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羊女到世界名模:沒有什麼可以擊退一個堅毅的希望

2020-08-27 薇安說

作者丨薇安Viann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位從平凡走向偉大的女性的故事,她是一部名為《沙漠之花》的電影中女主角——華莉絲·迪裡

與其他普通勵志片不同的是,這部影片劇情給人更多的是匪夷所思,甚至是心疼。那些我們未曾看到的事情,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裡發生。

特別讓人震驚世界上竟有一種殘忍的暴行以習俗的方式存在著——割禮。

女性割禮是一項極其殘忍野蠻的習俗,卻又是非洲女性必經的重要儀式。少女躺在地上或者椅子上被一位割禮師(即老婦人)用刀切除外生殖器官,再用線或者荊棘將其縫合,留下一個洞作為小便與排經血之用。

這樣觸目驚心的「手術」是在沒有消毒、麻醉的情況進行的。

電影《沙漠之花》裡原主人公華莉絲·迪裡就出生在一個有著割禮習俗的非洲國家索馬利亞。華莉絲·迪裡是索馬利亞沙漠中牧羊女,4歲遭人強姦,5歲受割禮,13歲被迫嫁人。

22歲成為時尚雜誌《VOGUE》第一位登上封面黑人超模。殊不知這光鮮靚麗的外表下,曾當過女傭、做過清潔工甚至流浪過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

然而,在她人生事業巔峰時期,沒有沉醉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為了解救家鄉遭受割禮的女性,選擇淡出T臺。

從幼年被殘忍對待,到反抗婚姻,走出茫茫沙漠,成為頂級模特,一直到現在,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國際上為「反對女性割禮」奔走發聲,她的人生,苦難重重,卻又意義非凡。

01

從頂級模特到廣告寵兒,成為邦德女郎

偶然機會,被著名攝影師特倫斯多諾萬發掘,幫她登上倍耐力封面。從那時開始,開啟了正式的模特生涯...這份機遇也給她帶來更多的可能。

隨之名聲大噪,在各大頂級廣告之中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廣告寵兒。

為香奈兒代言香水廣告。

成為露華濃的廣告模特。

還相繼為歐萊雅、李維斯等品牌出鏡,走遍倫敦T臺,米蘭、巴黎、紐約四大時裝周和時尚雜誌ELLE,魅力時尚......

1987年,華莉絲在詹姆斯.邦德電影《007:黎明殺機》飾演重要角色,被選為邦女郎!

開啟了她的熒幕生涯,她更廣泛被人所熟知。

1995年,華莉絲曾受邀參加BBC紀錄片題為《一個遊牧在紐約》,可謂是星途坦蕩。

從她的臉上你根本看不出她抱怨和悲慘的神色,可是這麼一顆耀眼星星的背後,卻遭受過不為人知的巨大磨難。

02

活出自我的堅毅,衝破牢籠的枷鎖

在華莉絲4歲時,父親的朋友登門拜訪,看到小華莉絲獨自一人子在家中,心生歹意竟然強姦年僅4歲的她。

悲劇的發生,不但沒有得到家人的庇護與安慰,父親還斥責華莉絲因沒有行割禮導致被人強姦!

受盡身邊人的嘲笑與數落,自己親生父親卻不施於援手,當最親的人棄你而不顧時,那該有多心灰意冷。

隨後一年,小華莉絲與她姐姐一樣接受了割禮。

華莉絲在自傳《沙漠之花》中曾描述:「沒有消毒,沒有麻醉,我的眼睛被綁住了,但我卻清晰地聽見刀片在身上來回割扯的聲音。」

縫合的傷口纏滿白色布條,由於傷口沒有得到及時消毒處理,小華莉絲因此高燒不退,但幸運的是她活了下來,而她的兩個姐姐卻未能倖免...

這種損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割禮,居然是為了驗貞。卻不知道是對女性的一種侮辱。

在他們看來女性兩腿之間不潔的東西被切除的那刻起,註定不能享受生活的愉悅,要忍受無數次傷口裂開的痛苦。

即使熬到生育,也不意味著苦難的結束。這樣痛苦會伴隨一身!

如果說中世紀歐洲披在女性身上「貞潔帶」是套上女性身上精神枷鎖的話,那麼,非洲的割禮則是一種對女性痛苦血肉的「貞潔帶」與無止境的精神傷害!

對於大多數的人,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儀式,每一個細節都是浪漫完美和無限憧憬。可華莉絲的父親將她嫁於年邁的老頭,以五隻駱駝作為「彩禮」。

她曾在自傳中寫到:「我從來都不是父母想要的那種女兒,我固執、任性,不斷地質疑和懷疑一切」。

所以,她決定要反抗,在母親的默許下,徒步橫穿沙漠投奔摩加迪沙的外婆,逃脫這禁錮已久的牢籠。

為了逃婚,一路穿過沙漠與叢林,飢餓難耐卻只能靠吃植物解渴,維持體力。還險些葬身於獅口,淪為獅子的午餐。

雙腳滿是血跡,差點被強暴,她不再選擇沉默,直接絕地反擊,用石頭砸死了那個男人!

她的反抗、不甘於屈服,頑強地奪回屬於女人的權利,學會承受不幸的她註定是與眾不同的。

終於,她來到居住在摩加迪沙的外婆家。

03

蛻變與機遇,迎接新生

培根曾說:「正如惡劣的品質可以在幸運中暴露,最美好的品質也是在厄運中顯示的」。

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外婆,卻被身邊的姨媽一頓數落。勤懇的她常幫忙做家務,才得以留下。

後來,姨夫擔任駐英大使需要一個傭人,她的勤勞實幹得到了姨夫準許,帶著一起去到英國倫敦,

悲慘的女孩終於踏上人生的光明大道,離開這一輩子都讓自己有陰影的國家!

雖然住在地下室,也沒放棄過學習的念頭,幹完活時隔著門「偷聽」新聞,私下學英語。她渴望學習、渴望新世界,不甘放棄自己。

四年後,索馬利亞發生了戰爭,姨夫一家全被召回。但是華莉絲不想回國,選擇留在倫敦,那段痛苦的經歷她無法忘懷,心中有一萬個「不」字。

姨夫回國,她就只能變成無依無靠的流浪民,飢餓時撿路邊的垃圾食用,睏倦時拿上一塊紙板直接席地而睡。

一個不會講英語的18歲女孩,從此開始漂流異鄉。

淪落許久的華莉絲遇到她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收留她過夜,還提供一份麥當勞的工作。

長時間的「相愛相殺」,彼此成為了好友。

因幼時經過「割禮」,華莉絲的下體只剩一個小小的火柴孔,每次小便都要花上十分鐘的時間。洗澡時要用帘子擋住,害怕被人看到投來異樣的眼光。

華莉絲因「割禮」再度復發小腹劇烈疼痛被好友送去醫院治療,不會說英語,醫生請來自索馬利亞的護理工做翻譯,卻招來同鄉的羞辱,稱做手術則是對不起父母。

即便是逃離沙漠,也逃不過來自同胞的道德綁架。雖然一開始從醫院跑出去,但後來還是接受手術,被割除的可能無法復原,至少可以給自己減少痛苦。

所幸在18歲時,正是因為這份麥當勞清潔工的工作,她遇見了人生道路的第二個貴人——著名攝像師特倫斯·多諾。

特倫斯·多諾萬發現這位獨具魅力的非洲女孩,詢問是否要當模特並給予名片。

最後她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哪怕懼怕閃亮的燈光,但從此生活會有了新的顏色,不用再流落街頭,不用再擔驚受怕。

這是她不了解的新領域,不會穿高跟鞋,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於是她找到那位收留她的朋友,向她學習走貓步。

經紀公司每天都會安排滿滿的show,絲毫不敢懈怠,努力奮鬥終於換來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

好事多磨,華莉絲六年前的護照已經過期了,於是老闆娘為偽造了一本假護照,卻被抓了。

被保釋出獄的華莉絲要面臨被強制遣返的境遇,出於無奈華莉絲決定和賓館的清潔工假結婚,以此獲取永久居住證明。

得到永久的居住證明,華莉絲就可以出國巡演,經過不斷的努力,一躍成為頂級模特。

她沒有放棄,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向前。走秀時的神情,是自信的、勇敢的。

當華莉絲受邀錄製節目時,記者要求她按照節目安排講述從牧羊女到國際名模這個改變她人生的故事時,

她拒絕了,因為改變她人生的不是被知名攝影師發現的那一天,也不是登上國際時裝周舞臺的那一天,而是她決定穿過沙漠的那一天。

人生有些東西是可以磨鍊人,有人在困難面前也許順從,也許是奮起反抗,但如果依然默不作聲,那麼就會像索馬利亞大部分女性,受到割禮行為的陋習之下。

04

享受榮譽,卻不忘初心

成名之後的 華莉絲撰寫了自傳《沙漠之花》,講述童年的悲慘過去。

將這些不合理的惡勢力抒寫為一本書,自發行以來,在全世界範圍內賣出了超過1100萬冊,並迅速引起了女電影人雪瑞·霍爾曼的關注。決定將這個夾雜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浮華與古老的宗教儀式之間的現代童話搬上大銀幕。

也就是電影《沙漠之花》。讓人驚嘆的是:一個頂級模特故事背後居然深藏這樣的一個秘密。

華莉絲在聯合國演講,是第一位公開談論婦女割禮的女性,她的故事也引起廣泛的關注。

1997年,放棄了她的模特生涯,轉而投入到反對女性割禮的工作上。同年,她被任命為聯合國消除切割女性生殖器官的特別大使。

從那刻起,切割女性生殖器的行為許多國家被正式禁止。

從事業的激流勇退到電影上映,華莉絲為此奮鬥了十二年。或許她的家人不理解,或者族人以她為恥,但她卻解救了全世界一億女性,她是偉大的。

2010年,被非洲聯盟任命為和平大使,還創立了沙漠之花基金會。用以支持她的家鄉索馬利亞的學校和診所的發展和保護。

而她經過幾次的手術,已經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同時,在美國結識丈夫組成一個美滿的家庭,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當選福布斯30位全球女性典範之一。被譽為「非洲女權鬥士」。

她在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可蘭經從頭到尾都沒提到女性要行割禮。我只祈求有朝一日再也沒有婦女要受這種罪,但願割禮成為歷史,這就是我奮鬥的目標。我承認我害怕,但決定碰碰運氣,我的個性一向如此。」

她是上天眷顧的幸運兒, 給過她無數的苦難與折磨,卻總是微笑面對,克服重重阻礙。

從出生在索馬利亞的沙漠牧羊女到頂級模特,華莉絲的改變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不失人性真善美的她一生就是個傳奇!

- THE END -

文章首發於薇安說。薇安,全球傑出女性平臺Queen時代創始人,知名公眾號「薇安說」創始人,創業公司CEO。前世界500強高管,每年掌管生意數十億,暢銷書《迭代》作者,資深教育專家。

相關焦點

  • 華莉絲.迪裡:為什麼能從牧羊女到世界頂級名模?
    從沙漠牧羊女到世界頂級名模,再到非洲女權鬥士,華莉絲.迪裡的一生堪稱傳奇。華莉絲出生在索馬利亞沙漠中,那是非洲最東端的一個遊牧民族。因為發展落後,所在的民族有著許多殘忍的陋習。在4歲時本應是一個美好的童年,可伴隨她的是悲慘與殘忍。因為她被父親的朋友姦污,可父親卻沒有為她討回公道,還指責她因為沒有進行女性割禮所以才造成的。5歲時,她被迫接受了殘忍的女性割禮,而華莉絲的兩個姐姐早已被殘忍的割禮術奪去了生命。
  • 4歲被性侵犯、7歲受割禮,她是從牧羊女奮鬥到世界名模的「沙漠之花」
    電影的女主角是一個勇於反抗舊習俗的世界名模,其實說她是女戰士也不為過的!因為人家開掛的人生源於自己的一路披荊斬棘……她那種非凡的勇氣,會激勵我們每一個人去面對意想不到的困境。天冷又算什麼呢?劇照這部電影根據出生在索馬利亞的黑人名模華莉絲·迪裡(Waris Dirie)的自傳暢銷書改編,翻翻華莉絲的履歷,看她一路從牧羊女奮鬥到世界名模的傳奇人生,似乎是個被上帝眷顧的人。
  • 《沙漠之花》從牧羊女到世界名模,她的一生布滿苦難,又寫滿榮耀
    這是根據世界名模華莉絲迪裡的同名自傳改變的電影《沙漠之花》中的臺詞。如果不是看了這部影片,我幾乎不敢相信,世上居然還會有女性「割禮」這樣慘無人道的陋習。整個過程極其殘忍,沒有麻醉,止痛,也沒有消毒流程,一個剃鬚刀片就能手術,一節植物的刺就能做縫合針。華莉絲就這樣在一塊石頭上完成了手術,家裡還有十二個孩子需要照顧,小小的她被母親留在石頭上待了兩天,雖因傷口感染髮高燒,但能活過來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 《玩具總動員4》如何讓牧羊女和薯蛋頭回歸?
    把女配角牧羊女拉到故事的中心來  牧羊女波·皮普將強勢回歸《玩具總動員4》!第三集中,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不見芳蹤的瓷雕牧羊女波·皮普到底上哪去?在《玩具總動員4》,不僅將清楚交代發生什麼事,更會看到牧羊女改頭換面強勢回歸,且繼續由當年配音的好萊塢女星安妮·波茨回歸獻聲。
  • 從接受割禮的牧羊女,到世界級名模,用一生撰寫的勵志大片
    從牧羊女到世界超模,出生於索馬利亞一個偏遠地區的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一、受了這些苦,一定是為了什麼值得的東西。這句話是華麗茲的外婆說的。電影裡她拼命地跑到了索馬利亞的首都。外婆是疼愛她的,但傳統是令人害怕。
  • 華莉絲,迪裡:為什麼我們可以從牧羊女轉到頂級模型?
    從沙漠牧羊女到頂級模特世界再到女權主義者非洲,華莉絲的生活,迪裡是傳奇。華莉絲出生於索馬利亞沙漠中,是非洲最東部的遊牧民族。由於發展落後,這個民族有許多的殘酷習慣。因為她被她父親的朋友強暴,但她父親沒有為她伸張正義,並指責她沒有做女性割禮。五歲時,她被迫接受殘酷的女性割禮,而其中的兩個姐姐已經被殘酷的割禮殺死。華莉絲以為包皮環切術後,她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但她總是鄙視父親。13歲時,為了五匹駱駝,她是一個60歲的男人。
  • 胡迪和牧羊女的擁抱
    她的這個拉開界限的動作意味著什麼呢?保持社交尺度?男女授受不親? 胡迪在擁抱失敗之後,並沒有失落,依然開心,反正他一直都是傻樂的。鏡頭給到胡迪,他有一些隱藏很深的失落和傷感。 他覺察到了一種鴻溝,橫亙在他和牧羊女之間,難以逾越。 他不知道為什麼?
  • 牧羊少年的奇幻世界
    保羅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蒙上了一層似真似幻的神秘面紗,簡略而又深刻的人物,瑰麗而又危險的沙漠,古奧而又玄妙的語言,用白描的手法織就一個迷人的鍊金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仿佛有一隻「寫就一切的手」冥冥之中布好一切,只靜靜等待它的發生。這部作品不需甚解,你看到什麼,那便是什麼吧。
  • 她被迫承受「割禮」的女性,如今成為世界名模造福千萬人民
    榮耀加身的名模華莉絲 · 迪裡(Waris Dirie)是世界頂級模特之一,也是第一位登上雜誌封面的黑人模特,還是福布斯選出的三十位全球女生典範之一。她擁有一頭典型的非洲捲曲頭髮,面部棕色的皮膚細膩得發光,散發著一種不同於白人模特的神秘與野性。
  • 《沙漠之花》:從牧羊女到超級名模,揭露1.3億被割禮殘害的女性
    《沙漠之花》根據索馬利亞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暢銷書改編,講述了華莉絲從索馬利亞沙漠中走出到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故事,於2009在影片當中,華莉絲3歲時遵循傳統被迫進行了割禮,在野外沒有麻醉,由部落年長的女性使用傳統切割工具切除全部生殖器,再把傷口縫合。由於傷口感染她發了高燒險些死去,而她的兩個姐妹一個死於割禮時的大出血,另外一個由於割禮後遺症懷著腹中胎兒死去。多年後對著記者回憶「改變我一生的那天」的時候,僅僅是割禮前一天分到了比平時多一點的米飯。
  • 《沙漠之花》從牧羊女到超級名模,揭露1.3億被割禮殘害的女性
    《沙漠之花》根據索馬利亞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暢銷書改編,講述了華莉絲從索馬利亞沙漠中走出到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故事,於2009年在英國上映,影片名沙漠之花取自華莉絲在索馬利亞語中的含義。華莉絲作為一名割禮受害者,在1997年模特生涯高光時刻接受採訪,談論了在她兒時經歷的生殖器切割,此次採訪震撼全球。她選擇放棄了模特生涯,轉而投入到反對女性割禮的工作上。
  • 《可可託海的牧羊人》養蜂女其實並沒有嫁到伊利,她為何騙牧羊人
    《可可託海的牧羊》這首歌講述的是養蜂女和牧羊人的故事,非常感人。四處漂泊,即養蜂又養家養蜂女是一位來四川的單親媽媽,有兩個孩子,丈夫已去世。養蜂一般都是哪裡有花開就往哪裡走,因為方便蜜蜂採蜜。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隨著草原上的鮮花慢慢凋謝,養蜂女知道自己該離開了,為了不讓牧羊人傷心,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夜晚,她趕著駱駝一個人離開了可可託海,而下一站就是伊利。
  • 名畫的秘密----《懷抱羊羔的牧羊女》
    眾所周知,法國十九世紀名畫家米勒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路得剛到迦南地的時候,靠在別人家的麥田裡撿麥穗供應婆婆。財主波阿斯吩咐僕人說: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上,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得2:15--16)我們今天欣賞米勒的另一幅油畫《懷抱羊羔的牧羊女》。
  • 牧羊女小詩五首
    牧羊女小詩五首
  • 這個世界上的第一碗「臘八粥」,是釋迦牟尼喝的,廚師是個牧羊女
    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並延續至今。相傳,釋迦牟尼是現在尼泊爾境內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29歲時,深感印度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不合理,下層社會深受生、老、病、死之苦,為了獲得覺悟,看透人生與生活真相,他流浪了六年的時間。他赤身裸體、四處流浪,頭髮脫落,眼窩深陷,萎縮的身體看上去像一個骷髏。
  • 親子幼兒簡筆畫:獨立自主的牧羊女,快樂屬於自己的!
    這部電影中的牧羊女不會如以前那樣的溫婉,而是變得更有自己的性格,也會不時地告訴胡迪,即使沒有陪伴在主人身邊,我們還能去尋找更加精彩的世界。我覺得,她是不是告訴我們,如果陪伴主人長大成人就會被丟棄,還不如自己走出舒適圈,尋找更燦爛的未來。
  • 傲嬌書生出上聯:「白水泉三口為品」,牧羊女巧對,書生自嘆不如
    傲嬌書生出上聯:"白水泉三口為品",牧羊女巧對,書生自嘆不如有這樣一位叫裴律的書生,可以說自幼飽讀詩書,附近鄉親無人不知其才華,從小到大就是人見人誇,就養成了裴律驕傲自大的心性,認為自己非常優秀,滿腹經綸無人能及,見誰都得炫耀一番
  • 《休憩的牧羊女》「定居」河北邯鄲
    圖為米勒油畫《休憩的牧羊女》收藏揭幕式。邯報融媒體記者陳蘇冬攝7月19日上午,近百名藝術界名家以及媒體朋友相聚邯鄲韓玉臣美術館,共同鑑賞巴比松畫派大師米勒的油畫珍品《休憩的牧羊女》。米勒作為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因其聞名遐邇的代表作品《播種者》《拾穗》《牧羊女》《晚鐘》等被中國人熟知。米勒的作品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萊爾米特、梵谷、達利等畫家作品中都有米勒油畫的痕跡。米勒作品《晚鐘》一度輾轉它國,100年前法國收藏家喬治·肖夏爾花巨資將其收購,才最終回到法國。
  • 牧羊女與司馬燕,一代「女俠」去哪了?
    但是《少林小子》電影一開場,隨著一陣悠揚的歌聲,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映襯下,一個再熟悉不過的美麗面容即刻跳入我們眼帘。這不就是《少林寺》中那位純潔無瑕,晶瑩如玉的牧羊女嗎?「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每當聽到這首《牧羊曲》,腦海中就會顯現出那個拿著鞭子,唱著歌兒,在山坡上自由自在放羊的那位小姑娘。
  • 又一個被豪門毀掉的女星,從名模到「怪物」,她都經歷了什麼?
    每個女人都有一個「豪門夢」,希望自己可以嫁一個好老公,享受榮華富貴。可並非每一個女人都有這樣的好福氣。在娛樂圈經常有明星嫁豪門生活不幸的案例。比如嫁入豪門的知名女星車曉,丈夫是煤老闆之子,當地首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