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這個現象的。
每次父母給我打電話,總是先問我在忙什麼,吃飯沒有。
然後在確定沒有打擾我的情況下,才會說一點要我幫忙的小事,說話的口氣都是試探性的,生怕他們的事情影響到我。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父母在我們的面前說話,忽然變得小心翼翼,忽然開始徵求我們的意見,看我們的臉色行事,非常擔心我們會嫌棄他們,或者說教他們。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因為我們越長越大,懂的越來越多,總認為我們見的世面,明白的道理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父母。
我們漸漸開始對他們沒有了耐心,漸漸開始用自己的行為方式去說教他們。
我們常常會說出那些無心的話:
「和你說了多少次,這個東西不要再給我買了,浪費錢!」
「這個手機的功能教了你這麼多遍了,怎麼還不會?」
「這個事情說了不下三次,到底煩不煩?」
於是,我們看到父母在我們有意或者無意的語言之下,變得唯唯諾諾,像一個做了錯事的小孩,心疼極了。
我們和父母越走越遠,他們徘徊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之外,那個曾經每天放學後都會和她興致勃勃說學校發生事情的孩子,現如今卻對他們隻字不提。
當他們對我們事無巨細的關心和叮囑,我們卻還嫌他們嘮嘮叨叨,甚至故意躲得他們遠遠的。
我們對他們避之不及,卻忘了一件事情:他們從未停止愛我們。
在網上有人問,哪一刻你忽然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一個高贊的答案是這樣的:
回老家的時候,母親忽然要我教她手機打字,說有時候打電話怕打擾到我,發個簡訊就方便多了。
因為母親只有小學文化水平,她笨拙又努力想要學會的樣子讓我印象深刻。
但是我教了幾次就沒有耐心,無意之間語言說重了幾次,後來她就再也沒讓我教她了。
後來我返回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一天快下班的時候,忽然收到一堆亂碼。
那是媽媽發過來的,當我看到自己的名字曉華,忽然之間淚如雨下,躲在公司的廁所裡面大哭。
我們總以為是父母跟不上自己的思想,卻從沒想過,其實是我們自己關閉了那扇讓父母走進自己心房的門。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愛,一直都沒有變,但是這樣的愛,後來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太多。
他們的愛,雖然是笨拙的,不是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但是他們從未停止。
作者笑人曾經講過他和父親的故事。
有一次父親開車送他去機場,欲言又止,一路沉默。
後來道別的時候,父親忍不住說了一句:有好的姑娘,還是趕緊找一個吧,你也老大不小了。
作者本想應付過去,但是憋了一年的情緒,忽然之間就爆發了:
「我最煩你們這一點了,每次都逼婚逼婚,你們不就是覺著別人家小孩都結婚了,別人問起來覺得自己沒面子,你不就是為了該死的面子才拼命催我結婚,你到底還想不想讓我以後回家過年了??!」
父親啞口無言,臉色血紅。
最後作者從車上往下搬行李的時候,父親一把拉住他的手,盯著他的眼睛說:
「兒子,你爸我沒有任何逼你成家的意思,別人怎麼說,我也一點都不在乎,你爸年紀這麼大了,還在乎這點所謂的面子嗎?」
「我很心疼你,你媽走了,你一個人在外面打拼,這麼多年每次回家,每次來機場接你,看著別人都是兩個人,互相照顧,而你卻總是一個人拖著箱子跑來跑去,我真心放心不下……」
父母和孩子之間可能有時候會不理解,但那條維繫著父母與孩子愛的紐帶,實際上仍然存在。
我們往往會誤會他們,甚至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他們,但這些背後都藏著他們對我們的愛,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看過這樣一個新聞,感動不已。
10歲的小女孩,媽媽生病住院了,她太想媽媽了,於是騎著電動車馱著三歲的妹妹,穿越20公裡去看媽媽。
被交警攔下之後,女孩崩潰大哭,嘴裡一直念叨著就差7.2公裡了,就差7.2公裡了。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外面烏雲密布,馬上就要下很大的雨了。
因為擔心父母被雨淋溼了,我和弟弟穿過長滿草的田埂,給正在田裡做事的父母送傘。
那個時候,電閃雷鳴,天空烏黑烏黑的,很可怕,但是我們卻非常勇敢,一路上沒有半步遲疑。
後來想了想,其實那個時候不是不怕,而是心中充滿了對父母的愛,擔心他們淋雨,莫名就變得很勇敢。
小孩子對父母的愛是赤裸的,簡單的,不加修飾的。
可是長大之後,我們愛父母的方式卻悄然發生變化。
馬伊琍曾經說過一個故事。
她花了高價錢請了保姆來自己家裡做事,但是父母是反對的,他們認為價格太貴,沒有必要花那冤枉錢,他們老兩口子照顧就行。
可是他們自己的身體又不好,請保姆才是最好的方案。
後來馬伊琍是怎麼做的呢?
她每請一個保姆,就和保姆約定好,對外就把工資故意說低一些,實際上的工資並沒有改變,這樣馬伊琍父母的心裡就會好受一些。
長大之後,其實我們對父母的愛並沒有減少,只是愛的形式變了。
電影《新喜劇之王》裡面有一個場景觸動人心。
女兒如夢演戲的時候,被耍大牌的演員拳打腳踢,帶著一身傷坐在化妝間裡,邊卸妝邊和父母通電話。
母親問她過得怎麼樣?
瞬間,她的眼眶紅了,聲音哽咽。
她明明過得不好,但是她儘量讓語氣顯得輕鬆,說:「挺好的,很順利,大家都特別喜歡我。」
長大後,我們對父母的愛漸漸變了,變成了什麼樣呢?
是報喜不報憂,即使自己過得再不好也不想他們擔心;
是買回家裡的商品都扯掉標籤,怕父母替我們心疼錢;
是默默為他們做好很多事情,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
我們沒有用他們想要的方式去愛他們,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愛他們。
我們非常害怕,害怕自己賺錢的速度,跟不上父母變老的速度,害怕陪伴他們的時間變少,人生留有遺憾。
龍應臺說,父母與子女這一世的緣分,就是你看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轉角,卻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不必追。
這句話始終太殘忍,我們不是沒有去追,而是一直在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在追。
為了父母,我們什麼都願意做,就像當年父母對我們所做的一樣。
之前有人做過一項測試,要父母對孩子打電話說我愛你,要孩子給父母打電話說我愛你,可是對方聽到之後,或者沉默,或者轉移到別的話題。覺得直接說愛,非常不好意思。
我們中國人,太羞於表達愛了,其實我們不是不愛對方,而是只會用自己的行動表示愛。
所以,桌子想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沒有聽到父母說愛你,那就要用心去感受,父母和孩子之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偷偷愛著彼此,只是對方不知道而已。
談起孫紅雷,很多人會被他的演技給折服,他談起自己演戲之外的生活,總是說自己嚮往自由、隨心所欲一點的簡單生活。
雖然父母去世很多年了,但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父母在背後偷偷愛著自己,所以他經常在微博上面和父母分享自己簡單、快樂的日子。
熱愛生活,注重身體健康,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一直是孫紅雷想要追求的生活目標。
前幾天,孫紅雷在參加伊利欣活「有欣活 隨心活」特約活動的時候,他向觀眾們分享了自己的保養心得,並倡導一定要注意健身運動和飲食搭配。
孫紅雷的生活理念,和伊利欣活所提倡的生活理念「有欣活 隨心活」是一樣的。
很多子女都會給父母購買營養品,這是孩子對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而父母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不給孩子增加負擔,也是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適量的運動再加上好的營養搭配,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幫助非常大。
說到伊利欣活奶粉,它在中老年奶粉同品類中,持續位居品類第一。
伊利欣活奶粉奶源來自紐西蘭有機牧場,採用最新乳糖水解技術,減少了奶粉中不必要的脂肪。脂肪含量與全脂奶粉相比減少了48%。
伊利欣活奶粉的最大特色在於植物甾醇成分。
植物甾醇酯存在於天然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穀物中,美國FDA關於植物甾醇酯的健康聲明中稱:每份食物中至少要含有0.65g植物甾醇酯。
每天攝入兩次,即每日最少攝入量為1.3g植物甾醇酯,可以作為低飽和脂肪和低膽固醇膳食的一部分。
伊利欣活奶粉中還含有可在人體內衍生為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 DHA )的α-亞麻酸 ( ω-3 );以及可衍生為花生四烯酸(ARA)的亞油酸 (ω-6),這是兩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
長期飲用伊利欣活奶粉,可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同時,伊利欣活也面向廣大中老年健身愛好者推出了伊利欣活奶粉·骨能配方,富含高鈣、維生素D與膳食纖維,可有效增強骨質和牙齒健康,同時也能促進腸道消化,維持腸道正常功能。
下次回到家,別忘了帶上兩罐伊利欣活,將你對父母的愛,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