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曲》不僅僅是一部輕快的歌舞片,它還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並把電影從默片向有聲發展的歷史背景融入其中。劇情並非跌宕起伏,但有幾處情節令人感覺美妙、讓人記憶深刻。
羅傑·伊伯特在《偉大的電影》中這樣評價:「一次超越性的體驗,任何一個熱愛電影的人都不容錯過…… 是少數能把廣告宣傳語付諸實踐的電影之一,它的海報上寫著『多麼美妙的感受。』」
除了聞名遐邇的雨中獨舞那段外,我還喜歡男主角唐·洛克伍德(金· 凱利 Gene Kelly 飾)向他的心上人凱西·謝爾頓(黛比·雷諾茲 Debbie Reynolds 飾)表達愛意的那個情節。
在魂牽夢繞思念心上人多日之後,他們在電影工廠不期而遇。唐內心激動,但簡簡單單一個愛字又如何能夠表達。他要把愛明白無誤地傳達給上天為他準備的天使,他內心有強烈的表達願望,但他卻什麼說都不出來。此刻,語言如此蒼白無力,語言的盡頭是音樂,但是,在音樂響起之前,還需要一些準備。
影片詳盡展示了聲、光、霧、風等各種造景手法的逐個運用,一個假定的完美場景在一次次技術手段中形成。
首先唐牽著凱西的手,來到另一處空間。燈亮了,是一個美麗的日落場景,空曠、遼闊、純淨的場景表達的是整個世界只剩下唐、凱西以及他們的愛。然後,唐讓凱西站在陽臺上。
他說花園裡要有一些燈光,他打開一個燈光控制開關,橘紅橙黃的大片燈光灑在背景上,於是有了霞映澄塘的天空;
他說遠山升起了雲霧,他打開一個霧氣發射裝置,於是地面就起了浮遊移動的雲霧;
他說要一縷夏日的薰風,他打開一個風扇,於是凱西的絲巾飄了起來;
他說那是有芬香的陽臺,玫瑰攀滿柵格,凱西正沐浴在月光之下……
唐說的每句話就如同一句詩,在造夢工廠裡,詩落地了,一句句都成了真實。每句話、每個動作,就如同一道工序,展示了夢幻的加工過程。直到最後,語言枯竭,音樂響起,唐和凱西一起跳舞,隨著音樂,也隨著他們內心同頻共振的聲音。
他們用肢體語言表達他們共墜愛河的喜悅,沒有一句I love you, 卻處處流動著愛。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唐作為一名頗負名望的演員,和當時的女星,麗娜·拉芒特(吉恩·海根 Jean Hagen 飾)共演的電影中,臺詞只有一句,I Love you,不斷重複;動作也只有一個,親吻她的手臂,不斷重複。濃妝豔抹、全副盛裝、華貴客廳,但內心卻無真情,不斷重複的語言和動作,突顯的是內心的空洞、語言的僵死、以及動作的造作。
雨中獨舞這段名至實歸。羅傑·伊伯特引用他人之語來表達他的觀點:金·凱利渾身透溼的「雨中曲」舞段是電影中最讓人無法忘懷的舞蹈段落。
我曾在很早之前就看過這個段落,當時想到的是,藝術家所到之處即是舞臺,手觸之物就是道具。
從頭到尾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才知道唐此刻如此興奮與喜悅的由來。新的想法在困境、挫折、壓力之下誕生。新想法的接生者,是他的心上人、他自己以及他的老朋友。
他喜悅,為愛情,以及為他們有了突破困境的解決辦法。有聲片對默片的挑戰,就如同這黑夜中的雨一般,大多數人厭煩拒絕,聳肩縮脖,快快行走,想要儘量躲開。而在轉變思維的人的新眼光中,這雨點、雨滴、水窪,全都可以成為獨具的特色與亮點。
他用他的全然投入、完全感受喜悅的心與雨同舞。路面是舞臺。從天而降的雨,從地而起的雨,從落水管中衝瀉而下的雨,都成了他的舞伴。人行道高出路面的臺階竟也如同音階一般,成了他表達與強調節奏的道具。雨在夜中形成的聲音,如同天地為他的獨舞而奏響的交響樂,若不是巡警用質疑的眼光打量他的話,他還不知要「沉醉不知歸路」到幾時呢。
一段全然投入與忘我、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創新與創意的舞,讓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受美妙。無論是下雨還是無雨的夜,都不防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