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 劉宜全:鋼筋鐵骨奮戰抗疫建設一線

2020-12-23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編者按】近日,黨中央決定,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表彰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以黨中央名義表彰一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央企業在疫情防控鬥爭中衝鋒在前、勇挑重擔,充分發揮了大國重器頂梁柱和國家隊作用,以實際行動在這場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也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9月8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央企戰疫群英譜」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真的是什麼材料都沒有,沒人願意運過來最後還是他拍板,過去拉。」施工員尹兵良說。

「我們是輪班制,但就他一個人始終盯在現場。」技術員鄒春浪說。

「『火眼』實驗室建好了,他不吃不喝睡了一天一夜。」施工員嚴滄海說。

大家口中的「他」,叫劉宜全,是中交集團二航局六分公司副經理,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劉宜全為代表的中交人逆行出徵。他時刻衝鋒在前,鏖戰29個晝夜,參與了武漢「火眼」實驗室、日海方艙醫院等13個抗疫基礎設施的馳援建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揚「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精神,為武漢戰「疫」成功立下汗馬功勞。

「火眼」施工,最難是統籌協調

二航局先後參與了18項疫情防控應急項目建設,劉宜全直接或間接參與了其中的13項。這期間,他沒有休息過一天,被同事們稱為「鋼筋鐵骨」。

除了每項工程非同尋常的工期要求外,建設者還面臨許多艱難的挑戰。「火眼」實驗室正常情況下最少需要45天才能建成,而劉宜全帶領團隊鏖戰4天4夜搶建完成,緊接著就開始建設中國光穀日海方艙醫院。該醫院是武漢方艙醫院中標準最高、單艙面積最大、結構更加複雜的抗疫基礎設施,但劉宜全帶領著團隊,僅用8天就完成日海方艙醫院建設,並且在這8天內同時抽調人手改造完成了3家醫院。

連軸轉讓大家的體力都達到了極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二航局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劉宜全協調二航局下屬的多家單位,先後增補了3批管理人員,逐漸形成了「輪班」機制,但他自己卻始終戰鬥在施工現場。

疫情期間搶工,最讓他犯難的是缺物資。為了找到合格的材料,劉宜全除了發動全系統資源,甚至用上了最笨的辦法,根據網絡搜索的信息,一家一家地打電話諮詢。

建設「火眼」實驗室時,實驗室的一些精密儀器用到了一些當時很難採購的電氣元件,比如電力調功器、變頻器等。經過協調,這些元件一部分在湖北鄂州組裝,另一部分在江蘇組裝,最後運輸到現場再完成全部組裝。「有時候材料找到了,廠家沒車運輸,我們調集車輛自己去拉;如果廠家沒有原材料,我們自己採購材料送到廠家加工;遇到實在不能加工的,我們便到疫情較輕的省份,把未完工項目的設備拆借過來。」劉宜全說。

建設過程,最難是要防疫施工「兩不誤」

在施工過程中,劉宜全始終堅持把工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病毒的傳染性很強,最高峰時有700人同時搶工,一旦有人感染,所有人都要隔離。

接到「火眼」實驗室建設任務的當天,劉宜全帶領團隊制定了《疫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抗新冠肺炎應急處置方案》,對全部進場人員實行軍事化管理,統一食宿和出行。設置專職安全員,實行24小時輪班,現場嚴格執行每兩小時全覆蓋消毒,每天測量四次體溫。

「在我參與的抗疫設施中,沌口方艙醫院施工防疫難度最大,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進入病區施工。」劉宜全說。進入病區施工,就意味著不可避免要面對患者。接到任務後,劉宜全立刻提高警覺,連夜商定了安全防疫工作指引,指導現場安全員開展防疫工作,為進場人員配備連體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防護用品,並制定了「快速完成改造」應對策略。

工人害怕不敢進,管理人員就像「敢死隊」一樣,帶頭進!劉宜全一直堅持一個理念: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

在現場,劉宜全一直規範地佩戴口罩、護目鏡等,大家見他佩戴規範,都趕緊跟著戴好。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現場工作以後,口罩把耳朵勒破了他都沒有察覺:「摘下來時才感覺耳朵像刀割了一樣疼,一旦投入工作,反而沒感覺。」

據統計,自1月29日承建「火眼」實驗室到2月26日緊急支援沌口方艙醫院建設完成,二航局累計進場管理人員100餘人,工人近1000人次,無一人感染。

做個英雄,最難是拋開一切雜念

武漢疫情緩解後,劉宜全看到一家店面門口牌子上寫著:抗擊疫情,保家衛國!他被深深地觸動了,他說,「我反覆回味這句話,它讓我對保家衛國有了新的理解。以前我認為,保家衛國就是扛槍上戰場。其實,戰勝疫情,我們也是在保家衛國!」

面對紛至沓來的感謝信,大家紛紛向劉宜全表示祝賀,他也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英雄可不好當啊,做英雄需要有拋開一切雜念的勇氣。」劉宜全謙虛地說,他覺得自己真不是英雄,「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都來支援武漢,他們告別親人,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和奮戰在疫情最前線,他們才是英雄。我作為一名在武漢工作的湖北人,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苦點累點,也有風險,但作為一名黨員,這時候必須要迎難而上。」

隨著武漢疫情防控常態化,生產生活趨於正常,劉宜全已全面投入到復產達能工作中。 面對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劉宜全心潮澎湃,他說:「這是一種激勵,我們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要重整行裝再出發。」

 

點擊圖片 直達專題

【責任編輯:伍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中交二航局劉宜全:29天攻堅戰「疫」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的湖北武漢,劉宜全作為中交二航局抗「疫」基礎設施建設現場主要負責人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中交二航局劉宜全在工作中時間緊迫迅速返漢從1月26日開始,還在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老家休假的劉宜全就電話不斷。
  • 中交集團劉宜全:鏖戰43個晝夜 參與13項抗疫基礎設施建設
    21載流年,紮根一線,戰大漠、鬥海洋、建都市,你用雙手勾勒祖國的交通命脈。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逆行出徵,以「紅安兒郎」的氣概衝鋒在前,鏖戰43個晝夜,統籌協調「火眼」實驗室、方艙醫院等13個抗疫基礎設施的馳援建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揚著二航人「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精神,他就是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副經理劉宜全。
  • 「彩虹身姿」傳遞溫暖力量——致全市奮戰在抗疫一線志願者的一封信
    「彩虹身姿」傳遞溫暖力量——致全市奮戰在抗疫一線志願者的一封信 2020-03-04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天建成「火眼」實驗室——二航局劉宜全獲兩項國家級榮譽
    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副經理劉宜全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貢獻,受邀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參與表彰大會,並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兩項國家級榮譽。劉宜全是中交二航局武漢疫情防控應急項目建設的現場總負責人。
  • 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媽媽們
    本文轉自【新華網】;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媽媽」新華社天津5月10日電 題: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媽媽」新華社記者慄雅婷、宋瑞、劉惟真劉曉萌把想對兒子說的話寫成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媽媽特意把你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就像你時刻在我身邊。等你長大了,希望你會為此感到光榮。因為,媽媽在武漢的經歷,你以另一種方式參與了。」這次馳援湖北的經歷讓劉曉萌對母親這個角色有了新的感悟。「母親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希望孩子長大後為我感到自豪。」劉曉萌說。
  • 小愛匯大愛 福彩夫妻檔奮戰在抗「疫」一線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說:「災難中的愛情,更加偉大而高尚。」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抗「疫」一線上那些動人的畫面,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馬爾克斯筆下的「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所謂愛情,是怎樣的一份深情?
  • 一封家書:寫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父親
    這是一封特殊的家書,這是一位西農學子對奮戰在抗疫一線戰士最高的敬意!何承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19級學生,校團委大學生藝術團鋼琴沙龍負責人,其父親是湖北省十堰市國藥東風公司總醫院心血管內科的主任醫師,疫情爆發後,何爸爸主動請戰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並深入一線參與抗疫工作。
  • 武漢同濟醫院黨員職工奮戰在抗疫一線——「疫情當前,我們必須站...
    在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近2000名黨員、4000多名職工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抗疫戰鬥中,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戰旗。同濟醫院黨委領導班子帶頭,黨員幹部臨危不懼,奮勇向前。
  • 奧山「抗疫一線關愛包」風雨無阻馳援武漢
    奧山「抗疫一線關愛包」風雨無阻馳援武漢3月8日,奧山集團第八批抗疫捐贈物資從恩施出發抵達武漢,分別送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等多個醫療機構及其他多個抗疫一線單位。」中的「關愛食材包」,每份食材包裝有茶葉、富硒大米、蜜橙和衝泡即食的富硒五穀粉,能夠迅速為一線人員補充能量,增強抵抗力。
  • 奮戰抗疫一線,開啟全新旅程 ——開發區法院5名巾幗履新記
    奮戰抗疫一線,開啟全新旅程 ——開發區法院5名巾幗履新記 2021-01-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戰抗疫一線】藏藍衛士&白衣天使 攜手抗疫不負「親愛的你」
    【奮戰抗疫一線】藏藍衛士&白衣天使 攜手抗疫不負「親愛的你」 2020-02-04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衝鋒衣溫暖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
    2月19日,第二聯繫調研工作組從全國工商聯「八方支援」平臺了解到,奔赴抗疫第一線、支援湖北黃岡的山東和湖南省1200名醫務工作者,在危險和繁重的救死扶傷工作中,面臨天氣驟變,防寒保暖衣物不足的困難。獲知消息時正逢深夜,考慮到醫務工作者需求緊迫,第二聯繫調研組當即在微信群內通報情況,提出支援前線的倡議。
  • 同心抗疫!鎮江民企在行動
    一個號令,指引民企奔赴一線武漢火神山醫院日夜建設迅速投入使用。這裡亦凝聚著鎮江建設者的奮戰成果,作為參建方重要生力軍,鎮江民企在這場「戰疫」中,展現了讓人讚嘆的效率。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一下午5點,當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需要大量整裝材料時,鎮江市民營經濟協會迅速組織民企展開突擊生產。
  • 一線黨旗飄|布心社區抗「疫」一線:黨員先鋒奮戰疫情
    的使命擔當,吹響了抗「疫」集結號,社區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團結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長達18天。近日,布心社區黨委成立了疫情防控「黨員先鋒突擊隊」,16名黨員隊員猶如「16面鮮紅的黨旗」穿插在社區各個角落,戰鬥在各個防控卡點、小區出入口和城中村樓棟,24小時輪值、不畏嚴寒、共克時艱,全面排查來自疫情發生地的車輛及人員,守住了防疫最後一道「關口」。
  • 中交二航局劉宜全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兩項殊榮
    中新網·湖北中交二航局劉宜全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兩項殊榮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8日 12:01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惠遊湖北」滿月 1468萬人次遊荊楚湖北還需打造更多服貿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副經理劉宜全受邀前往北京參加表彰大會,並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兩項殊榮。
  • 【中國故事|戰"疫"】「90」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中所指出的那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2020-02-24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抗疫一線人員暖心又暖胃
    3月14日中午,鄭州市豫豐社區醫院的工作人員將熱騰騰的午餐送到了管城區南關街街道辦事處豫豐社區的防疫卡點,這已經是他們連續第3天為轄區抗疫一線人員提供「愛心午餐」。 豫豐社區醫院負責人候院長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決定免費為大家供應午餐,葷菜素菜配米飯,每天不限量,定時送到防疫卡點,讓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及時吃到熱飯熱菜,補充能量,精神飽滿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一直送到疫情結束。
  • 「爸爸告訴我,病房就是陣地,要責無旁貸去奮戰」 抗疫一線醫生女兒...
    中國日報網2月1日電(周荔華、劉坤) 「爸爸雖不是戰場上的戰士,但他卻是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的白衣戰士。爸爸告訴我,『病房就是陣地。要責無旁貸去奮戰,才能保護更多的人』。」1月31日,奮戰在抗疫一線、已經10天沒有回家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孫金中副教授,在微信視頻時聽到女兒深情朗誦的《爸爸的眼神》後,瞬間熱淚盈眶。孫金中副教授的女兒名叫孫斯好雪,今年8歲,正讀小學三年級。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所負責的病區也陸續出現感染患者。
  • 赤子之歌——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90後白衣戰士
    新華社武漢3月4日電 題:赤子之歌——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90後白衣戰士  新華社記者胡喆、李偉、譚元斌、梁建強  一聲聲「我要上」不絕於耳,一封封自願請戰書按滿手印,一支支青年突擊隊奮勇向前……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一批90後青年白衣戰士奮不顧身加入抗疫大軍,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