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紅塵,靜默芳華,隱匿大理蒼山深處的幽深古剎

2020-12-27 楊舒涵YOUNG

大理到底有什麼?是什麼吸引著自五湖四海的你我他?是詩情畫意的生活還是遠離城市的釋然?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許大理,不過只是個逃避現實的藉口罷了。

有人說來到大理就是為了過上開客棧,聽洱海,看書發呆的慢生活。愜意舒適,仿佛外界的紛紛擾擾都與他無關,只要學會沉醉在這恬淡的生活中就足夠了。 如今的大理古城,因大肆的商業開發也慢慢的步入了麗江的後塵,喧囂的古城,嘈雜的洱海,印象中的那個大理早已不復存在了。但對於那些對大理有感情的人來說,蒼山是他們在大理避世的好去處,這裡清淨自然,儼然保留了大理最初的樣子。

每年的春天,我都會回到大理小住些時日,賞花看海的同時,也會去蒼山走一走,到那幾所藏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轉轉,去尋找以前的大理。

【感通寺尋幽】

感通寺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幾度興衰,鼎盛時期的感通寺有達三十六所庵院的規模。感通寺坐落於大理蒼山聖應峰南麓,在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距大理古城約5公裡,距離下關約11公裡。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於一身,又名蕩山寺。這裡峰巒四合,林木蔥鬱,感通寺是大理佛教聖地之一,也是大理最早建立的佛教寺廟之一。

據文獻記載,感通寺是「漢時摩騰法蘭由西天入中國時興建,至唐李成眉賢重建。乾寧三年,蒙氏僧趙波羅更葺之」。到明朝,蕩山佛寺已有30多院。歷史上感通寺就是文人學士研書習文,賦詩作畫之地。幾乎每次來到大理都會來感通寺走一走拍拍照,也許對這裡最念念不忘的便是那出世般的一花一草,一茶一木。

步行入寺的路上見到路旁的樹上貼著「吃素是福」,感通寺有一個齋堂,如果你想嘗嘗素齋,那可以來感通寺嘗嘗。

感通寺被稱為「蒼洱馳名第一山」並不只是因為這裡風景美,更在於這裡有著一系列名人、名事、名花的遺蹟,和許許多多生動感人的故事傳說。其一為「名士高僧共一樓」的千古佳話,至今尚有「寫韻樓」的遺址和擔當和尚舍利塔。

嘉靖九年,楊升庵與李元陽結伴同遊點蒼山,住宿感通寺的班山樓二十多日,在此校注《六書》並轉注千字音韻。李元陽便將此樓題名為「寫韻樓」,今遺址尚依稀可辨。

所謂「高僧」指的是晚於楊升庵100多年的雲南傑出詩人、畫家、書法家擔當和尚。擔當,晉寧人,原名唐泰,公元1593—1673,明朝天啟年間,他上京趕考未中,從此遍遊名山大川,後返回雲南侍奉老母。母親去世後,便上雞足山削髮為僧,一邊修行,一邊專心致力於詩書畫的創作。擔當詩書畫獨樹一幟,書如行雲流水,畫則有筆外之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名聲很大,有「雲中一鶴」、「南中高士」之稱。晚年常住感通寺,因仰慕楊升庵的品學,重修「寫韻樓」作為自己的住所,從此便留下了「龍女奇花傳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樓」的千古佳話。

感通寺中的碧水錦鯉。

感通寺的特產感通茶很值得品一品。當年徐霞客親口品嘗後稱道其「絕與桂相似」,「茶味頗佳」,如今感通寺的感通寺茶已經發展成大片的茶園,成為大理首屈一指的出口名茶。感通寺內便有品茶處,在這山清水秀之地,品茶修禪,別有一番美意。

有茶之處便有花,有花之處便有禪,所謂的茶禪一味,應當就是如此吧

感通寺的大殿雖然不大,但看起來卻很精緻,香火也很旺。

感通寺中的龍女花為龍女所化,接引有緣眾生,親近佛門。據《滇海虞衡志》載:「龍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

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於一身。

感通寺齋堂的後廚有些居士和義工在為僧侶和遊客做素齋。

一個人徒步感通寺,鐘鳴經誦,流水潺潺,魚戲花落,風送葉來,陽光暖身,浮雲流動,內心感動而平靜。

【寂照庵叩首】

蒼山有古庵,尼姑意趣閒。

庭內植多肉,架上存古卷。

茶煮莫殘水,米燃聖應炭。

遊人多不至,日落即安眠。

寂照庵,一座傳說中最美的寺院,寺院裡沒有香火,卻被形態多樣可愛的多肉植物鋪滿,這裡的素齋活色生香。去年的三月就來過這裡,這次到大理,果不其然,腳和胃都叫囂著要再去這座最美的尼姑庵看一看。寂照庵給人的感覺很文藝,也許和很多人心中想像的香火嫋嫋不同,在寂照庵你看不到燒香祈福的善男信女。原來這裡的師傅曾經說過:「佛什麼都不缺,不在乎你一炷香」。叢林掩映間的玲瓏寺院倒像是個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姑娘,毫無城府,不知世故。

第二次來寂照庵了,感覺比記憶中的更加喧鬧了,遊客也比以往多了不少。這些年大理慢慢成為了無數逃離大城市青年的首選避世之地,人們去西藏洗滌靈魂,來大理風花雪月。小小的寂照庵也被更多的人發掘,遊客絡繹不絕,每一處都成了拍照的絕妙景致。

來了寂照庵,自然是要嘗嘗這裡的素齋,價格公道,菜色豐富,甚至連色彩搭配都與周遭環境遙相呼應。打飯處的門梁上寫著「吃素是福」,果真如此,即便身處鬥室,也是一坐一景。案邊窗前,皆有寫意的書法字畫,或是兀自伸展開一枝綠意,拿來下齋飯,最是應景。

在寂照庵,幾乎每個角落都能看到恣意生長的多肉,它們是寂照庵的標誌景觀之一。花草不理煩囂,兀自生長,有的垂落成傾瀉的瀑布,有的漫成一汪春水,還有的卯足勁兒向上生長,渾身不甘……

寂照庵內的鮮花和多肉裝扮著這所深藏大山的尼姑庵,讓人眼前一亮,在不時的誦經聲和木魚聲中,如此清淨雅致的生活不由得讓人心生羨慕。

碧水錦鯉

吃過齋飯,可以倒上一杯茶。寺內免費提供茶水,只需交一點押金就能領到茶具。自蒼山潺潺而下的山泉水衝泡的茶水自帶清冽甘甜,就著庵裡自製的百香果茶點,午後的慵懶時光就這麼氤氳成了水中的一滴淺墨。

下午四點,寂照庵內的遊客漸漸散去,只有幾位義工阿姨在寺內修剪花草,打掃衛生,時不時的幾句閒談絲毫不影響院裡的清淨。師父在大殿裡誦經,聞著百合香、檀香,在一聲聲經文中睡意昏沉,木魚伴著誦經聲仿佛讓時光瞬間定格了一般。

也許寂照庵最讓人留戀的便是這裡的不理世事、野蠻生長的生命力吧。在寂照庵這個方寸之地,人來了又去,一切卻又轉頭空,唯有這稚嫩、脆弱的草木之美,才當得起永恆。

【聞法無為寺】

覺林寶池顯慈容紫竹搖曳,無為法堂聞如是般若不動。

無為寺在崇聖三塔景區的北側,蒼山蘭峰東麓,從國道拐上山幾公裡,過一段極其難走的石子路,才能到達靈鷲山的山門。無為寺遊客不多,偶爾見三兩行人,溪水聲和雀啾充耳,太陽的碎屑透過樹枝灑下來,石路上的青苔顯得水潤明亮,沿溪拾級大約百米,月銜橋架在潭上,背後立一照壁,上書「南無阿彌陀佛」,字下一洞,通溪水,站在橋上往裡看,巧見一翠鳥黃嘴藍羽,立在洞內。

門前一顆上千年的老槐樹。

無為寺不大,但寺廟該有的都有,藥師殿、天王殿、羅漢堂、觀音殿,大雄寶殿佛祖下站二弟子,點燃三支香拜了拜,殿內的師傅還同我回禮。匾、聯的內容同字看起來都十分有意境,不慣以習氣很重的行草,多規規矩矩以正楷或帶些拙氣的行書題匾,寫「山靜雲閒、鳥啼花放」、「過此門不許你七顛八倒」,都很有看頭。

寺廟是三進三出,進了門庭,還有一道內門,進去,才是寺廟的大殿。

從無為寺的南廂房下山來,見寺內的小師傅在客堂前尋貓,穿著灰色的僧袍,在陽光和竹影裡穿來穿去。

潭中遊魚,洞內翠鳥,林蔭路上的小麻雀和松鼠,都讓人覺得這裡是個養精蓄銳的好地方,但又不是在什麼深山老林,站在山門前一望,是腳下一長條洱海,城鎮裡四處來的遊人,海東海西大大小小的聚落村莊,熙熙攘攘都在眼裡,真是有我有天地有眾生。

一路拾級而上,耳畔只有溪水潺潺、梵音嫋嫋,參天古木和古樸石階令人有穿越時空的錯覺。

大理國的二十二位皇帝之中,有十個皇帝在此地削髮為僧,其中就包括電視劇《天龍八部》裡段譽的原型段正嚴。古時大理國以佛立國,以佛治國,段譽64歲在無為寺出家,至94壽終。

無為寺給人的感覺和那些恢弘氣派的大寺不同,這裡給人感覺肅穆高潔,茂林修竹,確實是少有的清修之地,這裡沒有世俗寺院的富麗堂皇與鼎盛的香火,唯見古舊滄桑。

無為寺就這樣隱匿在靈鷲山的山林之中,遺世獨立,清淨 無為 ,以身釋法,就像寺廟正門那副對聯一樣:無我無人無眾生壽者皆以 無為 法,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

相關焦點

  • 雲南大理FOUND SUGU民宿看盡了的風花雪月、看不盡的無為蒼山!
    站在蒼山上,向洱海方向望去,整個大理被一片綠色的田野所包圍,與洱海泛漾的水光相應和,瑞澤著滿目鄉野風貌。從古至今,無數人沿著茶馬古道來到大理,自然的形勝和獨特的白族文化使它成為理想國的代名詞。大理,是一個讓喧囂和焦慮平息的地方,FOUND SUGU便在這裡,在蒼山邊,無為寺下;在蒼山洱海,古城悠悠裡;也在風花雪月,紅塵漫漫裡。那些年,它還叫作南詔。那些年,它也是茶馬古道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那些年,它和柬埔寨吳哥、越南順化、泰國曼谷都是東南亞文化、經濟、宗教交流的中心。
  • 新聞 |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2018跨年夜靈隱古剎吉祥歡喜
    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古剎幾度滄海桑田,歷代高僧大德,傳燈續焰,無數善信賢達,虔誠護持,而今梵天淨土依舊。 2017年靈隱寺堅持弘法利生,廣開法筵,舉辦周末講經、大座講經以及傳統文化國學班,以佛法甘露令大眾普沐教澤;2017年靈隱寺堅持用功辦道,刻苦參學,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親自帶隊,三步一拜朝禮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並組織法師帶隊徒步朝覲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2017年靈隱寺堅持慈悲濟世,廣泛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建立「浙江省高校『尚德學子』獎學金,鼓勵先進,建立「雲林圓夢」助學項目
  • 雪落蒼山,掀起大理蒼山雪觀景潮,成就洗馬潭與眾不同的風光!
    對於大理來說,6月的花,7月的雨,8月的霧,12月的雪,每一種自然奇觀的出現,都能在大理乃至全國範圍內引起關注,掀起一股賞景潮!進入冬季,大理人和雲南人都在等著「蒼山雪」的到來!蒼山下雪沒有準信,誰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落下。
  • 大理尼姑庵成網紅地,一份齋飯20元,每天都排隊
    這座尼姑庵名叫寂照庵,「感而遂通,寂靜照鑑」就是其名字的來源,與寺廟的美景一樣充滿著詩意。寂照庵位於大理蒼山聖應峰南麓,是大理國第一座尼姑庵,始建於明代,原為感通寺的一部分後來逐漸廢棄。直到1982年由現任主持妙慧主持發願重修,才有了如今寂照庵的重獲新生。
  • 【大理】洱海邊尋愛,蒼山下覓菜
    【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這就是大理,風花雪月的大理。15分隨著電影《心花路放》,踏上了大理之旅,去尋找那些在蒼山下洱海邊生長的蔬菜,看看被愛情薰染過的蔬菜是否真的有那甜蜜的滋味。(圖為大理優質蔬菜種植基地)在大理的特殊地理氣候條件下,以及後期通過農業技術部門不斷試驗研究總結出的一套適合當地蔬菜生產的栽培技術,造就了大理當地豐富多彩的名優蔬菜種類繁多。
  • √ 【大理】洱海邊尋愛,蒼山下覓菜
    【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這就是大理,風花雪月的大理。15分隨著電影《心花路放》,踏上了大理之旅,去尋找那些在蒼山下洱海邊生長的蔬菜,看看被愛情薰染過的蔬菜是否真的有那甜蜜的滋味。(圖為大理優質蔬菜種植基地)在大理的特殊地理氣候條件下,以及後期通過農業技術部門不斷試驗研究總結出的一套適合當地蔬菜生產的栽培技術,造就了大理當地豐富多彩的名優蔬菜種類繁多。
  • 在大理蒼山失聯5天的男子已遇難
    昨天,開屏新聞曾報導《昆明一男子在大理失聯5天!父親:疑似獨自徒步蒼山受傷,手機沒電…》。今天下午,經記者多方核實,確認失聯多日的黎韜已遇難。8月27日下午14時50分,帶領12名隊員搜救登蒼山失聯昆明遊客黎韜的大理州紅星戶外運動協會領隊大唐遊俠給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發來微信圖片,找到黎韜的登山包、登山鞋、手機,並告知記者黎韜已過世,家人和警方都確認了。
  • 「不老女神」在蒼山洱海間打造「理想國」,大理最美地標誕生
    「不老女神」在蒼山洱海間打造「理想國」,大理最美地標誕生「蒼山洱海旁,你在我身邊」。腦海中每每響起《我會想起你》的旋律,關於大理所有美好的風景便一一浮現在眼前。清透的洱海,巍峨的蒼山,時光斑駁的古城,神聖的雞足山,歷史韻味極強的崇聖寺三塔.....在外地遊客乃至本地人的心中,大理的地標很多。而大理的地標之美,三言兩語也道不清。近日,大理又多了一個坐落在蒼山洱海間的超美藝術地標,一個自帶「地標光環」和「顏值擔當」氣息的建築——楊麗萍大劇院。
  • 萬裡天龍·風起蒼山:《天龍八部》大理再續
    很多人喜歡大理,又道不明為什麼。人們喜歡大理的「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喜歡大理遠離喧囂的寧靜,喜歡在大理留居的那些有趣的靈魂。這個寫滿風花雪月的桃源鄉,成了人們的詩與遠方心靈庇護所。比如,《天龍八部》的第一章「青衫磊落險峰行」,講的就是少年公子段譽一把扇子,遊歷大理無量山的故事。自此開篇,段譽在無量山學會了凌波微步,在蒼山與無崖子對弈的玲瓏棋局……據後人計算,《天龍八部》中近乎三分之一的故事都圍繞大理展開。
  • 空中花園、海濱院落、鞦韆吊床房,躺看粉色晚霞星空,收好這份最美大理民宿攻略!
    大理人的大理,總是藏在幽深的院子裡,任意造作。或者就在陽臺下呆著,放空著,聊著天,哪也不去。參與長居大理的畫家組織的繪畫夏令營,組織客人去周城體驗白族扎染,去蒼山下的茶園體驗採茶、制茶,去鮮花餅工作坊製作鮮花餅……
  • 雲南大理蒼山腳下滿地落英繽紛 曲徑通幽落花悅目迷人香露
    七彩雲南昆明3月18日訊(簡南俊)近日,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古城蒼山腳下滿地落英繽紛,片片花瓣紅豔十足,橫鋪曲徑,畫面格外清幽,呈現「落花悅目,香路迷人」場景,令人流連。蒼山腳下,櫻花漫天飛舞,塵土為最終歸處。
  • 詩詞裡的大理:蒼山月隱浮雲繞,洱海風清碧浪漣
    雲南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鬱、自然風光秀麗,素有「文獻名邦」之稱。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文官武將、名家學者留下了大量讚美大理的詩詞楹聯,為大理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元大德五年(1301年)任烏撒烏蒙道(今昭通一帶)宣慰副使,曾巡遊大理。著《雲南志略》,有《李景山詩集》存世。詩詞大意為:哪怕顧愷之、李公麟再世,就算他們的生花妙筆,用盡百幅生綃,也畫不出大理的美景。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
  • 今天起「雲」遊大理
    ,是眾多旅人嚮往之地,《「雲」遊大理》將通過直播的形式,為不同地域的遊客提供景區實時畫面,受眾可通過直播提前一睹大理蒼洱風光,掌握各景區實時天氣、客流量等旅遊信息。三塔倒影公園 蒼山疊翠 三塔雄姿
  • 大理蒼山又一波花海刷屏了,現在去剛剛好!
    大理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在這裡可以和自然對話,和自己對話,尋找內心的歸屬。每年盛夏時節,大理蒼山洗馬潭杜鵑花競相開放,好不熱鬧!一簇簇杜鵑花迎來最佳觀賞期。洗馬潭是蒼山頂上一個水質純淨、清澈見底的「山巔冰積湖」。在這裡的杜鵑花「野蠻」生長,令人心曠神怡。或白或黃,或紅或紫的杜鵑花,讓蒼山愈發秀美。
  • 在麗江那只能算豔遇,大理卻是遍地情種啊!
    這個數據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金老爺子對大理的寵愛非同一般,特別是《天龍八部》,簡直是一部大理百科全書。小編認為蒼山洱海是分不開的,仿佛已經融為一體,姑且就擅自將它二者並作一起來介紹。提起大理古城,大概很多人都會和小編一樣,對它的神秘充滿了好奇。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給人以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之感覺 。
  • 向前衝就是希望——記首次登頂大理蒼山小岑峰
    冬季徒步登蒼山小岑峰,沿途欣賞美美噠的蒼山雪美景。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滿腦子的蒼山雪、一路的艱辛、無限美好的風景以及最後登頂前【絕望坡】的印記等都歷歷在目。以下就是,向前衝,就是希望,即首次成功登頂蒼山小岑【cen】峰暨大理蒼山電視差轉臺小記。
  • 不是蒼山也不是洱海,你可能不知道,這裡才是大理最值得去的地方
    「也許愛情就在洱海邊,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就是這麼一首歌,給了無數人去大理的理由,魂牽夢繞著的是大理的每一處地方,每一個日出日落,從蒼山到洱海,從古城的街頭走到巷尾,想像裡的畫面那般美好,今天我們講的是不是蒼山也不是洱海,你可能不知道,這裡才是大理最值得去的地方。
  • 蒼山大環線國家步道丨勘探數據看蒼山
    大理蒼山大環線國家級步道 心懷敬畏地步入荒野 這是一場極致的戶外之旅 請跟隨我們的腳步 一同出走大理 ▼ No2-勘探成果大數據 隨著戶外徒步旅遊的興起,在積極踐行「體育強國」戰略的發展的新時期,對各地戶外資源的整合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建設國家步道,則是最頂級
  • 大理洱海兩日遊報團還是自由行,大理蒼山洱海兩日遊旅遊攻略
    雲南旅遊第二站——大理,記錄下雲南旅遊的感受吧。我們第二站是大理。到了後先去的就是大理古城。從火車站下車坐8路公交車直接到古城東門站下車即可,非常方便。對面就有很多客棧,環境很棒。從客棧出來進古城2分鐘走路。
  • 雲南「寶藏」城市,風景不輸麗江大理,還是電影《芳華》取景地
    「七彩雲南,彩雲之南」美麗的雲南一直是都是我國的旅遊大省,是無數詩和遠方的文藝青年嚮往之地,每年放下眼前的苟且去雲南散心的不在少數,義無反顧的拿起背包奔向心中的風花雪月,坐在前往遠方的車上,戴著的耳機中傳來民謠《去大理》的歌聲,仿佛自己就在蒼山下、洱海邊,好像聽到大自然在為你唱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