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內回復 「書單」 ,看更多好書推薦!
有那麼一部電影,
明明去年在香港上映,
卻在今年火了起來。
沒錯,就是《踏血尋梅》
為什麼它火了?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總共21個獎項,
《踏血尋梅》獨攬7個。
包括影帝、影后,
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編劇……
但是,
這部被稱為「香港電影巔峰」的電影,
內地卻還沒消息。
不過就算有消息也無非就是剪剪剪。
因為情節實在太黃太暴力,
太慘太血腥。
有剖屍,挖內臟,剝臉皮,
割喉、掏腹、撕皮、砍肢。
自然,還有禁片特有的,
各種18X的裸露……
《踏血尋梅》
改編自香港的真實案件——
「王嘉梅命案」
2008年4月27日,
援交女王嘉梅被人殺害後被殘忍肢解,
並多地拋屍,
部分人骨還被混入街市的肉檔出售。
▲ 像不像在撈屍?不是像,就是在撈屍體
事件在香港引起很大轟動。
也是啊,能不轟動嗎?
你沿河堤散個步,
可能就看到了一隻手。
或是吃個豬肉包,
實際卻是人肉叉燒。
能不轟動嗎?
能不嗎?
話又說回來,
這部片子
雖然口味重,
但包裹著一顆清新的文藝心。
本來是一個簡單的命案,
卻被編劇重構。
現實生活中的王嘉梅被丁啟泰殘忍殺害,
影片中王佳梅因太寂寞一心求死,
於是感同身受的嫖客丁子聰殺死了她。
鑑於這種「感同身受」,
香港民眾如今都對「丁子聰」這個角色
心!存!同!情!
Excuse me?
如此美化兇手,
把殺人合理化,
有考慮過現實中王嘉梅的感受嗎?
不過,這凌亂的文藝片三觀,
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好電影。
不扯別的,光是角色選擇,
它的真實度就能讓你起雞皮疙瘩。
左:演員春夏 右:被害者王嘉梅
左:演員白只 右:兇手丁啟泰
白只和丁啟泰真的不是同一個人?
導演你從哪裡找到相似度那麼高的演員?!
這選擇演員的本領,
我給101分,
多1分隨便拿去驕傲。
至於女主,
看上面的圖解你也許感受不到,
但是點娘在看片子的時候,
女主簡直是「幫助出戲」好手,
並不是她演技差,
(人家拿了影后呢!)
其實就是下面這種想法在作祟:
哇哇哇這個好噁心,
但是女主怎麼就那麼美?!
噢噢噢那個太血腥了,
但是女主怎麼就那麼美?!
▼
事實上,
香港從來不乏根據現實命案改編的,
重!口!味!電!影!
根據真實命案雨夜屠夫改編。
1982年,香港,
夜班計程車司機林過雲。
他先後殺害多名夜歸女性,
將屍體帶回家中強姦,
肢解受害人作標本,
將性器官放入雪櫃保存。
因為多在雨夜犯案,
所以林過雲被稱為「雨夜屠夫」。
林過雲超級愛攝影的,
每次作案後,
他都會為已肢解的人體殘肢拍照。
請注意這個怪癖,
他也是因為它鋃鐺入獄的。
沒錯,他拿著被害者們的照片,
拿去給影樓衝了!!!
根據命案屯門色魔改編。
屯門色魔,本名林國偉,
曾多次犯下強姦、搶劫和謀殺,
被其侵犯的女子多達13人,
其中3人被殺。
屯門色魔的第一樁命案,
是發生在樓梯間,
這個劇情是不是有點熟悉?
國民惡夢鮑國平即視感有沒有?
絕對的童年陰影啊!
根據跑馬地紙盒藏屍案改編。
1974年12月,
16歲少女卞玉英乘搭電車到達跑馬地,
之後被殺害。
次日,裸屍被發現藏於電視機包裝紙盒內。
雖然抓捕了犯罪嫌疑人,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懸案!
它是香港首宗沒有人證,
純粹以科學鑑證定罪的謀殺案。
時至今日,
這起命案仍然有很多疑點無法考證。
紙盒上的指印不是兇手歐陽炳強的;
案發地點找不到死者的指紋;
警方找不到死者的隨身物品;
警方在死者身上發現了269條纖維,
只有7條與兇手衣服的纖維吻合。
世上好人多,
但是變態也不少。
一個人外出的時候還是長點心吧!
口味再重也比不過變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