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
回復一位關注驃騎府的朋友發來的問題邀請——如何能快速分清楚正規進口大貿摩託車與水車的區別?
首先解釋下什麼是大貿進口摩託車,所謂大貿進口車,就是指以合法的渠道進入國內銷售的摩託車(海關),繳納關稅等等稅費,經過國家3C認證許可,有關單,並且經過摩託車品牌4S店銷售,可以上牌的摩託車。
下圖為某日系品牌國內4S門店分布圖。
所謂的水車,就是走私渠道進來的摩託車,渠道是非法的,這種走私摩託車來源多樣,但是一般都是歐美或者日本等地的二手拍賣摩託車(這算是比較好的),而盜搶車,事故車,翻新車佔絕大多數,由當地經營這種生意的團夥收集起來以後,由貨輪運往香港,再由香港轉運到國內,這種車車況有好有壞,但是都沒有經過海關報稅,因此是屬於非法入境,所以也就沒有辦法上牌。但是因為價格比正規進口車要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因而也有些人會考慮買這種車。
上圖為貨輪登陸以後將走私車輛下貨的據點。
那麼如何分辨進口大貿車與水車呢?很簡單,兩招就可以輕鬆分辨出來。
第一招,看車。
如果一輛國外品牌摩託車停在街頭,沒有懸掛牌照,那麼就有水車的嫌疑,因為牌照是一輛摩託車的身份證,沒牌的話是不應該在路上行駛的,當然,這裡要排除有些正規進口摩託車正在辦理牌照或者過戶等手續,短時間內沒有懸掛牌照的情況,注意甄別。
如果有號牌的話呢?是不是就一定是進口大貿途徑的摩託車?
這個也不一定,因為有些水車他也是套牌車,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車主身份和車輛信息等資料後,套牌也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這個時候情況就有點複雜了,畢竟你也不是警方,你沒有技術手段來查驗這輛車的牌照是否是套牌,對不對?
那麼就沒有辦法驗明真假了嗎?也不是,還是得看車,這裡面的信息量很大。
一般而言,車型比較老舊的進口車,大多數都是水車,這個就需要積累一定的專業知識,你得熟知各個國外品牌摩託車的年份及車型譜,凡是零幾年以及更早年代的車型,有很大的嫌疑是水車,因為那個時候國內進口大貿摩託車極少,大貿進口車型真正開放是在2013年以後。另外,看外觀也能大致分辨是否是水車,年代久遠的摩託車,無論如何在外觀設計上還是與現在的摩託車不一樣,時代變了,審美也會隨著變化,是不是這個理?
那麼,年代比較近的國外品牌摩託車,且懸掛了牌照,是不是就一定是進口大貿摩託車呢?此文已獲維權騎士保護原創,文抄公們請繞行。
也不一定,很簡單的辦法就可以甄別,那就是看看該款車國內是否有引進,如果國內的該品牌4S店沒有銷售過這款車的歷史,那麼也有水車的嫌疑。例如川崎的2020款火神Vulcan 900 Custom,國內就沒有引進,如果你見到了這款車,即使有牌照,也有很大的水車嫌疑。
可能有人會說,那小貿車呢?國內也沒有引進,也沒有通過4S店銷售的途徑,也能上牌且合法的,你怎麼就能斷定他是水車呢?
嗯,不錯,這個後面會講。
好了,如果一輛有牌照,年代比較近,國內也有引進的國外品牌摩託車是不是就一定是正規大貿進口車呢?
也不一定,例如我所知道的是,寶馬F850GS ADV這款車就有水車,而這款車在國內是有引進和銷售的。
那麼既然國內有這款車的大貿進口途徑,為何還會有人買水車呢?便宜啊,水車的售價只有大貿進口途徑的價格一半甚至更少,自然會有人感興趣。
既然如此,那麼怎麼分辨這種情況的正規大貿車型和水車呢?
殺招來了!你只需要看車身上是否有中文車架銘牌或者3C認證標誌就可以。注意看下圖,這是一輛寶馬4S店內銷售的F850GS ADV。他就有中文車架銘牌和3C認證的標誌。
正規大貿車主一般不會閒得無聊去把這兩樣東西摳掉,因為這是證明這款車身法合法的最直接證明,車主一般不會自找麻煩。而水車是沒有這兩樣東西的。其他的還包括一些中文的警示標牌,例如燃油,剎車油加註標號的中文提醒等等,這些也都是證明一款車是否是正規大貿車型的證據。
基本上到了這一步,一款車是否是正規大貿或者水車也就能分辨得八九不離十了。
即使是小貿車,他也是有3C認證的標識,中文警示標牌等等,儘管車身銘牌與進口大貿車不一樣。根據武漢市車管所2016年發布的通告,我們可以得知以下內容:按照公安部《關於嚴格進口汽車註冊登記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小貿車存在無中文產品標牌、轉向燈顏色、裡程表、車輛識別代號、發動機號不符合國家標準等問題,要嚴格執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等國家安全技術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一律不得辦理上牌業務,但是經整改合格符合國標的允許上牌。
說仔細點,小貿車的車身銘牌有兩種,一種是柔性的,該標牌應具有防水功能,非經破壞性操作不能被完整揭下,採用硬性標牌時,應採用最低使用鉚接固定方式視為合格,其安裝位置應儘量位於車身右側且不宜拆卸的部件上,更換或整改後可以予以註冊。
另外,轉向燈顏色(必須是黃色),裡程速度表(必須有公制規格)等等,這些細節也能看出是否是小貿車,水車是不會花費這個功夫的,因為車主壓根就沒打算去車管所上牌。
有些小貿車可能存在無中文警示標牌就能上牌的現象,但是隨著以後的法規越來越正規,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說到底,小貿車還是一種歷史特有的現象,以後會逐漸被大貿車型所取代。
當然,有高人也許會不屑的一笑——真麻煩!那我還得湊近了去觀察不成?什麼車我掃一眼配置跟外觀就能分辨得八九不離十了。
這還真不是吹牛,有些進口的中規車跟海外版在配置和外觀上還真不一樣,例如老款的KTM DUKE 390這款車。
注意看排氣管尾段,海外版的KTM DUKE 390排氣管尾段是這樣的,如下圖。
國內引進的這款車排氣管尾段是這樣的,如下圖。
明顯的可以看到國內引進的版本排氣管尾段多了一小節管子,應該是為了適應國內的排放法規而做出的改變。
第二招,看人。
如果正好車主還在車上,觀察車主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怎麼觀察?正規大貿車主就一定是正氣凜然氣質上佳,水車車主就一定是神情猥瑣獐頭鼠目嗎?呵呵,開個小玩笑,這是現實世界,不是漫畫也不是舞臺劇,當然不是憑藉相貌神態氣質就能判斷是否是進口大貿車主或者水車了。
首先看裝備吧,一般來說,騎大貿進口車型的車主,很少會使用國產品牌的幾百塊錢的頭盔和護具,原因很簡單,幾萬乃至十幾二十多萬的進口大貿車都買了,不差這點錢置身好點的裝備。
而水車車主就不一定,注意我說的是不一定,也就是說水車車主也是有可能用比較高端點品牌,但是也有不少水車車主就戴了幾百塊錢的國產盔或者護具,甚至不戴護具頭盔。此文已獲維權騎士保護原創,文抄公們請繞行。
其次,看駕駛習慣,一般而言,正規大貿進口車的車主相對要更守規矩,一般不會輕易去競逐,闖紅燈,蛇形走位,鬧市街頭炸街練翹頭絕活的等等,因為違法代價太大。水車的車主就不一定了,有很多都不能稱之為騎士,自己怎麼覺得爽就怎麼來,炸街,鬧市區競逐,闖紅燈等等,因為他本身就沒有牌照,或者是套牌,違法了也難以找到人,違法代價小自然就放縱了自己。
不過這裡不是絕對,驃騎府的意思並不是說水車車主就個個是這麼不守規矩,騎大貿的車主也不一定個個都是文明騎行,只是相對於在各自群體裡面的比例來說,騎大貿的車主要稍稍安分點,更守規矩點。
就這兩招吧,看人看車,基本上就能判斷出來,隨著國內摩託車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多,騎水車的人也越來越少,已經逐漸邊緣化,想正規的長久的騎輛摩託車,還是看看國產正規品牌吧,預算多進口大貿車也可以,就別去打那些水車的主意了,對自己對家人對別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