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三十而已,三位女主三種人生卻幾乎涵蓋了當下幾乎30+女生生活的常態!一種像王漫妮,畢業後漂泊在外獨自打拼;一種像鍾曉芹,在父母身邊結婚工作,生活平淡如水;一種像顧佳,外能替老公打拼事業內能相夫教子。很多人在看這部劇時,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就拿王漫妮來說,獨自一人在上海打拼,生病了不敢告訴父母,一個人去醫院吊水,永遠報喜不報憂的和父母說自己很好,堅強倔強的樣子讓人心疼!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當王漫妮被情所傷,工作也沒辦法在繼續下去時,她選擇了結束自己為之奮鬥十年的地方,回到了家鄉父母的身邊。記得看王漫妮回家父母為她過30歲生日的盛大場面,看到網上形象的評價為「三十大壽」的時候,真是又搞笑又溫馨!我想只有這種鄰裡家庭的溫馨幸福才能治癒王漫妮那顆獨自漂泊見過人情冷暖的心!也許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結束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家鄉安穩定居,這個故事就可以落下帷幕了!但是王漫妮就是王漫妮。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在家鄉擁有了一切安穩的日子的前提下仍能毅然決然的回到上海,重新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勇氣以及豁的出去的態度真的是非常讓人敬佩的!也許很多人會不理解,如果換位思考,你會像王漫妮一樣回到大城市去追逐未來還是依照父母的想法在小鎮上安穩過一生呢?
王漫妮和相親對象小張主任提出辭職要回上海的時候,小張主任勸王漫妮留下而說的那段話,應該是很多人經常會聽到的說辭,也是很多人下意識會選擇的方向!畢竟,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能夠留在父母身邊,有一份待遇不錯,又輕鬆穩定的工作,而且還有一個工作人品似乎都不錯的相親對象,房子,車子都是現成的,這段話,這個現實條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就像劇中說的,在外拼搏不就是為了拼個安穩嗎?但是,我想小張主任說出的這段挽留,對於漫妮來說已經從父母的耳邊聽過無數次了,就像她說的,人不都是只為了成家吧!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對於很多即將邁入30歲的人來說,很多人已經結婚成家,力求穩妥的過好自己的30歲,但也仍有很多人會選擇像王漫妮一樣,繼續在外打拼,實現自己的價值!其實兩種方式本沒有哪個更好,兩者並沒有比較之分,只不過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無論哪一種,我想都會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畢竟在這個多元的社會,關於幸福的定義,從來不只是一種!畢竟才三十而已,無論選擇如何,結果如何,大不了從頭再來,才三十而已,又有什麼可躊躇蹉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