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壯族狼兵的抗戰畫卷——少數民族紅色電影《狼兵吼》的抗戰愛國表達

2021-02-12 秘境LOVE

●曾亞玲

        《狼兵吼》是近年來我州少數民族紅色電影的代表作品,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許多獎項。影片精準地表達了位於祖國西南邊陲文山壯族狼兵後裔抗戰愛國的歷史傳承,突出表達了狼兵後裔在抗日戰爭中的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影片也細緻地表達了壯族的民俗文化,並巧妙地運用了動作、懸疑、愛情等商業元素。不僅突出了壯族狼兵後裔這一主體表達對象,還對抗戰愛國群體進行了全方位表達,為觀眾展開了一幅全民族抗戰的波瀾畫卷。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少數民族紅色電影如花朵絢麗綻放,成為我國紅色電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塔吉克族抗敵的長影作品《冰山上的來客》、朝鮮族抗日的作品《冰雪金達萊》、藏族抗英的作品《紅河谷》、彝族抗戰的作品《彝海結盟》、蒙古族抗戰的作品《嘎達梅林》等。近年來,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又相繼拍攝了一些優秀的少數民族紅色電影,如羌族的《紅色土司》、水族的《水族魂1944》、壯族的《狼兵吼》等。

        《狼兵吼》是一部講述文山壯族狼兵後裔勇敢地參與到抗日鬥爭中,把抗戰藥品文山三七運送到抗日前線的驚險故事。電影自上映後,獲得了第一屆法國諾曼第—第二次世界大戰國際電影節傑出二戰故事片獎、印尼年度電影人電影節鉑金獎、第七屆美國冬季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女主角提名獎、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金杉葉優秀故事片獎等,於2020年2月入圍首屆柬埔寨亞洲國際電影節。目前,本片在央視電影頻道已播出18次,並被譯製成20多個少數民族語言影片進行全國公益放映,傳播了壯族同胞深切的抗戰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影片精準地表達了壯族人民抗戰愛國的歷史傳承

(一) 突出抗戰愛國主體——壯族狼兵後裔

        狼(俍)兵是距今450多年前的明朝壯族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影片採用倒敘的手法,通過男女主角儂三和陸小妹的分別回憶,由儂三的師父講述了明朝壯族抗倭名將瓦氏夫人,率領驍勇之師狼兵長途奔襲到江浙沿海抗倭,三戰三勝,消滅倭寇數千人,戰功卓著,威名遠播的愛國故事。

        1938年7月,武漢會戰處於最激烈階段。文山的壯族狼兵後裔組成新的狼兵戰隊,加入滇軍成為抗日前線的強兵勁旅、堅甲利刃。文山地區盛產的療傷奇藥三七成為戰爭急需物資,狼兵承擔了護送三七的重任。影片展現了在滇軍、八路軍的團結作戰下,成功戰勝日軍的阻截,把藥品送到武漢前線的歷程。影片多次傳遞壯族狼兵保家衛國的歷史傳承。「壯家子弟,上陣殺敵,如狼子之勇猛,犯我中華之敵,撕碎咬死。」

(二)抗戰愛國情懷的成功表達

        影片男主角儂三為了抗日參加滇軍,推遲了與女主角陸小妹的婚禮,相約抗日戰爭勝利後完婚。儂三作為壯族狼兵後裔,從小拜女主角的父親為師,與師兄師妹一同勤學武藝,苦練槍法,並且與師兄一同苦練「狼兵吼」武藝。影片中的狼兵部隊多次喊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誓言:「狼兵出,滅鬼魔;血為祭,狼心齊;勇為勝,恨制敵;保老幼,護國地;惡必報,賊必誅;身敢死,不後退;狼兵吼,殺!」

        影片展示了以儂三為代表的狼兵們超高的武藝和勇氣,在血與火、生與死的戰場上與日軍奮勇廝殺,尤其在最後反攻時,狼兵戰隊每個人臉上塗著油彩,誓與敵人決一死戰,表達出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反一號川村犬男兇險狡詐,在與儂三的生死搏殺中,川村犬男手提武士大刀,招招致命,而儂三使出狼兵獨有的招式套路,巧妙地避開川村犬男武士大刀的襲擊,進而反擊,多個回合的搏殺,儂三最後飛身躍起,飛踢川村犬男,狠狠一拳擊中其命脈,將其劈入滾滾激流中。影片通過展示狼兵們超高的武藝和勇氣,以及他們在面對瘋狂的日軍時的不退縮、有勇有謀,成功地表達了壯族狼兵後裔的抗戰愛國情懷和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精神。

(三)狼兵傳承戰鬥作風的成功表達

        戰鬥作風是作戰部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影片通過大量激烈的作戰場面,表達了壯族狼兵戰隊團結協作、驍勇善戰的戰鬥作風以及山嶺叢林遊擊戰術。明朝的瓦氏夫人為了培養「俍兵」團結協作的戰鬥作風,讓士兵三人一組,穿上模仿壯族木屐製成的長木鞋,練習賽跑。這樣士兵們必須互相配合,形成一體。影片中,儂三和陸小妹多次冒著生命危險,不懼威脅,救出落入日軍手中的戰友。陸小妹對阿紫情深義重,身體力行,背著阿紫一路後退,處處體現團結協作的戰鬥作風。

        影片在文山州富寧縣、廣南縣的崇山峻岭之間拍攝完成,展現了壯族狼兵後裔繼承壯族古代兵法和叢林遊擊戰術,在茂密的叢林中設置各種陷阱,成功抵制了敵人的進攻。近代抗法戰爭中,法國殖民者也吃過勇敢善戰的「俍兵」後裔「壯族山地兵」的不少苦頭。影片出現三次狼兵之間用獨有的暗語呼喚戰友前來,並且暗語可以傳達出具體方位。

民俗文化與商業元素的雙重表達

        電影的創作不是空中樓閣,離不開真實的歷史背景,電影人物也離不開具體的文化氛圍和民俗文化。影片圍繞壯族狼兵後裔,自然需要把壯族的民俗文化細緻入微地表達到位。

(一)壯族民俗文化的細緻表達

         療傷神藥三七主產於文山州,習稱「文三七」,有「北人參,南三七」之譽。影片就是圍繞多方勢力搶奪三七而展開的,在電影開始就直奔主題,展示了三七的神奇藥性,交代了多方勢力獲知一批三七將被運往武漢戰場前線的背景。

        影片中,護藥小分隊通過馬幫來護送藥品三七。抗戰時期,隨著中東部國土淪喪,雲南馬幫這一傳統驛運,承擔了歷史重任,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正是雲南的少數民族同胞,活躍在驛運路線上。影片出現一個情節,八路軍交通站葉國恩騎上頭馬,一聲號令,馱著三七的馬隊都跟隨著頭馬跑,日軍的阻截失敗了。

        影片中的護藥小分隊一直身著壯族的民族服飾,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男戰士身著壯族男子服飾,是用當地土布製作的破胸對襟的唐裝,頭圍黑頭巾。陸小妹和阿紫姑娘身著壯族女子服飾,藍黑色衣裙,褲腳稍寬,袖口領口都有刺繡,簡單樸素。也有銀飾,如銀耳環、銀手鐲和銀項圈等。男女主人公的定情之物是祖傳的祖母綠,正是出產自雲南當地的寶石。陸小妹的一個頭飾是模仿黃牛角的樣式,這是壯族儂系的頭飾特徵。通過儂三的姓氏以及儂三師父在其出徵前說到「帶上我們儂人的武器」,可以推斷出男女主人公屬於壯族的儂支系。

(二)商業元素的巧妙運用

        新時期的紅色電影加入商業元素,使影片在日趨激烈的電影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智取威虎山》等主旋律電影,成功地吸引了年輕觀眾群體的目光,為紅色電影市場帶來了新氣象。《狼兵吼》影片雖然沒有名導演、大投資等明顯的商業製作,但是也巧妙地運用了動作、懸疑、愛情等商業元素。

        《狼兵吼》中以儂三、陸小冬、陸小妹、阿紫為代表的狼兵後裔武藝高強,影片有著超多驚險的動作搏殺。從明朝開始,壯族男孩從10多歲就開始習武,壯族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影片中多次出現壯族武術的展示,尤其是壯拳。影片中,阿紫使用壯族尖刀與川村犬男一對一搏鬥時的動作設計精心到位,觀眾看得驚心動魄。

        影片開端,護藥小分隊入住客棧,戰士打地鋪看守著馬馱子,雖然日軍和滇軍都在往客棧急速趕來,但在他們到達前,三七卻沒有任何徵兆地神秘消失了。影片成功地設計了懸疑劇情。影片中出現了未知的一股勢力,能不費吹灰之力神秘地劫走三七,使觀眾無法看清真相,引起無數猜測,強烈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並啟發後續思考。

        影片開始通過女主人公回憶的方式,交代男女主人公是戀人關係,並且有婚約。通過豐富的劇情,讓觀眾看到了雙方感情的熱烈真摯,儂三冒死去救戀人,兩人肩並肩與敵人搏鬥,勇敢的陸小妹最後戰死沙場,頭戴花環入葬,儂三悲痛萬分。旋律優美的影片主題曲《狼兵情歌》,先以兒女情長代入,最後以血濺沙場無悔的英雄氣概達到高潮。男女主人公的「比翼雙飛為我山河秀」,讓觀眾從催淚感動上升到家國情懷。在民族大義下的愛情是偉大的、不可磨滅的。

        《狼兵吼》不僅對壯族的民俗文化表達細緻入微,而且巧妙地運用了動作、懸疑、愛情商業元素,與真實的抗日戰爭故事融為一體。影片人物形象豐滿,沒有刻意灌輸價值觀。影片既能引起年長觀眾的集體懷舊,又受到了年輕觀眾群體的追捧,使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用心感受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抗戰愛國群體的全方位表達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抵禦外族入侵的全民族勝利。影片設計了跌宕起伏的情節,不僅突出了壯族狼兵後裔這一抗戰愛國群體的宣傳主體對象,還對其他抗戰愛國群體進行了巧妙地全方位表達。

        影片開頭,通過八路軍首長陳述出「雲南藥王」曲煥章這一真實人物,他在1936年紅軍長徵到達雲南時,假借滇軍之手,支援紅軍大量的雲南白藥,挽救了許多紅軍傷員。抗日戰爭中藥王贈予滇軍三萬瓶「百寶丹」,支援雲南六十軍、五十八軍北上抗日,對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影片一同交代出雲南藥王曲煥章在1938年8月拒絕交出白藥配方,憂憤成疾,不幸辭世。1956年,曲煥章遺孀繆蘭英主動向人民政府獻出百寶丹(雲南白藥)的全部配方,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

        影片雖然是圍繞抗日戰爭中「國之勁旅」滇軍而展開,但是也突出了八路軍密切配合運送抗戰物資的作用。影片出現了劉德凱飾演的八路軍首長、八路軍駐湘辦事處徐特立同志,孫巖飾演的中共地下組織交通站站長葉國恩等人物,不畏艱難險阻完成了配合滇軍運輸分隊護送三七的任務。也正是由於葉國恩能夠聯繫愛國義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結識並策反了鷹峰嶺悍匪三當家騰寶。

        影片中,鷹峰嶺上的情節張力十足、驚險曲折。山寨土匪三當家騰寶接受了八路軍交通站站長葉國恩的軍事計劃,秘密幫助了男女主人公從鷹峰嶺後山懸崖攀崖而上,俘虜了大當家吳春花,戰鬥結束。在騰寶的苦苦規勸和以生命的代價表明心志後,吳春花和二當家馬德林深刻悔悟,表示絕不發國難財,後率領山寨抵抗日軍,從劫藥變護藥。國難當頭,土匪草寇都能滿腔熱血、捨生忘死,影片為我們生動地展現了全民族共同抗戰的波瀾壯闊的畫卷。

        《狼兵吼》劇情飽滿,無論是戰鬥場面、懸疑情節,還是戰地愛情都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影片還原了中國戰爭史上的傳奇壯族狼兵部隊,對抗戰愛國的全體中華兒女進行了全方位表達和謳歌。影片獲得了突出的社會效益,是近年來少有的製作精良、誠意滿滿的少數民族紅色電影。(文山日報文化   編輯  熊啟鑫)

       《滇南秘境》:挖掘深度歷史文化;推薦人文地理景觀。旅遊必讀,潮向人生,行動指針。你一瞬間的翻閱,世間萬物,傾人傾城。留住經典,記憶滇南!

        《滇南秘境》主要欄目設置:神奇之旅/歷史檔案/密碼/風物故事傳說/名縣名鎮名企/吃喝玩樂/名人名家名作/特色產業/大視野/天南地北/文苑

相關焦點

  • 「七一獻禮」文山三七電影《狼兵吼》將全國上映
    這部由我們文山人自己創作、組織拍攝的影片《狼兵吼》8月3日將在全國上映啦!該劇講述的是咱們文山人和三七的故事,劇中取景地在廣南和富寧,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文山電影,展示出文山的美麗和魅力。這麼一件大喜事,您怎可缺席?屆時,約上小夥伴,我們相約電影院!現在,小編就為您奉上「新鮮出爐」的預告片,我們一起看看吧。
  • 電影《狼兵吼》入圍首屆柬埔寨亞洲電影節
    電影《狼兵吼》 供圖電影《狼兵吼》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近日,由雲南文山電影人拍攝的電影《狼兵吼》製片方收到柬埔寨亞洲電影節組委會通知,電影《狼兵吼》入圍首屆柬埔寨亞洲電影節。電影《狼兵吼》 供圖電影《狼兵吼》 供圖柬埔寨亞洲電影節由柬埔寨文化藝術部主辦,是繼柬埔寨國際電影節後由柬埔寨政府舉辦的又一高規格的官方國際電影節。
  • 廣西狼兵啥來歷?讓日本人如此敬畏!
    原來這些地方武裝和其他地方的保安團之類的完全不同,他們是「廣西狼兵」。 1、「狼」的由來 「狼」,「壯族之支派也」。據《省志》所載:「其人最初亦居黔邊及東蘭、南丹、慶元一帶,與僮人同一區域」,「散居深山篁谷間」。 「狼人」分布於廣西北部,是壯族人的一支。
  • 廣西兵為何叫「狼兵」?擊斃日軍大將,2萬草鞋兵迎戰15萬精銳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廣西兵為何叫「狼兵」?擊斃日軍大將,2萬草鞋兵迎戰15萬精銳》在抗日戰爭中,桂軍為抗擊日軍侵略者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據國民政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統計的數據顯示,自1937年以來的8年抗戰中,廣西徵募士兵及勞工共計450萬。
  • 【紫牛頭條】壯族大叔辭去高管職務傳承家族狼兵飛鏢絕技,成非遺傳人
    農俊寧在表演武術據了解,「手鏢」的記載在史書記錄壯族英雄農智高、佤氏夫人時都有出現過,是壯族俍兵(也稱狼兵)的武器標配。佤氏夫人憑藉六千俍兵及手鏢技法幫助戚繼光戰勝倭寇,官封二品,青史留名。史書上的「俍兵鷙悍,天下稱最」因此得名。一開始的「手鏢」為木質或竹製,後來鐵器出現後改為鐵製。
  • 壯族大叔辭去高管職務傳承家族狼兵飛鏢絕技,成非遺傳人
    農俊寧在表演武術 據了解,「手鏢」的記載在史書記錄壯族英雄農智高、佤氏夫人時都有出現過,是壯族俍兵(也稱狼兵)的武器標配。 他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了解這一壯族特色技法。目前,他去過民族大學、暨南大學開設過專題講座,介紹「壯王手鏢」及壯族武術。他也請別人利用快手、抖音平臺傳播他的視頻,招攬弟子,並且希望有誠意的學員拜師學藝,屆時也會要求行拜師禮,以示莊重。
  • 【城事】花都這些地方可以免費看電影了!僅限本周!快看!
    7月10日-7月16日農村數字電影影訊街(鎮)放映地點放映日期放映時間放  映  影  片花山鎮永明村11隊2017-7-107:30《狼兵吼》梯面鎮紅山村文化室2017-7-107:30《絕色神偷》獅嶺鎮新楊村市場2017-7-107:30《寒戰2》梯面鎮埔嶺村旁2017-7-107:30《惡棍天使》花山鎮兩龍村11隊2017
  • 今日組訊 劉逢聲導演電視劇《西北擒狼》、院線電影《請你原諒我》急尋女一號!年代電影《刀安仁》、院線電影《狼兵吼》等
    2、院線電影《請你原諒我》選角:同人星光選角工作室副導演:耿長偉聯繫方式:15011191321(微信同步)郵箱:347947928@qq.com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星城國際A座26B註:急尋女一號,請廣大經紀公司積極推薦,請廣大演員踴躍聯繫。
  • 中紀委點名「抗戰雷劇」《雷霆戰將》:抗戰作品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鎮說。電視劇作為大眾藝術,有其創作發揮空間,但仍須處理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的關係。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編劇汪海林直言,抗戰作品在創作上要追求歷史真實感,強化歷史氛圍,寫出歷史環境。「很多『雷劇』的問題是歷史氛圍不對,歷史環境錯亂,背離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
  • 抗戰·民族記憶特別報導丨8年「直播」:記錄抗戰的日日夜夜
    在「直播」的這8年裡,姜濤對抗戰歷史的認識不斷發生著變化。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讓姜濤印象最深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性。「中華民族是一個沒有侵略史、不奴役別人的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心靈上自由,文化上寬容。即便是在亡國滅種的危機面前,我們還是心懷天下,而不是只顧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從抗戰時期的宣言中就能看出。」
  • 10部抗戰題材電視劇展播 獻禮抗戰勝利70周年
    《東北抗日聯軍》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描寫了抗日英雄們艱苦卓絕的鬥爭生活,有力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謳歌了趙一曼、楊靖宇、趙尚志等革命英雄捨身為國、英勇抗日的愛國主義情操。全劇真實還原、藝術再現了東北14年抗戰的不朽歷程。
  • 電影資訊:《奪命狙擊》抗戰愛國電影
    《奪命狙擊》是由趙勇、季礪聯合執導,魏巍、何以奇、美濃輪泰史、陳俊亨、楊婉兒、陳寰主演的戰爭電影。講述了從淞滬戰場死裡逃生的國軍狙擊手楊浩天,在亂世動蕩的大上海,加入愛國抗日小組「夜鷹組」,與這群年輕人一同奮勇抵抗日軍侵略,最終加入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繼續戰鬥在抗日戰場最前線的故事。影片是一部網絡電影,電影呈現了中日雙方狙擊手對壘,明強暗戰的形象,以京滬抗戰時代為背景,講述了從戰壕中死裡逃生的中國狙擊手,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壯舉。
  • 馬鞍山各界開展特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鵲橋社區開展「紅色電影播放日」活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加強廣大黨員群眾愛國主義教育,鵲橋社區利用遠程教育這一平臺,先後播放了《建國大業》、《百萬雄師》、《皖南事變》、《地雷戰》、《雞毛信》等多部紅色電影,吸引了近200多名黨員和居民前來觀看。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毅然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億萬軍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用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譜寫了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 盤點影視劇中的抗戰記憶
    在抵抗侵略與壓迫的過程中,全體中國人共同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生死悲歌,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淬鍊。中國電影工作者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抗戰題材電影作為主流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影產業化的浪潮中如何實現商業與藝術的雙贏,也成為近年來中國電影界不斷探索的課題。
  • 抗戰作品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
    據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其中軍隊傷亡380餘萬,佔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各國傷亡總數的三分之一。「與一般電視劇不同,抗戰劇等革命歷史題材是觀眾回望歷史的一扇窗口,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功能。對於這場給中國人民帶來慘痛歷史教訓的戰爭,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銘記歷史,告訴後人和平來之不易,激勵國人不忘國恥,發憤圖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