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神》是香港電影最重要的裡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後來所有「賭字輩」電影難以逾越的高山。周潤發《賭神》上映於1989年,那一年,周潤發34歲。那是周潤發人氣頂峰的年代,那時候的《喋血雙雄》、《英雄本色》、《阿郎的故事》讓發哥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男演員。可以說,絕大多數70、80後對周潤發最深刻的形象無非兩個——《英雄本色》裡的Mark、《賭神》裡的高進。賭神高進這個熒幕形象,是周潤發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以至於後來無論哪一部賭片,都會致敬這部電影。劉德華與當時大紅大紫的周潤發不同,拍《賭神》時,劉德華並沒有如今的知名度。但恰恰也是這部《賭神》,帶紅了劉德華,而陳刀仔這個愛耍小聰明又重情義的角色,也徹徹底底地讓人記住了。也是因為這一層原因,在1990年的《賭俠》中,劉德華還是以「陳刀仔」這一角色,但是是以主角的身份,回歸到觀眾的視野裡。《賭俠》上映後,票房高達4034萬,甚至超過了《賭神》第一部三千六百多萬票房的成績。當然除了發哥和華仔這兩個主演以外,《賭神》的演員陣容不可謂不豪華:幾代人的青春女神,即便淡出影壇還是會經常被提起的王祖賢;與星爺合作了無數作品,香港電影拍片最多的張敏;當然還有吳孟達、成奎安這種幾乎能在百分之八十的港片裡找到他們的老戲骨。這麼多大咖的匯聚,才造就《賭神》這一部無法復刻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