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共和國的「深藍利劍」
海軍海口艦艦長 樊繼功
海口艦,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型飛彈驅逐艦,具有先進的防空、反潛和對海突擊能力,被譽為「中華神盾」。組建15年來,海口艦縱橫萬裏海疆,勇闖遠海大洋,航跡遍布4大洲3大洋,東至美國聖地牙哥,西至非洲摩洛哥,南至南非好望角,先後訪問12個國家和地區,安全航行34萬餘海裡,出色完成海上維權、遠洋護航、中外聯演等重大任務,創造了人民海軍歷史上多個首次和第一,被海軍授予「護航先鋒艦」榮譽稱號。
在海口艦,令我們終身銘記的是,習主席先後兩次視察檢閱我們的戰艦。2012年12月8日,習主席首次離京調研視察部隊就來到海口艦,與我們一起航行、親切交談。今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作為航母打擊群的一員,海口艦又光榮接受了習主席檢閱。
2015年初,我被任命為海口艦實習艦長。走上這個崗位,我既感到興奮光榮,更感到肩上有千鈞重擔。作為軍人,我敬佩鄧世昌「撞沉吉野」的勇氣,林永升戰至最後一刻的血性,但他們的犧牲卻沒能挽救北洋水師折戟沉沙、中華民族百年淪陷的命運。悲慘的近代史告誡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從學員到艦長,我通過嚴格考核、層層闖關,率領全艦官兵用整整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全訓,拿到了通向戰場的「資格證」,我也成為海口艦第六任艦長,被支隊授予「深藍之劍」。
習主席向全軍將士發出的「能戰之問」「勝戰之問」,是對每一名軍人的警醒和考問。身為一艦之長,就必須響應統帥號令,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職責,帶頭思戰謀戰,做一名帶兵打仗、練兵打仗、能打勝仗的新時代艦長。
2015年盛夏,海軍組織實兵實彈對抗演習,命令海口艦攔截某新型飛彈。該飛彈飛行速度快、隱身性能好,素有「航母殺手」之稱,抗擊難度極大。有的艦員對這次能否攔截成功,心裡有點打鼓。我對大家說:「我們海口艦,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對手!」戰鬥如期打響,雷達戰位報告:「方位××,距離××,發現高速目標來襲!」「保持跟蹤」「艦空飛彈抗擊來襲目標」。全艦聞令而動、密切協同,飛彈騰起烈焰、呼嘯而出,1秒、2秒、3秒……「飛彈截獲」「目標減速下墜」「目標空中解體」。靶彈被成功摧毀!全艦官兵歡呼雀躍、掌聲雷動,在場的一位將軍豎起大拇指說:「海口艦,打得漂亮!」
發出這般感慨的,還有外國海軍的同行。那一年,我們艦參加多國海上聯合演習。這既是軍事技能的切磋較量,更是軍隊形象的集中展示。演習中,我們艦與其他5個國家艦艇組成特混編隊,展開火炮射擊。排在我艦前面的2艘外艦全部脫靶。我艦一上場,首發命中,接著,第二發又命中。這時,國際通用頻道裡傳來外軍的聲音:「中國海軍別打了,再打,靶就打沒了,給我們留一點吧!」可是,為時已晚,炮響靶沉!這,就是咱中國海軍的精度!
在國內訓練場勇奪第一,在國際競賽場揚我軍威,海口艦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我們時刻牢記習主席的話,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在海口艦,我們最大的興趣就是琢磨對手,最大的愛好就是鑽研打仗,最大的追求就是戰場制勝。要想戰時快敵一秒,必須戰前多爭一分。我們常態組織「析戰、研戰、演戰」活動,真正把信息化海戰的制勝機理鑽深鑽透,把作戰對手研深研透,把未來戰場搞深搞透,練強能打勝仗的真本事。
作為共和國的先鋒戰艦,捍衛祖國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保護國家海外利益,是我們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今天,人民海軍「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維護祖國利益的能力越來越強,祖國的利益拓展到哪裡,我們的航跡就延伸到哪裡。
2009年2月5日,正在護航的海口艦接上級命令,趕赴索馬利亞霍比亞附近海域接護「天裕8號」漁船。這艘漁船是在中國海軍首批護航之前被海盜劫持的。接到任務,我們一邊向目標海域機動,一邊研究制定接護方案。我艦連續2晝夜全速航行,抵達預定海域。狡猾的海盜反覆變卦、不斷更換地點。當海盜第三次變更地點時,我艦快速鎖定目標、強勢緊逼,海盜扔下武器、倉皇而逃。這個時候,甚高頻裡傳來一聲聲急切的呼喊:「中國海軍,我是『天裕8號』,你在哪裡?你在哪裡?」「我是中國海軍,正在向你接近,請放心!」此時,這艘漁船已遭海盜劫持88天之久,船上已被洗劫一空。這一天,剛好是中國傳統佳節元宵節,我們頂著5米大湧大浪,搭起補給「天梯」,把救命的燃油、藥品、衣物和官兵準備過節的湯圓、牛奶、罐頭,運送到漁船上。抵達安全海域分航時,「天裕8號」船員用兩塊紙板寫下的「感謝祖國」「感謝中國海軍」,高高地掛在駕駛室艙前。這一刻,我們熱淚盈眶,為強大海軍驕傲,為偉大祖國自豪,祖國萬歲!
女兵仗劍闖大洋
海軍海口艦情電部門實習副政治教導員 王柯鰻
我是海口艦情電部門實習副教導員。2011年,我從軍校畢業分配到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報到後不久,我得知海口艦即將奔赴亞丁灣執行第十批護航任務,激動的我連夜寫下決心書,堅決請求隨艦出航。白色的軍裝、藍色的大海、威武的戰艦,還能出國打海盜,這幾乎滿足了我對海軍的全部想像。可是,有些人總是善意地對女兵上艦抱有懷疑,而我們就是要用行動證明,女兵也能駕戰艦、闖大洋!
誰說女孩經不起風浪?在逐夢深藍的路上,我們劍氣如虹、意志如鋼。上艦後,艦政委問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暈船嗎?」我斬釘截鐵地說,「絕對不暈!我能原地轉上幾十圈,身體都不晃。」牛皮被我吹上了天,沒過多久就被現實打臉。護航途中遭遇大風浪,軍艦高速穿行,艦艏一會扎向浪谷,一會被推上波峰,巨浪不時衝上甲板,打到駕駛室的舷窗。幾個回合下來,我們幾名女艦員全部吐到天昏地暗。
這時,政委挨個艙室來慰問,看到我們一個個像霜打的茄子全都蔫了。他一邊變戲法似的拿出巧克力,一邊鼓勵我們說:「吐了之後還得吃東西,吃飽了才有力氣吐。」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連這點風浪都闖不過去,還談什麼勇闖大洋、走向深藍。大家暗暗下定決心:就是吐也要吐在戰位上。為克服暈船關,我們把精力集中在學習專業和值班執勤上,邊吐邊學、邊吐邊幹;為克服體能關,我們每天繞著甲板跑步堅持鍛鍊、增強體質;為克服想家關,我們與戰友們打成一片,訓練間隙開展趣味比賽,給值夜班的戰友送夜餐,還經常組織參加各種大洋晚會、深藍歌會……
誰說女子不如男?在大洋練兵場上,我們一樣扛紅旗、當尖兵。巾幗不讓鬚眉,戰艦不相信眼淚。為了不讓男艦員小瞧,我們定下目標:任務不講條件、工作不降標準、生活不搞特殊、成績不拉後腿。這不僅是一句口號,也是我們訓練生活的真實寫照。指控班女兵戴晰雨,別看個子小,訓練勁頭可不小。剛上艦時穿戴防毒衣考核不及格,別人午休她就加練。好幾次我看不過去,想讓她休息,她卻樂呵呵地說:「教導員,免費桑拿、全新SPA,你也來一下?」每次練完,防毒衣都能倒出半碗水。最終她摸索出適合女兵的快速穿戴法,考出了全艦第一。有了這個榜樣激勵,女兵們都向各自專業「滿血」衝鋒,報務、信號、繩結……現在艦上很多紀錄都是由我們女兵創造的。
誰說戰爭讓女人走開?女兵也是兵,打起仗來照樣上戰場。剛上艦的時候,艦長的一番話讓我印象深刻:你們首先是個兵,然後是女兵,最後才是女人。未來戰場上,沒有男女之別,只有勝負之分!
一次,我們正在南海執行戰備巡邏任務,忽然接到命令:在你東南方向100海裡發現一艘外國軍艦,命你艦立即前出跟蹤監視。女操舵兵莫敏希迅速做出反應,立即調整航向高速向該艦追去。為了找準、分清、跟緊目標信號,女雷達兵楊蘭目不轉睛盯著屏幕,仔細甄別、準確定位,死死咬住對方。眼看著遠處的小黑點逐漸變大,我帶領取證小組迅速到達指定位置,用攝像、照相機對該艦進行拍照取證。女信號兵宋茜則通過甚高頻不斷用英語喊話驅離。看到我們理直氣壯緊追嚴逼,外艦隻好向外轉向乖乖地走了。
誰說女兵不懂柔情?我們的愛像大海一樣深沉寬廣。有人把女艦員稱為「女漢子」,覺得我們不懂生活、缺乏溫情。其實我們也愛美,愛自拍、愛逛街、愛美食,內心渴望被照顧、被呵護、被寵愛。但我們心中更有一份大愛,那是對藍色大海的愛,對海軍事業的愛,對偉大祖國的愛。
在我艦通信部門有位女兵叫吉萍萍,這個來自海南的黎族姑娘,深愛著這艘以家鄉城市命名的戰艦。一天,我看到她在艙室偷偷抹眼淚。原來,圍繞去不去護航這件事,萍萍與男友發生了激烈爭執。男友說:「相戀3年多,見面才5次,還經常玩『失蹤』,現在又要去護航,這婚還結不結了?」萍萍很倔強:「我要去護航,不結就不結!」我知道,為國爭光是每一名水兵神聖的嚮往,也是每一名女兵心中的夢想。起航那天,萍萍等了很久也沒有看到男友出現在送行的人群中。
幾個月後,海口艦勝利凱旋。萍萍走下舷梯,遠遠地看見男友捧著一大束玫瑰花向她飛奔而來,她的眼淚奔湧而出。那淚水,是遠航徵程的深深思念!那淚水,是永不言棄的信念如磐!那淚水,是人民至上的無悔擔當!那淚水,是忠誠使命的大愛無疆!這就是仗劍大洋的女水兵,這就是礪劍深藍的女軍人,這就是胸懷家國的女戰士!
走向深藍的先鋒戰艦
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政治委員 胡姣明
忠誠是先鋒戰艦的靈魂。海口艦官兵始終堅守一個信念:「不論時代怎麼變,聽黨指揮的軍魂永遠不變;不論航向怎麼變,絕對忠誠的信仰永遠不變。」2003年「八一」前夕,還在上海某造船廠時,海口艦就組織官兵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在這艘播下中國革命火種的「母親船」面前,大家凝神沉思。夢想,從這裡啟航。一茬茬官兵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沿著黨指引的航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後,習主席兩次視察檢閱海口艦,現場聆聽領袖教誨,面對面感受統帥關懷,更是給海口艦官兵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每年新兵上艦、每次艦艇出徵、每逢重大節日,艦上都要組織「牢記領袖囑託、矢志建功深藍」系列教育,開展「做習主席的好水兵」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用好用活深藍大學堂、艙室小講堂、網絡微課堂,官兵們對強軍目標的理解更加深透,從而更加堅定自覺地把強軍責任時刻扛在肩上,把強軍信念深深刻在心中,始終做到人民海軍忠於黨、艦行萬裡不迷航。
擔當是先鋒戰艦的特質。海口艦把推動轉型發展作為重要使命,將航向牢牢鎖定在遠海大洋,越是重任在肩,越是一往無前,在深藍航道勇當開拓者、排頭兵。2008年12月26日,一個載入共和國史冊的日子。這一天,海口艦與武漢艦、微山湖艦組成編隊,遠赴4000海裡以外的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第一批護航任務。這是我國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外媒評價,這是繼鄭和下西洋600年後,中國軍隊第一次勇闖這條遠海航線。這一闖,闖出了挺進深藍的航道!闖出了大國海軍的自信!闖出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面對兇惡猖獗的海盜,海口艦官兵把出海當出徵、把護航當戰鬥,日夜守護著這片世界上最繁忙的海灣。2009年2月24日,海口艦正在護送第二十三批船舶,一艘沒有申請護航的義大利商船因主機故障漂泊在海上。上午10點03分,他們突然收到該船在國際通用頻道的緊急呼救:遭遇兩艘海盜快艇追擊,請求救援!請求救援!險情就是命令!海口艦直升機攜3名特戰隊員迅即飛往事發海域。經過警告射擊、武裝驅離……海盜最終落荒而逃。虎口脫險的外國商船發來了感謝電。首次亞丁灣護航,創造了124天連續航行不靠港的紀錄,探索出破解海盜「群狼戰術」等20多套戰法,為後續護航任務蹚開了路子。這是海口艦走向深藍的航跡,也是人民海軍轉型發展的軌跡。
如今,海口艦已經3次護航,累計540多天,確保了近600艘商船百分百安全,成功解救10多艘遭海盜襲擊船舶,驅離400多艘次海盜快艇。可以自信地說,隨著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強,中國海軍走向世界的步子將越來越大;哪裡有人民利益需要保護,哪裡就有中國海軍!
打贏是先鋒戰艦的本色。當前,世界並不安寧。但能戰方能言和,能戰才能止戰。海口艦官兵深知,沒有亮劍殺敵的血性,沒有克敵制勝的本領,就不配先鋒戰艦的稱號。組建之初,支隊黨委就給海口艦這樣定位:全面建設要爭做「全軍標杆」、對外交往要爭創「國際一流」、未來海戰要爭當「打贏先鋒」。「當先鋒」「打頭陣」「爭一流」已經成為戰鬥誓言,深深烙印在海口艦官兵的心中。海口艦儘管在同批艦艇中組建最晚,但形成戰鬥力最快,首次參加實彈演習,就用副炮成功擊落來襲靶彈。入列後,很快就成為支隊的「標杆艦」。
多研一項戰法,就多出一張王牌;多拿一個第一,就增添一份勝算。海口艦官兵常說,我們是習主席檢閱過的兵,要爭就爭第一,要當就當標兵。這些年來,海口艦先後有10餘名官兵在海軍比武中奪得金牌,200多人次在戰區海軍、支隊組織的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湧現出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海軍十傑青年鄒福全等一批優秀人才。
隨著海軍轉型加速推進,新型艦艇快速入列,支隊新添了一批批更先進的新銳艦艇。海口艦成為支隊的「種子艦」,從這裡走出240多名優秀骨幹,輸送給各級機關和其他艦艇。儘管如此,海口艦寶刀不老、本色不褪,始終保持著先鋒戰艦的狼性虎氣,受領任務最堅決、交付任務最放心、完成任務最出色。只要黨一聲令下,先鋒戰艦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大國海軍的亮麗名片
海口市民政局組織人事處副處長 任 菲
15年前,海軍把當時噸位最大、高科技含量最密集、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產飛彈驅逐艦命名為「海口艦」,從此,這艘戰艦進入全國人民的視野,成為我們海口市的榮耀與驕傲。
城市與戰艦共建,戰艦與城市互訪。今年5月16日,海口艦到海口舉辦開放日活動,「海口艦回娘家了」,消息一傳開,立刻引發全城轟動。原定總共5000人參觀,結果3天接待了近2萬人。一名小學生參觀後這樣寫道:「這是一艘英姿勃勃的軍艦!它代表著海洋的力量,代表著中國的強大!」這篇名為《「171」,我的軍艦》的作文,很快在網上躥紅,贏得無數網友點讚。一位花甲老人參觀後發出這樣的感慨:「看到這麼威武的軍艦,兒子出海捕魚我就放心了。」作為這次活動的組織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市民高漲的擁軍愛國熱情。海口艦究竟是一艘怎樣的戰艦,讓大家對她如此著迷、充滿期待?我帶著這樣的疑問,尋找心中的答案。
在我們海口人心中,海口艦是一艘窗口之艦。海口艦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裏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從她被命名的那一天起,就與海口市拉起了一條無形的紐帶,魚水情深、心心相印。海口市民是海口艦的「榮譽水兵」,海口艦官兵是海口市的「榮譽市民」。每年,海口艦都派官兵到海口各院校開展國防教育,接待海口市民上艦參觀,普及海洋知識和海防觀念,自發捐款救助受災群眾。為了讓戰艦走得更遠,讓官兵心裡更暖,我們開設軍人綠色通道,送教育上軍艦、送文化進軍營,優先安置軍人家屬就業、優先安排軍人子女入學……點滴的溫暖讓海口艦與海口市的情誼越來越濃厚、越來越緊密。
城市為戰艦保障,戰艦為城市揚名。海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而海口艦則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作為中國海軍「明星艦」,海口艦每到一國、每靠一港,都會通過甲板招待會、艦艇開放日等方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傳遞中國精神,在國際舞臺展現了海軍官兵和平友好、開放自信的時代風採。
在我們海口人心中,海口艦是一艘開拓之艦。一艘現代化的軍艦,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記得10多年前,我有幸參加這艘戰艦交付入列儀式,時任艦長告訴我們,海口艦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型主力戰艦,聚集了我國多項軍事高新技術,綜合作戰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讓我深深感到,國之重器彰顯的是中國實力。
進入新時代,我們欣喜地看到,人民海軍開啟了邁向世界一流的新徵程。最讓我們自豪的是,人民海軍的「顏值」越來越高,國產航母、萬噸大驅等新型艦艇不斷加入海軍行列;最讓我們振奮的是,人民海軍的「拳頭」越來越硬,海上維權、護漁護航、實戰練兵漸成常態;最讓我們激動的是,人民海軍的航程越走越遠,使命所至,航跡必達,中國海軍正昂首闊步走向大洋、走向世界!
在我們海口人心中,海口艦是一艘英雄之艦。強者無敵,勇者無畏。不論是強敵對手,還是狂風惡浪,官兵們都能直面挑戰、敢打必勝。2015年10月4日,超強颱風「彩虹」挾著暴雨正面襲擊廣東湛江,颱風以每秒68米的速度瘋狂肆虐。在颱風的挾持下,湛江港內,一艘艘大大小小的漁船、貨船,有的走錨,有的錨鏈斷裂,似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正在港內系水鼓防風的海口艦也是險情不斷,隨著風力不斷加大,海口艦錨鏈和鋼纜突然斷裂,艦體在強勁的颱風作用下,快速向左側漂移。而此時,海口艦左側是擱淺的漁船,前方有失控的民船,右舷不遠處就是碼頭。狹窄的湛江港內,樊繼功艦長不斷下達口令,海口艦在狂風大浪中忽左忽右,不斷地調整航向、變換動力,規避著失控船隻。「決不能撞上民船!決不能擱淺!決不能撞碼頭!」經過十幾個小時連續奮戰,累得幾近虛脫的官兵,終於駕駛戰艦突出重圍,化險為夷,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我每次來到海口艦上,聽到最多最提氣的就是海上維權和大洋亮劍的故事。與外軍艦機巧妙周旋,與海盜鬥智鬥勇,官兵們講起來繪聲繪色,我聽起來驚心動魄。這些英雄故事的背後,是官兵們默默無聞的奉獻和付出。機電長嶽濤對我說:「漁民出海帶回的是滿艙魚蝦,而我們帶回的是滿滿的忠誠與思念!」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艘英雄戰艦上的英雄水兵,就是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在我們海口人心中,海口艦是一艘希望之艦。在海口艦靜靜停泊的海口港,記載著歷史上的輝煌與恥辱。歷史告訴我們,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為海制。處在海防前哨的海南,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從較為封閉落後的邊陲海島,發展成為中國最為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離不開人民海軍的守衛和支持,海南人民對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有著更為深切的期盼。
做新時代大國軍艦的堅強「龍骨」
海軍海口艦機電部門柴油機班班長 王 東
1994年12月,帶著對大海和軍艦的嚮往,我走進了海軍這個藍色方陣,被分到號稱「海上鐵拳」的某驅逐艦支隊,在一艘年齡比我還大的護衛艦上當主機兵。雖然支隊名頭比較響,但在當時,艦艇很少遠航,跑一趟西沙、南沙就算是出遠海了。還有一些超期服役的艦艇,常年停靠在碼頭。看到這種現狀,我內心不免有些失落。說好的縱橫四海呢?說好的環遊世界呢?難道我的軍旅生涯就這樣度過嗎?
2003年7月,我得知上級要組建新的驅逐艦支隊,接新艦大艦。我內心深處的夢想瞬間被激活了:我要上大軍艦、幹大海軍。在海口艦的這15年,是人民海軍大踏步發展的15年,一大批新型艦艇像下餃子一樣列裝,出國像串門一樣頻繁,我們艦上80%的官兵都去過10個以上國家。從當初人人搶著上大艦,到現在人人都能上大艦;從以前只能在家門口打轉轉,到現在滿世界跑圈圈,我們戰艦留下的每一道航跡,都見證了一支軍隊的轉型,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跨越。
人總是要有些志向的,我的人生志向就是當好大師傅、帶出好徒弟。今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語重心長地對參會的士官代表說:「當一名合格士官不容易,要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這是軍隊統帥對我們基層士官提出的殷切希望。
有人說,未來戰爭是「士官的戰爭」。士官叫「官」不是官,作用卻不一般。我們海口艦的這些班長骨幹,可以說個個有本事、人人有絕活。主炮班長李明,通過改造主炮供電系統,使攻擊時間縮短了數十秒。對於發現即「秒殺」的信息化海戰來說,數十秒是什麼概念?意味著一艘現代化的軍艦,可以在此時間內被鎖定、重創甚至擊沉。副炮指揮儀班長朱舉彬,創新採用某型雷達給副炮下達目標指示,使副炮抗擊效能提高了50%。副炮是對空防禦的最後一道防線,它的抗擊效能越大,就意味著艦艇的生存率越高。燃機技師周帥,是首批艦員中在國外接受過系統培訓的「兵專家」,他提出的9項裝備改進措施和3項創新發明被廠家院所採納,並在海軍同類型艦艇中推廣。我本人也先後3次在支隊以上專業比武中奪得第一名,多次在演訓任務中發現和排除重大故障,榮立了二等功,首次護航時編寫的《遠海任務中主機使用管理指南》,成為後續護航編隊的必備手冊。
一人優秀不算真本事,全艦優秀才能打勝仗。我們深知,軍艦是眾人一條船、百人一桿槍,一個人就是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專業再強,也撐不起整艘艦。所以,不論是平時訓練,還是重大任務,我們這些班長骨幹都是衝鋒在前、示範在先,面對面講解,手把手幫帶,力爭讓身邊的戰友人人過硬、個個頂用。在我們的帶領下,艦上的兵都是嗷嗷叫,機電兵頂著機艙50多攝氏度的高溫,練就排除故障「一摸清」;聲吶兵每天戴著耳機克服各種噪音幹擾,練就判別目標「一聽準」,還有槍炮兵、防化兵、雷達兵……大家紛紛開啟專業技能「暴走」模式,爭做強軍工匠、爭當勝戰尖兵在艦上蔚然成風。
人總是要有些夢想的,我的人生夢想就是走向深藍、勇闖大洋。在我們支隊的辦公樓前矗立著一塊石頭,上面刻著四個大字:走向深藍。這是我們每一名水兵心中的嚮往。2008年12月20日,我們艦接到了赴亞丁灣執行首批護航任務的預先號令,這是中國海軍走向深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駕艦闖大洋、出國打海盜,想想都覺得興奮。我趕緊給我們部門正在休假的士官周施成打電話,通知他儘快歸隊。接到電話,周施成先是一陣激動,隨後陷入沉默。他告訴我,妻子還有半個月就要生產了,他得和妻子商量一下。一邊是心中多年的夢想,一邊是即將出生的骨肉,老周左右為難。
看著糾結痛苦的周施成,妻子流著淚說:「要不,我就提前剖了吧?這樣你也放心了,雖然陪不了我們娘倆,好歹能看到孩子出生的第一眼。」老周連連搖頭:「那怎麼能行,娃還沒長好呢!」那天夜裡,周施成費了很大勁,才說服妻子到預產期再生。清晨,他離開家時,都沒敢回頭看妻子的淚眼。
起航十天後,政委接到了老周妻子打來的電話,他三步並兩步往機艙跑,邊跑邊衝著正在值班的老周大喊:「周施成,你老婆給你生了個大胖小子,7斤2兩!她讓你放心護航……」老周立馬蹦了起來,興奮地喊道:「我有兒子了!我當爸爸了!」那一刻,這個硬漢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
後來,老周給他的兒子取名叫周亞丁,就是想讓他永遠記住出生時爸爸戰鬥的地方。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31日 16 版)
(責編: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