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廣州,你還記得是什麼模樣嗎?
翻開相冊,你是否會懷念以前樸素的生活呢?
30年前,有一個人用鏡頭記錄了廣州街頭的點滴時光,
靜態的照片,但帶動的是無邊思憶....
1936年生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一個愛國僑領家庭,是美術科班出身的資深攝影家。在新中國的幾個主要歷史階段,他作為負有歷史使命感的攝影人,以其深厚的美術修養和嫻熟的攝影技巧,用現場抓拍的手法,創作了大量富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的作品,為豐富共和國的影像文化寶庫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真實畫面裡蘊藏著樸素的故事,
我們記錄歷史,歷史也記錄我們。
攝影家翁乃強真誠地用鏡頭記錄歷史,反映時代。
在他鏡頭下,
1987年的廣州,是這樣的——
沙面,一直是廣州的一塊風水寶地,
那時候未有「優閒」的講法,
但對著珠江、一張報紙就可以消磨半日時光
80年代,有哪個廣州人敢說自己
沒有推過單車上海珠橋?
街道工廠養活了多少街坊大姐?
沒有禽流感的80年代,人和家禽最親密的
接觸就是從農貿市場抱一隻雞回家「加餸」
從衣著打扮上很容易分辨出「港澳同胞」
大包小包的港貨是他們對內地親戚的無私饋贈。
廣州火車站廣場,
大家都大包小包準備回鄉過年,
當年最流行的潮服應該算是」太空褸「
1987年東方樂園剛剛開園,樂園的霓虹燈
成為廣州火車站廣場最耀眼的廣告牌。
位於文明路的周生記太爺雞是中國第一代個體戶,
見證了時代的變遷,80年代的廣州人,
即便沒吃過太爺雞,但一定知道這個寶號。
蝙蝠袖冷衫也是80年代一大潮服,
這位潮男在廣州圖書館自學室認真學習的情景被攝進鏡頭,
80年代真是一個崇尚【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時代
1987年教育路越秀花市牌樓。
廣州人過年,
怎能少得大吉大利的年桔呢?
農曆年春節外國友人對」行花街「很感興趣
國人對外國遊客還充滿好奇,
但我對後面的公共汽車更感興趣
文化公園的三代人
短短幾百米的西濠二馬路,
酒樓、戲院、旅店、餐廳、商店林立,
如香港旺角般繁榮熱鬧,
人人菜館更是全國首家24小時營業的酒樓,非常火爆!
如果時光可以重來,
你還希望建人民路高架嗎?
廣州酒家喝早茶的市民,
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共坐一檯,
【搭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某五星級酒店的服務員,
那年代能進大酒店當服務員,
是一種」榮耀「
至少證明你有顏值
兩旁堆滿單車,頭頂掛滿衫褲,
這是廣州千千萬萬條尋常小巷的真實寫照
他們身上的悉心打扮,
看得出一家大小都很重視節日的遊樂時光。
還記得
當年」朝聖「中國大酒店的心情嗎?
如今騎樓沒有了,
連逛北京路中山五路的心情都沒有了。
浩瀚煙波裡
我懷念 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聲明】本文章素材源於網絡,經好多廣州人都唔知嘅野整理髮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精彩資訊,請花三秒長按二維碼關注
公眾號ID:gzthings
微博:@好多廣州人都唔知嘅野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wuzhig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