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要採訪高橋YOKO,是因為《知日》要做「森女」特集,而她已經為森女的代表性女優——蒼井優拍過3部旅行寫真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各大攝影網站上,高橋YOKO被介紹為「森女攝影家」。
沒有人比她更適合在森女特集中出現了,懷著這樣的想法,我給高橋女士發出了第一封郵件邀請,希望能對她森女攝影家的身份進行採訪。很快,我就收到了回信。
但是,卻不是我想像的那樣……
YOKO在回信中否認了自己是森女攝影家。在她看來,雖然無法控制外界如何定義,但如果以這個身份接受採訪,就等於自己默認了這個稱呼。
於是,我只好忙不迭地給YOKO回信鄭重道歉,並希望她能作為一名「攝影家」接受我的採訪。這回,YOKO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請。
最初選擇以攝影為職業的契機是什麼?
高橋:最初是受到朋友的鼓動,我才開始拿起照相機拍照的。但是很快就發現,我特別喜歡手中這個充滿機械感的黑色四方塊。之後的事你們也就知道了。
網絡上評價您的攝影作品時,都會用到「有種靜謐的力量,具有獨特的色彩和表現」這樣的形容,您覺得準確嗎?您如何評價自己的攝影風格?
高橋:我很高興自己拍攝的照片能得到這樣的評價。我也認為自己的風格在於色彩和色彩搭配,也許正是我對某一種色彩搭配的偏執,才得到「風格靜謐」這樣的評價吧。我從來不拍黑白照片。
平時喜歡用數位相機還是膠片相機?
高橋:我的話,絕對是用膠片相機。雖然也會用到數位相機,但是只會在別無他法的時候才使用。比如說還在旅行拍攝的途中,但又必須馬上交照片給編輯,所以只好用了數位相機,然後把電子照片傳給對方。
我對數位相機本身沒有太大的牴觸感,只是覺得作為一個攝影師,又用膠片相機又用數位相機的太麻煩了。我喜歡給自己留出一些「不會」的空間。
您好像特別喜歡到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取景,這些地方對您有什麼特別的吸引力嗎?
高橋:是的,我對東歐國家非常感興趣。這些地方之前的很長時期都像是被遮在一層面紗中那樣,對於身處外界的我來說充滿了未知感和神秘感,仿佛是「牆的另一邊」一樣。而且,我也特別喜歡這些地區的色彩,同樣在色彩上吸引我的,還有美國的中西部等地。
您拍攝蒼井優的契機是什麼?能跟我們分享一些旅途中有趣的事情嗎?
高橋:契機是因為受到出版社的委託,想出版一本蒼井優在異域的寫真集,但是由於經費原因,只能負擔攝影師和小優兩個人的旅費,所以,這是一場兩個人的旅程。小優是女生,攝影師當然也只能由女性擔任了吧。
有趣的事情有很多,我之所以在需要負這麼大責任的情況下,還這麼多次和小優兩個人一起旅行,就是因為小優性格特別地隨和。我和小優就像學校俱樂部的學姐和學妹,彼此非常了解,她會幫我搬運行李和攝影器材,在火車上吃完了飯還會親自洗兩個人的盤子。
您為蒼井優、新垣結衣、Chara等日本女藝人拍過寫真,在《海鷗食堂》和《眼鏡》這兩部女性題材的電影中也擔任過靜態攝影師。為什麼您的攝影對象絕大部分是女性呢?
高橋:這也不是我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好像拍著拍著就變成以女性模特為主了。這也不是說我必須拍攝女性才行,如果讓我來說,我更喜歡把自己定義為「中性」,這種狀態是最讓我安心的。
您的下一個作品是什麼?能向中國讀者們介紹一下嗎?
高橋:當然可以。我現在正著手創辦一個叫做《Ontario》的視覺雜誌。歡迎大家去看看!
這是一次很「驚險」的採訪,但也讓我得到了一次可貴的教訓。攝影師不喜歡把自己框死在一個固定的風格領域裡,同樣也不喜歡別人給自己定性。不僅是攝影師,也許從事藝術創造的人都有這樣的訴求。
創作是自由的,只有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並且永遠保持謙遜的態度和好奇的心態,才能不斷創作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