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演員、喜劇效果讓人失望

2020-10-13 牛拾壹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感

聽說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挺不錯,票房可觀。昨天(10月5日)我花了40元也去捧了個場,電影基本值回票價,但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在我看來不算是一部佳片。它和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算是姊妹篇吧,但和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大片相比不在一個檔次。

本片由五個短片單元組成,寧浩執導的《北京好人》,徐崢執導的《最後一刻》,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閆非執行導的《神筆馬亮》,鄧超執導的《回鄉之路》。這五個單元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各自家鄉(農村、鄉村)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北京好人》---農村醫療保障,《最後一課》---鄉村教育、鄉村教師,《天上掉下個UFO》---鄉村旅遊、鄉村物流,《神筆馬亮》---鄉村特色產業,《回鄉之路》---鄉村扶貧、直播帶貨。

本片演員陣容更是龐大而耀眼:葛優、黃渤、王寶強、劉昊然、鄧超、孫儷、閆妮、沈騰、馬麗、于和偉、佟麗婭、徐崢、張譯、王源、陶虹、李晨、楊紫、吳京、陳數、雷佳音、李易峰、賈玲......這樣的一串名單,幾乎囊括了國內當下所有電影大咖、流量大咖。吳京《戰狼2》---中國電影票房紀錄保持者,黃渤、張譯、王寶強、鄧超等---中國內地電影百億票房俱樂部成員。絕大多數出演人員以搞笑見長,本片自然主打笑點,電影宣發說是:「笑點淚點兼具,笑中帶淚。」但個人觀感,真正的笑點不多,大多都是不痛不癢,想笑擠不出來,不笑吧,好像對不起演員這麼賣力。我旁邊和後座的幾個小孩兒發出過幾次朗笑。但都是看到所謂明顯的滑稽的動作,或聽到搞笑的對話,就像是平時看到卡通片惹笑處發出的肆意的笑。成人發自內心的笑聲,沒有幾次。有的甚至是大人在小孩的帶動下發出的尬笑。我中途有一段時間甚至昏昏欲睡,這在我的觀影經歷中,還是第一次。可以肯定,單從「笑果」來看,完全不及陳佩斯、趙本山、楊少華等老一輩藝術家那麼到位,對於新生代觀眾對他們自然比較陌生。

一直覺得國內所謂的喜劇片沒有真正的代表作。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片早已成為過去式。當下新生代喜劇演員總是讓人看不到那種真正的喜劇效果、喜劇的質感,大多是臉譜化,肢體誇張、臺詞膚淺,甚至做作。比如沈騰、馬麗搭檔的片段《神筆馬亮》,總感覺像是他們演的小品,說實話看他們之前的電影作品《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都是這種感覺。鄧超、王寶強演深刻些的藝術性的電影都比較成功,比如王寶強的《天下無賊》《hello樹先生》,鄧超的《影》《集結號》《烈日灼心》等等。可他們偏偏鍾情於演喜劇,王寶強的《唐探》鄧超的《惡棍天使》等,讓人看了尷尬。其實他們倆的外形、氣質沒有什麼喜感,都是極度誇張用力,才擠出那麼一絲「哈哈」,他們應該更適合演正劇。

大家都知道,演喜劇比演正劇、悲劇更難,讓一個觀眾在電影院裡真正的會心的發出笑聲,比讓人流下眼淚更有挑戰性。中國電影在煽情這一塊到是登峰造極。什麼時候中國電影界除了無釐頭周星星以外,也能出現國外卓別林、憨豆先生、金凱瑞、伍迪艾倫一樣的有個性、有特色、有世界影響力的喜劇大師呢?也許這又和民族性格有關,歐美人的社交文化、性格基因本就融入了幽默因子、喜劇天分。這不是崇洋媚外,中國喜劇表演是否應該走出中國特色,打造中國式幽默、中國式喜劇?

話歸正題,從喜劇再回到這部電影本身。演員這一塊剛才說了一眾搞笑大咖,已經讓人有些審美疲勞了,但有幾個演員還算讓人眼前一亮。一是農民發明家黃大寶(黃渤扮演)異地戀的對象即苗族村花董文化,董文化的扮演者是新疆妹子佟麗婭。一出場就是冰清玉潔、清新脫俗得令人驚豔不已。佟麗婭看來不適合扮演城市偶像劇中時尚前衛的新女性角色,比如《完美關係》。出生西域邊疆之地的她,自帶異域風情和純淨、淳樸之美。這種獨特的氣質更讓他適合去扮演文靜、優雅、甜美的女性形象。幾年前在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扮演的善良、純樸、專情的農村知識女性田潤葉,就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劉皇叔于和偉也客串了一把,這回劉皇叔「不接著奏樂,接著舞」了,做起了村長。一頭長髮比《青盲》裡的張海峰更多了一份灑脫、飄逸、和接地氣。但還是讓人忘不了他那句「老子打了一輩子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劉豫州、劉使君搖身一變,成為平民村長,為村裡任勞任怨做著貢獻。倒也是一個看點。

說這麼多,這只是個人觀感,每個人的觀影喜好、欣賞角度等等皆有差異。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有的人覺得很搞笑、輕鬆、詼諧,有的人覺得並非如此。但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它所反映的家鄉這個主題,就足夠引起我們國人,尤其是生活在鄉村土地上的人們的情感共鳴。試問: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

相關焦點

  • 沒有喜劇演員,只有演不好喜劇的演員
    而在《AI》這個講述人工智慧與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中,金靖面臨的考驗更大,她需要演繹從十八歲到八十歲的人生跨度 身為喜劇演員的她也再次沒有讓我們失望,鏡頭前的她不僅演起高中少女毫無違和感在芭姐看來,能讓觀眾忘掉演員的固有風格,對演員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而提到喜劇演員,那就不得不說說黃渤。他是演喜劇出身,喜劇帶給了他巨大的榮耀以及難以計數的粉絲 從《泰囧》、《心花路放》到《一齣好戲》和《瘋狂的外星人》,黃渤在商業喜劇電影領域幾乎無往不利
  • 眼下的周星馳手上沒有能用的喜劇演員,只能親自出山了?
    ,五六十歲的人還像年輕那會嘻皮笑臉,自己都難以接受,觀眾也會覺得老不正經,這不,周潤發就是很好的一例子,都60多了,還演裝瘋賣傻的戲,尷尬溢出整個螢屏,但是年輕那會這樣的演出,會讓人覺得理所當然效果還很不錯。
  • 喜劇演員
    這種偏好早有端倪,即便在正劇裡我也更喜歡《沉默的羔羊》那樣的作品,以及安東尼·霍普金斯這樣的演員,因為它們能帶領我去看見生活中不尋常的另一面,那些深埋在城市地底,人心海床上的事物。兩個小丑相互抽耳光,一個肥婆掉進水坑裡(周星馳語,別找我),固然會讓人發笑,但在喜劇水準上和公開放個響屁並沒有多少區別。喜劇要比這個深刻得多,需要一種對人生和世事的洞見。
  • 《歡樂喜劇人7》大變臉,郭麒麟主持,或成喜劇《演員請就位》
    昨天東方衛視和節目官微雙雙宣布,即將開啟的《歡樂喜劇人》第七季將迎來顛覆性的改變。不過《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有點不一樣,喜劇天團匯聚,相聲團體扎堆。沒錯,就是類似《演員請就位》及《這就是演員》那樣,只不過只限於喜劇類電影。
  • 《我,喜歡你》喜劇效果突出,趙露思具有賈玲般的喜劇天賦?
    由林雨申、趙露思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我,喜歡你》開播,原本以為這會是一部你儂我儂、談情說愛的偶像劇,但是,除了愛情戲份,這部劇在其他方面還是超出了觀眾的預期,比如這部劇的喜劇效果,就是劇中的一大亮點。從《傳聞中的陳芊芊》到《我,喜歡你》,喜劇效果不錯的偶像劇,趙露思一部接著一部的和觀眾見面,這也讓更多的觀眾認可趙露思演喜劇作品的功力
  • 淺述喜劇電影和演員
    這是由於電影的情節的不足或者過於強大,以及演員自身的魅力,造成影片凌駕於演員之上或演員凌駕於影片之上。但是,一部經典的喜劇電影,必須是影片和演員互相成就,才能讓人笑過之後,陷入沉思。但是目前在國內,這兩種題材很難過審,那麼我們的喜劇就只能拍一些生活化的題材,比如說《人在囧途》。但是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生活化的題材的主題往往是現實生活存在的某一類人。拍喜劇電影,從創作開始到編制笑料,總是有一方要被迫犧牲掉一些尊嚴的。自嘲,或者他嘲,總是要有一些人要低到塵埃裡。在一個開明的社會環境裡,觀眾會認為好笑,進而反思為什麼覺得好笑,最終會發現往往是制度或人文精神的缺失導致笑料的發生。
  • 演員請就位有種歡樂喜劇人的錯覺,那個喜劇演員陳宥維挺搞笑的
    昨天晚上看了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感覺《甄嬛傳》演得真是一言難盡啊,悲劇硬是給演成了喜劇的效果,臺下的導演評價更搞笑,郭敬明學陳宥維學到了精髓。演員臺詞說得很搞笑他們三個人裡面還就數劉芮麟的臺詞功底好一些,孫千的臺詞就好像大白話一樣,轉折停頓感覺都有問題,雖然看著她一直在哭,但讓人怎麼也感覺不出來傷心,陳宥維的就更別提了。
  • 喜劇演員:用自己的孤獨締造觀眾的快樂
    每當我們感覺不到快樂的時候,我們就會拿起身邊的手機,看一段相聲、看一看小品,看一看自己喜歡的喜劇,而作為喜劇人,給我們感覺,他們就像是長在笑點上的人,只要一出場,就想讓我們樂,這是他們的本事,但是殊不知,讓我們笑的背後,他們承擔了多少的壓力和痛苦。
  • 《歡樂喜劇人》第六季挖掘喜劇人才探索喜劇新形式
    圖說:《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現場 官方圖推成出新,四方招才昨晚,《歡樂喜劇人》第六季在東方衛視播出,和從前嶽雲鵬、沈騰、賈玲……一群喜劇大咖雲集不同,這一季,十八組首發選手創下節目開播以來首發人數之最,國內外喜劇人才同臺比拼各展風採。
  •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越鬧騰的喜劇演員,在臺下往往越沉默寡言
    現在很多人看劇都願意去看喜劇,因為喜劇以能夠逗樂觀眾為主要賣點,而人們也都說,生活中已經這麼苦了,看電視劇一定要看喜劇讓自己緩解緩解。表演喜劇的喜劇演員,我們也感覺他們在現實中,也是那麼的歡樂和有意思,但是在現實中其實可能和我們想像的正相反。
  • 一位喜劇演員的誕生,中國能有幾人稱得上是「喜劇大師」?
    人類歷史上不乏偉大的喜劇演員,而這些喜劇演員的喜劇作品也足四兩撥千斤地詮釋這一個時代。查理·卓別林絕對夠得上偉大的喜劇演員,他的《淘金記》、《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城市之光 》等全是傳世的經典喜劇作品,他所塑造的大多數人物形象詼諧幽默富有同情心,他既是表演者更是創作者,他是有思想的逗你笑的人,然而笑過之後你必須陷入思考,他的動作看似滑稽可笑背後卻深藏著對社會現實的嚴肅拷問,這就是一位真正喜劇演員的偉大之處。
  • 鋼琴中的喜劇演員
    20世紀的美國黑白電影時代,無論是卓別林還是巴斯特-基頓,他們表演時的表情、動作搭配了豐富的配樂,以求達到誇張的喜劇效果。音符高低突變,速度的急快突緩都帶給我們聽覺的喜感。其實,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一位人物---奇科-馬克斯(CHICO MARX),一位絕對可以稱為喜劇演員裡的鋼琴大師的人物。
  • 喜劇演員的陰暗和抑鬱
    進化論心理學家覺得,幽默是超越競爭對手的一種巧妙手段。儘管這些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沒有邪惡的轉折點,笑話便不能稱之為笑話;對觀眾沒有一定的影響力,不管影響時間是長是短,你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喜劇演員。如果確實是因為喜劇演員掌握「無害的冒犯」,才讓他們如此成功。那成功的背後是不是喜劇演員具有某種常人沒有的心理因素,才讓他們可以靈活運用」無害的冒犯「?
  • 《喜劇總動員》首創「明星+喜劇人」,優酷將如何玩轉「喜劇+」時代?
    在這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喜劇綜藝節目卻迎來了全面發展期。優酷憑藉豐富的喜劇綜藝運營經驗,在喜劇綜藝眾平臺中豎起一桿大旗,坐擁了數檔時下最強的喜劇綜藝。在喜劇綜藝爆發的2014年,《笑傲江湖》橫空出世,這檔以草根喜劇人參演為主要特點的喜劇綜藝,一下抓住了觀眾們眼球,成為喜劇綜藝爆款。
  • 金凱瑞,一個來自好萊塢的喜劇演員,世界喜劇的無冕之王
    這是一種榮譽,一種評估演員價值的名詞。只有在好萊塢片酬達到2000萬美元(約1.2億人民幣)的演員才有資格加入。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好萊塢歷史上第一個進入2000萬美金俱樂部的演員:金·凱瑞(Jim Carrey)。金凱瑞是喜劇演員,在卓別林時代之後,甚至可以說是好萊塢最成功的喜劇演員。由於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在中國,我們談論喜劇,第一次突然出現的是單調而富有的周的幽默。
  • 喜劇演員也得抑鬱症
    2019年7月6日,事業發展很好的演員喬任梁在上海自殺,這個消息再次讓人們關注到抑鬱症,只是平時看起來笑起來像太陽的一個大男孩,他對人溫和,他會關心人,特別是他對陳喬恩,師兄般的寵愛,讓外人來看都是很感動的。只是這樣的曖人的大男孩,怎麼把自己給冰凍了呢?
  • 《歡樂喜劇人》和復活賽?關於這五組喜劇演員
    上周《歡樂喜劇人》已經決定了前四名,小編以為本周末可以看到第六季的最後一場冠軍爭奪戰,心目中的冠亞第三名,「明明白白」已經安排好了,但誰能想到呢,有「變故」,還有《歡樂喜劇人》又加了一個復活賽!預告片中有五組喜劇演員參與復活賽,分別是:李鳴宇、孫建宏、劉洋高穎、白鴿、和曹鶴陽。這五組中誰強誰弱?誰能「復活」成功?高能預警前方,偽「磚家」編輯器已經啟動!青年相聲演員李鳴宇實際上李鳴宇的標題是非常響亮的,例如:先鋒相聲創始人;相聲藝術家馮鞏的弟子,但是相聲的水平和能力,以及觀眾的反應水平,都略顯欠缺,需要提高。
  • 《金牌喜劇班》錄製中,央視另一檔喜劇綜藝先播,節目效果很尷尬!
    《金牌喜劇班》錄製中,央視另一檔喜劇綜藝先播,節目效果很尷尬! 《金牌喜劇班》目前已經在錄製中,這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以「喜劇精神需要傳承」為初衷,旨在打造一檔具備「喜劇精神內核」的精彩節目。
  • 遊戲規則天翻地覆的《歡樂喜劇人》第七季,喜劇版《演員請就位》
    早在第五季結束的時候,郭德綱認為可能這檔節目已經沒有繼續的可能性,原因很簡單,市場上有名有姓的喜劇演員就這麼多,如果在縮小到相聲和小品這個小的類別裡,人才更是稀少。《歡樂喜劇人》經過五季的「搏殺」,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大都已經邀請過了,既然喜劇人才已經後繼無人,那麼這檔節目自然而然應該「壽終正寢」了。因此,當第六季正式邀請郭德綱的時候,郭德綱也是相當意外,不過他的擔憂是對的。第六季《歡樂喜劇人》,無論是關注度還是美譽度,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 情懷大於內容,我的喜劇人排名!——《歡樂喜劇人第四季》
    如同宋小寶所說,他對歡樂喜劇人是有情感的!宋小寶之所以能說出這樣的話,既是事實也是一種感恩。可以說正是歡樂喜劇人幾季的演出,讓宋小寶的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讓觀眾更加深入的認識了,東北演員除了二人轉之外的表演實力!宋小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