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自古就有氣運一說,比如劉邦的嶽父呂太公就曾經把預測到劉邦非常人,硬把閨女塞給了他。不過這帝王之氣比較罕見,一般人沒有這麼大的講究,也就只在乎個福氣了。福氣這東西人人都想要,很多人見廟上香,遇寺拜佛,就是為了求一點福氣,好讓自己前路平坦。沒福氣的人有什麼特徵?鬼谷子曾說過三點,十分有道理。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大神」級的人物叫鬼谷子,這人雖然從來沒出來過,但他放出來的徒弟確是一個比一個厲害,像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這些人都是鬼谷門人,這些人直接或者間接的改變了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的局勢,就說天下在鬼谷掌控之中,也是一點不誇大。這麼厲害的一個人,他說過的話想必也是有些道理,那麼接下來就與大家一起看一下,這位「神人」是怎麼看待福氣的。鬼谷子曾說,有這麼三種表現的人是不得福氣眷顧的。
首先是太過自信,不聽旁人言。自信這東西本來是挺有用,可一旦過度了害處不是一般大,剛愎自用,自以為是,這些話都是說的自信過度。這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不聽別人的勸,往往會失敗。比如項羽就是這麼個人,他總覺得凡事都在自己掌控,看不起劉邦,不僅錯失了鴻門宴上擊殺劉邦的機會,還多次放虎歸山,最終成了敗者。
再者就是居心不良,並非良善之人。所謂善良者,並不求一個人多麼高尚,事事為他人著想,畢竟人們也是需要自己發展,有一些私慾非常正常。可生而為人的話,起碼的為人之道應該有,鬼谷子認為,若是一個人失去這種為人之道,就會變得喪失人性,從而很快沒有知心朋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旦因為失去良善而被別人拋棄,那麼將會很快失去很多機會,縱使有過人才能,也早晚會被社會淘汰。
第三者便是我們時常遇到的尖酸刻薄的人,這些人不僅說話刻薄,內心更刻薄。他們對待每件事情都斤斤計較,永遠就是不想吃虧,對帶別人也是相當的吝嗇,永遠不會首先付出。這種人看上去暫時是不吃虧的,但其實他們因為自己的這種對吝嗇,失去的東西會更多,長久看來也是非常不划算。所以在古代人來說,這樣的人往往也得不到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