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來點硬核世界史】 第17期
本期主題:
妻子的復仇:同性戀國王慘死之謎
戳下方,聽愛德華二世慘死之謎
愛德華二世,英格蘭國王
(1307—1327年在位)
愛德華二世是金雀花王朝第六位國王,他的性取向問題,一直為人熱議。1307年,23歲的愛德華二世登基,並迎娶了當時年僅12歲的法國公主伊莎貝拉。這位公主可不簡單,她雖然年紀小,但個性堅毅,行事果決,被後世稱為
「法蘭西母狼」。
伊莎貝拉
她也是後來逼愛德華二世退位,並殘忍將其殺害的罪魁禍首。婚禮當天,愛德華全程都在討好自己的男性好友
加韋斯頓,王后本人反倒像是陪襯。
不僅王后不快,當時參加婚禮的賓朋們也都忍無可忍,紛紛憤而離席。更令伊莎貝拉感到屈辱的是,
婚禮當晚,國王沒有與王后同床,而是與加韋斯頓在一起,這簡直就是公然讓王后難堪。除了情感上的偏愛,愛德華還給予了這位男性好友極大的權力。加韋斯頓仗著國王的寵愛橫行霸道,還濫用特權,攪得國家烏煙瘴氣。終於,他的行為引起了貴族們的強烈不滿,聯手將他驅逐出境,並在後來處死了他。
愛德華二世與加斯韋頓
雖然愛德華與伊莎貝拉在1312年有了一個兒子,但兩人的關係,始終淡漠而疏遠。1314年,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
班諾克本戰役,更讓兩人關係雪上加霜。由於戰略不當,愛德華二世率領的英格蘭軍隊慘敗。這是繼黑斯廷斯戰役後,英格蘭軍隊遭遇的最慘烈的失敗。
戰敗的愛德華馬不停蹄,獨自逃回了英格蘭,王后伊莎貝拉則被他丟在了兵荒馬亂的戰場。
後來,伊莎貝拉僥倖逃回英格蘭,卻看到愛德華與他的新歡德斯彭賽玩得不亦樂乎。新仇舊恨,讓伊莎貝拉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復仇的種子也慢慢抽芽。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1324年,英法兩國爆發了邊境衝突。法國國王希望愛德華二世籤署一份向法國效忠的合約,愛德華二世拒不同意,還將作為法國公主的伊莎貝拉囚禁了起來。德斯彭賽也趁火打劫,乘機將王后的豐厚財產據為己有。這時,伊莎貝拉的憤怒和失望再次燃燒,終於在1325年,帶著兒子逃回了法國。伊莎貝拉說:「我丈夫和我之間有了第三者。除非大仇得報,否則我就要以寡婦的身份哀傷終老。」
重獲自由的伊莎貝拉決定復仇,而復仇的第一步,就是選對盟友。由於德斯彭賽利用特權,侵佔了大量原本屬於其他貴族的土地。貴族們忍無可忍,聯合起來向國王開戰。他們的首領,就是伊莎貝拉後來的情夫。1326年,伊莎貝拉與情夫聯手,在貴族們的支持下奪取了政權。她逮捕了老仇人德斯彭賽,以慘無人道的方式將他折磨致死。據說,德斯彭賽在意識仍然清醒的情況下,被一刀刀凌遲,開膛破肚,最後處以絞刑。
「第三者」除掉了,但在如何報復愛德華二世的問題上,伊莎貝拉有些犯愁。因為愛德華沒有犯下任何違反法律的罪行,因此他不能被廢黜,只能想辦法讓他主動退位。1327年,在威逼之下,愛德華二世淚流滿面、在半暈狀態下同意退位。伊莎貝拉還逼他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三世。有傳言說,老國王是被一根燒紅的長矛刺穿身體而死,兇手很可能就是伊莎貝拉指派的。 不管怎麼說,伊莎貝拉大仇得報,兒子也成為了國王,看似完成了完美的復仇。
愛德華三世
但世界總是充滿不幸,傳說,後來她的姦情被兒子愛德華三世撞破。憤怒的愛德華三世處死了母親的情夫,並將母親終身囚禁。作為國王,愛德華二世缺乏統治才能,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無所建樹;即使是作為戀人,他在老情人去世後立刻尋找新歡,也絕對擔得起「渣男」的稱號了。
專為歷史愛好者打造的世界史權威讀物,
牛津大學鎮館之寶!
「牛津世界史」系列是由多位歐美傑出歷史學家合寫的通史性著作,是耗時40年專為歷史愛好者打造的世界史權威讀物。
作者都是來自牛津大學等國際頂尖名校的教授,各自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
這一系列被譽為牛津大學出版社壓箱底的寶貝,其中多本著作成為牛津大學的官方指定教材。
有顏又有才,在古羅馬當奴隸要求這麼高?
喝酒兌水、熱愛裸奔,在古希臘當貴族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殺妻狂魔」亨利八世,當他的王后太難了.
終身未嫁但緋聞不斷,原來女王也會被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