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演員請就位》,出圈兒的不是演技,而是話題。
就連身為節目主持人的大鵬都因「情商」上了熱搜,陷入輿論漩渦,被痛罵「主持失格」。
而這個吉林小城出身的底層「屌絲」,能在人精扎堆兒的娛樂圈混到今天的地位,肯定不是單純的「狗屎運」。
那麼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不討喜的「小哭包」
1982年1月12日早上六點二十分,大鵬出生在吉林省集安市的一間小平房裡。
家裡經濟窘迫,生孩子都不捨得去醫院。
爸爸是通用機械廠的一名工人,媽媽是市評劇團的一名演員,長得很漂亮,而且已經在唱主角了,比如《白蛇傳》和《劉巧兒》。
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門當戶對(家裡都窮),甚至連身高都是一樣的。
父母的婚姻,讓大鵬一直很相信愛情。畢竟他爸這樣的條件都能娶到美貌媳婦,只能是因為真愛!
當時父母因為工作關係,已經從農村搬到了城裡。
而這個剛出生的兒子,因為高亢的嗓門兒,哭起來震耳欲聾,並不討喜。
直到後來,家裡人才知道,這個「小哭包」營養不良,還缺鈣!
從他開始記事的時候,就受到母親在家練唱的薰陶,完成了最初的音樂啟蒙。
有時去看媽媽演出,就覺得舞臺是個特別神奇的地方,人一站上去,就變得光彩奪目。
可惜好景不長,媽媽因為腎炎告別舞臺,開始了到處求醫問藥的生活。年幼的大鵬被寄養在一個又一個親戚家裡。
五六歲的小孩,童言無忌,還曾把媽媽惹哭過。
有一次父母去外地治病回來,父親把大鵬從親戚家接回來,結果他進屋轉了一圈出來問:「媽媽呢?媽媽怎麼不在?炕上坐了一個老太太。」
其實那個「老太太」就是為了治病打激素,變胖後的媽媽。
愛美的媽媽,聽到兒子這麼說,立刻就哭了。
從此落下一個「後遺症」,一直在減肥。每次見面,都會問兒子:「你覺得媽媽是不是瘦了?」
當時因為治病,家裡欠了很多錢。年幼的大鵬覺得可能一輩子都還不上了。
小時候玩具少,大鵬就撿螺絲帽、釘子、鐵絲,自己給自己做玩具,還給它們起名字。
有一次父母從外地看完病回來,帶了十個小兵人,花了五塊錢。那是父母第一次給大鵬買玩具。拆開塑膠袋的那一刻,也是他童年最幸福的瞬間。
後來租住的平房被拆了蓋市場,一家人只好搬去了父親單位的鍋爐房,一住就是兩年。大鵬晚上就睡在大澡堂裡。
後來家裡開始做點小生意,條件慢慢好轉,就在大鵬11歲生日那天,全家搬到了一棟樓房的四層。
少年大鵬才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五平米小房間。
二、想當和尚的「孫悟空侄子」
大鵬的家鄉是吉林省集安市,面積不大,三面環山,一面臨鴨綠江,江的對岸就是朝鮮。
對,就是那部《縫紉機樂隊》裡提到的「小城集安」。
在這個只有幾萬人口,滿大街熟人的小城,大鵬一直都很有安全感。
可剛上小學的第一天,他就感受到了什麼叫「自卑」。
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唱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沒上過學前班的大鵬立刻傻了眼,他沒聽過這首歌,更不會唱。
為了在全班四十多個同學面前扳回一城,大鵬對同學們說:「其實,我認識孫悟空,他是我小叔。」而那幫孩子居然也信了!
地位飆升的大鵬,有時會指著一座山說:「看,我小叔就住在那裡。」
偶爾山上有炊煙升起,他會說:「看,我小叔又在打妖怪了。」
只不過後來,這事兒傳到了老師的耳朵裡。
憑著「孫悟空侄子」光環叱吒風雲的大鵬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小學老師總愛問,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別的同學答案是警察、醫生、科學家。而大鵬最初的回答是:「和尚。」
因為那時候全集安市只有一家電影院,播的永遠是三部片:《地道戰》、《地雷戰》、《少林寺》。
大鵬就經常翻牆進電影院去看《少林寺》,動作和臺詞都記得很清楚。
和尚在大鵬幼小心靈裡的形象,就這樣高大了起來。
所以,他的第一個愛好是武術,經常去報刊亭翻看《武林》雜誌,默默記下動作,然後回家自己練。
父親還用桌子腿和車鏈子給大鵬做了一個雙截棍,刷上黑色的油漆,上學路上,一邊走路一邊揮舞,非常吸睛,可惜很快就被老師沒收了。
大鵬還參加過一個武術班。教練是一個光頭,非常厲害。大鵬因為底子好,練得勤快,就當上了副班長。
有一天教練生病,由另外的老師代課。自由練習的大鵬和一個大個子交手,結果對方輸了就哭。代課老師覺得是大鵬出手太重,不分青紅皂白狠狠批評了他一頓,委屈的副班長,因此一怒之下「退出江湖」。
想當和尚的武術夢,就此夭折。
後來大鵬因為手短,被二胡老師殘忍拒絕;又因為家裡沒有小提琴用來練習,只能濫竽充數,被老師評價為「不太適合學音樂」。
屢遭打擊的大鵬就很聽話地報了繪畫班,成本低,還省錢。
不僅在少年宮內部比賽拿獎無數,還把全家暫住的鍋爐房貼滿了聖鬥士星矢,初中時候還模仿蔡志忠的畫風,畫了生平第一部漫畫《無常傳》,關於「最初的夢想」練武術和尚的故事。
愛好廣泛的大鵬還受《曲苑雜壇》影響迷上了說相聲,可惜很快跟搭檔鬧掰了。
參加全市小學生歌唱比賽,因為上場前褲子背帶被踩斷,只得了全市第二名。
喜歡模仿鄭智化和郭富城,熱衷在放學路上「舉辦」一場又一場群星演唱會,自得其樂。
寫文章、打籃球、做飯……
就沒有他不喜歡的!
借用電影《蜘蛛俠》裡的一句臺詞:「你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然大鵬的「選擇」,並不是都主動的,很多是被動做出的選擇。
他只是讓自己接受、適應,然後嘗試改變,或者被改變。
正因為秉持這種想法,大鵬才在被兩根弦的二胡和四根弦的小提琴拒之門外後,順其自然地,成了全集安市六根弦的吉他彈得最好的人。
三、「小城搖滾青年」的音樂夢
大鵬心裡一直有個貨真價實的「音樂夢」。
他的表叔考上了吉林農大,放假期間,拿回一把吉他,剛學了半年,彈得蹩腳,但唬初一小男孩還是足夠的。
大鵬被這種樂器深深吸引,心裡想著,表叔唱這麼爛,用吉他伴奏出來都很好聽,自己一定要學會。
架不住兒子的軟磨硬泡,媽媽同意了。大鵬動用春節的壓歲錢,總共八十塊,讓表叔在長春幫買了一把吉他。
當時全集安都找不到一個教吉他的老師,大鵬就靠著表叔買的教材自學。第一首歌《同桌的你》,強忍枯燥,整整練了三個月。
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廁所練琴,在回音的襯託下,琴聲和歌聲都更好聽。
只是因為經常抱著吉他在馬桶上坐好幾個小時,導致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條件反射,如果不抱著吉他都拉不出來。
那段時間,大鵬練琴和上廁所都比較勤快,等表叔暑假再回來的時候,已經可以唬他了。
兩人合作彈了一些歌曲,然後錄下來反覆欣賞,還不顧真實輩分,給組合起名叫「農大兄弟」。,覺得自己當上了「歌星」。
後來隨著吉他技藝的飆升,大鵬開始嘗試自己寫歌,攢夠了十幾首,就又去表叔家錄音,製作了生平第一張專輯《標準戀情》,自己設計磁帶封面,到列印社列印出來包裝好,弄得很精緻。
可惜擺在地攤角落的專輯,最終一張都沒賣出去,幾天後就被攤主匆匆下架了。
別看大鵬「愛好廣泛」,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挺好,算是父母眼中的好學生。
初中全班前三,高中前十。
搞定了成績KPI,老師和家長才給了他空間,自由去觸碰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大鵬彈琴唱歌就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唯一的煩惱就是:沒有合適的平臺展示自己。
於是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集安舉辦一場演唱會!
在一個熱心高二學姐的幫助下,大鵬還真的實現了自己的瘋狂設想。
「見證樂隊」做了一場名為「告別的見證」演唱會。
那場演出極其火爆,人們口口相傳,說終於出現了一支本地的搖滾樂隊,而且唱完就解散,大家都想來看個熱鬧。
原本只能坐三百人的演出場地,最後硬塞了也不知道多少人,擠得水洩不通,每個人都站著。
那天晚上大鵬第一次站在舞臺中央,唱出了自己的理想,就像年輕美麗的媽媽唱評劇時那樣。
時隔多年,他才終於明白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很幸福,幸福到唱著唱著自己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很想流淚。
他看到了角落的父母,雖然事先並沒有說過要來;他還看到了自己的班主任,那天格外漂亮;還有借吉他的評劇團叔叔,肩上扛著他的孩子,眼裡分明也有淚光。
開始大家只是靜靜地聽,到後來變成大合唱,一直到所有的歌都唱完了,人們還不肯離去。
最後現場變成了狂歡,大鵬自己甚至都忘了那場「告別的見證」演唱會到底是如何結束的。
演出除去成本,還賺了幾十塊錢,幾個樂手在附近下了頓館子,高中生大鵬第一次喝了酒,第二天樂隊就解散了。
當然,後來他又組了第二支「及格樂隊」,在當地辦過上千人的露天演唱會,假期在酒吧駐唱,穿著緊身加亮片的演出服,仿佛真正的「搖滾樂手」。
後來,大鵬以474分的成績考上了「吉林皇家建築工程學院」,第二支樂隊解散,他也把爺爺起的名字「董大鵬」改為「董成鵬」,重新出發。
迎新晚會,大鵬獻上了主持首秀,還成功把女主持人變成了女朋友。
留著長發,穿著緊身褲的「搖滾青年」,走到哪裡都會感受到周圍熾熱的目光。
大一下半學期,大鵬和對面寢室的另外一位男生範海,組建了第三支樂隊,起名「天空樂隊」,正式進入長春的地下搖滾音樂圈,是為數不多的不唱髒話的小清新樂隊。
大鵬的「搖滾夢」就這樣從初中持續到了大學。
直到臨近畢業,被名人唱片騙了三萬八,他才終於被殘酷的現實一巴掌打醒,深刻意識到自己不是歌星。
後來通過李成剛老師介紹去了一家總共三個人的塘沽外貿公司做「測量水尺」,看著那些煤或焦炭,被一批批運走。
剛畢業的大鵬經常要在煤堆裡站一宿,臉上都是洗不乾淨的煤灰。
他再也沒辦法繼續唱歌了,在公司時不敢唱,在煤堆裡一開口全是灰。
站在煤堆仰望星空,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後來大鵬去看了一場葉世榮的演出,下定決定不再做重複的事情,辭職追夢,成了「北漂」。
他想,既然夢想照不進現實,那就讓現實照進夢想吧!
四、誤打誤撞的主持路
2004年4月17日,大鵬正式結束「看煤」生涯,開始北漂。
對自己長相沒底,但對聲音自信的大鵬,下了火車就直奔東四十條應聘電臺主持。
結果,排隊報名的人,已經從商場頂樓,排到了一樓的廣場,還蜿蜒曲折了好幾行。沒帶英語四級證書和學歷證明的大鵬,甚至連排隊的資格都沒有。
於是大鵬決定衝擊後海酒吧一條街,打算憑著自己的樂隊經驗做酒吧歌手,結果連歌都沒唱,就因為長相被拒絕了。
幸好離開長春之前,大鵬還留了一手。他在招聘網站輸入「北京」和「音樂」兩個關鍵詞,給所有搜索結果都投了簡歷。
最後的關頭,大鵬縮在網吧,看了下郵箱,搜狐娛樂頻道下屬的音樂頻道給他發了面試通知,成了他求職路上的救命稻草。
大鵬準備了一份長長的用戶體驗報告,斥「巨資」五十塊在超市買了一條西褲,穿了一件polo衫,還把polo衫掖進褲子裡,腋下夾了一個東北特別流行的黑色小手包,就這樣去見了當時搜狐音樂頻道的副主編——黃洋。
這次面試異常順利,興奮的大鵬下樓時都忘了按電梯。
2004年4月21日,陽光明媚的星期三,大鵬成為了搜狐的「臨時工」。
他負責用電腦把當時一個樂隊選拔賽收到的所有參賽曲目轉成數字格式。操作很簡單,但工作量極大,有上百首歌曲需要轉錄,算是體力活兒。
大鵬熬夜加班,在一周內就把所有的歌曲都轉成了數字格式,而且還聽了每首歌,將它們分為搖滾、流行、民謠等幾種風格歸類儲存。
就是這樣一個細節,讓大鵬從臨時工晉升為月薪八百塊的實習編輯。
後來彼此熟悉了之後,黃洋才告訴大鵬:「我第一次見到你就很想提醒你,不要把polo衫掖進褲子裡,很土。最崩潰的是你腋下還夾著一個小黑包,你又不是要去公交車上售票,以後別再那樣了。」
原來,自以為得體的形象,在面試官看來卻如此尷尬。幸好黃洋當時並沒有「以貌取人」。
後來的大鵬再也沒有那麼「土」過,他真的變成了一名主持人。
而大鵬走上這條路完全是誤打誤撞。
有一次搜狐《明星聊天室》的主持人黃洋(他的上司),臨時拉肚子,請假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主編說下午花兒樂隊要來,沒有主持人。本身對音樂很了解的大鵬,被主編欽點代班。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次採訪堪稱慘痛。伶牙俐齒的樂隊成員,讓大鵬完全無力招架。
我們都知道,大老師那利索的嘴皮子,直接讓剛踏進主持領域的大鵬患上了「大張偉恐懼症候群」,從此以後,每次見到大張偉,他都會變得很笨,這個病到現在也沒治好。
正是因為大鵬的尷尬,笑果十足。主編後來說:「你那個囧樣兒還挺好笑的,以後就你和黃洋輪流主持吧,大家肯定願意看。」
就這樣,大鵬開始一邊做網絡編輯,一邊成為搜狐固定的《明星聊天室》主持人,也擠進了中國網際網路第一批主持人的行列,見證和推動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見過很多明星的大鵬,尾隨過黃貫中上廁所、追著王雅捷要過QQ、跟豪爽的姚晨要過電話號碼、讓林志玲在衣服上簽名、和鄭智化一起軋馬路、吃過章子怡家的大山楂冰棍兒。
大鵬開始了解:明星都是普通人,不普通的只是「明星」這個職業而已。
他見過太多的明星,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輝煌,黯淡,划過,隕落。他也想成為其中光亮持久的一顆。
很多人問大鵬:「你為什麼就那麼想紅呢?」他說,因為明星是一種職業,想紅,是一種敬業。
直到2007年1月22日,第一期《大鵬嘚吧嘚》播出,他才終於有了行走江湖、安身立命的大本營。
五、趙本山第53位弟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鵬是趙本山第53位弟子。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春晚的後臺。那年本山大叔帶著小瀋陽和丫蛋兒演《不差錢》,大鵬是搜狐視頻春晚報導小組的成員。
趙本山彩排完走下臺,已經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全國媒體蜂擁而上,帶頭的就是大鵬。趙本山被眼前的閃光燈晃得有點兒懵,混亂中小瀋陽和丫蛋兒早就不知道被擠哪兒去了。
大鵬見縫插針,一個箭步衝上去攙住那時候還不是師父的趙本山,學著以前別人驅趕自己的樣子大喊:「讓一讓!讓本山老師先休息!謝謝大家!讓一讓!」
最後進入休息室,老頭兒緩了好長時間才想起問大鵬:「你是誰啊?」
「您好,本山老師,我是搜狐視頻的記者,我叫大鵬。剛才您上場彩排時我算了一下時間,一共表演了27分鐘,觀眾笑了36次。我作為觀眾,覺得這個作品有些地方還可以打磨得更完美,我們可以聊聊嗎?」
這段精心準備的開場白,沒來得及開口,大鵬就被工作人員給請出去了。
雖然這次搭話失敗,但大鵬和趙本山的緣分還有後續。
因為工作的關係,大鵬先後主持了北京劉老根大舞臺開業慶典、趙本山官網落戶搜狐儀式、《鄉村愛情故事3》開播發布會。
趙本山說,因為看到大鵬的努力,一次比一次更進步,才決定要收徒。
在《鄉村愛情故事3》開播發布會之後,趙本山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大鵬啊,今天表現得不錯嘛,小心我把你收了當徒弟啊。」
結果在眾人的鼓勵聲中,大鵬退卻了,他說:「謝謝本山老師。可是,我覺得自己現在還不夠優秀,配不上『本山弟子』這四個字。我一定好好努力,等有一天我準備好了,您再給我這個機會好嗎?」
後來,他躲到沒人的地方哭了好久,說不上是高興、委屈,還是後悔。他自己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拒絕,或許是沒自信吧!
直到2010年4月5日,在本山傳媒舉辦的拜師儀式上,大鵬正式成為趙本山的第53位弟子,也是他為數不多的不唱二人轉的學生。
趙本山給了大鵬主持《明星轉起來》的機會。第一次錄完,節目組的人塞給他一個信封,大鵬打開一看就傻了,勞務費遠遠超出了他當時的水平,那時候大鵬主持很多節目甚至都是不要錢的。節目組說這是本山老師交代的。
大鵬拿著錢去找師父,說自己能力有限,絕對不能拿這麼多。師父樂了,告訴他其實這本來就是電視主持人的薪酬標準,以前是苦日子過慣了。他說:「你都拿著吧,別亂花,攢點兒錢過日子,如果實在覺得不好意思拿,就好好表現別給我丟臉。」
後來在主持上,趙本山也傾囊相授,給了大鵬很多具體的指點,但是他囑咐最多的,就是要「站在地上,說人話」。
趙本山認為,主持人最重要的是真實,把此時此刻自己的感受傳遞給觀眾,哪怕這一時刻就是說不出來話,也比硬編一些假話強。
後來的大鵬,在主持中也的確敢於表現自己真實的一面,哪怕會有爭議。
也許,恩師的話,他真的聽進去了吧!
六、《屌絲男士》爆火
要說大鵬從名不見經傳到爆紅,最重要的契機,還得數《屌絲男士》情景劇的播出。
2012年6月的某天,大鵬在微博上看到一段很短的視頻。女主角問自己的父親:「我給您買的ipad用著還順手嗎?」父親說:「挺好用的啊。」一邊說一邊拿ipad當菜板切菜。
短短的視頻,可把大鵬給樂壞了。順著評論才知道,這個系列叫《屌絲女士》,是德國的喜劇,就趕緊搜出來把全部的八集都看了。
大鵬看完後非常震撼,認真反思自己作為網際網路內容製造者,忙活了許多年,竟然沒想到這樣的創意!
他決定仿照原版,拍一個類似的劇。
師父趙本山曾經對大鵬說:「你扮演誰都挺像的,就是不像你自己,因為你長得太普通了,不好看也不難看,所以觀眾很難記住這樣一張沒有什麼特點的臉,反倒是你扮演成其他角色,更容易發揮。」
他在主持《大鵬嘚吧嘚》的時候,總是扮演一個「臉盆幫」的幫主,扎個小辮子,戴個墨鏡,說一口港普,很受歡迎。當時經常有網友留言,那個演員是誰。他們竟然認不出那是大鵬本人,這曾經讓他很鬱悶。
結果看了《屌絲女士》之後,他找到了解決辦法。
反正可以像很多人,所以上一秒還是辦公室白領,下一秒就是算命老頭,觀眾們也不會覺得突兀,大鵬長得沒有特點這個特點在這裡反倒成了最大的特點。
於是大鵬開始說服公司,艱難險阻自然不少,最後找到搜狐視頻自製節目的負責人王皓,他倒是很支持,決定在《大鵬嘚吧嘚》節目在穩步提升的同時,可以嘗試一些創新。
領導說就當成節目的衍生品操作,由《大鵬嘚吧嘚》班底自己來做,申請了一些資金,大鵬就開始籌備起來。
《屌絲男士》這個名字一看就是準備蹭《屌絲女士》的熱度,結果因為用詞問題還遭到了馮小剛導演的炮轟,他說稱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稱自己是屌絲那是自賤,一個是弱勢群體,一個是腦殘群體。
結果引起網絡熱議,大鵬的好友都調侃:「你們《屌絲男士》的營銷做得太狠了吧,連馮導都替你們宣傳了。」
《屌絲男士》第一次開機,沒有一個明星,大鵬只好拍了公園和辦公室的場景,和他搭戲的都是同事,最後的樣片裡沒有明星,大家使勁渾身解數,邀約也很困難。
走投無路的大鵬只能從自己身邊的好朋友下手。柳巖和李響,抱著扶貧的心態,是第一批答應參演的明星。
柳巖犧牲了女神形象,李響帶大鵬去《職來職往》砸場。有了這些內容,他才終於有了些底氣去說服其他人。
除了主動邀請,大鵬還抓住一切機會去「蹭明星」。
《甄嬛傳》正火的那段時間,孫儷去搜狐做訪問,大鵬臨時想了一個橋段,在休息室演求合影的粉絲。
後來,大鵬就一發不可收拾。
他蹭過「四爺」吳奇隆、《吸血鬼日記》裡的男主角伊恩·薩默海爾德、「甜姐兒」林志玲、吳秀波、湯唯……
以致於後來感謝名單裡積攢了近百位明星。
所有的這些明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只有簡單的妝發費,沒有片酬。
一是給不起,二是不知道給多少合適,於是大鵬只能和每一個人說:「情債肉償,如果有一天你們需要我,我一定頂上。」
後來《屌絲男士》很受歡迎,還登陸了英國和北美的衛視頻道,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有國外的媒體說,這部劇的意義在於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幽默。大鵬卻說自己才沒有那麼偉大呢!為什麼要拍《屌絲男士》?還不是想紅嘛!
等到劇集播出,大鵬還真的「紅」了!
七、《煎餅俠》票房破10億
網劇領域的成功,沒能讓大鵬滿足。
2013年12月31日晚上10點,他在三裡屯的過街天橋上說:「那麼我們拍電影吧!」
當時的他滿眼是淚,經紀人菜花詫異地問:「你是認真的嗎?」
其實大鵬並不認真,他只是賭氣。
因為「女神」柳巖在拍鄧超和俞白眉的電影《分手大師》,而大鵬這邊的網劇也在苦等女主角。
後來製片主任一句:「人家拍的是電影,咱們拍的是網劇,當然電影比較重要啊,你想想你憑什麼跟人家要人?」
大鵬這才決定,要拍電影!他不想總當那個被理所當然忽略的「網劇咖」。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大鵬自導自演的《煎餅俠》請來無數明星坐鎮,以千萬級別投資,創下破10億的票房,助力老東家搜狐扭虧為盈。
當年的上海電影節,憑藉《煎餅俠》,大鵬斬獲了最佳新人導演和最佳新人男演員兩個獎項。
頒獎後,薛曉路導演稱讚大鵬:「你就是昔日的路人甲,今日的大英雄。」
大鵬為了處女作也很拼,當年硬漢吳京為電影《戰狼》跑遍全國20多個城市路演,大鵬更狠,他攜《煎餅俠》路演走過全國31個城市、188家影院,共計211場放映,創下國產電影路演最高紀錄。
甚至結束最後一場的時候,大鵬真的累哭了。
大鵬經常說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他所有的自信來自於充足的準備。
而《煎餅俠》就是他憑著「笨功夫」死磕出來的電影。
它當然不夠好,但誰能否認大鵬的努力呢?
結語:
時至今日,大鵬依然是爭議頗多的「名人」。
我甚至無法心安理得給他一個 「勵志範本」的名號。
如果拍「爛片」也能拿十幾億票房,主持站隊也能吹「情商高」,的確難以服眾。
或許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大鵬身上仿佛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帶著泥土的氣息,紮根在紙醉金迷的名利場。
他說不想變成那些傲慢、高高在上的電視人,因為曾經的自己是苦裡逆襲出來的。
他做到了!
看《演員2》幕後花絮,大鵬竭盡全力指導市場評級「最後一名」孫千,排練爾冬陞的《路人甲》電影片段,我甚至會有點感動。
但在人情淡薄且觀眾審美水平集體躍升的時代,拿出「硬實力」才是大鵬的當務之急。
況且針對任何一個熱門話題,9.4億中國網民都能自由發聲,價值觀也愈發多元。
做純粹意義上的「好人」,不啻於天方夜譚!
作為一個演員、導演、編劇和主持人,大鵬在專業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借用大鵬主演的電影《大贏家》裡那句臺詞:「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
不「那麼聰明」的大鵬,就請繼續努力吧!
希望下次在熱搜見到你,是因為作品,而不是無聊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