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金屬音樂 50張經典死核(Deathcore)唱片品鑑 開篇
作者:carcass1116
整理:MC金屬音樂
科普
Deathcore(死核)是一種極端金屬的音樂融合類型,結合了Death Metal(死亡金屬)和Metalcore(金屬核)的音樂元素,Deathcore一詞最初用於指20世紀80年代中期紐約硬核朋克樂隊演奏的音樂風格。Death Growls& Screaming通常是樂隊的演唱方式,Deathcore主要運用Death Metal的Riffs和Blast Beats,以及Metalcore的Breakdown、Riffs、Down-Tuned Guitars、Tremolo Picking、Growled Vocals進行整體的音樂創作。與Metalcore不同,通常Deathcore的吉他手會調低他們的吉他獲得更重的音色。
開篇
Warning : 如果您是因為聽了Bring Me The Horizon樂隊2008的專輯《Suicide Season》或在那之後的特別是近五年的作品,並深深喜歡上了那種您或其他網友認為是死核(Deathcore)的音樂,才點開了本文,並做好了擁抱死核這種音樂風格的覺悟的話,我只能說:不好意思您走錯房間了!現在在這裡介紹的是死核,之所以加上前文贅述,不是因為本文不介紹Bring Me The Horizon的作品,而是怕一些網友誤入這裡傷了耳朵和心智,畢竟這篇文章介紹的是純粹的死核。此文主要為引導新人,因此更要審慎。
本文共列出了50支樂隊的50張作品,即包括死核人氣最高37支樂隊,也不乏一些小眾樂隊與後起之秀,推薦以專輯為主但並不拘泥於此,50支樂隊中大都擁有多張作品,也是為了拋磚引玉的介紹樂隊,本文純粹是一家之言,難免有疏漏和有失公允的地方,望指正海涵。
我最早聽死核,可以追溯到07年,但那時候死核這個新晉風格,完全被當時風格與之相近、但在形式和商業上非常成熟的金屬核壓制,因此我自然也沒有過多留意,雖然一直有聽,但直到2014年歲尾,我才徹底被這種音樂所吸引,慢慢收集死核作品。但時至今日,國內關於死核的信息仍然是些隻言片語,雖然各種音頻俯拾即是,但那對於更多人不過是聽過一耳朵的舶來品,很多東西不挖門盜洞的去國外找,根本就是在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這也讓當初的我無奈的走了非常多的彎路,耽擱了很多時間。因此,我非常高興通過此貼,能有一個機會去為其他與我有相似困擾的人撥雲見日、指點迷津。
雖然說對於死核這種新興的風格來說,選出50張值得聆聽的死核作品理論上易如反掌,但既然承接了這個工作,自然不能託大,也許對不少人來說這是種毫無含量的事兒,但對我就不盡然如此,就好比讓我推薦50張前衛Djent的專輯,我大抵也就聽過50張Djent,自然就會將自己聽過的那些和盤託出,但這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不負責任並會被打臉的,不過我仍然只會推薦自己聽過的作品,並且我基本只聽我入手了的唱片,好在鄙人擁有的死核唱片已經超過700張,因此尚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文歷時兩個月,我用這些天的時間詳細的將我所有的、所知的那些東西梳理了一下,並充分參考了外國各類網站網友的意見以及死核的發展演進,由此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體系,比較客觀的羅列出了50張唱片,這些作品中有專輯也有EP,有早期的也有近年的,有大牌的也有小眾的。雖然我非常肯定的說,我推薦的這些並不是最好聽死核作品,但本文中的大多數作品絕對是在死核的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的,因此我也希望能籍以此文,讓大家一窺死核乾坤。
首先,我在這裡開宗明義的講,這裡要推薦的絕大多數作作品,都是出自知名死核樂隊,所以希望在這裡聽到很多冷門佳作的朋友估計要失望了,不過我以後會找機會寫這方面東西的,本文畢竟是給初入此道者,所以這裡的推薦不會過於離經叛道。何以評判樂隊知名否,我找到了一個相對公允的參考,那就是樂隊「非死不可」的關注度,這點本身也十分契合各類網站上樂隊熱度的實際情況,雖然Spotify以及iTunes的播放量上也應該具有很高的參考度,但我實在登不上Spotify,iTunes我也覺得操作繁瑣,因此只得作罷。為了更為直觀的反映這一結果,我做了一個表格(在下方)。
這裡要說明的是:這40支樂隊是目前所有我知道的人氣超過10萬人、且和死核有過直接關係的樂隊,其中前37支樂隊每一支都會有一張作品在本貼進行介紹,雖然這些樂隊中的一部分如今已不是死核了,但這些作品在死核歷史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而剩下3支樂隊因為只和死核有過短暫的交集並且未對死核產生太多影響,因而將其列在最後。除此之外,我也將介紹13支雖然人氣一般,但作品極其出色的樂隊,藉以彌補一些樂隊早期代表作可聽性不足的缺憾。希望通過這50支樂隊和他們的代表作,能讓大家更直觀的認識死核。
最後,這裡還是要提及一些關於死核的早期發展史。
如果認真看上文圖片中的樂隊人氣表,就不難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所有這些樂隊的成立時間均在2000年之後,而且絕大多數樂隊都是2010年之前成立的,特別是2002年到05年間成立的尤其多。遙想那個時候,全世界的搖滾和金屬都沉浸在一個相當繁榮的時期、唱片工業幾乎到達巔峰:新金屬正值如日中天,旋律死亡一時洛陽紙貴,金屬核方興未艾,鞭笞金屬尚有餘溫,與重金屬息息相關的華麗搖滾、Grunge等屍骨未寒,雖過了黃金時期的死亡金屬與硬核依然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題外話:國內那時候的搖滾氣氛也非常濃,校園裡各種《我愛搖滾樂》、《通俗歌曲》、《重型音樂》、《極端音樂》滿天飛,各種「塑料洋垃圾」和所謂「港版」的盜版CD在同學們手中傳遞,各種年輕人組成的玩票性質的樂隊……在那個物質生活剛開始充裕起來的時期,搖滾和金屬極大豐富著人們的生活,開闊著人們的視野。我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接觸的重金屬,一晃小20年了,想當年的繁榮早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曾經給與我莫大啟蒙的死域、偏執狂金屬網,如今一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光景。)
那時候在20來歲玩樂隊的歐美年輕人中,有不少都受到死亡金屬、硬核、碾核音樂的薰陶,並且也親眼目睹了金屬核的崛起,因此他們中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嘗試將死亡金屬與核類音樂進行融合,把死亡金屬的極端音色和唱腔,與硬核、金屬核中經常出現的breakdown橋段相結合(關於breakdown到底是什麼,我曾經有一貼較為詳細的講解了死核Breakdown並截取了27段不同類型的Breakdown的帖子,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找一下),他們省略了死亡金屬的solo部分,並讓編曲則更偏向於硬核的隨心而動而非傳統金屬的嚴格對仗、層次分明。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屬加拿大的Despised Icon以及美國的Antagony,其中Despised Icon可以說是公認的死核鼻祖,雖然他們曾一度否認這點,但他們現在亦因為這個頭銜而收益頗豐,而另一隻樂隊Antagony則要小眾得多,他們更多的是將死亡金屬同碾核相融合而形成接近死核的音樂,且在09年之後便停滯了多年,直到2019年樂隊才有新動作,並僅是將樂隊成軍初期創作的歌曲重新灌錄,因此基本上算是一支名存實亡的樂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樂隊03年之前的主唱同時也是All Shall Perish的吉他手,2004他才離開這支樂隊,而樂隊2005年的作品幾乎所有歌曲都有All Shall Perish人員的參與,樂隊的吉他手與貝斯手也曾加入過Suffokate。
回說Despised Icon,在死核還未成型的那個年代,他們都是與清一色的死亡金屬一起進行巡演的,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成立的他們,當年就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創作能力頗讓人驚嘆。現在聽這張作品,實在是太像殘死了,但你仍能在其中依稀發行一些死核中的元素。2005年,他們又發行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這次由於兩名主唱中其中一人的離隊,鼓手接替了主唱一職,這使得他們的聲音變得正常多了,雖然也有不少水喉,但更多的時候他們聽起來非常像Hatebreed這樣的硬核,可以說是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但這時候他們已經同死核這種音樂非常之接近了。彼時,也有其他一些樂隊發行了非常接近死核的作品,包括The Red Chord 2002年的第一張專輯、Through The EyesOf The Dead 2003年的EP、BleedingThrough 2003年的專輯、The Black Dahlia Murder 2003年的專輯,都非常接近死核,但這些作品的影響都沒有All Shall Perish 2003年的專輯來的深遠,雖然那時候他們更像一支技術死化的金屬核樂隊,但他們和已經和死核非常接近了。之後的2004年,Suffokate 的首張專輯、Burning Skies的首張專輯、Bring Me The Horizon的首張EP、The Acacia Strain的第二張專輯……都是非常優秀的死核作品,這些作品的出現不斷豐富著這個新生的領域。值此,死核這顆種子已經在老式金屬的培土裡正式生根發芽了,雖然這時候距離它瓜熟蒂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已經為經典作品的出現提供了可能。那麼,下面的第一部分,要介紹的就是早期死核的那些優秀作品。
由於文字過長,為了更加系統的介紹這些作品以及整個死核的發展歷程,我將全文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章:建宗立派篇
第二章:強根固本篇
第三章:樹大根深篇
第四章:開枝散葉篇
第五章:縱橫捭闔篇
第六章:龍吟虎嘯篇
歡迎大家關注後續文章!
文章中相關音頻資料可以進入微博MC金屬音樂進行下載!
連結在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