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EC峰會的焰火晚會上,普京非常紳士的為「第一夫人」披上了一條灰色的毯子,這個大膽的舉動亮瞎了無數見證記者的眼,關於「披毯子」的報導瞬間蓋過了APEC相關的其他相對嚴肅認真的話題。而普京在政治上的「披毯子膽識」更是聞名天下,例如當年的車臣戰爭,以及最近的烏克蘭事件。普京已經在近幾年成為了政治界的超級明星,他不僅是俄羅斯鐵腕政權的核心人物,而且還是個柔道黑帶、前KGB特工、戰鬥機駕駛員,還唱得一手好歌。尤其在俄羅斯國內,普京的女粉絲數量眾多,讓人羨慕嫉妒恨。
然而,普京的權力登頂之路並沒有臺前那麼光鮮,倒不是因為一路上艱苦卓絕的奮鬥和自強不息,而是他充滿了戲劇性的政治生涯演繹了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寡頭政治的混亂與黑暗。而普京最終的勝利更像是幾個搶奪皇冠的巨人突然失手,讓一個從旁邊經過的孩童接住了一樣,把偶然性演繹到了極致。
無名小卒
普京(Vladimir Putin)並非擁有什麼了不起的政治背景,也不是出身什麼政治世家或者貴族後裔,他本人跟前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沒任何私交,在前普京時代俄羅斯的政治圈裡,幾乎都看不到普京的影子。普京從無人知曉到權力巔峰,中間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絕對屬於橫空出世,而這一切都要從蘇聯解體說起。
KGB特工到底有多牛
普京的硬底子功夫是在蘇聯時期在聖彼得堡的第401 KGB學校訓練出來的,而之後的特勤工作主要負責信息採集和招募新人。普京曾經被派到東德地區進行信息採集,其實並沒有電影裡那麼炫酷,他們的工作相當枯燥乏味。只有KGB高官在西方擔任機密的滲透間諜工作,而像普京這個級別的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寫無用的報告上,他們搜集到的信息80%都是為了應付差事的垃圾信息。這和今天我們安全廳的底層工作者差不多,都是天天悶在辦公室裡查資料寫報告,任何一個官僚組織內部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被應付」的差事。所以在普京還在KGB工作時的政治表現,屬實沒什麼可值得稱道的地方。
年輕的普京無論從外表還是談吐,都讓人覺得十分稚嫩,顯得極易被操縱。當時任何人都想不到這個人會在混亂的寡頭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俄國新一代領袖。
葉爾欽的失誤創造了寡頭政治
普京之所以能夠最終有機會登上政治舞臺,全賴於前蘇聯政權瓦解之後,葉爾欽創造的俄國寡頭政治環境。
葉爾欽真的是個大好人,他堅決徹底的廢棄了前蘇聯邪惡的中央集權和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徹底的全國規模的私有化,他堅信人民民主的選舉制度,和自由的市場經濟。雖然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政治家,因為他的私有化政策並沒有給俄國帶來民主法治,而是把俄國拖入了黑暗的十年寡頭政治亂局。
蘇聯崩潰之後,俄國並不存在一部資產階級人民憲法,而臨時憲法又沒有對具體的三權分立等重要的西方民主體制要素做出明確規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突然進行私有化,就缺乏憲法指導之下的獨立透明的司法系統的監督。葉爾欽給全國人民發放國有資產股份憑證,也就是說他把國有的大型資產直接分配給了俄國平民百姓。當時俄羅斯的平民百姓相當的貧窮,拿到這個股份憑證之後就蒙圈了,因為它既不能當鈔票在市場上去購買麵包,又不能直接到銀行兌換成鈔票,該挨餓的還挨餓,該受凍的還受凍。
但當時的許多手頭有資本的人卻將此視為畢生難得的機會,他們從民間大量的收購這種股份憑證。老百姓當然願意用這種沒用的東西去換錢,所以很順利的,少數握有資本的人快速的成為了經濟寡頭,他們回收到的股份憑證令他們得以控制國家的銀行、電信、和能源企業。當國家資產落入了少數人手中,這些人便開始操縱國家政治。
其實這個時候的葉爾欽仍然在位,但不幸的是他的健康狀況從蘇聯快要解體的時候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健康上的困擾讓葉爾欽無力高強度的進行工作,甚至連他的意識都無法長時間保持清醒。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起,寡頭政治就在俄羅斯成型了。
普京的靠山——拉達車老闆
別列佐夫斯基(左) 葉爾欽(右)
蘇聯解體之後,普京迅速的跟共產主義陣營劃清了界限,瞬間變成了一個傾向於民主資本主義制度的擁護者。在90年代初,他通過自己的老師接觸到了影響了他一生的重要人物——別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這位不是那個著名的鋼琴家,而是個猶太裔的工程師。要說能力(狹義的概念),Berezovsky也不輸於普京,可惜他長得沒有普京那麼英俊,一看就是一肥胖邋遢的禿頂奸商。
中國老百姓熟悉的拉達車,90年代滿街跑,中國人對Berezovsky的巨額資產積累也功不可沒
但人不可貌相,這位Berezovsky可以說是個全能天才,他在科技、商業、政治多個領域都有非凡表現。他的學位是應用數學博士,在蘇聯解體前,他一直擔任工程師的工作,並以出色的表現一路當上了蘇聯科學院(蘇科院,地位相當於中科院)中控制科學院(Institute of Control Sciences)的頭。蘇聯解體之後,他仍然是俄羅斯科學院的重要成員。接下來Berezovsky與他人聯合創立LogoVaz,後來又創立基金AVVA,最終這個AVVA成為了生產拉達(Lada)汽車的AvtoVaz的控股集團,也就是說,Berezovsky就是生產拉達汽車廠家的大老闆。工程師出身的他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主要商業巨頭之一。後來的Berezovsky還控制了俄羅斯最大的媒體Channal One的所屬公司ORT TV,對媒體的掌控令他在政治上獲得了更重要的話語權。
90年代初期的普京與Berezovsky私交就甚好,Berezovsky還經常帶普京去度假滑雪。從此開始,隨著Berezovsky在俄國政界影響力的上升,普京也不斷的得到提拔。
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Berezovsky順利的進入了葉爾欽身邊的親信圈子,並成為了葉爾欽女兒的好朋友。在1996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at Davos)上,Berezovsky聯合其他商業寡頭形成政治聯盟,歷史上稱之為達沃斯公約(Davos Pact),共同支持葉爾欽連任。此時的葉爾欽說白了已經淪為Berezovsky的傀儡了,因為他不穩定的健康狀況和混亂的意識已經令他完全失去了執政能力。俄羅斯的商業寡頭們,包括Berezovsky本人,都是得利於葉爾欽的全國私有化才發了家,他們最希望的是國家維持現狀,好讓他們繼續控制國家資源。葉爾欽連任之後,相當於在俄羅斯形成了「挾葉爾欽以令寡頭」的政治格局,Berezovsky可以直接通過葉爾欽的女兒和女婿編造謠言左右葉爾欽的一切重大決定,包括對國家重要職位上的任免。
戰鬥民族的宿命 | Davos Pact解散
90年代形成寡頭政治格局之後,本來已經形成了資產階級執政,當時只要是Davos Pact的寡頭們重新立憲,建立一個多黨派執政的三權分立的政體,那或許俄羅斯人民就可以擺脫混亂和貧窮,迎來空前的繁榮,可惜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再一次錯過了天賜良機。Davos Pact因為商業利益的衝突,分成了兩大派,並開始互相通過各自控制的媒體,猛烈的展開攻擊。這時候的Berezovsky陣營是一派,而另一派是當時想要發起改革的改革派,其中為首的是著名投資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支持的Vladimir Potanin。這場戰鬥的結果,是所有人都已經對俄羅斯的改革灰心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俄羅斯的權力中心很少再有人真正的提出民主改革。
嶄露頭角
雖然Davos Pact失敗,Berezovsky仍舊控制著他的葉爾欽家族。但經過了一場惡鬥的寡頭們,無論在俄羅斯民眾還是其他俄羅斯政界成員的眼中,都已經成為了一群「狗咬狗」的惡棍,大家都認為他們會將這個國家帶向深淵。所以當時的俄羅斯總理Yevgeny Primakov在90年代末期展開了一系列對非法商業活動、逃稅、腐敗等犯罪行為的調查,並幼稚的希望可以用這種蠻力洗清俄國政壇。俄羅斯寡頭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把大量非法資產運到了海外,其中有一家在美國新澤西的公司FIMACO就是專門為他們洗錢設立的。大反腐的結果不言而喻,Primakov的總理班子很快就被葉爾欽撤換。但失去總理職務的Primakov仍然具有相當高的威信,並加入了政黨「Fatherland of All Russia」,準備以黨代表的身份參加2000年的總統競選。
眼看著葉爾欽越來越糊塗和生活不能自理,Berezovsky他們也很心急,因為絕對不能讓Primakov成功上臺,所以必須要扶持一個與Primakov對立的競爭對手。就在這種刻不容緩的情勢之下,Berezovsky集團隆重推出候選人普京Vladimir Putin。在Berezovsky的安排下,普京被介紹給軍隊,還象徵性的籤署軍事文件,並被在電視臺上播出,普京還被任命為情報機構FSB(KGB的繼承機構)的重要官員,並參與領導了車臣戰爭。可以說這一切都像拍電影一樣,普京就是主角,Berezovsky就是幕後導演,演的好支持率就高,到時候就會贏得選票,就是這麼簡單。所以在這種關係中,普京就睡Berezovsky集團設置的一個傀儡人物,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影帝普京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車臣戰爭
本來車臣只有一幫恐怖分子在挑釁,不至於上升為俄羅斯與車臣的戰爭,可普京認為車臣是自己贏得政治支持率的機會,所以直接以一己之力升級了與車臣對抗的性質,指責車臣政府縱容恐怖主義分子的活動,甚至指責車臣政府將恐怖分子合法化,並為他們提供訓練營和武器。當時俄羅斯的一座大廈被炸毀,導致許多俄羅斯平民喪生,俄羅斯官方直接把這次恐怖襲擊歸罪於車臣,但實際上這件事直到今天都存在爭議,有陰謀論認為是普京為首的FSB執行了這次恐怖事件,又把罪行轉嫁給車臣,以便贏得民眾支持發動對車臣的戰爭。
不管怎麼說,車臣恐怖分子就好像是上帝派下來幫助普京上位的折翼天使一樣,確實起到了提高普京聲譽和支持率的重要轉折性效果,不然作為一個無名小卒,普京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1999年的總統競選中擊敗老政客Primakov。
成全與背叛
利用對媒體的壟斷,Berezovsky的ORT TV大力宣傳普京的功績,於此同時爭取仍然在位的葉爾欽對普京的支持。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葉爾欽的配合程度令人髮指,在1999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轉折和怪事,8月,葉爾欽任命普京為俄國總理,12月31日,千禧年到來的前一天,葉爾欽突然提出辭職,根據俄國憲法,總統在任期內辭職將由總理接替總統職務,所以普京就在當天成為了葉爾欽的接班人,而在12月31日,所有人都在放假,準備迎接新千年的到來,葉爾欽的突然辭職讓普京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毫無準備。
接下來在2000年的競選中,由於車臣戰爭和普京在電視屏幕上嚴格尊重法律和命令的公眾形象,普京贏得了一半以上的選票,穩穩的坐上了總統的寶座。
過河拆橋
2000年,普京接任俄國總統之後,立即修改了憲法,賦予總統罷免任何通過競選上任的議員的權力,這讓Berezovsky都接受不了了,這等於是公然將一個已經民主化了的俄國又拉回到了集權的體制。所以Berezovsky與普京產生了不可調和的分歧,兩人開始了公然的對峙。
可是普京一路走來完全是Berezovsky的功勞,他想要在公眾面前抹黑普京,就等於是在抹黑自己,所以他的籌碼少得可憐。普京通過車臣戰爭手握兵權,同時自己又一直掌握著情報機構FSB,現在又成為了俄國合法的總統,所以他再也不需要聽命於給俄國製造了10年混亂的寡頭們。幾輪較量下來,普京奪取了對媒體的控制權,收回了曾經掌握在寡頭們手裡的大型國家資產,並最終將成就了自己的Berezovsky逼出了俄國,Berezovsky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恩人客死他鄉
普京的大恩人Berezovsky在英國得到了政治庇護,並從此以後開始了對普京的口頭攻擊。普京的俄國指責Berezovsky犯有多項罪名,曾通過各種方式與英國交涉想要將Berezovsky引渡回國接受審判,但都遭拒絕,也是因為這件事,俄國與英國的外交關係到今天都沒有緩和。
普京政府不僅給Berezovsky定罪,甚至還展開了刺殺行動,但Berezovsky命大,可憐的是他的親信Alexander Litvinenko卻遭到了暗殺。英國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俄羅斯政府與此案有關,但普京政府反咬一口說是Berezovsky對自己的親信下毒手後又栽贓給俄國。
這個時候的Berezovsky已經徹底傷透了心了,自己那麼信任的普京,居然會把自己整到這步田地。後來他雖然堅持在國際上給普京抹黑,可作為一代俄國寡頭之一,他的聲譽太過糟糕而無法有力的對普京造成任何實際的麻煩。
終於在2013年,負債、抑鬱、憤怒的Berezovsky在自家的浴室中自殺,英國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他殺的證據。作為一代俄國叱吒風雲的寡頭,當代俄國鐵腕人物普京的栽培者和成全者,以及一位優秀的猶太裔工程師兼商人,Berezovsky終成一個悲劇,他永遠的成為了超級明星普京背後的那個不為人知的幽怨的影子。
從狹義的個人發展角度上看,是普京背叛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恩人,但普京也從未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主動巴結Berezovsky,只是被寡頭們當成政治棋子的過程中,精明的隱藏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並抓住了命運帶給自己的難得機會。從普京擔任總統後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確實早就有自己的政治經濟主張,俄國在普京時代要遠遠強過葉爾欽的寡頭政治時期。所以從民族大義和國家角度上看,普京背叛的是沾滿罪惡的寡頭們,但忠於的確實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雖然民主進程暫時擱淺,但俄國國家經濟和人權都有所改善,功過是非,一言難盡。(獨家)
#散人微評#
以勢力和私利為中心還是以國家利益為至上,這是考察一個政客乃至政治家的唯一指標,普京的上位之路昭示的正是這麼一個淺顯的道理。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千瘡百孔的俄羅斯真的能復興昔日的榮光嗎?土豪羨慕普京的勇武,普京羨慕土豪的家底,真是一家不知一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