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巴爾扎克」,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21-01-09 澎湃新聞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至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回到英國接受教育,印度風情成為他永恆的創作主題,讓他在英國文壇嶄露頭角。吉卜林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日漸落寞,他描寫的印度殖民地生活也遭到諸多批判。儘管吉卜林備受爭議,但是其作品的文學價值不容低估,他充滿浪漫情調的文筆和生動有趣的描寫,在讀者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怒海餘生》是吉卜林在1896年創作的兒童小說,最初刊登於1897年的《麥克盧爾雜誌》,以他在新英格蘭的生活經歷為素材。吉卜林非常熟悉海上生活,他經常乘坐海輪遠航,穿越北大西洋的濃霧和冰山,在吸菸室裡傾聽輪機長和領航員講述海上奇聞。1889年,吉卜林開始了返回英國的長途旅行,從印度到中國的航行途中,他遇到了一個名叫阿爾伯特的美國男孩,這個頑劣調皮的孩子就是本書主人公哈維的原型。

《怒海餘生》的主題與吉卜林此前的《叢林故事》頗為相似,主人公置身於全新的環境,面對人生的挑戰,逐漸成長起來,最終實現了自我救贖。然而不同於充滿隱喻的《叢林故事》,《怒海餘生》具有更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吉卜林效仿作家馬克·吐溫的創作手法,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描述時代的變遷,展現南北戰爭後的美國社會,他通過豐富多彩的細節,向讀者展示了波瀾壯闊的海上歷險和簡單淳樸的漁民生活,他對切尼專列從聖地牙哥駛往波士頓的精彩描寫,更是成為鐵路文學的經典篇章。

本書的主人公哈維·切尼是個15歲的富家少年,在前往歐洲的遠洋班輪上失足落海,被海上號的葡萄牙漁民曼紐爾救起。船長迪斯科不為他許諾的財富所動,沒有立刻把他送回家,而是讓他留在船上工作,他從此在全然陌生的世界裡開始自己的新生活。這段艱苦的海上經歷讓哈維脫胎換骨,他不僅掌握了各種航海技能,還逐漸理解了人生的價值。等哈維再次回到陸地時,他的父母發現,他們的兒子變得善良樂觀,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年輕人。

這部小說多次改編成電影,1937年上映的同名電影堪稱銀幕經典,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成就了這部影壇佳作。飾演哈維的是當紅童星費雷迪·巴塞洛繆,同時代的好萊塢童星米基·魯尼出演哈維的好友丹,出身戲劇世家的萊昂納爾·巴裡摩爾客串哈維的百萬富豪父親,明星風範十足。演技精湛的斯賓塞·屈塞在本片中塑造了水手曼紐爾,他憑藉這個鮮活生動的角色贏得了1937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英]拉迪亞德·吉卜林

春和景明、馮海欣、黃孟鄰|譯

《叢林故事》是二十世紀初英國著名作家拉迪亞德·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亦為其最有影響和最受歡迎的作品,一百年來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全書由七部中篇小說結集而成,前三部描述了「狼孩」莫格利在叢林和人類社會中豐富的生活經歷,後四部獨立的故事塑造了鍥而不捨的白海豹科蒂克,忠誠勇敢的貓鼬瑞基-迪基-臺維,渴望自由的大象卡拉納格,以及性格迥異的軍營動物等眾多令人難忘的形象,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入勝。

《金姆》是著名英國作家吉卜林的代表作品。《金姆》緣起于吉卜林自己在印度的童年生活經歷。在小說中,孤兒吉姆是一個駐印愛爾蘭士兵的孩子,機智調皮,人稱「世人之友」。吉姆遇到一位喇嘛,執意尋找傳說中可以治病洗罪、擺脫輪迴的「箭河」。吉姆成為喇嘛的弟子,踏上尋找「箭河」的旅程,而印度各個階層、各種民族的人也匯聚在這條尋找之路。同時,吉姆因其特殊身世被訓練成為一名優秀的間諜,參與了波瀾壯闊的「大遊戲」。

《金姆》畫卷般展示了印度的世俗人情、種姓制度和多種文化的交融。在19世紀與20世紀相交之際的印度正是英俄大博弈的時代,恢弘的時代背景於故事中暗暗湧動。這是一部少年的成長小說,也是擁有信仰之人的尋找之旅,更是對印度歷史、風俗的生動展示。

《金姆》入選世界百大經典英文小說,對世界文學影響深遠。吉卜林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同時也是英國首位獲此殊榮的作家。其長篇小說《吉姆》對於東方風情的生動描繪、對於不同階層人物面貌的準確刻畫,使其一直為現代東方學研究者熱衷分析的經典文本。

金姆(Kim)

[英]拉德亞德•吉卜林

海際、周頤年

豹子身上為什麼有斑點?犀牛的皮膚為什麼那麼粗糙?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叢林故事》作者吉卜林最有名的經典故事集《Just So Stories》(原來如此)用最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告訴你這一切的答案。

「很久很久以前……」好多的故事是用這樣的句子開頭,但這次我們真的要回到一切故事開始之前所發生的事。

在一切開始之前,鯨魚什麼都吃,犀牛的皮膚很光滑,袋鼠長得也跟兔子沒兩樣,大象的鼻子又短又小,而駱駝根本就是個懶惰蟲……

但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這些動物長成現在的樣子呢?

全書由12篇引人入勝的短篇故事組成,充滿了異域風情和詼諧幽默。吉卜林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講述了諸多動物的來歷和世界之初的樣子。在書中,這些動物時而機智、時而魯莽、時而勤勞、時而笨拙……故事就在它們之間栩栩如生地展開。

吉卜林通過擬人的手法、生動的情節和逗趣的語言,賦予了動物們人類的性格,為孩子們描繪了一個想像中的廣闊天地,同時也把現實生活中的教訓傳達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明白生活的道理。

原來如此(Just So Stories)

[英] 魯德亞德·吉卜林 (Rudyard Kipling)

蔣雪瑤、劉晗、劉諝(責任編輯)

原標題:《「英國巴爾扎克」,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是她!速覽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超7成得主是歐洲人,亞洲作家上榜5位11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5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也就是說,在歷屆得主中,歐洲人捧走了超過7成的諾貝爾文學獎盃。
  • 書單|2010-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推薦
    看這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不難發現,似乎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都在安利一些在大眾眼中的「爆冷」文學家。所以今天螺螄君也去收集了從2010年到2020年中的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一些作品,讓我們一起來充充電吧!
  • 11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精神獨白
    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亨利克·顯克維奇 即使人世間和我們的生活都變得最壞,也還有一樣東西永遠是美好的,那就是青春。 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貓總是獨來獨往,想去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
  • 那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孩子們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據統計,目前童書已成為圖書市場銷量增速最快的領漲力量,全國每年出版的童書總數超4萬種。童書的海洋浩瀚,但真正能滋養童年的,只有那些優秀的作品。今天,本版選取多部由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為讀者一一介紹。這些大家寫的童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沉澱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為無數讀者的成長插上了翅膀。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
    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前不久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鮑勃迪倫經典歌曲。  3、《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是最能體現早期BobDylan「新左派」立場和激進主義特點的作品,整首作品所表達的就是一種向舊傳統決裂的精神。
  • 童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們為孩子寫的書
    瑞典文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自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以來,共產生了一百多位得主。我們常常覺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他們的作品對於孩子來說遙不可及,其實他們其中有不少人都給孩子們寫過書。拉迪亞德·吉卜林拉迪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國著名作家,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作品走紅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桂傑)備受矚目的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10月13日晚7時(北京時間)終於揭曉,美國傳奇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鮑勃·迪倫的獲獎理由是其「為美國歌曲傳統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記者注意到,有關鮑勃·迪倫的圖書開始在網絡上走紅。
  • 今晚,一起來讀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77歲女詩人格麗克的詩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117位得主獲得了113次諾貝爾文學獎,其中女性得主加上今年的共有16位。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臺軍為服替代役開條件: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資料圖:臺軍特種部隊與模特同場作秀原標題:臺為服替代役開條件: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想以文學專長服替代役嗎臺灣「內政部」開出的條件包括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讓網友們相當驚嘆。  據臺灣《聯合晚報》11日報導,「內政部」公告2016年役男(符合服兵役條件的年輕男性)申請服一般替代役的對象條件及相關作業規定,其中以專長資格服替代役文化獎項甄選條件相當嚴格。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
    從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 24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100個經典名句,值得讀100遍!
    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26.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27.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28.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過去20年,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們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1985年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的發表,令她一舉成名,獲提名普羅米修斯獎和星雲獎,以及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使女的故事》也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有著逾五十年歷史的布克文學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參考,布克獎官網曾發布了一篇題為《奧爾加通往諾貝爾之路》的文章,文章列出了一份由布克獎走向諾貝爾獎的作家名單,其中包括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V.S.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懷特長篇小說代表作《探險家...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秀麗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懷特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探險家沃斯》,日前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出版。本書是以傳奇探險家路德維希•萊卡特的經歷為素材創作的史詩巨著。
  • 二十世紀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一百位傑出作家
    寫在前面的話: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取消,取而待之的是於10月12日公布的「新文學獎」。在這個大獎揭曉之際,我們也回顧一下上世紀那些被諾獎遺漏的作家們。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以來,在二十世紀,共產生了九十多位獲獎者(期間有幾年沒頒獎)。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辛酸都在這部片裡了
    >傑出公民 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 | El ciudadano ilustre 2016年丨112分鐘丨19:00 | 1號廳 40元 |淘票票在線選座或現場購票 《傑出公民》講述了一位旅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隔四十年受邀重返故土的故事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一生至少讀...
    從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17:30諾貝爾物理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6日17:45諾貝爾化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7日17:45諾貝爾文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8日19:00諾貝爾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9日17:00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12日17:45從1901年到2019年,百餘年間,誕生了一百多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每個人都用自己劃時代的智慧
  • 他是短篇小說藝術創新之人,也是迄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英國作家及詩人。他是英國19世紀至20世紀中一位很受歡迎的散文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藝術創新之人」。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紀初的世界文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本人也在190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42歲)。
  • 《傑出公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回到家鄉的荒誕故事
    《傑出公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回到家鄉的荒誕故事說實話這部電影是所有我看過電影中最像小說的一部,種種角度種種切入點會讓你覺得在看電影的時候好像是在讀一本小說,故事以劇中劇的形式表演,如果你將這部電影看作是一本書的話,那麼就是在書中讀書,感覺非常奇妙並且充滿神奇色彩。
  • 託妮莫裡森過世,她是首位美國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當地時間周一,美國黑人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妮·莫裡森(Toni Morrison)在紐約過世,享年88歲。據《衛報》6日消息,克諾夫出版社在周二公布的一份聲明中證實,莫裡森周一晚間在紐約蒙特菲奧爾醫療中心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