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適合釣鯽魚,一年中所收穫的大板鯽,幾乎都是在春季釣到的,等到了夏季,鯽魚完成了繁殖,又會不見身影,能釣到的幾乎全是小個體的鯽魚。從早春到仲春,在釣場的選擇上有從小到大的說法。這是因為早春氣溫還不算高,小水面升溫快,鯽魚最先復甦進食,繁殖期也會比大水面的早一些,所以早春適合釣小水面。過了驚蟄以後,氣溫已經不低了,這時候開始轉戰大水面。仲春時節如何在大水面釣大鯽魚,一點經驗分享下。
一、時段和釣點
鯽魚其實是喜歡冷不喜歡熱的魚類,在夏季水溫過高,往往難以釣到大鯽魚,多是饞嘴的小鯽魚。但是春末冬處,仲春到晚春,這段是釣大鯽魚最好的時候。而且春季鯽魚要繁殖,比秋季還要更好釣一些。在很多大水面中,往往只有在仲春時節才會有不錯的收穫,其他時候「空軍」的機率很高,所以這時候正是「報仇」的時候。此時釣大鯽魚全天可釣,因為鯽魚正是大量進食的時候,幾乎全天都在尋找食物。在釣釣點的選擇上還是以釣淺灘或者不深不淺為主,已經不需要釣的深遠了,除非水域水質非常好。
二、釣組搭配
鯽魚體型小,非常「吃」線組,線組搭配不當容易就容易出現檔口的現象,這種檔口的現象在釣鯽魚中出現的情況最多。所謂檔口,就是釣組過粗了,但是魚進食的時候異物感太強,膽小的鯽魚就不敢吃魚鉤上的餌料了,往往是有魚星,但是沒口。這時候主線1號就可以,子線0.6-0.8,0.8的比較保險一些。魚竿不需要太長,畢竟此時主要釣淺灘為主,4.5米的魚竿就非常不錯,因為釣鯽魚還是比較注重拋竿頻率的。使用偏軟的鯽魚竿,釣大鯽魚手感異常的好,碰上鯉魚同樣沒多大問題。彈性好的偏軟的魚竿,遛魚很慢,但是跑魚的情況比較少。
三、打窩和用餌
水庫中的鯽魚對食物不太挑剔,原因有兩點。第一是水面大,食物本身就比較稀少,所以魚類多食物不講究。第二就是這時候正是鯽魚大量進食的時候,有吃的東西就不錯了,自然也不會挑剔。窩料,還是以酒米為宜,在魚類中幾乎沒有比鯽魚更喜歡酒味的窩料。酒米的好處就在於顆粒小,打窩後散落到水底,首先有比較好的誘魚效果,其次就是需要很長時間也吃不完這些小顆粒的酒米,有比較好的留魚效果。餌料可以使用面餌也可以使用蟲餌,或者下鉤蟲餌上鉤面餌。面餌的味型以偏腥或者香甜為宜,春季是面餌從腥到香,再到清淡的轉變。
四、垂釣技巧
春季水庫釣淺灘,注意選擇靠近水草的淺灘,或者明水的渾濁處,如果水質太好,一定要釣得深一點,但是也並非冬季那麼深遠。在淺灘一定要注意安靜,這個是野釣的一大重要技巧。想要釣到大鯽魚,最好不扎堆,不選擇老釣位,這樣釣到大鯽魚的機率反而會高很多。使用蟲餌垂釣,調漂的話調低釣高就可以,可以保證雙餌都是到底的。如果使用一個蟲餌一個面餌,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單鉤調漂,這樣可以忽略下餌重量,不管下餌使用什麼餌都不影響調漂。
仲春時節是一年中釣大水面最愜意的一段時間,首先說氣候適宜,而且春季風比較小,在大水面受到的影響小,最重要的是收穫好。其他季節玩大水面,估計只有夜釣收穫才勉強能跟仲春比。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