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元氣滿滿的哥哥》主打代際差異問題,探尋代際溝通方法。
在節目中,5位元氣大哥:吳奇隆、胡軍、王耀慶、李維嘉、蔡國慶,和5位元氣小哥楊洋、陳學冬、黃明昊、王鶴棣、王彥霖,兩代人在實境遊戲互動中,熟悉與磨合。
但從節目進程看來,大哥們與小哥隊的代溝,完全沒看出來呀。
諸位大哥甚至比小鮮肉們還要活力四射,而且絲毫沒有大哥輩的架子,並且製造的話題比小哥哥們還要多。
只是,大哥們的魅力是不是讓小哥們感到壓力了呢?
歡樂與享受,是綜藝節目所追求的價值,而像《元氣滿滿的哥哥》這樣以男藝人為主的任務型真人實境秀,受歡迎的特質來自於男藝人的個性。
元氣滿滿的哥哥們比上班族個性更奔放,身形更健美,情感更充沛,且存在感十足。
平時看著他們,能讓公眾感受到與自己不同的群體的價值。
節目中看著男藝人努力挑戰艱辛任務,似可得到不同於自身工作的滿足。
與大獲成功的《奔跑吧》節目類似,《元氣滿滿的哥哥》也是任務競技的模式。每一期有個設定的主題,但哥哥們的自由度還是蠻高的。每位哥哥的特點不同,登場製造出的娛樂效果也不同,因而使節目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
例如:第5期的捉迷藏環節,元氣大哥隊的隊長胡軍和王耀慶二人就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
胡軍裝扮成「綠巨人」掩藏於樹叢中,他時不時地會從藏身之所出來,和遊樂園裡的遊客互動,還出來走來走去打探情況。本來是很好的保護色的綠色樹葉服,倒成了遊樂園哪個區域最醒目的存在。
再看王耀慶,他穿著灰土土的道具服,任旁邊異味燻天、蚊蠅叮擾,隱匿於角落紋絲不動,忍功十分了得。
不論是胡軍的逗趣,還是王耀慶的忍術,都給節目帶來了強烈的娛樂效果,在節目播出後一度成為熱議話題。
例如:吳奇隆與劉詩詩的愛情、王耀慶的演員之路、歌壇常青樹蔡國慶老師等,對於他們的故事,熒幕前的觀眾,誰都能邊看邊說個一二,看節目的同時還得到了八卦的樂趣。
每一次任務結果的無法預測性,更製造了另一種緊張感。這種現場模式能夠提供觀眾真實具有共鳴的內容,即使明知節目是錄播的、經過後期製作的,但觀眾在觀看時,仍然會下意識地認為內容是實時的。
真實而非虛構的情景帶來樂趣,角色在設定情況下所產生的反應更具張力。
而且這並不是人為的刻意完成,每一期隊員彼此之間的互動,與現場觀眾之間的自然互動,形成共鳴。
觀眾對於哥哥們的歡樂、沮喪、感動等,能夠自然地感受到,這種共鳴性大概就是真人實境秀特有的觀賞樂趣。
還是第5期節目的「捉迷藏」環節,吳奇隆喬裝改扮,戴上面罩,出擊準備拍下「小哥哥隊」張國偉的裝置時,卻被發現而未能得手。
也是吳奇隆偽裝得太好,「小哥哥隊」都沒認出他來,沒及時喊出他的名字。
結果,吳奇隆再次試圖突擊進攻時,卻被園區安保當作壞人,按倒在地。
在播出的節目中,吳奇隆被安保按倒後,他自己並未在意,被淘汰後還和安保打招呼。他通過對講機,向隊友們說抱歉,還自嘲張國偉比他高太多,他伸手根本夠不到張國偉的背部。
但他的粉絲擔心他是否因此受傷,在那期節目播出後,粉絲們紛紛在其社交帳號下留言,關切地詢問傷勢。
甚至質疑節目組的安排不夠妥當,而讓他們的「老大」受傷。
吳奇隆在社交平臺發文回應:「玩捉迷藏遊戲就像是成長的過程一樣,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小插曲,但重點是過程你努力嗎?開心嗎?」並表示他很開心,請大家放心。
然後粉絲們感動地又好好地誇了偶像一通。
與選秀類節目,觀眾的投射共鳴,以及通過投票參與獲得滿足感不同,《元氣滿滿的哥哥》這類真人實境秀節目,以角色個性、角色在情境之中的臨場感與張力,與觀眾形成共鳴,通過節目中的笑點、淚點、感動點讓觀眾獲得娛樂與情感的雙重滿足。
10位大哥小哥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的歡樂與收穫,現在節目只剩下最後一期收官了,觀眾們都覺得意猶未盡、戀戀不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