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加拿大前總理皮埃爾·特魯多(Pierre Trudeau)之子、國會眾議員領袖賈斯廷·特魯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學江】自建國以來,加拿大歷史上為時最長的競選於本周一晚終於落幕,小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以壓倒優勢擊敗保守黨,奪得眾議院多數席位,東山再起,重執牛耳。執政長達十年之久的保守黨總理哈珀不得不承認失敗,黯然謝幕,走下了歷史舞臺。
加拿大以往的大選一般只持續五周左右,但本屆大選卻長達11周,為時78天,是加拿大自建國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選。哈珀之所以決定將本屆競選時間拉長,其初衷是想利用本黨競選資金充裕的優勢,打一場馬拉松式的廣告戰,從而將資金相對匱乏的自由黨和新民主黨的資金提前耗盡,使其在最後階段的保守黨的廣告攻勢下無還手之力。然而,儘管哈珀機關算盡,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長時間競選也給了小特魯多以更多的表現機會:競選前期的民調顯示,哈珀的支持率一直領先於小特魯多,如果早些舉行大選投票的話,小特魯多很可能會甘敗下風。但競選時間的拖長,為小特魯多提供了表現舞臺,無論是在電視辯論中還是在巡迴競選期間,小特魯多的表現日臻成熟,可圈可點,破解了保守黨的主打廣告---「小特魯多還沒有準備好(當總理)」的宣傳。
當然,更重要的是,哈珀執政十年,積弊甚多,越來越失去民心。現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佩林,曾任保守黨法律顧問,近日他公開宣布同哈珀的保守黨決裂。他說,「在我本人親眼看到並親身經歷(這些事件)之後,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現政府已經失去了治理國家的道義權威。」這位一生為保守黨竭誠盡忠,並在保守黨應對達菲參議員腐敗案期間任保守黨法律顧問的律師的反戈,恰好擊中了哈珀保守黨的道德軟肋。達菲,這位由哈珀提名任命,並被他稱之為「最偉大的記者」和「最偉大的參議員」的名流,多年來卻一直冒領並騙取政府的住房與旅差津貼,由此引發公憤。而哈珀總理辦公室開始時為其竭力掩蓋,後來又力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令哈珀難堪的是,有多達30餘名參議員涉嫌騙領住房與旅差津貼,而其中大半為哈珀提名任命。佩林同時透露說:他不能贊同哈珀總理任命參議員的標準,即一個人如果擁有了4000加元的資產,就具有了成為參議員的憲法資格。
多倫多前保守黨市長福特幾年來一直醜聞緾身,臭名昭著,此人不僅同黑社會有說不清切不斷的瓜葛,在輿論的追查下更承認自己吸食古柯鹼。可哈珀總理上周末卻藉助這位前市長在極右保守派中的殘餘影響,組織了一場兩人同場出席的競選集會。由此可見哈珀總理如何到了急不擇人的地步。
自由黨和新民主黨正是看到了哈珀的保守黨漸失民心的軟肋,都竭盡全力地將這場大選變成對哈珀總理個人的一次全民公投。
客觀地說,哈珀的保守黨能夠執政長達十年之久,自然有其長項。其實,哈珀的執政成就主要體現在經濟管理方面,他的內閣一直將發展經濟和創造就業放在政府工作的中心位置,大力推動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對外出口。在哈珀的主持下,加拿大政府將企業稅從以前的23%逐年下調到現在的 16%; 同時還採取措施削減了中小企業稅率與家庭所得稅率。哈珀政府為推進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出口,減化並縮短了環保評估與政府審批時間。不過,哈珀對氣侯變化與減排一向不感興趣,這一直遭到綠黨和環保主義者的強烈抗議。
推動自由貿易和出口可說是哈珀政府的另一項主要成就。在哈珀的支持下,加拿大近年來同數十個國家籤署了自由貿易協議,其中包括韓國、歐盟和印度等。但他在同中國舉行自由貿易談判問題上卻一直持消積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中,加拿大幾乎是一枝獨秀,沒有遭受美歐那樣的重大打擊。哈珀將貪天之功歸為已有,歸功於自己的管理有方,一直向全世界炫耀加拿大風景這邊獨好。其實,加拿大的金融體系數十年來一直就較美歐穩健與嚴謹,其監管較美歐更為健全而嚴格。這同樣是加拿大倖免於金融危機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有鑑加拿大近年來的經濟表現不錯,哈珀在此次競選中主打經濟牌。他恫嚇選民說:小特魯多完全沒有管理國家經濟的經驗,自由黨或新民主黨執政將會出臺高開支、高稅收政策,必將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災難。顯然,這樣的恐嚇戰術難免有危言聳聽之嫌,並未能引發選民的憂慮。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南鄰美國,歐巴馬不是只做了6年的參議員嗎?他不是也沒有什麼經濟管理經驗嗎?總統也好,總理也罷,他們都有一套經濟專家班子在那裡為他們出謀劃策。對哈珀來說不巧的是,加拿大經濟今年以來表現令人失望,正面臨滑向衰退的風險。不過,哈珀將此歸咎於油價下跌的影響與國際經濟大環境欠佳,而不是他的政府無能。
在對外政策上,哈珀不屑於加拿大「國際和平維護者」的傳統形象和較為中立的角色,而偏執於以意識形態劃線,走上激進主義的道路。哈珀一再宣稱加拿大對外政策不再「為隨大流而隨大流」,加拿大要奉行「有原則的」外交政策。哈珀政府認為聯合國沒有原則性而對其持批評抵制態度,避不出席聯合國大會。他的政府一直堅決反對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的訴求。哈珀無條件無保留地支持內塔尼亞胡政府的一切強硬政策與要求,對「伊核協議」哈珀事前堅持反對,現在仍然持保留態度。哈珀先是宣稱「伊朗是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並特立獨行,斷然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自克裡米亞事變後,哈珀又一再公開指斥普京,認為俄羅斯已成為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威脅,正是在哈珀的提議並大力推動下,俄羅斯被排擠出G-8。加拿大不惜與俄羅斯發生正面對抗,是最早派出軍艦與戰機前往東歐參與北約巡邏的國家之一。
曾讓加拿大政府頗感驕傲的是,在當年以武力推翻卡扎菲政府的軍事行動中,加拿大空軍不僅是主要參與者,更出任了北約空中轟炸利比亞的最高指揮官。但對其後果,對利比亞一團糟的內戰局面與人道災難,哈珀政府卻顧左右而言他。
不幸的是,哈珀政府激進的對外政策讓加拿大的國際形象受損,有時竟至陷於孤立。加拿大在三年前競選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時首次敗選。對這一教訓,哈珀政府反以為傲,以「光榮的孤立」來自我安慰。
因此,對哈珀保守黨的敗選人們並不感到意外。不少評論早就指出,十年來,哈珀政府將加拿大帶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其意識形態偏執將加拿大帶向了極端保守主義的方向,並加劇了加拿大的社會分裂; 其激進高調的對外政策損害了加拿大「和平愛好者」的良好國際形象。人們期待,自由黨新政府上臺後,能儘快彌和社會與族群分裂,能在國際舞臺上重塑「和平愛好者」的形象。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正是在小特魯多的父親老特魯多早在基辛秘密訪華之前的1970年就以偉大政治家的魄力與遠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同中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現在,小特魯多踏著父親的足跡登上加拿大總理的寶座。人們有理由期待並祝願他能夠帶領加拿大人民取得更大的成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