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選秀公司只是一張小牌,對我們可能是唯一的牌。」
撰 文 | 周 琪
責 編 | 周 琪
在人們感慨著終於要告別2020年的時候,一個叫丁真的20歲男孩猝不及防地火了。
丁真有多火?在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上,這幾乎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丁真的世界」「其實丁真在四川」「全國各地都在邀請丁真」……4天,14條熱搜,10億傳播量,他的一舉一動經由網絡無限放大。
在年輕人為主的UP主社區,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一周播放量突破200萬。
在這則短短的3分鐘視頻中,丁真以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旅遊形象代言人的身份——這是他成為「網紅」之後的新身份——向大家「安利」自己美麗的故鄉,「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還是最愛我的家鄉」,並發出誠摯的做客邀請。
「打工人哭了」「弟弟別笑我要化了」「你的世界,我們的詩和遠方」,一行行彈幕飄過,不知有多少人坐在格子間裡對著屏幕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破涕為笑。
這一年我們遭遇肆無忌憚的病毒,失去陪伴我們長大的神一般的偶像,深陷「內卷」卻無計可施,無處可逃……丁真明亮的瞳光和靦腆的笑容,如同上天賜予的驚喜,擁有撫平受傷和疲憊的治癒力。
熱搜源源不斷,不靠花錢買
這份驚喜源於一場意外。
11月11日,抖音@微笑收藏家波哥 第一次發布丁真不足10秒的微笑視頻,配文是「很多年輕女粉要我多拍拍尼瑪,尼瑪沒遇上,見到他的哥哥,丁真」,並一如既往地帶上了話題#世界高城的微笑#。
這張臉固然帥氣,但套用當下更流行的形容,是一種自帶氛圍、有故事、極具辨識度的美,沒有濾鏡,和凡爾賽毫不沾邊,滿足了我們關於異族少年的全部幻想。
隨後,《丁真的世界》讓「甜野男孩」突破了抖音的次元壁,而微博上發酵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搶人大戰」將丁真的熱度推向一座又一座高海拔山峰。
所謂「搶人大戰」,指的是網友剛開始誤以為他們喜愛的小哥哥來自西藏,紛紛表示看完宣傳片「好想去西藏」,在社交媒體發起的一場投票中,「以為丁真在西藏」的人數是「以為丁真在四川」的三倍多。
四川本地的媒體坐不住了,《四川日報》微博發了一個「裂開了」的表情。但誤會也不全賴這屆網友,畢竟丁真在接受採訪時說「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薩」,「還能怎麼辦呢,自己的孩子也只能寵著」,還不忘拉著孩子發布了自己手舉紅紙的照片,寫著」家在四川」。
「躺贏」的《西藏日報》再次伸出「友誼的小手」,不僅積極轉發四川本地媒體的消息,還主動在人家的地盤吆喝「歡迎大家從318國道看過一路美景——來西藏」,網友形容這是一種「藏茶」」茶言茶語」行為,並將「其實丁真在四川」「四川為了丁真有多努力」拱上熱搜。
四川、西藏之後,山東、黑龍江、雲南等地,全國文旅號紛紛投入這場「混戰」,邀請丁真去自己的家鄉看看。
這是一場鮮見的沒有輸家的「搶人大戰」,旅遊業在疫情衝擊下尚未復甦的時候,提振了文旅從業者的士氣與信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加入「戰鬥」的每一方都保持了既調皮又端莊的調性。
「調皮」體現在傳統官方媒體與網友們積極互動,玩得不亦樂乎,例如《西藏日報》就巧妙利用「藏茶」這個網友發明的「梗」,被質疑「買熱搜」後,主動回應「熱搜真不是買的,委屈屈」,徹底改變了大家對官媒「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
另一個細節是,在「搶人大戰」中,無論媒體,還是各地文旅機關,都保持了極大的克制,極少@丁真本人,大家默契地選擇不過度消費這個一夜之間走紅全中國的少年,沒有僅僅把他當成一個流量入口,一個冰冷的IP,而是一個人,一個亟待學習成長,並用心規劃未來的孩子。
這與丁真背後的「推手」的想法不謀而合。網友調侃,有人成為網紅之後被拉去直播帶貨,有人卻被「抓去」看書學習。
拒絕綜藝選秀,清醒的國企「推手」
丁真的最新身份是一名國企員工,他已入職理塘縣文旅體發展有限公司,每個月有五險一金,工資3500元。
公司董事長張璽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說,從有籤約的想法,到真正完成籤約,總共只花了三四天的時間。
「當時的第一反應,還是覺得要保護丁真,不被網絡流量傷害,同時也覺得,丁真的走紅,是對理塘旅遊文化宣傳最大的一次帶動。」
公司總經理杜冬冬也在丁真走紅後,被挖出是一位「有故事的男同學」。他的微博籤名是「作者譯者記者」,曾在上海的一家出版社擔任資深文學翻譯,2007年因為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厭倦,決定辭掉工作,前往西藏。杜冬冬曾多年在藏地採訪、寫作,對當地獨特的符號和激情充滿了理解與感激。
在接受《新京報》視頻節目採訪時,杜冬冬談了公司對丁真的職業規劃。
他說,丁真走紅後,無論選秀節目,還是綜藝邀約,統統被公司拒絕了,「選秀公司說要把他全包,這也是我們不可接受的事情,他對選秀公司只是一張小牌,對我們可能是唯一的牌」。
網友對於此事的看法
杜冬冬清醒地意識到,「商業資本」對當下的丁真本人而言,傷害凌駕於一切,一旦被裹挾其中,最好的結果或許只是淪為偶像工業流水線上的一件商品,泯然於眾人。
丁真或許尚不了解,在那個小馬、雪山、草原、冰川、寺廟、白塔、朋友、情歌構成的世界之外,存在著一套高度成熟的系統。這套系統最擅長的事,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充分將流量的商業價值榨淨、變現,當數據反饋,流量的熱度與風光不再,便迅速將其拋下,所有聚光燈,三二一,指向下一個。
整個過程中,個人遭受的惡意、個體命運的起伏被選擇性無視了。當每個人都想成為李佳琦的時候,李佳琦恐怕才是成為不了李佳琦的那個人。
表演是容易的,難的是真誠與真實
時差島在拍攝《丁真的世界》之前,和理塘縣文旅體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數輪溝通和試拍,只為了向對方證明一件事,不想拍成常規的風光片,不需要表演,一定要看見真誠與真實,「丁真怎麼想的,與誰一起生活,平時去哪裡、做些什麼,就拍什麼」。
公司沒有為這次拍攝新買服裝,也沒請任何妝發、造型團隊,希望丁真保持「本來的樣子」,拍攝者把大量功夫放在「看不見」的地方。
短短278個字的視頻文案,是他們花了三天時間,和村裡近200位村民一個個完整地聊過,還有對丁真理塘團隊的採訪、和丁真本人的溝通所獲得的信息。
這些是不簡單的,而妝發、造型、表演,如果缺了理解、溝通、尊重,會變成輕飄飄的、容易的東西。
在接受《數英DIGITALING》採訪時,時差島拍攝團隊說,比起「72小時7億+播放量」的數字,他們更關注的是:
網紅「大衣哥」朱之文在最近播出的《和陌生人說話》第三季節目中展現了他在老家的魔幻生活。每天睜開眼、推開門,就有許多個手機對著他,即使退回到私人空間,依然不容易被「放過」,門縫背後有偷拍的屏幕,頭頂有嗡嗡作響的無人機。
節目形容「大衣哥」活在魚缸裡,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九年,雖然「大衣哥」笑著說,「已經習慣了」,可誰又能真正習慣活在真人秀裡呢?
假如等待丁真的世界是這樣,那無異於我們小心翼翼接過那個箱子上寫著「易碎品」的禮物,又重重地將它摔在地上。
參考資料:
《丁真的世界》爆紅背後的故事 | 時差島
專訪時差島:跟拍丁真三天,交出了爆款《丁真的世界》|數英DIGITALING
丁真走紅背後 一次成功的政府營銷|紅星新聞
丁真所在國企負責人回應拒絕選秀 |新京報《緊急呼叫》
魚缸裡的大衣哥 | 騰訊視頻《和陌生人說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