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網絡歌手、流量藝人異軍突起,在一定程度上衝擊著音樂市場。對於傳統歌手而言,有些人就此慢慢退出大眾視野,有些好歌甚至沒有機會被聆聽…不過浪潮來又往好的作品總會被銘記。
近日,譚維維發布了新專《姐放3811》.專輯新歌的發布並沒有激起太多的水花,相反譚維維發布在微博上的一些感想受到了網友和歌手藝人的廣泛關注,猶如深水炸彈般激起漣漪,一時間#譚維維 我承認我羨慕流量歌手#的話題衝到了熱搜第一。
近些年來,譚維維的名字的確不如往昔響亮了。在後浪們前僕後繼的翻湧之下,網絡歌手們的爆紅神曲似乎更能受到大眾的青睞。一種現狀是:具有一定資歷的前輩歌手們,在做自己、不迎合市場的堅守中踽踽而行。
譚維維前不久發行了新專輯《3811》系列,分為《姐碼3811》和《姐放3811》兩個部分。聚焦女性話題,並把每首歌以一位女性名字命名,講述了十一位不同女性群體的故事。
在這一張集結了很多業內知名音樂人和優秀創作者,質量上乘的心血作品,譚維維希望「無論是在音樂市場,還是在女性話題上,都能有一些水花和共鳴。 」
然而,在缺乏曝光與流量之下,即便是在作品上傾注了很多心血,也沒能激起聲響。於是,譚維維在微博上撰寫了一篇六百多字的小作文,以此來抒發自己對流量、以及音樂創作的感想。
「雖然我很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是很多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發專輯了。 別說歌曲的共鳴,甚至沒有人知道譚維維發專輯了。」
「團隊說:姐姐,沒有用的,現在除非是熱門綜藝、影視劇,要麼就是有話題有流量的歌手,不然就你這麼發專輯發歌的,很難被關注。更何況,你的音樂一點兒也不市場,年輕人怕是沒有耐心去了解、喜歡更不會感興趣.....這就是現實! 」
從文中我們可以得出幾個要點:譚維維的歌不市場、沒有迎合大眾、缺少曝光和話題流量。既想做自己又想被大家所熟知的兩難境地,也是無數像譚維維這樣的歌手所困擾的。但相比起來譚維維已然算作幸運,她昔日的音樂成就我們有目共睹。
譚維維作為一名出道十餘年、代表作無數、登上春晚舞臺、上過多檔知名音綜的音樂人,被大家稱為民族歌手、超級女聲、搖滾明星、現場女王、跨界藝術家。從《譚某某》狂妄不羈到現如今的謙遜低調,伴隨著對過去自我的不斷否定,其實譚維維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
《歌手》、《中國之星》、《夢想的聲音》等綜藝節目,以及各類晚會甚至是央視的舞臺都留下了譚維維的身影。在行業內,她更是受到劉歡、崔健等等許多大師的提攜。她用《烏蘭巴託的夜》打動歌手全場觀眾,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民族與搖滾的融合,讓人倍感驚豔……
也曾閃耀、並且成績斐然的譚維維這一次卻向流量低了頭,並聲稱羨慕。
從譚維維出道伊始,便能看出她是一個堅守自我的人。在出道三年之時,背離流行情歌主流市場,選擇做自己喜歡的民族音樂。隨後又開始向民族+搖滾的方向開始進攻,一路追尋自己的熱愛。
這一次同樣繼續做自己的譚維維,聚焦女性社會話題,但這明顯不是大眾與音樂市場所喜歡的類型。不過,譚維維的這兩張新專輯,靜下心來慢慢欣賞,附帶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就會發現她與眾不同的魅力。
《吳春芳》是寫給勇猛向前的單親媽媽們
《錢夫人》寫給被大眾誤解的女性消費者
《趙桂靈》寫給正被世界拋棄的落伍者
《阿果》寫給生理桎梏而焦慮的女孩
這些歌無論是從音樂性上看,還是從人文哲思上,都具有一定的意義。了解到這些,也就明白譚維維這一次為何如此在意專輯的傳播與反響。當然,相信好的音樂一定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最終走出冷寂獲得認可。
相比於數據流量而言,作品本身更重要。在打榜、製造話題獲取流量的今天,很多當紅小生從名氣上看是爆火的,作品上也有著漂亮的數據,但是當我們盤點他究竟有什麼優秀的代表作時,卻一個也想不出來,甚至沒有一首歌能在路人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許只剩下他去了哪個綜藝,貢獻了哪些笑點。
流量為王只是一時,而內容為王才是真理。
目前音樂市場上爆火的歌曲,大部分是從以抖音為首的短視頻平臺興起。這些火起來的歌最明顯的特質是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旋律簡單,只要足夠洗腦,那麼相信它大概率會火。
如今,各種爆火神曲層出不窮,在工業化快歌的裹挾下,人們的音樂審美也趨於單一。往往土味視頻配上起伏誇張的旋律,帶給人們短暫的快樂刺激,無形之中便固化了部分群眾的音樂審美。
這次譚維維的小作文發布之後,一時間,很多圈內朋友前來力挺。例如韓紅、張靚穎、袁弘、金池等歌手或藝人表示支持。其中郝雲這樣評論:「流量不等於質量」,這句話雖簡短卻精闢,涵蓋著流量與質量之間的聯繫與矛盾。
「流量」本身是個中性詞,無關好壞。而作品質量卻有優劣之分。好的作品可以帶來流量,而粗製濫造的作品無論流量如何之高,也改變不了質的內核。因此,做音樂才內容是根本。流量本身也並不會讓人抵制。
韓紅也轉發了小作文,並表示:「我尊重流量明星!因為流量明星們真的很有威力和影響力,尤其在公益事業中流量明星敢為人先,實實在在地做好事,我敬佩他們!我也更加尊重和敬佩甘於平凡的藝術家們,他們默默無聞地愛著自己的熱愛,對藝術絕對的忠誠,無需堅持什麼,就是純粹的;一腔熱忱地愛著藝術本身!足夠了!」
曾經以為能灑脫的「做自己」,並引以為傲,但現在看來「做自己」的代價可能就是失去市場和關注。譚維維的憂慮與堅守,相信也是很多音樂人必須面臨的選擇題。
「初出茅廬的新人,如果流量高粉絲多,也有可能比經頗豐的老炮機會更多。而實力佳口碑好的音樂人們,有時候因為缺少流量,而少了一些機會和資源,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果,真的覺得某一位音樂人的作品很棒,就分享給朋友們吧,每一個好作品值得被更多人所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