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娛樂圈,氛圍十分的浮躁,中生代後勁不足,新生代的演技也良莠不齊,放眼望去,比較安全,不會隨便「翻車」的也只有一些老戲骨了。
不光是因為他們塑造角色用心,更是因為他們往往眼光毒辣,在挑選劇本上都會非常謹慎,因為他們會有意識地愛護自己的口碑。
至少,在觀眾緣方面,娛樂圈的新生代真的不如一些老戲骨。新生代即使是有熱度,那也只是小範圍內,沒有到達老戲骨那種全民皆知的程度。
當然,新生代們將來的路還很長,只要走對了路子,努力鑽研自己的演技,也是可以往老藝術家道路上發展的。
而比起新生代的小心翼翼,老一輩演員們在說話和行事作風上更直白一些。可能是因為資歷擺在那兒了。怎麼說也是在圈子裡打拼了幾十年的人了,有些話年輕人說讓人覺得沒有說服力,但從他們口中說出來卻怎麼聽怎麼對。
比如去年憑藉做嘉賓走紅的李誠儒老師、對小鮮肉旁敲側擊的成龍大哥,以及談「演員敬業」問題的陳道明老師都是如此。
而相較於大陸的內斂和「萬事留一線」原則,港圈電影人們可就沒那麼含蓄了,老牌藝人脾氣大的有很多,不過大多數人並不是無緣無故地發脾氣,而是出於一些原則問題發火。
其中最典型的就要數被稱作「發哥」的周潤發了。他與張國榮、狄龍等人是同一時期的演員,憑藉著《英雄本色》、《賭神》、《臥虎藏龍》、《上海灘》等經典佳作紅遍大江南北。
也因為在演戲上的出色表現,他被授予了國家一級演員的殊榮。
周潤發小時候家庭非常貧困,父親好賭導致家裡日子總是緊巴巴的,周潤發也因為沒錢讀書而早早輟學外出打工,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冷暖。
也因此,在他成名後也一直行為低調,不喜鋪張浪費,生活過得很簡樸。而即使是成了大腕兒,周潤發也沒因此感到飄飄然,而是保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原則,在黃金時期持續輸出了許多佳作。
不過即使如此,圍繞在他身邊的八卦也是只多不少,最經典的兩個,一是他一輩子都不和成龍合作,二是他斥責過劉德華。
周潤發和成龍都作為華語電影圈的傳奇人物,一直處於「王不見王」的狀態。曾經也有粉絲呼籲過希望這兩位能「強強聯合」拍一部電影出來。
按理說兩人戲路不同,角色風格也幾乎沒有相似的地方,不存在「撞型」的風險,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了兩人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合作過呢?
其實,還是風格原因。風格截然不同的兩人,確實沒有撞型的危險了,但風馬牛不相及的氣質和戲路就導致了他們沒法很好地在同一部電影中將最好的表演呈現出來。
周潤發拒絕成龍的邀約也是基於此原因,因為他覺得不知道該在電影裡擔任什麼樣的角色,兩人都是天生的主角,削弱哪一個都不好。
而關於劉德華的那件事,客觀來說也是真的。劉德華是周潤發領著進入演藝圈的。當時劉德華作為一個新人,還不懂得挑選劇本。一次接到一個本子,後來發現是周潤發拒絕了的,於是他猜想可能是本子不太行才會被發哥拒絕掉。
劉德華帶著疑問去問周潤發,而周潤發回答拒絕掉是因為自己打算邁向更大的市場,所以會拒絕一些本土的小製作。
聽了這話的劉德華本也想效仿周潤發拒絕這個劇本。但周潤發卻很生氣,因為劉德華作為一個新人,本身是沒資格拒絕劇本的,那句「你算什麼東西」本質上也是為了罵醒劉德華,讓他看清自己當下的位置。
劉德華後來也在採訪中說,他很感謝周潤發當時罵醒自己。只是有些話,不在當時那個場合感受,單拎出來看確實很傷人。不過從現在周潤發在圈內的人脈來看,他的人緣是很好的,說明他並不是那種會莫名其妙耍大牌惹人討厭的演員。
有時候,真的不要因為一句話就簡單地給別人的人品下結論,你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魷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