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光細菌法的試驗優點
飛凡檢測的工程師首先向記者介紹了發光細菌法試驗的優點,發光細菌檢測法是一種簡便快速的生物毒性檢測方法,它不僅能測試理化法所能測定的單因子指標,尤其能快速準確的測試出環境的綜合毒性指標,具有理化法和傳統生物監測法無可比擬特點。
二、發光細菌法的原理
飛凡檢測的工程師還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發光細菌法的原理:發光細菌是一類非致病的革蘭氏陰性兼性厭氧細菌, 最適溫度20~ 30℃, pH6~ 9,N aCl 濃度3% , 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能夠發射可見螢光的細菌, 這種可見螢光波長在450~490 nm 之間, 在黑暗處肉眼可見. 發光細菌法是利用靈敏的光電測量系統測定毒物對發光細菌發光強度的影響。毒物的毒性可以用EC50表示, 即發光細菌發光強度降低50% 時毒物的濃度。發光細菌含有螢光素、螢光酶、ATP 等發光要素, 在有氧條件下通過細胞內生化反應而產生微弱螢光。
當細胞活性升高, 處於積極分裂狀態時,其ATP含量高, 發光強度增強。發光細菌在毒物作用下, 細胞活性下降,ATP含量水平下降, 導致發光細菌發光強度的降低。實驗顯示, 毒物濃度與菌體發光強度呈線性負相關關係, 因而, 可以根據發光細菌發光強度判斷毒物毒性大小, 用發光度表徵毒物所在環境的急性毒性.這種方法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提出的一種微生物監測新方法, 因其靈敏、快速、簡便、費用低廉則獨具特色。
三、發光細菌法測定方法
(1) 新鮮發光細菌培養物測定法
將發光細菌接種於液體發光培養基中, 在適當條件下(約20℃) 通氣培養12小時(對數生長期),用緩衝液稀釋至適當的菌濃度後加入測試管中與試液混合10-20分鐘,讀出樣品管和對照管的光強度。
(2) 發光細菌和藻類混合測定法
有些有毒物對發光細菌無直接的毒害作用,而對藻類有毒害作用,利用這一特性,把培養好的發光菌懸液和藻類懸液混合後加入測試管中與試液混合,經光照一段時間後測定發光菌的光強度變化.由於毒物對藻類的毒害而幹擾藻類的光合作用,使之放氧能力下降,發光菌因缺氧其放光能力也隨機下降,因此可以根據光合作用放氧多少而導致發光菌發光強度的變化來推算出毒物毒性的大小。
(3) 發光細菌冷凍乾燥製劑測定法
將培養到對數生長期的發光細菌採用特殊方法製成乾燥粉劑保藏於冰箱中, 使用時取出加入緩衝液保溫平衡5-10分鐘,使其恢復到原來的生理狀態和發光水平,然後用於測試.其特點是每次使用的發光菌具有相同的生理狀態,對毒物靈敏性一致,易於定量測定,結果重複性,可比性好,操作簡便,可長期保藏,這將是該技術發展的方向。
四、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有2種:
1. 以參比毒物氯化汞的濃度表示,適用於相對發光度在1%以上,特別是50%以上(即不可能出現EC50值)但低於100%(即仍有中、低水平毒性)的樣品的毒性測定;
2. 用EC50來表達毒性,適用於相對發光度低於50%乃至0。EC50是指發光細菌的發光強度低於50%時毒物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