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商業模式是微商還是傳銷?

2021-02-08 天下蕪騙

近日,網友熱議深受觀眾喜愛的張庭、林瑞陽夫婦所經營的企業TST系拉人頭傳銷,作為深度關注傳銷犯罪的學者並代理過重大傳銷案件的律師,想用最通俗的方式談談該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微商還是傳銷?

一、輿論熱浪中的「明星夫婦」公司

1、張庭、林瑞陽。為其代言的還有徐崢、陶紅、曹格、吳速玲等明星。每一個明星承載著萬千普通人的希望,該事件自然是引起無數粉絲關注的。

2、一年納稅21億元。

根據市場人士評估,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估值登上100億美元關口,僅上個年度納稅就達21億元。明星辦企業眾多,但是這對夫婦辦的公司憑什麼賺這麼多錢?公眾不禁質疑:是產品優質嗎?從網上曝出的似乎不完全,有諸多客戶使用面膜爛臉的事件?對此究竟是普遍性的還是個案,我無法判斷。是明星效應強嗎?銷售業績強,難道都是粉絲追星的結果嗎?

3、微商、傳銷。

在葉國靜所寫的《林瑞陽告別林瑞陽》中,揭秘了達爾威公司的微商模式。借用明星的粉絲群效應及其巧妙的商業模式設計,使得TST的平臺成為爆發式增長的引擎。張庭夫婦華麗轉身,無疑成為微商領域的成功人士。不僅如此,加盟商也很快從中獲利,以戴云為例,目前團隊成員近40萬,業績突破20億元。然而,何謂新型微商?它能寄託數以萬計的微商的希望嗎?

誠如其在廣告中宣傳的那樣,」我們和傳統的微商不一樣」,其中含有銷售模式在其中,正是由於其銷售模式的誘惑力,1天新進代理達到1萬餘人。這很不可思議,人人都有代理權限,人人都可以賣TST的產品。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傳銷——「在日本被稱為無限連鎖;在英國及我國香港地區稱為沉壓式銷售;在我國臺灣地區稱為老鼠會。」

二、傳銷罪陰影下不斷更新的商業模式

TST的商業模式沒有掩飾,它是公開的,扒一扒,發現和我接觸的被定性為「傳銷」的模式有所不同,但似乎本質上無二。TST官網所稱:

1、代理模式無需囤貨,「零」成本投入;

2、嚴格的價格管控制度,全國統一價;

3、官方唯一渠道拿貨,杜絕假貨;

4、自由的銷售模式,手機在手就可下單。

然而,仔細分析其商業模式,並將其與《禁傳條例》相對照,上述所謂的微商模式卻是禁不起推敲的,姑且不討論以往的金卡、銀卡二分制度,看看2018年9月剛剛推行的《TST新獎金》:

它將所有的代理商區分為金卡和小金卡代理商。小金卡(即F級)的工資由兩部分組成:業績在2500以下的,個人銷售提成在15%;除此以外還有所謂自媒體推廣獎,這要求你的團隊業績是在2500以下,但是你自己個人賣貨達到600,你發展的直系代理的總業績在1000以上,你還有你們總業績的3%的自媒體推廣獎。金卡需要每月業績滿足2500元,金卡會員分成A-E等級,每個等級的提成比例也是按照團隊業績逐級遞增。不僅如此,還可以拿到所謂的批零差獎金。

TST主要獎金制度如下:

專家詳解張庭公司商業模式:微商經不起推敲 實則涉嫌傳銷

想必是有高人支招,這個商業模式反覆強調,你的獎金只與你發展的直接代理的獎金髮生關係,和下線的下線沒有勾稽關係,如此一來,看起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三級是無法形成的,只有兩級。

在原有的商業模式中,小金卡稱為銀卡,要求必須銷售滿300元,現在這也不在了,估計是有人指責TST有門檻費,如果有了門檻費就符合傳銷犯罪的收入入門費。

在原有的商業模式中,還有所謂的團隊教育獎金。團隊教育獎金=知悉代理的團隊業績綜合*提成比例,要求你的個人銷售業績必須達到2500元,第二你有了第三代代理,而且他也產生了業績,第二代及第三代業績總和達到5000,即提取1.5%;達到10000,即提取3%。但這很容易被判斷出含有三級成分的獎金在新模式上已經不存在了,說明TST一直在致力於規避傳銷罪的風險。不僅如此,TST一直在合法合規納稅,這一點確實要較很多傳銷企業要高明很多。

三、團隊計酬型傳銷依舊成立

TST為什麼經營得如此火爆?從市場的角度考慮,除了其產品、明星效應以外,與其商業模式不無關係。

依照《禁傳條例》第7條第3項的規定,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

因此,即便TST努力規避三級結構,通過取消300元來規避「收入門費」的傳銷犯罪打擊類型,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依舊可以認定。

作為一種無店鋪交易的經營行為,傳銷先天就應表現為團隊計酬等多層次銷售模式。這種模式在實現市場營銷效應中具有先天的優越性。假設企業每個月可以培訓代理商3名,每名代理商可以賣出20件商品,那麼企業每月的經營量為3*20=60件;同樣一家企業,如果以團隊計酬作為動力源,代理商可以推薦兩名代理商,被培訓的代理商還可以再次進行培訓兩名代理商,即便不計算代理商自身消費的部分,該企業的月銷售量可能達到了3*2*2*20=240件。以此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團隊計酬的生命力。

在團隊計酬式傳銷中,個人收益與團隊業績息息相關,勢必激發團隊負責人幫助下線銷售員獲得更好的銷量和發展新人,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更為高階的團隊計酬型傳銷則融入了倍增學、人際學和網絡學等原理,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利用」自己人效應」的人際鏈組建呈幾何級數倍增的放射狀網絡。

TST的模式並非沒有風險。這個號稱無需囤貨的商業模式似乎是沒要求你必須買多少貨,但是對於個人業績而言,自己賣給自己也是可以的,這容易造成一些人為了維持自己的銷售資格及提點比例,自我消費,從而引發囤貨,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

再者,雖然這個商業模式聲稱零成本投入,然而,要成為高級別的代理商,除了自己有限的賣貨以外,恐怕就是要不斷發展人,因為這些人也有基本的業績要求,這樣才能使得團隊銷售業績最大化,如此自然有拉人頭的嫌疑。

如此還有,按照常理而言,每個加入的人真懂化妝品嗎?真得有銷售能力嗎?如此只根據其所購買的產品,就給予其代理商資格,是否也太隨便了一些?如此就具有代理資格,是否有傳銷之嫌?

四、權健的寒蟬效應:張庭、林瑞陽們不可忽視的刑事風險

根據《刑法》第224條規定: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方式獲得加入資格,騙取財物的就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一般而言,金額超過250萬元的,即可在5年以上量刑。想必權健案之後,將會有無數團隊計酬型企業的企業家身陷囹圄,嚴格來查辦,他們都會在5年以上量刑。百億帝國權健的束昱輝都可以被逮捕,並不是說明星就可以自保,有港澳臺資本的背景就可以度日。張庭、林瑞陽們必須對本輪打擊傳銷犯罪的勢頭予以警惕。

1、要改變交錢就能成為代理商的傳銷陋習,設置真正意義上規範的準入資格,要注意TST是否真正意義上為代理商提供了成為代理商的專業培訓;

2、要加強監管,防止有囤貨的現象,對產品責任要予以全面的負責;

3、不能再允許這種不斷發展下線的模式再繼續運行,否則即便按照罪刑法定原則,可以規避刑事立案風險,行政處罰也是難逃的;

4、要充分運用了好司法解釋中單純的以銷售商品為目的的團隊計酬不入罪的條款保護好自身。雖然從司法實踐來看,公安司法機關從來都是將這個不入罪條款虛置的,即只要有團隊計酬,一概按照」形式上屬於團隊計酬,實質上還是拉人頭」的條款入罪。

從專業人士的眼裡,張庭、林瑞陽們並非有多創新,在經濟發達地區,以團隊計酬作為商業模式的企業數以萬計。在市場經濟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很多企業不用這種商業模式根本無法盈利。藉此,我一直在通過撰文等方式推動目前傳銷及傳銷罪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的明晰化與寬緩化,希望立法者及司法解釋起草者能對團隊計酬加以規範化、非罪化處理,而不應妖魔化、犯罪化對待。與此同時,筆者希望公安司法機關在打擊傳銷犯罪的同時,給諸多企業家一條生路,保護企業產權,維護企業家的權益,認識到團隊計酬型企業在解決就業,促進經濟繁榮方面的貢獻。

相關焦點

  • TST庭秘密:商業模式是微商還是傳銷?
    ,想用最通俗的方式談談該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微商還是傳銷?對此究竟是普遍性的還是個案,我無法判斷。是明星效應強嗎?銷售業績強,難道都是粉絲追星的結果嗎?  3、微商、傳銷。  在葉國靜所寫的《林瑞陽告別林瑞陽》中,揭秘了達爾威公司的微商模式。借用明星的粉絲群效應及其巧妙的商業模式設計,使得TST的平臺成為爆發式增長的引擎。張庭夫婦華麗轉身,無疑成為微商領域的成功人士。
  • TST庭秘密美容產品虛假宣傳,銷售模式涉嫌傳銷
    tst活酵母創立於1996年,其前身是臺灣知名品牌lafee,19年來其得到了臺灣人的一致認可,2013年,林瑞陽將臺灣經商多年的技術帶回祖國大陸,讓大陸人民同樣享受tst活酵母帶來的美肌秘密。招代理做直銷,還是在拉人頭做傳銷?1月24日,張庭夫婦對外公布了該公司2018年度的交稅總額,高達96億元臺幣(約21億元人民幣)。據了解,張庭夫婦的公司在微商界的規模排名第一。
  • 張庭TST為例,說說微商,直銷,傳銷那些事
    微商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幾乎鼎盛的階段,大概在一個周六的晚上,小編睡不著,開始研究了一下張庭夫婦在做的TST活酵母,一研究研究到了天亮,TST可以說是現如今明星加入最多
  • 微商教父吳召國的未來集市是創新,還是涉傳銷舊酒?
    他應該是國內最早試水微商的一批人,被稱「微商教父」,目前是廣東思埠集團有限公司的主要創辦人和集團董事長。思埠集團是國內規模比較大的微商企業,在微信朋友圈售賣黛萊美、天使之魅、素佳、紓雅、植美村、太太等聽說過,沒聽說過的化妝品牌,到2014年一度成為微商的龍頭。
  • 10萬微商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
    日前,多位微商代理向啃美妝爆料稱,摩能國際採取「傳銷」的模式招商,到全國各地巡迴的開會洗腦,誘騙了幾十萬微商小白的加入,被騙的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一些微商甚至因此鬧得家破人亡。「微商」到底是不是「網絡傳銷」?  工商總局發!話!了!微商,英文名Wechat Business,是基於微信生態的一種社會化分銷模式。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微商是B2C微商,基於朋友圈開店的是C2C微商。
  • 微商代理是怎麼回事兒?微商代理還能做嗎?微商怎麼做代理加盟?
    微商代理,其實好多人不懂怎麼回事。也不知道為什麼微商代理,分這麼多層級。我當初作為純小白的時候,我也完全不懂。我就覺得微商分這麼多級,跟傳銷好像,微商就是傳銷,不能碰。後來深入了解了微商的模式設計,我才知道,自己的無知多麼可笑。
  • 曾經最大的微商團隊,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
    曾經最大的微商團隊,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提到微商,估計大家都不陌生,現在每個人的朋友圈裡基本上都有微商的存在。微商本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很多人也通過做微商致富賺得盆滿缽滿。一旦涉及到傳銷就演變成了非法事件,之前也有一些微商被舉報,有些微商涉及的案件金額過大,還曾一度被央視點名,比如說摩能國際。摩能國際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小團隊,他們的團隊被稱為第1微商,從15年開始就主要做一些女性產品。他們的創始人蔣德才一直都在不斷推廣自己其他的品牌,通過不斷地打廣告總算是有了一些人氣。
  • 微商還是傳銷?央視已曝光!千萬別掉進這樣的朋友圈陷阱!
    到底是微商還是傳銷?如何辨別?看完下面的視頻你就全明白了!揭秘視頻,驚人真相(建議在WiFi條件下觀看)你的朋友圈裡有微商嗎?他們堅持每天上貨、曬訂單、曬收入,告訴你一天就掙了幾千元,做好了就可以月入10多萬元,半年就能買奔馳,一年時間全款買房……下面小編給你們小小的截一個我圈裡的微商
  • 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產品涉嫌造假,經營模式似傳銷
    捉銷師訊:3月24日消息,近日,有業內人士對鞭牛士透露,知名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該公司此前曾被爆出涉嫌產品造假、虛假宣傳、傳銷等法律問題。
  • 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 大量代理大呼被騙
    清揚君在網絡上查詢了一下,結果一大堆親自做過或朋友做過神首集團微商的人都在吐槽:「神首集團微商是騙人的!神首集團是傳銷!」 關於神首集團微商的騙術清揚君在之前的連載中也有提到過,並且列舉了一些知乎平臺的網友評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一個清揚君之前的文章。
  • 幸福狐狸屢遭質疑:「裂變」的微商模式是否合規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幸福狐狸屢遭質疑:「裂變」的微商模式是否合規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張慕晨)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繁榮發展,微商產業快速興起。因與傳統的消費市場相比營銷門檻低、自由度高,微商為大眾提供了就業和創業的新平臺。
  • 微商「雲在指尖」傳銷第一大案告破 涉案6億
    這段充滿誘惑的描述,最終讓260萬人陷入微商傳銷騙局。  法制晚報記者獲悉,近日,在阿里巴巴大數據技術協助下,工商部門破獲涉案金額為6.2億元的微商傳銷第一大案。(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2015年4月,湖北省鹹寧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工作人員張亮接到廣州雲在指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在指尖」)涉嫌傳銷的投訴,經過20多天臥底,張亮發現這是一個傳銷團夥。  「雲在指尖」規定,會員每推薦一人成為「指尖管家」(第一代)時,可拿40%的利潤。第一代管家推薦新管家(第二代)時,會員可分10%的利潤。
  • 未來集市涉嫌傳銷,13個帳戶被凍結,背後是微商集團思埠
    但實際上,「未來集市」電商平臺宣稱的「自購省錢,分享賺錢」運營模式卻早就被媒體質疑涉嫌傳銷行為。 該模式的獎金制度與我國的《禁止傳銷條例》有衝突。按照我國《禁止傳銷條例》規定,只要具備入門費、發展下線、層層返利這三個特徵,就可以判斷其涉嫌傳銷。 近年來,打著各種幌子的新型傳銷層出不窮,但其本質都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簡單的說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收益來源來自於後來的人交的入門費,一旦資金鍊斷裂,就可能導致崩盤,參與者得不償失。
  • 【調查】「未來集市」陷傳銷疑雲 「微商之父」所創社交電商引關注
    導讀:在傳統電商獲客成本日益高昂的情況下,社交電商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電商企業的流量焦慮,但歸根結底還是要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
  • 微商產品效果堪憂,公司實為傳銷公司
    它就是,微商行業。微商顧名思義,微信上面的商貿交易,簡稱微商。微商產品,我自己是沒有買過,因為不保險。但是朋友圈裡卻是火得一塌糊塗。有的人賣包,有的人賣鞋,還有的人賣各種瘦身產品。賣包賣表賣瘦身產品的,還有情可原。
  • 涉嫌虛假宣傳與傳銷:微商梵蜜琳恐難「破浪」
    隨著火爆全網的熱門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的持續播出下,冠名該節目的總冠名商梵蜜琳也憑藉該節目紅透網內外。然而與此同時梵蜜琳也遭到了來自媒體的質疑,陷入「微商」「代工廠」「高價」的輿論壓力。
  • 涉嫌虛假宣傳與傳銷 微商梵蜜琳恐難「破浪」
    隨著火爆全網的熱門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的持續播出下,冠名該節目的總冠名商梵蜜琳也憑藉該節目紅透網內外。然而與此同時梵蜜琳也遭到了來自媒體的質疑,陷入「微商」「代工廠」「高價」的輿論壓力。
  • 未來集市涉嫌傳銷,如何看待微商教父吳召國的社交電商路
    記者看到,所謂的精選商品大多數是微商產品,包括韓束系列護膚用品、保健食品、睡眠枕及不粘鍋等生活家居用品,這些商品的定價統一為399元。一名普通用戶不需要資質審核,也沒有繁瑣流程,只需支付399元購買指定商品,就能成為未來集市平臺上的一名黃金管家會員。
  • 悠塔微商七級代理涉嫌傳銷 多名高級別代理商甩貨「退群」
    一般來講,如果不是利益之爭又怎麼會讓股東們反目成仇,悠塔微商究竟是採用了何種運作模式創造了這些利益呢?為了深入了解悠塔微商的成功經營之道,清揚君聯繫到了悠塔的高級代理人員林齊(化名)。而從悠塔微商的獎勵制度中可以發現,不管是季度獎勵還是年度獎勵,都是通過現金或實物的方法促使代理商升級拿貨或者發展下級代理拿貨。
  • 微商「丸碧」遭質疑:產品代理模式涉嫌傳銷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稱,黃聖依代言的微商品牌「丸碧」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其代理模式通過「拉人頭」發放獎金,或涉嫌傳銷。天眼查顯示,「丸碧」是河南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