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連續4天4夜的奮戰後,昨天上午11時惠生聯圩潰口重新合龍。當天下午,記者對惠生聯圩進行了實地走訪。
乘著搶險衝鋒舟駛入水中,記者目之所及皆是一片汪洋。只有突然竄出的一棵棵綠樹和露在水面上的座座屋頂似乎在證明,眼前的浩渺水面十幾天前還曾是一片生活生產區。
駕駛船隻的龍山街道人武幹部吳江告訴記者,最近4天他一直不斷運送人員和物資到現場作業,據他推測這裡的水起碼有5米多深。「你瞧,昨天這附近停放的一輛大型水泥槽罐車,今天居然漂到了那座房屋的後頭。」
衝鋒舟在水中行駛了幾分鐘後,停靠在一處正在開展作業的長江外護堤上。走上圩堤,記者看到,原本的潰口內側已築起了一道由土石和沙袋連接起來的新堤。圍堤另一側便是湍急的江流。此刻,施工仍在進行。高聳的浮吊下,一隻巨大的抓斗正不停地從運輸船的船艙中抓取土石拋擲入水中。
據施工方省長江河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曉盼介紹,他們正在對新築的堤壩進行加固,以提升新堤的穩定性。「根據專家的研判方案,我們避開了老堤所在地的一個深坑,再向裡側新築了一道長約250米的月牙形新堤,由於長江水流情況複雜,我們必須進一步進行加固。預計在明天,我們將最終完成施工。」
從18日到22日,4天4夜,劉曉盼和工人們共計使用了1萬多立方米袋裝土和1.2萬噸塊石,最終將一度被洪流阻斷的惠生聯圩外護圩重新連為一體。
劉曉盼說,新的堤壩比原來的老堤120米長的缺口長了一倍多,4天內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量,是他從未有過的經歷。「一萬多立方米的袋裝土,光是這個量,沒有當地政府和群眾的支持,我們根本不可能完成。」
「武警官兵來了,企業員工來了,圩內10個村的村民群眾得到消息也趕來了……」二壩鎮黨委書記韓弢在搶險施工現場告訴記者,共計好幾千人自發趕來,日以繼夜為搶險工程挖土裝袋。他們中有70多歲的老黨員,也有剛剛回家過暑假的大學生,還有土生土長的普通村民。鎮政府也調來了平板船、運輸車密切配合施工進度,幾天時間就完成了劉曉盼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圩堤合龍後,降低水位成了眼下韓弢最操心的事。他告訴記者,漫堤形成的水面面積約在4500畝左右,平均水深達到5米。外圩成功合龍後,要趕緊對圩內進行抽水作業,迅速降低水位,減輕惠生聯圩的壓力,為無為大堤再上一把「安全鎖」,力保圩內600餘萬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