所謂的四重奏,實際上就是指四個有音樂夢想的人。
卷:不太敢大聲說話但有點腹黑的已婚婦女,職業是小提琴手。
家森:喜歡較真、又不喜歡穿內褲的35歲洗頭小弟。業餘愛好拉小提琴。
小雀:看起來是個迷迷糊糊的和事佬,卻總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癥結。
別府:文質彬彬有點軟弱的小男人,公司小職員。
這四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但卻奇妙的組成了一個樂隊。接下來的劇集就是要講述他們之間的關係。
初看這部劇時,你會覺得它有點似曾相識。像很多日劇一樣,這部劇也有股清新的味道。
清新當中時不時來點小幽默。雖然你不會大笑,但是卻覺得很有趣。
比如剛開始第一幕,別府看到家森在路上親吻一個女孩,就問那是誰。結果家森一本正經的回答:「哦,就是一個問路的。」
問路的會親上去嗎?你以為我們是白痴啊!
不過家森嚴肅回答的樣子很有喜感。
有時候,它有點像《深夜食堂》。幾個朋友在一起做做飯、吃吃飯、聊聊天。做飯的時候會拍做飯的細節,又給食物很多特寫。屋裡的燈光也在淡淡的泛黃,射出溫暖的光。讓平凡的生活顯得鬆弛、愉快。
還有的時候,幾個朋友會去外面拍拍工作海報。拍照時,看到樹上爬過的小松鼠,大家也都會饒有興趣地抬頭去看。於是,當照片拍出來時,照片的色彩還有照片裡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有腔調,但臉上的笑容,卻是暖暖的。
這些場景組成的第一集,讓溫馨和快樂點點滴滴的進入你的眼睛,你會不經意之間就被它打動了。喜歡它就像是喜歡冬天裡的陽光。因為冬天裡的陽光總是暖暖的。
即便到了結尾,導演做的片尾曲也不簡單。主角們會畫上濃濃的復古妝,專門拍出一部獨立的MV,講述四個人之間互相吸引的曖昧關係。這在別的劇裡很少看到。
看完整個第一集,你會深深的感覺到,這就是一部溫情的文藝電影加長版。
精緻的臺詞和畫面為這部電視劇奠定了一種文藝的氣質,但根據劇情發展穿插的古典音樂,才顯示出這部電視劇的低調奢華的內涵。
說起音樂類的影視劇,這幾年幾乎每年就會有一部高水平的音樂類影視劇。
2013年,講述美國民謠的電影《醉鄉民謠》獲得坎城評審團大獎,以及奧斯卡、金球獎多項提名。
2014年,講述美國黑人嘻哈文化的劇集《嘻哈帝國》獲得好評,現在已經拍到第三季。
2016年,講述美國黑人說唱音樂的劇集《亞特蘭大》獲得金球獎喜劇最佳劇集。
2017年,《愛樂之城》席捲各大電影節,獲得包括金球獎在內的19個獎項。還不算即將到來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不敢想像這部電影到底能拿多少獎。
這些電影和劇集裡面的音樂都是與劇情融為一體的。
和這些影視劇一樣,《四重奏》裡的音樂也在推動劇集情節的發展。
第一集開場時小雀在街頭拉了一首曲子是卡薩多的獨奏大提琴組曲。
這個曲子本來是巴赫的作品,但小雀演奏的版本是西班牙音樂家卡薩多改編之後的版本,這個改編版本最大的特點就是使曲子更加率性與明快,這很符合小雀率真的性格。
第一次在別墅見面時演奏的是勇者鬥惡龍序曲。
這首曲子是日本作曲家椙山浩一給遊戲《勇者鬥惡龍》配的音樂。序曲是一首曲子的開頭,也正好說明這四個人聚在一起,一場心理角逐的好戲要開場了。
第一次在餐廳演奏的是伏爾塔瓦河。
這首曲子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有名的交響曲《我的祖國》的第二樂章,描述捷克的母親河流經全境時的無所阻擋。曲子被安置在他們初次獲得在高級餐廳的演出機會,預示著他們對於夢想的追求。
卷第一集最後偷偷流淚著獨奏的小提琴曲是聖母頌。
這個曲子的內容是做錯了事向聖母懺悔。作為懸念,這個曲子暗示了卷的丈夫失蹤或許與她有關。
這四首曲目的選擇都因劇情發展而出現,雖然觀眾也許並未察覺,但劇組的功夫做到了。
儘管《四重奏》的色彩、臺詞、音樂都顯示了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藝劇,不過,它更是一部巧妙的懸念劇。
劇集一開始,是一個陰鬱的老太太找到三個街頭藝人,請他們假裝成一個女人的朋友。第一集的最後才揭開懸念,這個女人是她的兒媳婦,她懷疑是她殺了自己的兒子。
因為有這樣一個秘密,所以表面上他們要交朋友,內心卻有懷疑。這種矛盾重重的關係將如何發展,成了這部劇集的一個懸念。
但編劇估計要讓友誼戰勝猜忌。電視劇開播之後,有一張海報,是四個人坐在一起,胸口都是另一個人的照片。按照這些照片,應該是家森喜歡小雀,小雀喜歡別府,別府喜歡卷,卷喜歡家森。但具體是不是,還得看劇情的發展。
劇裡還有一個懸念是卷的老公失蹤之謎,為什麼他會忽然失蹤?他到底是生是死?
隨著劇情的推進,這些懸念將被一個個解開,人物的關係也越來越複雜。
在懸念被解開的過程中,《四重奏》沒有像一般的懸念片那樣只注重緊張的推理,而是在劇情發展過程中填充著滿滿的溫情和友誼,還有一些生活小雞湯。
這種做法非但沒有使這部日劇顯得不協調,反倒形成了它獨立的風格。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得不提一下這部劇的編劇坂元裕二。
坂元裕二是日本教父級的劇集《東京愛情故事》的編劇。這部劇自從1991年在富士電視臺首播之後,就風靡整個東南亞。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記得這部日劇。
他的另一部《Mother》,曾獲得日劇學院賞腳本賞和東京TV Award 2010腳本賞。
之後還有《最完美的離婚》,也讓他獲得日劇學院賞腳本賞。
除此之外,他還做過其他20多部電視劇的編劇。
經他編劇的劇集總會有些小溫馨存在,又能在劇情中深刻反映人物的內心,而且還會有很多的經典臺詞。《四重奏》第一集已經體現了他編劇的很多閃光點。
光有好的編劇還不夠,《四重奏》還有的四位演技驚人的主演松隆子、滿島光、高橋一生和松田龍平。按照日劇迷們的說法,這四個人每一個人都可以撐起一部日劇。
松隆子1990年代就開始演戲,當時有一部很有名的日劇叫《悠長假期》,是由木村拓哉和山口智子主演的,松隆子在裡面飾演木村拓哉喜歡的師妹。
2001年,她再次與木村拓哉合作出演日劇《Hero》的時候,已經成了女主,憑藉這部劇,他們打破了日劇收視記錄。可見她的實力。
這次出演《四重奏》,是她自2012年出演《命運之人》後時隔五年接拍的第一部日劇。只看了一集,叨叨就被她的演技所折服。
劇裡的第二位女主演是現在日本備受矚目滿島光。她演過《愛的曝光》,還演過校園劇《對不起,青春!》等。她長相很美,但卻有種中性的氣質,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然後路轉粉。在這部戲裡,她和松隆子是暗探和嫌疑犯的關係。兩人經常會有衝突。
高橋一生,是《四重奏》裡的男主演。他因日劇《民王》而躥紅。在《民王》中,他飾演總理大臣的秘書貝原,雖然是個配角,卻搶走了主角的光芒。
他演戲的時候,總是一副撲克臉,但是卻並從不讓人感覺到呆板,有時還有點莫名的呆萌。
四重奏裡,他也是被派來假裝松隆子朋友的暗探。
除了這三位,《四重奏》還有一位主演是松田龍平。他出道時只有15歲,主演的作品是大島渚導演的電影《御法度》,並獲得當年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後來他又因劇情片《編舟記》獲得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在演藝世家長大的他演技比較內斂,經常會接一些小眾的角色。
在這部劇集裡,他塑造一個性格內向,又細膩的人。
在這部劇裡,他們四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掩蓋了身份之後,他們的矛盾和互補都變成了推動劇情的助力,十分有戲。
除了這四位主角,第一集裡還有個配角叫班傑明,是演員尾形一成飾演的。他曾經參演過楊德昌最著名的文藝電影《一一》,在片中飾演一個可以吹著口哨能讓鴿子站在肩膀上的神奇大叔。
在這部劇裡,他飾演一個為了落寞的老鋼琴演奏家。為了能在餐廳演出,謊稱自己只有9個月的生命。他在劇中的造型是日本70年代著名熱血運動漫畫《明日之丈》矢吹丈,象徵著他永不認輸的態度。
還有一個配角八木亞希子,曾經飾演過《真田丸》裡的小野阿通,還演過日本版的《東方列車殺人事件》。在《四重奏》裡,她飾演四重奏演奏所在的餐廳老闆娘。
叨叨一直覺得,一部成功的劇,一定是全體劇組努力的成果。
《四重奏》從編劇到演員,從風格到結構,都已經具備了一部好劇的所有要素。
剩下的,就只需要保持這種節奏而已。
助理編輯:王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